“籬笆的籬?還是分離的離?”自稱啓明的男孩問。
“不知道。”李棗兒本想敷衍了一下便走,卻突然想起一個問題,立時生氣道:“你騙人!你說你在這讀書,可是今天人都不在,明明就是休課!”
啓明開始一愣,後來笑道:“這裡安靜。我上了好幾年私塾,都是如此。”
“哼!”見他說得理所當然,李棗兒也不好多說什麼,擡頭看看天色,驚覺已經出來有寫時候了,心裡一着急,便對啓明揮揮手,順嘴溜出一句:“拜拜!”說完就往回跑。
“白白?”啓明有些錯愕,但是見李棗兒說走就走,忙推大了窗戶:“哎,你家住哪?”
李棗兒聽見了,翻個白眼,腳下不停,暗道:“誰理你!”然後裝做沒聽到的樣子,一溜煙跑遠了。
“白白?伯伯?”啓明看着李棗兒遠去的背影,有些惋惜地皺起眉頭:“趕明兒,問問先生吧。”
“大少爺,您果然在這裡!”
就在啓明想將窗戶關上的時候,不遠處又急匆匆地跑來一個男孩,年齡與他相仿,但是穿着卻差了很多。
見到這個男孩,起名又皺起了眉頭:“冬生,有事?”
“大少爺,二少爺找你!”只見被啓明喚做冬生的男孩轉眼便來到窗前站定,氣喘吁吁地說。
“他找我做什麼?”啓明皺起的眉頭更深,道。
“好像……好像……”冬生好像有點害怕,又好像有點懷疑地看着啓明:“二少爺說,他的書婁裡少了本《百家姓》。大少爺……你……”
“他找不到他的書就去找,找我做什麼。”啓明厭惡地說着,眉頭卻舒展開,低頭往李棗兒先前翻到的那個書婁看了一眼,對冬生笑了起來:“莫非,他以爲是我偷了不成?”
“不是……”冬生連忙擺手,但是卻狐疑地看了起名一眼:“可是,大少爺你……”
“我怎麼了?”啓明挺驚訝地問,走過去提起書婁扔出窗外,道:“你找找,可有那本《百家姓》?”
冬生連忙接住,爲難地看着書婁裡的書:“大少爺,你知道,我不識字。”
“那就拿回去給他看。”啓明挺不高興地白了冬生一眼,看起來有些孩子氣。
“大少爺!”冬生呆呆抱着書婁,臉漲得紅紅的,喃喃道:“你要是沒拿當然好。要是拿了,冬生也得跟着挨板子。”
“嘿,你倒是還沒忘誰是你主子。”啓明哈哈一笑,手腳俐落地翻了牆出來,將書婁從冬生手裡搶過去扔進屋子,從外窗戶掩好,又在地上打了個滾兒,然後起來輕輕踢了冬生一腳:“說,你是從哪裡找到我的?”
瞪了啓明一眼,冬生木訥地說:“從地頭的小樹林裡。找到你時,你正在抓蛐蛐!”
“啪!”沒好氣地打了一下冬生的頭,啓明罵道:“笨!三月抓得到蛐蛐嗎?你要說,我在採迎春花!”
“喔!”冬生撓了撓頭,苦惱得五官都皺到一起去了:“冬生沒有少爺那麼多鬼點子!”
“哼!”啓明神氣地哼了一聲,道:“沒有本少爺的鬼點子,你早死多少遍了!”
“可是明明有很多次,是因爲少爺你的鬼點子被發現了而挨板子的!”冬生理直氣壯地說。
“哎!那是因爲我用鬼點子的次數還少,先生說,熟能生巧。”啓明走到在前面,回頭對冬生做了個鬼臉:“多用幾次就好啦!再說,”啓明臉色一變,臉上又現出與年齡不符的神情:“那不是被發現了,而是某些人看我不順眼罷了!”
冬生被啓明嚇了一跳,忙擺手:“大少爺,算我求求你了,你就聽聽二夫人的話吧!您這麼聰明,如果再聽話一點,老爺和太老爺一定會喜歡你的。”
“閉嘴!”啓明臉色一暗,狠狠地瞪了冬生一眼:“你再說,我就把你送而二弟!”
冬生連忙閉嘴,一臉害怕,好像那個“二弟”是個索命閻王一樣。
“這纔對!”啓明見他害怕了,滿意地點點頭,緩和了臉色:“走吧,記住一會大夫人問你時,別回錯了。”
“哦!”冬生重重地應了一聲,跟在啓明身後,不會兒猶猶豫豫地小聲問:“大少爺,那書,真不是你拿的?”
沉默一會兒,啓明輕輕笑了起來,肯定地點點頭:“當然不是我拿的。”
沒錯,這書確實不能算是他拿的,因爲,此時這本書正安靜地被李棗兒拿在手裡,承受着她傻傻的目光!
《百家姓》!居然是《百家姓》!
李棗兒瞪着手裡的書,活像看個怪物,真沒想到,她到古代偷的……不,是看的第一本書居然是這個!
想她匆匆趕回家時,發現周氏已經回答來,無奈之下,只得胡亂編了一個貪玩的理由,老老實實地捱了孃親一頓愁罵,最後,在哥哥們的求情下,委委屈屈的認罰——幫忙洗碗三天,這才罷休。
因此,只要一想到,她千辛萬苦、踏破鐵鞋、絞盡腦汁、不擇手段、不計後果拿回的書,居然是區區《百家姓》,她就想吐血!
可是,鬱悶歸鬱悶,怎麼的這也叫本書,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對立志從商的李棗兒來說,這本《百家姓》對她的作用,可能比《論語》來的更大。
只是關於這本書原來的主人,李棗兒不免心存芥蒂。那個啓明究竟是誰?還有,說她孤陋寡聞也好,有姓啓的嗎?即使真的有啓姓,如此一個小鎮,這麼稀少的姓,爲何從未聽長輩們提起過?
因而先悄悄將書藏好,李棗兒便找到三哥李康:“三哥,你那時上學時,可認識一個叫‘啓明’的?”
“啓明?”李康想了半天,搖了搖頭,奇怪道:“沒有,怎麼?”
“沒怎麼,”李棗兒忙笑眯眯地伸手要李康抱,將頭埋在他的肩膀:“今天白天聽見有幾個路過的人說有個叫啓明的,很會念書。我以爲三哥認識呢!”
“這樣,”李康不疑有他,道:“可能是我回家之後的纔去的吧,也有可能。”
“嗯。”李棗兒點頭符和,但心裡卻不是那麼想。因爲她記得當時那個“啓明”說他已經上好幾年私塾,照例來講,李康不可能不知道這個人。
那麼,便只有一個可能了,他騙她!
然而,李棗兒想到自己也騙了他,彼此扯平,心裡雖有火,卻生不太起來。末了又安慰自己,罷了,回想他衣服雖然式樣簡單,但料子不錯,應是個富裕人家,而且說話有理,舉止有度,弄不好還是個書香世家,實在和自己家不會有什麼關聯,大概以後也不會見面。漸漸安下心來,不再多想。
只是也打定主意,這書看完,是不可再留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將來真的遇上,大可來個死不認賬!
推薦一本書
書名:亂燉江湖
書號:1406714
簡介:雞毛蒜皮的小事,酸甜苦辣的生活和美食,編制了一面廚師種田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