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豐收(一)

農曆五月,大明黃河流域進入了農業收穫季節。

葛沽鎮外的稻田、麥田一片金燦燦的色澤。那馬鈴薯和紅薯的田中,枝葉碧幽幽,刨開土壤更可見豐碩果實。

還少量種植的棉花,綠色的葉子從中露出了一簇簇雪白的棉絮團兒......

經過了三個月的生長,葛沽開墾的50多萬畝田地,已經迎來了豐收的喜悅。

整個葛沽鎮,開始進入農忙時期。不但5000名農業勞動人,投身繁忙的收割之中。就連一些婦女、老人們,也開始主動請纓,幫忙搶收農作物。

哪怕是沒有直接做農活的葛沽鎮民兵們,也是在田埂邊上,搭起一些帳篷,帳篷裡面燒茶水、食物,供應在田間工作的農夫們吃喝、休息。

莫約有2萬多人,投身在農忙之中。

這壯觀的景象,着實令人感覺到一股豪邁激情。

農作物收穫,作爲葛沽鎮當前頭等大事。將岸自然是帶着葛沽衙門中的衆多官吏,在場上督辦收穫農作物,以及將這些農作物送入府庫中。

雖然紅薯、馬鈴薯之類的作物,還沒有進入正式的收穫,不過,光是看着一萬畝水稻田和1萬畝小麥田的長勢,便已經知道,今年的葛沽迎來了一場北方罕見的大豐收。

將岸赤腳在田中,摘了幾粒稻子,用手指捏碎了稻殼,見到雪白、渾圓、飽滿的稻粒,讚歎說道:“不愧是施了‘仙家肥’的稻子,哪怕是江南魚米之鄉的膏腴肥田,也未必能夠長出這麼飽滿晶瑩的稻子!”

陪同在將岸身邊的年輕小吏,名叫做班蒙,是天津當地人,讀過五年縣學,由於家庭經濟供不起他讀書,所以便學了一些賬房技能,準備以此謀生。

前不久,山東流民大批涌入天津時,班蒙與同鄉一起躲入了葛沽避難。碰巧看到了葛沽鎮衙前張貼招募官吏的告示。

葛沽鎮的衙門的小吏,不但包吃包住,還有3兩月薪,逢年過節更有各種福利可拿。因此班蒙頗爲心動,便前去應聘了。那班蒙,正碰到了求賢若渴的將岸,簡單的考驗了班蒙文書、數學等等功底後,將岸覺得這小子是可造之材。

而且,班蒙居然略懂幾何,學過一些直線、平行線、三角形之類的知識。一問之下,原來這小子居然靠着自學,學會了徐光啓當年翻譯的半部《幾何原本》!

如果僅僅會讀書識字,將岸也覺得稀鬆平常,但是幾何學卻是國術大人非常讚賞、提倡的一門學問。所以,將岸便越發的看重這個年輕人,決定將其當做助手栽培。

班蒙聞言笑道:“大明北方的風水一年比一年敗壞,邸報消息上看到,今年至少有百多個縣農田絕收。其他未絕收的縣,收成也比往年要低的多,像葛沽這般的長勢真罕見,哪怕江南水鄉也不過如此吧!”

將岸說道:“可惜國師爺不在現場,否則,他多半會很高興!這葛沽開荒種田,可是他一力促成。更厲害的是,國師爺以鬼神莫測手段,洞察天機,弄出了‘仙家肥’......葛沽的大好局面,可以說完全是國師爺奠定!”

“大人,國師爺能夠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嗎?”班蒙露出了一絲好奇問道。

將岸搖頭道:“雖然,國師爺是真正的神仙,但是這人間已是末法時代。神仙落入凡塵,也不能施法,反倒會逐漸變成凡人。不過,國師爺終究是‘謫仙人’,能夠看破的一些天機,便已經超過凡俗中任何一名智者了!”

班蒙好奇問道:“什麼是天機?”

將岸沉吟道:“假設你是三百年前的古人,那時候是元末,你清晰的知道,未來是太祖皇帝,驅除韃虜、建立大明,那麼你能做些什麼?”

班蒙猶豫半晌道:“如果有此先見之明,當然是投奔太祖皇帝,成爲建國元勳咯!”

將岸笑道:“對,這就是‘謫仙人’與凡人的不同。我們凡人不能看到未來發生的事,但是‘謫仙人’哪怕失去了法力,但是光是憑着能夠看到一些天機,便使得他們擁有鬼神莫測的大神通!凡人看不破天機,只能隨波逐流。而能看破天機者,則能夠逆天改命!弱者改自身之命,強如肖國師者,要改的是一國之運!”

班蒙臉上也不由露出了神往,來到葛沽之後,這個年輕人,已經聽到了太多國師爺的神話了。

國師爺點石成金、國師爺開荒葛沽、國師爺撒豆成兵、國師爺呼風喚雨......

葛沽的繁榮昌盛是國師爺使用仙家法術,扭轉因果氣運的大神通。葛沽原本沒有煤礦,國師爺在狂野施法,於是地下就有了一座易於開採的露天煤礦。

就連直隸、山東到處乾旱,唯獨天津風調雨順。

也有人說,是國師爺威脅龍王爺,如果龍王敢讓天津乾旱,就對龍王剝皮抽筋,龍王畏懼國師爺神威,只能讓天津風調雨順......

老百姓熱衷於把國師爺神話,這其實也並不單單的因爲愚昧。

而是因爲,亂世之中人們需要找一個心靈寄託,需要有一門信仰。而鎮子中絕大多數的百姓,都是肖圖白從災民之中救出來的,使得他們內心之中肖圖白的形象,幾乎超過了各種神靈。

救民於水火,才能夠走上神壇!

而現在,聽到將岸大人的描述,班蒙心中的國師,開始逐漸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形象重合......

噠噠噠!

官道上傳來一陣清脆的馬蹄。

衆人朝遠看去,卻是見到一名穿着新軍的華麗軍服的青年騎士,策馬奔馳。

騎士由遠而近。

那年輕人下馬問:“將司長在哪?”

“本官在這!”將岸卷着褲腿、赤着腳從田中走出來。

年輕的騎士看了他一眼,道:“國師大人已經在30裡外。大人問,葛沽的農田,可曾組織人手收割了?”

將岸精神一震道:“你去回覆說,葛沽農田大豐收,正在準備組織農民搶收!具體收成狀況,希望國師大人前來驗收!”

那騎士點頭道:“既是如此,我便去覆命了!”

強烈推薦:

第76章 糧商(二)第31章 土化肥第76章 糧商(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34章 陰謀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76章 買辦(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8章 欲練兵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33章 菸草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70章 豐收(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33章 菸草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65章 重農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73章 民心沸騰第83章 獨石口(一)第81章 虜變(三)第179章 遊街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36章 送別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54章 黨報(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59章 棱堡(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3章 計劃
第76章 糧商(二)第31章 土化肥第76章 糧商(二)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34章 陰謀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76章 買辦(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212章 皇上在南京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07章 誓師——必勝的信念!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231章 艦炮之威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8章 欲練兵第238章 亂中取利計劃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233章 菸草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42章 追悼會、烈士、撫卹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270章 科技、經濟、內政(四)第70章 豐收(一)第180章 暗流(一)第138章 絞肉機(一)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5章 總顧問衙門、莊田拍賣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15章 皇莊拍賣舞弊案第143章 小蘿莉公主第233章 菸草第185章 兵器製造(二)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30章 談判和規範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265章 重農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32章 經濟合作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87章 改進工具(二)第256章 錦衣夜行,賤人矯情第7章 從海洋中獲取食物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149章 玻璃產業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171章 朝鮮佈局(二)第109章 爲鄉親們報仇(一)第73章 民心沸騰第83章 獨石口(一)第81章 虜變(三)第179章 遊街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136章 送別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撫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51章 遷都之議(一)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54章 黨報(一)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二)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241章 問策(三)第59章 棱堡(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3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