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叔侄

永和五年,時熒惑犯積屍,又犯昴、月,及熒惑北犯河鼓。

正月,石虎稱帝,立石世爲太子,諸子皆爲王;大赦天下。獨不赦正前往涼州的原東宮高力士。

消息傳到雍州,高力士督護樑犢不忿,遂自號大晉徵東大將軍,起兵反趙。一萬高力士雀躍擁護,以民間柴斧裝一丈長木柄爲武器,呼嘯向東。

高力軍團體壯如牛,又經過了系統的訓練,騎射皆精,一人足可抵得上十餘人。他們揮舞着柴斧,交戰時左右揮舞,彷如神靈下世,各地軍隊一觸即潰,又有無數下層兵卒加入他們的行列。

旬日間,裹挾各地民衆郡兵十餘萬,大敗安西將軍劉寧、樂平王石苞。隨後衝出潼關,殺進關東。

樂平王石苞,出動所有精銳軍隊抵抗,剛一接觸,馬上潰敗。

連番大勝的樑犢信心大增,於是帶十萬軍隊一路向東,直奔洛陽。

這時終於感覺到了危機的石虎,馬上任命司空李農爲大都督,行大將軍事,率衛將軍張賀度等步騎兵十萬,南下討伐。

在新安,與樑犢大軍相遇,李農大敗,一敗。

再在洛陽二戰,李農又大敗,退守成皋,二敗。

兩戰兩勝,樑犢繼續向東進擊,掠奪滎陽、陳留各郡,聲震京都。

高力軍團一路高歌猛進,石虎大爲驚懼,命燕王石斌任大都督,督中外諸軍事,統御冠軍大將軍姚弋仲、車騎將軍蒲洪等,討伐樑犢。

姚弋仲率領部衆八千人,抵達鄴城,要求面見石虎。

石虎病入膏肓,不能馬上接見,只把他領到領軍省,送上石虎平日裡用的御膳。

姚弋仲大怒拒絕,說道:“我千里迢迢而來,難道就是爲了貪圖這一頓飯嗎?主上不見我,我怎麼知道他是死是活?”

要說這姚弋仲也是個耿直的老頭,當年石虎篡位的時候,他也曾經給過石虎難堪,現在又來了這麼一出。要是換了別人早就被石虎拉出去大卸八塊了,只是姚弋仲是姚姓羌族的族長,勢力龐大,就連石虎也不敢小看他。再加上他說的是實話,所以也就聽之任之了。

石虎不得已,只好出來相見。一見到了石虎,姚弋仲馬上又犯了老毛病,他毫不客氣的就說道:“是不是兒子死了,心裡愁苦?不然,怎麼害起病來?兒子小的時候不挑選善良的人教導他,才終於使他成爲叛逆。既然成爲叛逆,把他誅殺也就算了,又何必愁苦?”

一連數落了一大通,姚弋仲接着又說道:“樑犢那幫人不過是窮困至極,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聚在一起當強盜,所經過的地方,殘酷兇暴,如蝗蟲過境,不得民心。這種土匪一般的行徑,怎麼能夠抵達家鄉?你現在應該擔心的是你立下的太子年齡太小,你如果不能痊癒,馬上就是天下大亂。這纔是你應該擔心的事,樑犢那幫人,我老羌就可以替你解決!”

不管石虎聽了他這句話有多尷尬,姚弋仲對打仗還真不含糊。

尷尬不已的石虎封他爲使持節,徵西大將軍,賞賜駿馬。

在滎陽,姚弋仲身先士卒,率本部士兵大破高力士軍團,斬樑犢,勝利班師。

聽到了高力士軍團被打敗的消息,石虎也是到了彌留之際。他任命彭城王石遵爲大將軍,鎮守關西。又命燕王石斌爲丞相,主管朝政。與吏部尚書張豺,一同輔助石世。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早就與原來的安定公主,現在的劉皇后勾結到一起的張豺,一心想要獨攬朝政,現在多了一個石斌跟他分權,他豈能願意?

於是趁着石虎病危昏迷,假傳聖旨,誅殺了石斌。張豺則被任命爲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與東漢時期的霍光擔任同樣的官職。

四月,暴君石虎病死,太子石世登基。

繼位之初的石世,不過是一個十歲的小孩子,朝政皆被劉太后與張豺掌控。他們把目光瞄準了另一個實權派司空李農,只是他們沒有選好人,被人告知了李農,秘密遂暴露。

李農是原來的乞活首領,他的勢力集中在廣宗,在那裡約有數萬乞活軍。一得到消息,他馬上退守上白,擁兵自保。

西行的石遵,在途中得到石虎的死訊,又聽到了劉皇后與張豺的一系列舉動,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正好遇上討伐樑犢班師的姚弋仲、蒲洪、石閔等人,幾人命運相同,遂決定一同舉事,入京清君側。

一番廝殺,石世與劉太后皆被誅殺,石遵登上了皇位。

五月,鄴城忽起暴風,天空雷電交加,緊接着降下小壇大小的冰雹。皇宮失火,宮殿起火,大火燃燒月餘不絕。

石虎一死,關中大亂,幾個兒子紛紛自相殘殺,各地打成了一團糟。

看出了便宜,遼東的鮮卑慕容氏磨刀霍霍,在一旁蠢蠢欲動,準備着自己下手的時機。

而剛打下西蜀成漢的桓溫,也向東晉朝廷上疏,請求北伐。

這的確是一個好時機,只是建康的那幫名士已經被桓溫的力量嚇怕了,不敢再讓桓溫領兵。於是他們選派了在士林中享有清譽,清談很在行的皇太后褚蒜子的父親征北大將軍褚裒領軍,親自帶軍北伐。

清談在行的褚裒,在打仗方面實在是一竅不通。

結果李農以二萬軍隊就打跑了褚裒,南歸的二十萬北方平民,因無人接應,幾乎全部死光。

回軍返回到京口的褚裒,在路上聽到陣亡將士家屬的哭聲,慚愧惱恨,一病不起,到了十二月就死了。

江南的北伐軍退回去了,關中大地又是陷入了戰火紛飛的世界。爲了鎮壓各地的叛軍,石遵啓用了石虎的義子石閔,許諾一旦勝利就封他爲太子。但是之後石遵有毀約,絕口不提此事。

當上皇帝的石遵,決心剷除石閔與李農,鞏固自己的地位。在經過了一番的陰謀與行動之後,計劃再次敗露,石閔誅殺了石遵,自己當上了皇帝。

當上了皇帝的石閔,恢復了自己的漢姓冉,正式更名爲冉閔。

此時,一個全新的人物誕生了。這個在後世的歷史書上被避而不談,在正史上被稱作屠夫,也有人稱呼他爲漢民族英雄的爭議人物,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面對連綿不絕的羯胡人造反,冉閔大爲震驚,他下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結果此令一出,胡人紛紛逃出城去,而漢人則紛紛涌入城中。

對胡人徹底死心的冉閔,下達了一條千年來未有的法令——殺胡令!

“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

此令一下,漢人殺羯人,一日之中,斬首數萬。冉閔自己親率六軍誅殺胡人,"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爲野犬豺狼所食。"對於屯戍邊疆的胡人、羯人,冉閔下令,讓軍隊中漢人當將帥的把屬下胡人、羯人統統殺掉。

迫於冉閔和諸路中原漢軍的殺戮,氐、羌、匈奴、鮮卑數百萬人退出中土,返還隴西或河套草原一帶原來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遷回萬里之外的中亞老家。在返遷的路上這些胡族相互進攻掠殺、搶奪糧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

冉閔滅羯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匈奴爲主的胡兵,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地的復仇屠殺,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

見到關中已經打得差不多了,一旁伺機而動的鮮卑再也忍不住了。由慕容恪領軍,與冉閔連番作戰。在冉閔連續打了幾次勝仗之後,在最後的那一戰中,悍勇無雙的冉閔,被風華絕代的慕容恪以十四萬騎兵層層包圍。而他的身邊,只有一萬步卒。

在慕容恪的誘敵之計下,冉閔十戰十勝,最後遭遇到了慕容恪的獨家發明——鐵甲連環馬,戰無不勝的冉閔,只能歇菜了。

在這幾年,關中打成了一鍋粥,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一直不停地殺來殺去,死了足有上百萬人。除了血流漂杵,修羅地獄,已經找不到別的形容詞了。

中原打得昏天黑地,但對涼州來說,反而變得異乎尋常的安靜。

羯胡人自己打了起來,再也沒有人把目光放在偏處一隅的涼州身上了。

沒有了戰爭,沒有了危機,涼州的人又開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寧生活。

沒有人會去真的爲中原的血戰而擔心,對他們來說,那不過是自己飯後的一番閒談見聞而已。

這一年,張曜靈,八歲。

“叮……嗞!”

一聲尖銳刺耳的聲音響起,寬廣的廣場上分開了兩人,兩人分執刀槊,都是氣喘噓噓的瞪着對方。

“靈兒,你這小子又耍詐,再來!”明顯高出了一頭的張天賜右手執槊,氣呼呼的看着一臉的狡黠的張曜靈,不滿地吼道。

“兵不厭詐,早就告訴你了。是你自己太莽撞,在戰場上可沒有人會跟你講什麼公平。來就來吧,誰會怕你!”張曜靈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毫不在意地看着一臉不服的張天賜。

此時的張曜靈,已經八歲了。

但是生就一副怪胎的張曜靈,生長速度遠遠超越了常人的水平。看他現在的模樣,個子僅僅比年近二十的張天賜低了一個頭。身體雖然沒有張天賜那麼粗壯威猛,但是身材修長,一身白袍,看上倒是有一番白衣俠客的風度。

一直在等候張曜靈露出破綻的張天賜,觀察了許久,也無法從看似鬆散站立的張曜靈身上找到什麼明顯的破綻。

苦思無果,一向脾氣暴躁的張天賜的耐心終於用盡。大喝一聲,手中的馬槊刺了出去,“嗡。”,詭異的聲音忽地炸響,刺出的馬槊捲起了風中飄落的雪花,照面間便刺到了張曜靈的左肩處。

一直都在警惕的看着張天賜的張曜靈,隨着張天賜的突如其來的動作,腳步終於動了。張天賜快若閃電的一刺被他躲了開去,整個人就像一條游魚一樣朝前滑了出去,幽靈一般靠近了張天賜的身側。

眼看着倏忽而近的張曜靈,已經閃身欺近到了自己的身前。張天賜孟眼神一凜,手腕一回,原本刺出的馬槊一顫,在空中如同靈活的毒蛇扭曲身子吐信轉折,碩大的槊鋒無聲無息地刺向張曜靈的後背。

已經出手的張曜靈無聲而笑:這個看似莽撞的叔叔,現在也會耍詐了。

閃爍着寒光的槊鋒向着張曜靈的後背高速襲來,張曜靈並未揮刀擋格,而是一下子彎下身子,雙腿在張天賜的左腿上一纏,滾到地面上一絞,兩個人就一下子滾到了地面上。兩人手中的馬槊、短刀紛紛落地,砸在一起叮噹作響,濺出了一連串的火星。

原本洋洋得意,以爲至少可以把張曜靈弄得狼狽一些的張天賜。在還沒來得及看清楚是怎麼回事的情況下,忽然發覺腳下一痛,身體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手中那杆沉重的馬槊再也握不住了,只好遠遠地扔了出去。

“咳咳……”被地面上的灰塵一下子嗆得連聲咳嗽,張天賜躺在地上憤怒地瞪着張曜靈,只從他那還沒有來得及撤走的雙腿就想明白了,事情的經過。

他一下子從地面上跳了起來,伸着一隻粗短的胡蘿蔔手指,指着滿身塵土卻又難掩其淡然氣質的張曜靈,跳着腳罵道:“你這混小子,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剛纔是耍詐,現在是直接用上腿了。我問你,這是哪一個混蛋教給你的,哪有用槊的時候,在地上滾來滾去的?”

面對張天賜的責問,張曜靈卻是一點都不生氣,只是在聽到張天賜說“是哪一個混蛋教給你的”時候,眼神中突然有一抹傷感閃過,但是一閃即逝,很快就又恢復了常態,再也看不出什麼異樣。

“叔叔,我的確有一個師傅,只不過他從來沒有教過我武藝,這一切都是我自己領悟的。兵無常勢,只要是爲了勝利,什麼手段都是可以的。在戰場上,可不會有人跟我一樣,在把你絆倒了之後,不再給你補上一刀。在這個亂世,異日我們很可能會走上沙場,這一點,你一定要謹記!”

張曜靈從地上撿起馬槊,遞給張天賜,一臉認真地看着張天賜,語重心長地叮囑道。

“行了,你這臭小子,我打的什麼仗,你小子哪裡會想得到?我也就是在跟你比試的時候,留了一手,沒敢出全力。要是我一下子使出了全力,你以爲這小子,現在還可以好好地站在這裡嗎?”對張曜靈的這種語氣很是不滿,粗線條的張天賜大大咧咧的回答道,明顯對張曜靈的這番叮囑很是不以爲然。

“是嗎?我怎麼記得,我這位高大威猛武藝高強的叔叔,好像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啊?”苦笑着看了看滿不在乎的張天賜,張曜靈眼珠轉了轉,忽然反問道。

“胡說八道?誰說我沒上過戰場?”大爲不滿地看着張曜靈,只是張曜靈那亮晶晶的眼睛一直就這麼定定地望着張天賜。

在這種看似天真無邪的目光注視下,張天賜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最後低着腦袋,張天賜不滿地低聲嘟噥道那個,“還不是你那一個父親?硬是說什麼我不懂事,說什麼也不讓我上前線,還拿出父親來壓我。不就是比我多出生了幾年嗎,每次見到我都擺出一副大哥的長輩樣子來訓斥我,有什麼了不起的呀。當初要是我早出生幾年,現在……”

“現在什麼呀?”張曜靈眨了眨眼睛,忽然帶着一種奇怪的微笑追問道。

“有什麼不敢說的?當初要是我早出生幾年,現在我一定把你爹訓得跟我現在似的。我是你大哥,父親已去,長兄如父,你以後不要再這麼魯莽。咱們張家在涼州經營百年,掙下這份名聲實屬不易,你以後一定要……”

也許是沒有見到張重華在眼前,張天賜的膽子大了許多。模仿着平日裡聽到的張重華的語氣,張天賜怪模怪樣的模仿了起來。

“天賜!你這混小子,又在這裡說什麼渾話?”一聲怒吼突然在張天賜的身後響起。這一聲吼不要緊,平地裡一聲驚雷,一下子把張天賜嚇一個趔趄。

他遲疑地轉過身來,一下子看到了一張讓他膽戰心驚的臉來。正是他剛纔模仿的原版正主——張曜靈的父親,張天賜的大哥張重華。

張重華黑着一張臉,滿臉的恨鐵不成鋼,指着張天賜就是一陣怒叱:“你這混小子,這麼大了,還是讓人不省心。當着靈兒的面,說話還是那麼不知道輕重。我平日裡那麼說你,都是爲了不辜負父親的重託,想要你成人成才。誰想到,你不但把它當作耳旁風,而且還在孩子面前胡言亂語!你也是做父親的人了,怎麼還是這麼不懂事?還有沒有一點長輩的樣子?……”

張天賜無奈地低着頭,溫順地聽着張重華的訓斥。他恨恨地斜着眼睛瞪了一旁捂嘴偷笑的張曜靈,給了他一個威脅的眼神,以示警告。

剛纔這小子一定是故意的,一定是看到了大哥,才引誘我說出那句話的。這個混小子,哪有這麼坑他叔叔的。

只是頭上的張重華依舊在不停地訓斥,張天賜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只能低下了頭來,繼續扮俯首認錯狀。

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懷不軌?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妹重逢第七十八章 是我第七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要跟你走第一百八十一章 滅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夕陽殘照第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風蕭瑟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八十章 我要他的命第八章 求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人刺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日暮第一百一十八章 老賊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包辦婚姻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下)第二百一十章 你早就該閉嘴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終於回來了第九十八章 傳說中的大師兄第三章 父與子第一章 一切都煙消雲散吧第一百二十章 是麻煩?第五十二章 死人啦第四十一章 乾乾淨淨第十章 狼煙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八十九章 羣狼環伺第一百三十章 兩地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她”第一百八十章 女將軍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捉鬼道士第二十一章 帝釋天第二百零五章 家族至上第八章 求師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胡漢第九十三章 南北第二十二章 沙門第九十九章 買賣成交第一百四十三章 少女春心第二百零八章 且憑一醉第一四十四章 私奔少女第七十九章 逆襲第八章 求師第二百零八章 且憑一醉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之無以復加第五十六章 奇怪的死法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三十章 兩地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誰說我不是才子?第七十八章 是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合作第三章 父與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她”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二十五章 死神來了(二)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落魄(下)第七十三章 言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九十七章 官兵還是土匪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五十七章 兔子的尾巴第十五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章 相殘第一百二十六章 發明帝第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六十三章 陰雲第一百五十章 桓溫之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子密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燼第一百六十九章 苻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八十一章 黃雀(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野種第一百八十二章 跳樑小醜第十二章 血染的城第十三章 危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見伊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一百零五章 嬉笑怒罵皆是戲第七章 定親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一百一十九章 誰說我不是才子?第二百零四章 醜女當壚第一百二十五章 史上第一隻棉手套第一百一十八章 終究不是她第三十八章 離去
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懷不軌?第一百六十五章 兄妹重逢第七十八章 是我第七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要跟你走第一百八十一章 滅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夕陽殘照第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一百二十九章 秋風蕭瑟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八十章 我要他的命第八章 求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人刺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日暮第一百一十八章 老賊第六十一章 高力士第一百四十七章 包辦婚姻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下)第二百一十章 你早就該閉嘴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終於回來了第九十八章 傳說中的大師兄第三章 父與子第一章 一切都煙消雲散吧第一百二十章 是麻煩?第五十二章 死人啦第四十一章 乾乾淨淨第十章 狼煙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八十九章 羣狼環伺第一百三十章 兩地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她”第一百八十章 女將軍第四十九章 我欲爲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捉鬼道士第二十一章 帝釋天第二百零五章 家族至上第八章 求師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胡漢第九十三章 南北第二十二章 沙門第九十九章 買賣成交第一百四十三章 少女春心第二百零八章 且憑一醉第一四十四章 私奔少女第七十九章 逆襲第八章 求師第二百零八章 且憑一醉第一百七十七章 愛之無以復加第五十六章 奇怪的死法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三十章 兩地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誰說我不是才子?第七十八章 是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合作第三章 父與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她”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關第二十五章 死神來了(二)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六十二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落魄(下)第七十三章 言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九十七章 官兵還是土匪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五十七章 兔子的尾巴第十五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章 相殘第一百二十六章 發明帝第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衆矢之的第六十三章 陰雲第一百五十章 桓溫之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子密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燼第一百六十九章 苻生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八十一章 黃雀(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有選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野種第一百八十二章 跳樑小醜第十二章 血染的城第十三章 危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見伊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一百零五章 嬉笑怒罵皆是戲第七章 定親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一百一十九章 誰說我不是才子?第二百零四章 醜女當壚第一百二十五章 史上第一隻棉手套第一百一十八章 終究不是她第三十八章 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