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阻擊



戰士們在訓練期間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當地很多男人不下地幹活兒,窮得連飯都吃不起還成天躺在家裡抽大煙,戰士們很不理解。

下地幹活的大都是些女人,她們種的不是糧食,是大煙。不是普通的大煙,它叫罌粟是毒品。放眼望去,地裡遍地都是綠油油的大煙葉,可誰知它背後的血淚辛酸史,有多少人因吸食毒品而家破人亡。

罪惡的根源在國民黨軍閥,他們動用軍隊逼迫老百姓把糧田改種大煙,經過再加工後將大煙製成煙土,成爲軍閥撈取不義之財的重要來源。誰家不種大煙就會攤上一個奇怪的罪名而被捐稅,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名詞叫做“懶稅”,那些窮得連懶稅也交不上的老百姓被抓去飽受毒打。

川北地區不少人因沾染上毒品而不能自拔,爲此賣兒賣女之事時有發生,在國民黨軍閥統治時期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紅四方面軍針對這種陋習加強宣傳攻勢,學兵連和各連隊上門宣傳鴉片帶來的危害,幫助吸食者戒毒。但戒掉大煙有個過程,對老百姓也不能用強迫的方法讓他戒掉,只能是曉知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認識到毒品帶來的危害。

紅軍收繳了所有的鴉片煙土,把土地分給窮苦百姓,實行減租減息,有了田地,老百姓又能種糧養家餬口,民心所向,紅軍站穩腳根後立刻發動羣衆爲保衛根椐地擴大武裝力量。

學兵連參加到建立兒童團工作,所到之處身後總跟着一羣半大小孩,小戰士教他們把共產兒童團歌唱得滾瓜爛熟,走到哪裡都能聽到他們嘹亮的歌聲。

劉茂恩的六十五師趁紅軍剛到通江不久,向萬源竹峪關逼近,紅十師特務營在竹峪關一線阻擊,敵人爭奪幾次都被打退,在竹峪關險要的地勢和英勇的紅軍面前退卻了。

劉茂恩部隊從竹峪關撤退了,劉存厚部一個旅又佔據距離二十八團很近的一個鎮子,不僅對二十八團防區帶來隱患

,還對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構成威脅,師長決定打掉這股敵人。

“師長,把任務交給我們吧!你再不讓我們上,連怎麼拿槍都快忘啦!”三十團每天守在洪口場搞訓練,沒上前線撈不到仗打,團長向師長請纓。

“呵呵,手癢了吧?馬上集合隊伍!”師長手頭除了二十八團和三十團也沒有別的部隊,本來就準備讓三十團去打。

“是!師長,怎麼打?”

“兩個團南北鉗制敵人,二十八團堵住敵人退路,你們團主攻。”師長帶領三十團趕到作戰地點,部隊埋伏在山坡上,學兵連小戰士一說打仗就來勁了,瞪大眼睛盯着前方的大山頭尋找目標。

團長見有利地形被敵人佔領,指着前面的大山說道:“見鬼!大山已被佔領,山下還有一道深溝,溝前又是一條河流,看來要打硬仗!”誰都知道依山作戰的優勢,沒有優勢的戰鬥會付出更大代價。

“不好打也要打!不打掉這股敵人,對我二十八團防區構成直接威脅,對你們三十團也不利!”師長嶄釘截鐵的口氣不容置疑。

師長指揮三十團迅速登上鄰近一座山頭,與敵人遙遙相望。一營在重火力的掩護下過了河,越過重重障礙冒死衝到山腳的大溝前,與敵人越來越近,一營陣地前就是那道深溝,被敵人以火力牢牢控制。

紅四方面軍擅長死打硬拼,誰堅持到最後誰就能取得勝利。劉存厚部隊堅持不了這種打法,在山頭觀察良久後撤出陣地,準備來個敵後開花。

部隊從早上打到下午,槍聲越來越稀疏,最後敵人乾脆一槍不發躲進工事沒了動靜。

“這是搞什麼鬼?奇怪!”團長正在納悶兒,偵察兵回來了。

“報告!山上的敵人已出動,正向我背後運動!”原來敵人悄悄溜下大山,正從兩翼向三十團迂迴。

“連長!快看背後!”小搗蛋扭頭看見敵人從後山下來,戰

士們全神慣注盯着前方,沒想到敵人憑藉山林掩護偷偷摸到背後了,大家立刻調轉槍口朝後山敵人瞄準。

“想偷襲?這下好了,敵人到了明處,前面也沒有障礙物,只要師長一聲令下就狠狠的打!”連長見敵人全面出動,反而高興了。

師長看着偷偷摸摸向三十團後方運動的敵旅,到處山巒重疊,三十團背後就有座大山寨,敵人是想摸進山寨從背後襲擊。

王宏坤命令道:“敵人想從背後包抄,沒那麼容易!二營快去佔領山寨!通知二十八團行動!”通訊員轉身跑掉。

二營轉身去控制了山寨,用機槍堵住敵人前進,兩個團配合一舉打掉敵人兩個營兵力。

紅四方面軍已佔領通、南、巴地區,紅七十三師深入旺蒼地區和當地游擊隊解放了南江,建立廣南邊區蘇維埃政府。

紅四方面軍二月在通江成立了川陝省蘇維埃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根椐地,自此紅四方面軍有了安生之地。

在地方黨組織的號召下,擴紅也搞得轟轟烈烈,四方面軍在逐漸壯大。紅三十團兵強馬壯,擴充到一千八百餘人,前來要求參軍的青少年還不少,學兵連也增加不少小戰士。

紅二十九團跟隨王樹生紅七十三師先譴隊一起行動後被留在七十三師,七十三師的二一九團調進十師,三十團三營教導員杜義德去二一九團當政委。

十師的幾個團一面堅守陣地一面搞訓練,機動部隊三十團仍住在洪口。不過三十團的團長政委都換人了,團長調去二十八團,政委調去十二師。二十八團的正副團長汪烈山和王建安來三十團任團長、政委。

汪烈山一來就帶領三十團堅持在洪口鎮搞軍事訓練,全團從投彈、射擊、刺殺到體力和技巧訓練,連隊互相進攻,一攻一守,從實戰需要加強訓練。

師長也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進行全方位訓練,使紅三十團更有戰鬥力。

(本章完)

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八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 (下)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第二節 下山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一節 小丫環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一節 進駐大鳳川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四節 刺刀見紅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十節 走出草地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一節 叛逆第九節 收容隊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四節 心連心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三節 紅四軍的紅小鬼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四節 生產戰鬥兩不誤第七節 阻擊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二節 七七○團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八節 西行歲月(下)第三節 英勇就義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五節 轉移途中第六節 翻雪山.過藏區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二節 佃戶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八節 嚴懲叛徒第二節 爲民除害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五節 轉移途中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三節 英勇就義第二節 下山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二節 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八節 堅強的重傷員第三節 激戰進行時(上)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六節 紅孩子第七節 八路軍過年國軍湊熱鬧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十節 衝過漫川關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六節 向五師靠攏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十節 衝過漫川關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一節 調入紅十一師第四節 三八五旅宣傳隊第三節 逃兵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第四節 捨身炸碉堡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三節 新天地
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八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 (下)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第二節 下山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一節 小丫環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一節 進駐大鳳川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四節 刺刀見紅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十節 走出草地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一節 叛逆第九節 收容隊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四節 除暴安良第四節 心連心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三節 紅四軍的紅小鬼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四節 生產戰鬥兩不誤第七節 阻擊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二節 七七○團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八節 西行歲月(下)第三節 英勇就義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五節 轉移途中第六節 翻雪山.過藏區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二節 佃戶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八節 嚴懲叛徒第二節 爲民除害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五節 轉移途中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三節 英勇就義第二節 下山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二節 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八節 堅強的重傷員第三節 激戰進行時(上)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六節 紅孩子第七節 八路軍過年國軍湊熱鬧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三節 猴子惹禍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十節 衝過漫川關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六節 向五師靠攏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十節 衝過漫川關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二節 挺進會寧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五節 捨生忘死的戰友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一節 調入紅十一師第四節 三八五旅宣傳隊第三節 逃兵第七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上)第四節 捨身炸碉堡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三節 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