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自由民

十一月份,葛沽市區爆竹開始震天響。因爲,第一批加入葛沽的6000多名契約奴,合約到期成爲了民戶。

在葛沽一年的生活,已經讓這些顛沛流離的難民們,嚐到了安居樂業的喜悅。這個亂世中,很多的人求一口飽飯而不得,而在葛沽衣食住行方面,一名契約奴也活得比普通的自耕農要滋潤。

契約奴中的老人能夠獲得贍養,而青少年在學堂能夠接受到五年義務教育,這種待遇更是令很多契約奴心懷感恩。

但是,契約奴畢竟是屬於奴隸,奴隸本身也是主人的財產,主人無論怎麼處理奴隸也不爲過。

包括奴隸的擁有的值錢的物品,主人也可以將之奪走。

當這些契約奴在生活安定之後,自是有更高的追求,比如——擁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和財產自由。

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的教育向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顛撲不滅的道理。

所以肖圖白特區政府也是非常注重社會最底層契約奴的心態。並且,隨時注意與最底層人民進行溝通、交流,讓底層人民更能夠理解政府,更擁護政府。

當一個政權不理解底層人的想法,而底層人也不理解政府的想法,這種隔閡積累的越深,便會爆發出越恐怖的矛盾衝突。

像後世法國大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臺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六,在他的執政時期法國經濟出現了空前繁榮。思想層面也是同樣的非常活躍,民生方面也擁有長足進展。唯一的問題是,由於支援美國**戰爭,造成法國政府形成2.15億英鎊的各類財政虧空。

爲了償還債務,法國皇帝勸說不納稅的宗教人士、貴族配合國家政策納稅,而貴族們拒不納稅。爲了償還負債,稅務官只能對平民增稅。

普通的自由民不理解法皇政府的政策初衷。革命者造謠宣傳爲法國皇后奢侈浪費,皇后帽子上一根羽毛價值幾十枚金幣云云,引發了自由民的怒火。於是。路易十六稱爲法國唯一一名上了斷頭臺的皇帝……

明朝滅亡與大革命之前的法國有點類似之處——特權階級拒不納稅,稅收被壓到自由民身上。自由民並不理解國家的困難,也不理解施政者爲什麼要加稅。野心家鼓動自由民造反,趁機攫取巨大的政治利益。最終,國家和人民,皆受到巨大的損害。

以史爲鑑,肖圖白一方面注重財政、軍事,另外一方面,也更重視拉攏底層人心。當然了,所謂“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是對老百姓過度吹捧和諂媚的說辭。

每一個人類都認爲自己的聰明的,而別人的愚蠢的。讓一羣聰明的百姓去做決策。往往會做最蠢的決策。人類歷史上,讓人民作出決策,會導致巨大的災難。

但是不理解人民的想法,同樣會造成災難。

因爲有了這一點清晰的認識,肖圖白非常注重保持與底層人的溝通。瞭解底層人的心聲、需求。哪怕人民的需求是雜亂的,甚至是愚蠢的、互相矛盾的,肖圖白也是傾聽,並且根據反饋,改進政策。

當然,肖圖白更多的是控制輿論。對自己的政策的正面意義、成績,進行充分的報道。讓底層人瞭解到施政者的困難,以及施政者的努力、成績。

在葛沽第一批契約奴人身自由的慶典上,肖圖白出席了會議,對衆多解放的契約奴們進行勉勵:“大家也是葛沽的元老,爲葛沽從蠻荒中建起大城,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此時,按照經濟特區政府與諸位簽署的奴隸契約到期了。”

“從今之後,你們的戶籍皆是落戶在葛沽,享有葛沽地區的民戶擁有的各種合法權利,但是同樣你們也要承擔起葛沽居民應該承擔的責任......”

“從這一刻起,你們失去了枷鎖,但是你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權利。包括勞動獲得報酬的權利、生命財產安全的相關權利、也包括自由選擇工作的權利......”

場面中,一片歡騰!

“國師爺大恩!”

“活命之恩,永世難忘!”

“哪怕咱獲得了自由,也永遠只效忠國師爺!”

6000多名新民戶,一個個鄭重的向肖圖白和特區政府官員叩頭。而肖圖白等人,一一的將他們扶起來,道:“你們自由了,並不是我們的奴隸,除了天、地、君、親、師,無需跪拜任何人。希望你們,能夠再接再厲,創造美好生活!”

葛沽對於一名契約奴的安置費用,莫約需要50兩銀子。這裡面,衣食住行皆是包括在內,甚至由於契約奴一無所有,住處的各種傢俱、擺設,都要政府投入。

而事實上,契約奴中勞動力只佔據一半,另外一半的兒童老人,並不參與創造效益的勞動。所以,一年契的契約奴,經濟特區政府還並未從他們身上賺回投入的本錢。

不過,由於特區政府的經濟比重中,國企佔據了主流,在國企工作的契約奴,成爲民戶之後,也依然在企業工作,便等於繼續給特區政府做貢獻。

一般來說,契約奴成爲民戶之後,繼續給國企工作,那麼僅需三年時間,政府的安置成本,便能夠賺回來。

哪怕契約奴成爲民戶後,不再爲國企工作,只要定居在葛沽,則也是必須要政府交納房租的。

葛沽最便宜的廉租房,30平米月租金100文錢。一家三口居住狹窄的廉租房論,一年人均會繳納400文錢的房租。

根據葛沽民政工作人員的統計,在葛沽普通百姓,一年最低也需要消費3兩銀子。但是,一名勞動力擁有穩定的工作,一年最低收入達到12兩銀子。

如果一名民戶勤儉一點,幾年功夫攢下三五十兩銀子,也能夠在葛沽租下一個門店,進行創業。

總體而言,葛沽經濟特區作用新興的工商業城鎮,機遇是無窮的。葛沽的人們,至少擁有未來,擁有希望。不像剛來的時候,充滿了憂慮……

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70章 豐收(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60章 棱堡(二)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49章 皇家布第240章 問策(二)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72章 豐收(三)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74章 赤字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9章 虜變(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41章 問策(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24章 班師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62章 貨幣第241章 問策(三)第46章 聖旨第3章 計劃第178章 風俗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75章 糧商(一)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83章 獨石口(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46章 聖旨第76章 糧商(二)第117章 震動(一)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59章 棱堡(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79章 虜變(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9章 虜變(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17章 震動(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
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70章 豐收(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60章 棱堡(二)第160章 廉政風暴(二)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49章 皇家布第240章 問策(二)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89章 危險與機遇(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72章 豐收(三)第153章 遷都之議(三)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174章 赤字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79章 虜變(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23章 葛沽大興第241章 問策(三)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28章 矛與盾:鳥銃和棉甲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6章 科技創新,從珍妮機開始第124章 班師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162章 貨幣第241章 問策(三)第46章 聖旨第3章 計劃第178章 風俗第251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三)第75章 糧商(一)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戰(一)第37章 蜂窩煤的暴利(二)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28章 整軍備戰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83章 獨石口(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態變遷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46章 聖旨第76章 糧商(二)第117章 震動(一)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59章 棱堡(一)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30章 烽煙再起(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12章 戰後餘波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284章 天津巡撫的憂鬱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79章 虜變(一)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79章 虜變(一)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40章 問策(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17章 震動(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47章 韃子竄逃了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249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