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

皇家新軍裝備的是火器,而民兵裝備以冷兵器爲主。不過,皇家新軍和民兵的防護是一樣的,皆穿上了十斤重的棉甲。

棉甲的防彈、防箭性能,比紙甲、竹甲、藤甲之類的玩意要強的多。

而一副上好的棉甲,加工成本達到15兩銀子,並不是大路貨色的裝備。明軍和清軍,真正裝備棉甲的只有三分之一的精銳。絕大多數的炮灰,穿一套號衣便是,根本沒有條件穿精心製造的棉甲。

肖圖白全軍都裝備10斤重的棉甲,也算是比較奢侈的行爲了!

最大的弊端,是農曆七月出戰,穿着厚實的棉甲,會令人酷熱難耐,甚至可能會中暑。不過,肖圖白令皇家新軍醫院的醫生們,生產了“行軍散”這類的藥丸,服用後可以有效的清熱、降暑。

除了降暑藥丸之外,肖圖白還讓御醫們以止血藥材“三七”爲主,去研究明朝版雲南白藥。

雲南白藥主要成分是“三七”,歷史上,是由於民國時期西方的止血藥非常昂貴,於是中醫曲煥章,以三七等等止血草藥爲基礎,不斷精研配方。最終,研製出止血效果領先世界的“雲南白藥”。

雲南白藥的原料並不複雜,只需要是不斷試驗,對於配方進行優化即可。軍隊中,每天都有人受傷,多的是“小白鼠”。明朝的御醫級高手,根據肖圖白的提點,不斷的拿受了外傷的士兵練手,更是精研出不遜色雲南白藥的外傷聖藥。

這種藥方被命名爲“國師白藥”,屬於大明朝國家機密。對於研發“國師白藥”的醫生們,皆下了封口令,不準提這種藥方是其參與研發的,更不準泄露研發藥方的任何細節。

“國師白藥”研製完成後,已是每名士兵人手一瓶的常備藥。

在誓師大會後,全軍都在有條不紊的準備物資。事實上,每日嚴格的訓練,也是使得士兵的組織動員能力,比滿清韃子的組織動員能力更強。

滿蒙的韃子部落、牛錄製度,從集體生產、集體狩獵中,學習軍事動員技巧,使得他們動員能力非常強悍。

皇家新軍從建軍以來,便是脫離生產,通過每日艱苦的訓練,來獲得強悍的軍事動員能力。

下午五點左右。三軍飽餐一頓。

清點人數之後。

肖圖白一聲令下:“出發!”

軍鼓敲響。全軍排成整齊的行軍隊列,有條不紊的開拔。

此次出發的1200名皇家新軍將士,身上各自帶着18斤重鳥銃、5斤重彈藥、1只水壺、一天的口糧、行軍常備藥品,每人攜帶10兩銀子,以備關鍵時候,購買物資。

而5000民兵除了攜帶近戰的冷兵器之外,每人攜帶三天口糧,兩支水壺,以及炊具、也是由民兵以獨輪手推車,進行運輸。

除了這些之外,肖圖白還調集了30輛馬車,裝載了10門4000斤大炮、20門“百虎齊奔箭”,由專門的炮兵連,操作大炮和火箭。

大炮與“百虎齊奔箭”,其實各有優劣。

火炮能夠打兩裡遠,是這個時代最有利的遠程武器。

而“百虎齊奔箭”,射程300米左右,卻能夠瞬間射出100支箭簇,火力的密度相當的可觀。

當然了,百虎齊奔箭原理與後世的多管火箭彈是類似的,如果以此作爲基礎,不斷的改進,說不準就研製出多管火箭炮。

除了這些之外,全軍還有20名隨軍醫生,50名護士。一旦戰場遇到危機,便迅速投入急救。

寶坻距離葛沽,大約有200里路程。大約兩日可以行軍到寶坻,如果急行軍,一日可至。不過,急行軍的方式,嚴重影響體力,到了寶坻之後,也不能迅速投入戰鬥。甚至會因爲體力不濟,而導致軍事行動失敗。

所以,肖圖白命令全軍在保持可以作戰的體力的情況下,全軍徐徐推進。

而且,肖圖白是非常謹慎的,行軍打仗要獲悉大量的信息、情報,纔會打有準備的仗。在稀裡糊塗中,打了一場稀裡糊塗的仗,這是肖圖白儘量避免的事。

肖圖白大軍行軍途中。斥候一人數馬,而且人人都帶着望遠鏡,每隔兩裡一批斥候。派出去的斥候,大約有600多人,大軍周圍三十里方圓的吹風草動,皆不斷的被彙報回來。

大軍行軍了50里路,便開始安營紮寨。

一路上,倒是不到不少逃難的百姓,探聽到不少的消息。韃子正在圍攻寶坻縣城,除此之外,更是在寶坻縣城外的村莊,四處派兵搶劫物資,殺人放火。

“韃子可兇殘了,隔壁的趙家村,一村700口人,除了少數的女人之外,皆被殺了!連一些不懂事的娃娃也不放過!”

“他們還將屍體,投放到井水、河水裡面。人要喝下了那種帶着屍體瘟疫的水,多半會感染瘟疫!”

“缺德啊!趙莊主大善人,家裡的三個女兒、7個兒媳,皆被韃子當中淫辱,更將趙家的孫兒,放到油鍋裡面煎炸!”

“國師大人,鄉親們太慘了,您帶着大軍,可要給大家報仇啊!”

天津的村民們,擦着眼淚,敘說韃子的殘暴。

無論是皇家新軍,還是葛沽民兵的戰士們,眼中都顯得紅紅的,目標中露出了咬牙切齒。

顯然,鄉親們親口所敘述的遭遇,比平時軍隊文化課上所講的華夷之辨、民族大義,更有說服力!

韃子是畜生!

是豬狗不如,比土匪、強盜更惡劣一萬倍的畜生!是應該全部人道毀滅,全部宰殺,切成碎片喂狗的雜碎畜生!

士兵們,與鄉親們交流後,情緒已經被感染了!

肖圖白更是向鄉親們保證,道:“鄉親們,你們放心!本官帶着大軍去寶坻縣,就是爲了殺韃子,給鄉親們報仇雪恨。現在,鄉親們,你們只需到葛沽、天津衛城等等安全的後方,靜待佳音!等到本官趕走韃子,還需要大家用雙手重建家園!”

衆多相信們跪拜一地道:“國師大人大恩!”

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34章 佈局(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83章 暗流(四)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76章 糧商(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31章 土化肥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35章 佈局(二)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01章 香水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3章 計劃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68章 傳教士(三)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57章 建黨(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59章 棱堡(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80章 暗流(一)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57章 建黨(二)第135章 佈局(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54章 黨報(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78章 創刊(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61章 自由民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37章 探病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81章 虜變(三)
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34章 佈局(一)第145章 虜退(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39章 匪軍的竹槍陣第183章 暗流(四)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61章 自由民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76章 糧商(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31章 土化肥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35章 佈局(二)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81章 暗流(二)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201章 香水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210章 擴軍、銀行第3章 計劃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68章 傳教士(三)第83章 獨石口(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57章 建黨(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59章 棱堡(一)第279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一)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80章 暗流(一)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111章 鐵與血的碰撞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57章 建黨(二)第135章 佈局(二)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54章 黨報(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78章 創刊(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260章 松江、復社、張溥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61章 自由民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137章 探病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81章 虜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