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

“國師大人,您對我廠未來的發展規劃,恕我直言——我廠根本做不到!”王思宇有點結結巴巴,對肖圖白說道。

“做不到?哪一方面做不到!”肖圖白淡然問道。

“鳥銃的產量,這完全不符合實際!”王思宇鼓舞勇氣說道,“月產5000鳥銃,不但是我廠做不到,就是朝廷所有的軍器所全力生產火器,也不能做到這般的產量。”

肖圖白道:“那天津軍械廠,今年以內能夠達到的最高產量是多少?”

王思宇說道:“月產1000只鳥銃,應該是我廠的極限!”

肖圖白愕然說道:“這麼低的產量,能頂什麼用?”

王思宇只好拿出製造鳥銃的相關工作流程圖解,向肖圖白解釋。

崇禎八型鳥銃名義上是新研發的鳥銃,本質上還是明朝嘉靖年間仿製的西方鳥銃,沒有什麼區別。

嘉靖年間的文獻記載:“每銃一杆用鐵二十斤,用銀二錢;炭一百七十斤,用銀五錢一分;煉胚打板六工,用銀一錢八分;捲筒六工,用銀一錢九分,內加鉗手銀一分;鑽銃心每杆七工,用銀二錢一分;剉磨四工,用銀一錢二分;打照星、火門、促杖頭並剉完共二工,用銀六分;鑲照星、火門事件,用銀八分;剉銃磨鏨幫鑲一工,用銀三分;鑽火門事件細眼一工,用銀三分;發剉匠一工,用銀三分;打鑽修接通條二工。用銀六分;木託工料,用銀九分;銅打餃鏈工,用銀一錢二分;促杖竹杆工料,用銀一分;油硝醬竹甲鐵線,共用銀二分;鋼鐵一斤,用銀四分;通條爐楞鑽鐵二斤,用銀二分;外照依番式活底螺絲篆工料。用銀三分;共計用三十四工,工料價銀二兩三錢一分。”

這裡面的物價,是嘉靖年間的物價。

崇禎年間的物價比明朝嘉靖年間通貨膨脹了六倍。但是。生產工序基本是雷同,一杆崇禎八型鳥銃的生產流程爲34個工序、成本價15兩銀子。不到百年時間鳥銃的製造成本上漲了6倍,並不意味着鳥銃的生產技術有大的進步。事實上。中國的鳥銃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馬憲、李槐等等技術大牛人吃透西方各國火繩槍樣品,摸索出了一套批量生產規範。中國的工匠們一直按照他們的辦法進行生產,一直到清朝鴉片戰爭時期,還是按照嘉靖年間的辦法生產。

崇禎年間的《天工開物》上記載鳥銃製造流程:“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爲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爲三接,接口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淨。則發藥無阻滯。”

這段話言簡意賅,配合書籍上的生產圖片,以及內行人的解說,纔可以讀解——製造鳥銃先用準備一根圓柱體的鋼棍作爲冷骨,之後將熟鐵燒紅至火熱。用錘子熟鐵,將熟鐵軟化的熟鐵不斷包裹鋼棍,用錘子不斷的捶打熟鐵。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將裡面的鋼棍抽出來,防止熟練和鋼棍粘連在一起。

而大致做成了空心的鋼管,由於這些鋼管都比較短。還需要一節節的焊接爲一個整體,才能形成槍管。焊接過程,或是裹熟鐵、銅片,或者是用其他手段加固。焊接的過程,必須非常仔細,因爲稍微疏忽,槍管就容易炸膛。

焊接嚴密後,由於槍管內部粗糙不平,必須要進一步使用刀具加工。明朝工匠加工槍管內部使用的工具,也是引進西方軍工廠常用的工具——鏜鑽。

中國工匠將“鏜鑽”稱作“螺絲轉”,用這種加工工具——“絲轉,左轉則入,右轉則出。銃腹既長,如鉛子在內或克火門等項,取開後門絲轉,以便修整。”用這種鏜鑽工具,鑽啊鑽的,一個月時間才能夠把槍管內部口徑鑽大,並且內部鏜的光滑。

最後一步,就是將扳機、龍頭、火繩、殼罩、火門蓋等等各種機構組裝起來,當然了這種組裝是比較容易的,不超過一個時辰便能夠加工完畢。

簡單說,嘉靖年間對於仿製西方火器,簡直重視到了極點。不但繳獲倭寇、葡萄牙海盜所用的火槍,而且通過與海外列國交往,獲得了數百種歐洲的火器。之後,令全國的技術牛人,進行大規模的山寨仿製,不但將西方的火繩槍完全吃透了,而且連生產流程中需要用到的機器也全部山寨成功。

不斷引進國內沒有的技術和文化,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崛起過程中必然的步驟。西班牙、法國、英國、美國、俄國、日本。世界上哪一個工業國家的崛起,不靠山寨,不靠引進吸收外部的技術來獲得進步?

漢唐時期文明的優越,也不僅僅是華文明自身的發展。其中,吸收印度、中東、歐洲等等文明的成果,也有巨大的關係。哪怕成爲世界最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也必須時刻海納百川,將別國最新出現的優勢技術和產業給吸收模仿過來。保證,別人有的我全都有,別人沒有人我也有。

而後世的中國落後的根源,是因爲逐漸自高自傲,認爲自己什麼都有了,也需要學習別人的長處。

這麼一來,中國有的文化、技術,別國都在山寨。而別國獨有的文化和技術,中國卻不屑山寨,如何能不落後?

後世的新中國,也經過了百多年落後捱打之後。終於醒悟這個真理,高舉山寨主義,不斷的進行補課。如此一來終於形成了一波大國復興和崛起之路。

明朝從未放棄過山寨,與外界文明的交流還未停止。至少,在火槍、火炮技術上,明朝中期之後,一直與歐洲主流的國家處於同步跟隨式發展。

現在的問題是,加工槍管不但是明朝的老大難問題,也是歐洲國家的老大難問題。在工業革命之前,兵工廠都是依靠熟練的工匠進行手工業製造。

17世紀整個歐洲,一年生產的火槍也不到10萬隻,大多數的士兵僅僅經過幾十發子彈的練習,便被送入戰場上。

火槍生產效率低下,最根本原因在於槍管加工的難度。誰率先解決了批量生產槍管,誰就能夠成爲世界最強的軍工業強國。

“也就是說,限制鳥銃生產的最大阻礙,槍管的製造過程?”肖圖白問道。

王思宇連連點頭說道:“這槍管不是誰都能夠加工的,必須要非常熟練的老工匠。年輕一點的工匠,加工出來的槍管,多半會出現瑕疵,通不過驗收的。哪怕再熟練的工匠,也需要1個月左右,才能夠製造一根合格的槍管。”

肖圖白皺眉,半晌後說道:“這個槍管加工的方式效率太低,也太浪費勞動力。必須要改進!要採用更先進,更有效率的方式,批量生產槍管!”

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54章 黨報(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98章 情報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162章 貨幣第103章 總督(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48章 銀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183章 暗流(四)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24章 班師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65章 重農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18章 震動(二)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75章 糧商(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9章 皇家布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71章 豐收(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78章 創刊(二)第80章 虜變(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77章 年假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6章 拜年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56章 建黨(一)第57章 建黨(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31章 土化肥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80章 虜變(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42章 勝了(二)第70章 豐收(一)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72章 豐收(三)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33章 菸草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57章 建黨(二)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
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59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54章 黨報(一)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98章 情報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162章 貨幣第103章 總督(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48章 銀荒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09章 班師、建設、豐收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183章 暗流(四)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124章 班師第207章 城鄉差距背後的陽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65章 重農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74章 搶修棱堡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18章 震動(二)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75章 糧商(一)第43章 新軍醫院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3章 新興工商勢力、寶船、鄭家叔侄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49章 皇家布第188章 漕幫之亂(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71章 豐收(二)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247章 禁教和潛流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78章 創刊(二)第80章 虜變(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177章 年假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26章 拜年第68章 傳教士(三)第113章 再戰鍾錢莊(一)第56章 建黨(一)第57章 建黨(二)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31章 土化肥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48章 蚯蚓滿倉、家禽成羣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80章 虜變(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42章 勝了(二)第70章 豐收(一)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72章 豐收(三)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33章 菸草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57章 建黨(二)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