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從濟州島招募臨時政府工作人員,是因爲濟州島上的那些官奴婢之中,有大量被流放過去的官員,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子女之中,多數都識字並且會說漢語,挑選其中思想比較單純,容易改造的進行一段時間培訓,很快就可以投入工作。
這些人會說漢語和朝鮮語,簡直就是天生的翻譯,正是管理朝鮮所急需的。
要說現在載寧平原的人口組成,八成以上都是朝鮮人,另外有一部分從大同江以北遷移過來的漢人和少數的後金俘虜,而後金俘虜之中多數都是漢人和朝鮮軍,真正的女真人並沒有多少。
蘆嚮明的管理方法是章澤天定下來的,就是把人羣分爲待改造人員、平民和互助會員三大類。
待改造人員主要是戰俘,也有其他一些做壞事被抓到的,都被判處了半年到幾年不等的勞改,總人數有一千多人,每天被限制在三角谷地和鐵山谷內勞動。三角谷地和鐵山谷地形封閉,只需要少數的自衛隊員就能實現對這些人的看守。
現在,那個耿昌已經被調到勞改營之中,專門負責管理這些勞改犯,成果不錯。
平民就是朝鮮的原住民,既包括朝鮮人也包括漢人。這些人被納入民政管轄範圍之後,就按照青島和濟州島的模式進行全民教育,然後會接受漢語和識字的考覈,只有漢語表達熟練,而且通過基礎文憑考覈之後,纔有資格加入互助會,成爲互助會員。
加入互助會是以家庭爲單位的,一家人只要有一個人獲得入會資格,就可以全家入會。
當地人還不清楚加入互助會的意義,但是已經加入的卻已經切切實實見到了入會的好處,他們的收入比非會員更高,在工作中也只有會員纔有升職的資格,另外就是會員會被互助會認爲是自己人,無論是發生矛盾仲裁還是其他什麼事情,互助會員都會受到特別的關照。
互助會管理區域內,也就是由整個載寧河、大同江和海州圍起來的這片類似半島的區域以內,無論是否互助會員家庭,6到15歲的兒童都會被強制入學接受漢語和政治教育,同時在學校、臨時政府和勞改營等地,辦事都是要說漢語的。此時當地人還不太習慣這一點,但是相信隨着漢語政策的推廣,這一地區的漢語成爲主流語言也就是幾年的事情。
除了大載寧平原和海州谷地之外,載寧平原 上的其他土地基本都因爲後金的禁海政策被拋荒,成爲了無主之地,被互助會收歸了公有。由於這裡面臨後金的威脅,並不像濟州島的土地那樣容易出售,便由章澤天做主,由互助會出面經營,而沒有出售給個人,經營方式卻與章家的農場相似,甚至就連農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是由章家農場代爲培養的。
關於載寧平原的防衛,並不是簡單地據河而守。大同江和載寧江總共近百公里長,如果完全靠被動防守得投入多少部隊才行?
章牛的辦法是將自衛隊主力駐守在平壤,然後在平壤平原以北的清川江一帶安置偵察據點,一旦發現後金大軍進攻的跡象就用信鴿聯絡,再主動出擊後金軍。
平壤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距離後金軍進攻載寧平原的幾個戰略要點都不遠,只要確定了後金軍的進攻方向,便可以選擇合適的地點對後金軍進行阻擊,或者擇地決戰,把戰火擋在載寧平原之外。
在朝鮮戰爭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開春以後第一批北上鯨海的船隊也按時出發,並且在四月底返回,帶回了寶丰六年的第一批北方特產和早春時進行的江北城戰役的消息。
江北城在入冬之前完成了建設工作,同時也將這裡首先要建設的一個重要設施——冰窖建好了。
江北城的冬天是相當寒冷的,氣溫最低時降到零下四十多度的水平,留守在這裡的自衛隊員雖然都是北方人,還是相當不適應。
好在城中儲存了大量的糧食、肉類、大白菜等物資,取暖用的木柴也在江邊的堆場上壘成幾個高大的柴垛,足夠一冬天燒的。江北城的房子在建築的時候特別加厚了牆壁,並建了火牆、火炕,還有幾個房間更是試着建了類似於火炕的地炕,就像是後世的地暖一樣,使整個屋子都能夠保持十幾度的溫度。
因爲考慮到冬天駐守北方的問題,在出發之前章澤天給他們這些北方部隊特別準備了全套的寒帶裝備,包括雪地軍靴、能夠操作歩槍的棉手套、翻邊棉帽、絨衣褲、厚棉衣褲及雙層羊皮毛對毛縫在一起製成的特製保暖衣和厚棉大衣等,還有一部分試驗性的羽絨服和羽絨睡袋也裝備給了他們。
這些專用裝備讓當地人都極爲羨慕,甚至有人提出要高價購買。但是這種軍用裝備是肯定不能賣的,而且由於資源有限,想要發展一部分民用品對外出售也還做不到。
冬天過得有些無所事事,留守江北城的自衛隊和當地土著一樣“貓冬”,並沒有遠距離外出,只是每天堅持體能和戰術訓練,以鍛鍊隊員們的耐寒能力,同時保持隊伍的戰鬥力。
寒冷的冬天給自衛隊提供了天然的大冰箱,當地人獵獲的野獸和入冬之前捕獲的魚類都被冷凍起來保存,而不像天熱時那樣烘製成魚乾肉乾。等天氣開始轉暖之前,這些被埋在雪堆裡面凍得硬邦邦的肉類就被轉移到冰窖的存儲區裡面。從青島冰窖的使用經驗看,這些冷凍的肉類保存到夏秋之間肯定沒有問題。
江北城冬天的氣溫比青島更低,冬天持續的時間也比青島長了一個月左右,對於肉類的保存會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