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軍火訂單

國師府。

鄭芝豹被下人帶到一座涼亭。肖圖白正沏了一壺茶水招待。

“幕府的使節團,來了!”鄭芝豹說道。

“嗯,他們現在在幹些shime?”肖圖白問道。

鄭芝豹笑道:“據說是來尋求我們的幫助,九州島上局勢yijing失制。西洋的軍火商,yijing明目張膽的走私武器給天草軍……”

看來,九州島的局勢有點不同了呢!

歷史上,西方商人見到幕府強勢,並未對天草軍走私大量的軍火”“。但是,此時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卻是做了一個和歷史上相反的判斷,認爲天草軍能成氣候,因此開始向天草軍下注了。

也好,ruguo天草軍沒有外界支持,那麼很就會覆滅!而天草軍覆滅,日本太平了,就減少了天津對日出口兵器的利益。

爲了天津的軍工業,日本九州島之亂應該持久一些。

肖圖白點頭,說道:“zhidào了,這件事你來負責!”

“是!”鄭芝豹欣然領命。

這次,日本幕府的使節團,一行有200多人。

在他們來到天津的第一shijiān,肖圖白就yijingzhidào,但是他並沒有第一shijiān召見他們,而是鄭芝豹去接見這些幕府使者。

因爲,這次的幕府的使者團隊,在人員規格上並不是最高檔次。領隊的小笠原忠真,也僅是松本藩的藩主而已。

松本藩最初的藩主是石川數正,石原本是德川家的家臣。但是在德川家康與豐成秀吉爭奪日本的統治時,turán投靠了豐成家。後德川家康徹底剿滅豐成家的殘部,撤掉了石原家的藩主身份,換上了另一個家臣小笠原秀政入主。

小笠原秀政原本卻是效忠豐成秀吉的,卻因爲娶了德川家康的孫女,而觸了豐成秀吉的忌諱。所以,小笠原秀政索性徹底的投靠了德川家康。

小笠原忠真是秀政的次男。因爲1615年,德川軍徵大阪時,作爲德川家族的大將小笠原秀政和長子忠脩,皆是重傷不治陣亡。小笠原忠真作爲次子。順利繼承了松本藩的藩主之位。小笠原家在日本屬於8萬石的譜代大名。在藩主中也屬於比較顯赫的那種。

不過,小笠原忠真也不過是區區一個藩主,也不過是世襲的縣令而已。一個小小的縣令,還不足以讓肖圖白親自接見。

事實上。肖圖白接見普通的商人、百姓、士兵。那是禮賢下士。但是。在外交過程中,肖圖白這麼一個大明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隆重去見之一個縣長級別的外國人,那不但有損ziji個人的身份,說嚴重了是有辱國體。

崇禎十一年,三月十日。

葛沽特區政府招待所。

小笠原忠真、宮本武藏等人受到特區當局的招待。

負責招待的人,是鄭芝豹。

“久仰鄭君大明,可惜鄭君幾個月前離去匆匆,未能與鄭軍在日本一敘。沒有想到,這些是鄭君接待我們呢!”

小笠原忠真坐在椅子上,有點不自在。日本的傳統是跪坐,這種跪坐的姿勢,原也是中國傳去的。但是,中國在漢朝時,從西域學來的椅子,經過千年演變,早就成爲中國文化一部分,到明朝,是找不到跪坐者者了。

鄭芝豹笑道:“聽聞小笠原君的父兄,曾馬革裹屍,報答幕府知遇之恩。我也是非常欽佩你父兄的忠義!”

小笠原忠真聽聞鄭芝豹提到其父兄,先是黯然,後是驕傲,道:“現在的幕府承平已久,早就找不到當年的真正武士。否則,區區的九州島賊子,ruguo能掀起大亂。”

“九州島的邪教叛亂,以我個人的立場,是深表同情。我也非常支持幕府早日鎮壓叛亂,避免邪教成了氣候,危害我東方儒教的秩序。”鄭芝豹一副政治腔調說道。

“鄭將軍,不zhidào,大明能不能出兵支持,哪怕是像上次yiyàng,派遣上國神兵助陣……”小笠原忠真急切說道,“德川將軍曾表示,ruguo貴國能出兵一萬,幫助日本鎮壓叛亂,可以出1000萬兩的借兵費用。”

鄭芝豹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第一,日本現在與大明的朝貢番薯guānxi,yijing斷絕了多年。第二,我大明皇家軍,建立的初衷,是爲了掃平大明ziji境內的內憂外患。不可能將寶貴的軍力,投放到別的國家呢?”

小笠原忠真說道:“幕府一直非常希望,奉大明爲宗主!這也是今後,我們的外交努力方向。”

宮本武藏忽然說道:“鄭將軍,我日本也曾是大明的藩屬國呀。雖然,現在的guānxi還未恢復,但日本對大明的感情,如遊子對父母……雖然,遊子過去有點不爭氣,與父母慪氣,但是父母總不能看着遊子摔斷了手腳,而非常狠心不給予幫助吧?”

鄭芝豹不由對這個日本老頭刮目相看。

光是憑着這個說辭,卻是非常能爭取明人的好感和虛榮心。過去,大明爲shime屢次幫朝鮮人平息內亂,而不乾脆佔了朝鮮的地盤。除了朝鮮兩百多年堅持不懈的將朝鮮的貴族少女送入大明皇宮中,與大明jinháng持續了兩百多年的聯姻之外。重要的是,朝鮮人非常懂得拍馬屁,針對大明統治階層好面子的心理,給足了面子,大明就能給足幫助。

但是,天津務實,不會因爲面子的因素,幫助別人。注重的是,風險、利益!

“幫助分很多種,直接出兵僅是一種形式。你們說一種,需直接出兵的形式吧!比如,兵器、物資。當然需要你們出錢購買的!”鄭芝豹說道。

小笠原忠真等人雖有點失望,但是覺得如能夠多采購大明的軍火,也是不虛此行了。

“火炮可以嗎?”宮本武藏忽然問道。雖是作爲“劍聖”,使用冷兵器的,但是宮本武藏另外一個身份,可是“兵法家”。見識到火器的威力,尤其是大炮幾裡之外摧枯拉朽的殺敵,宮本武也是非常提倡用火炮的。

日本對於火銃的製造,是比較在行的。

但是,日本並不擅長製造火炮。

在朝鮮戰爭中。朝鮮人概括的描述三**隊的特點“明軍的火炮。日本的火槍,朝鮮的弓箭。”

明軍的炮,在亞洲地區當屬第一。而歐洲造的炮,比大明的質量好。但是。小型火炮的產量不如大明。

“炮?”鄭芝豹微笑道。“可以。4磅以下的炮,我就有權批准賣給貴國,但是。需要簽署一個協議。銷售給你們的武器,只能用在日本,而不能銷售給其他勢力。以防火器落在大明的敵人手中。”

“這完全沒有問題,我們採購武器,本來也僅是爲了鎮壓島原之亂。而沒有其他的打算!”衆多幕府的使者商量半晌後,忽然說道。

接着,雙方開始磋商一些意向合同。

火槍的採購超過3萬隻,幕府yijing徹底意識到,火槍集中運用的好處。小型火炮準備採購1500門以上。除此之外,還有盔甲、鋼製武器,甚至還有便宜的鋼錠、鐵錠,也是幕府一行人的採購目標。

整個採購計劃是非常龐大,達到了300萬兩規模。相對於天津皇家軍一年的軍費開支,或者是南朝鮮3萬火器部隊的一年的軍費開支。

當然了,此時的幕府並不差錢,採購軍火也是財大氣粗。這種不差錢,是建立在此時日本的資源基礎上。

17世紀日本的金銀銅礦山,相對於21世紀初的石油。後世的中東產油國,儘管工農業生產一片糟糕,但是全shijiè都不懷疑中東國家武器採購能力。面對各種昂貴的武器,中東的產油國家,能夠眼睛都不眨一下,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的訂單,就砸了下去。

這個年代的日本幕府,手中掌握幾十個大型金銀礦山,一旦下決心購買武器,自然是敞開手腳去買了。

事實上,天津特區的大炮鑄造成本上,比大明的工部、兵仗局具備優勢。原因倒不是天津在鑄炮技術上的創。

實際上,天津採用的火炮鑄造技術,也是以比較成熟的傳統工藝。

17世紀流行的火炮鑄造工藝,最主要的兩種是失蠟法和泥模法。這兩種技術,並不僅是爲了鑄造大炮而發明,很古老的技術。

商朝鑄造的銅鼎、銅器,傳承到後代被視爲神器,這就是古代人運用了先進的失蠟法鑄造這些國寶級的銅鼎。商朝鑄造大型青銅器,用是“失蠟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溶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當然了,蜂蠟這種難以想象的昂貴材料,也只有在奴隸制王朝的奴隸主纔會不考慮成本。後世逐漸用普通的動植物脂肪製造的蠟燭代替,或者用石蠟也可。

泥模法,即用水和泥製成模具,然後範金傾鑄,層層筍合。泥模必須烘得乾透才行,否則外表雖幹,裡面溼潤,一遇金屬熔液,潮氣自生,鑄成的火炮就有蜂窩,施放時炮筒rongyi炸裂傷人。

這兩種鑄造技術中。從開工到出炮,小炮最少需要一個月,大炮則需要四個月,鑄成之後必須將泥(蠟模打碎,才能將炮(銃取出,故泥(蠟模法重複使用。

當然了,蠟模比泥模貴,但是製造出來的火炮質量較高,內膛不rongyi出現瑕疵。比如,此時的清軍,就從山東投奔韃子的叛軍手中,學會了失蠟法鑄炮技術。明末時期,清軍同樣非常重視鑄造火炮,並且清軍的火炮多是以失蠟法鑄造。因爲,失蠟法成本雖然高,但是質量相對與泥模法高出一截。

明軍鑄造火炮,則是失蠟法和泥模法都用。

而爲了省錢,大多數火炮皆是泥模法做出來的,泥模法的製造時,稍微遇到雨雪天氣,就有可能受潮,鑄造失敗。哪怕是厲害的國手一級的製造高手,制十門火炮,也只有一兩次是合格的。而許多本該淘汰的不合格火炮,經常被魚目混珠,送上了部隊中,非常rongyi出現炸膛現象。

天津地區的制炮工藝,也沒有shime創意,僅是採用傳統的“失蠟法”而已。不過,天津掌握從石油中提煉石蠟的技術。

用石蠟作爲蠟模,成本比牛油蠟燭,或者其他的動物油脂蠟燭低。

其他地區,一斤蠟至少要70多文錢的成本。但是,天津的石蠟,一斤的成本只要10多文錢。光是在蠟模子上,天津就能省下一大筆開支。

這就是所謂的產業鏈優勢各種鑄造所需的材料,不但是銅、鐵,就是連蠟,當地也有產出。

先進的石油加工業,不但製造出猛火油、瀝青、照明蠟燭等等品種。就連鑄炮,也意外的獲益匪淺。

便宜的蠟,決定了天津的軍工廠,當前最適宜於用“失蠟法”鑄造火炮。

當然了,肖圖白還zhidào一種比泥模法、失蠟法先進的鐵模法。歷史上的鐵模法,是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受到英國的炮火攻擊,因此想要通過製造先進火炮,抵禦英**隊海上的進攻。

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手下的一個名叫做龔振麟的奇才,發明了“鐵模法”鑄炮,能夠、便宜的製造火炮。但是,光憑着這一門技術發明,自然是不能扭轉清軍和英軍之間的差距。bijing,鴉片戰爭時期的英軍,可是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技術的創,yijing相對於清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了。

鐵模法,肖圖白令工匠去摸索。

由於肖圖白僅zhidào一個方向性,張張嘴就是“鐵模”,但是技術細節肖圖白是不懂的。所以,鐵模法其實還是需要工匠們從零開始去搞技術攻關和創造。

此時,天津軍械廠,採用成熟的失蠟法源源不斷的生產火炮。與此同時,也組織了人力物力,去研究鐵模法!

天津的工匠們是很迷信的!

肖國師說了,鐵模法能行,就肯定行!不能將這些技術實現,是他們技術人員能!沒有人懷疑,肖圖白的正確和權威……。)

ps:ps:感謝“願強”書友的打賞,和“1浪子”的月票,感謝所有訂閱支持的朋友們。

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56章 建黨(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24章 班師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77章 創刊(一)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31章 土化肥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74章 赤字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24章 班師第118章 震動(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76章 糧商(二)第233章 菸草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45章 虜退(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66章 傳教士(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77章 年假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83章 暗流(四)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71章 豐收(二)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76章 買辦(二)第103章 總督(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03章 總督(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82章 暗流(三)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
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56章 建黨(一)第244章 互別苗頭的青年將領們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25章 包衣翻身做主子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24章 班師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84章 獨石口(二)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77章 創刊(一)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31章 土化肥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74章 赤字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70章 朝鮮佈局(一)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58章 變得更好,還是更壞?第124章 班師第118章 震動(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83章 獨石口(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76章 糧商(二)第233章 菸草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9章 建鎮、開荒、馬鈴薯第145章 虜退(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57章 經濟發展爲先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236章 《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第66章 傳教士(一)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77章 年假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183章 暗流(四)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71章 豐收(二)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40章 皇家新軍的三段射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9章 與虎謀皮(一)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76章 買辦(二)第103章 總督(一)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103章 總督(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81章 暗流(二)第73章 民心沸騰第182章 暗流(三)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275章 軍火訂單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