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

次日,鄭芝豹收到了板倉重昌的拜訪。板倉重昌在幕府算是重臣,是島原地區剿匪的總負責人,對於這個人,鄭芝豹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聽說,鄭先生您的兄長鄭芝龍大人已是大明福建總兵,而您則是僅次於總兵之位的天津海防遊擊?真可謂是新興的將門世家了!”板倉重昌不由的恭維道。

“鄭某和家兄,僅僅是披着官皮的商人。做官,僅是爲了經商的方便!”鄭芝豹微笑着表示。

“既是商人,那麼只要價錢合適,什麼都可以賣咯?”板倉重昌說道。

“當然!”鄭芝豹說道,“價錢必須合適!”

“我需要你的火槍和火炮,最好還有彈藥。這些是可以出售的嗎?”

“可以!有八成新的火槍,30兩銀子一把,每把火槍可以贈送1斤火藥、1斤鉛彈。火炮暫時抱歉,概不出售!”鄭芝豹說道。

“爲什麼這麼貴?西洋人的火槍,僅要15兩銀子?”板倉重昌嘀咕一聲。

“你要知道,這是我們皇家新軍最新研製的火槍。威力不遜色歐洲的同類火槍,而使用壽命,達到1000發子彈以上。歐洲同類的火槍,使用壽命是遠遠不及我們的!”鄭芝豹強調說道,“再說,我軍的武器,不但要自用,我們大明重要的藩屬朝鮮國爲了對抗僞清的進攻,每年需求量達到數萬只。我們自己都不夠用,如果沒有合適的價格。怎麼可能賣給你們?”

板倉重昌點頭道:“我同意你的說法!那麼,可以賣給我1000只火槍嗎?另外再採購一些彈藥。作爲不時之需!”

鄭芝豹笑道:“可以,我需要現銀!”

“除了銀子之外,金子可以嗎?”板倉重昌問道。

事實上,日本與中國的長期貿易中多是以白銀付款,白銀流入中國的數量過於龐大,而金子反而更加寬裕。由於日本不缺金子,以至於金子價格相對低廉。

比如,大明和歐洲金銀比價一般是1兩金子兌換10兩銀子。而日本境內。卻是1兩金子換取5兩銀子。

板倉重昌不太懂經濟,也不不在意金銀兌換匯率這點小節問題。以至於金銀的比價,是按照日本市場的比價計算。相對而言,以黃金支持,利潤率更高!

在板倉重昌派人驗貨後,雙方正式達成了武器交易。

鄭芝豹特意讓皇家新軍的士兵,妝模作樣的將隨身攜帶的武器。交付給日本方面,而實際上,這些交割的武器,都是皇家新軍訓練時期淘汰來向的武器。

而且,天津水師的艦隊船艙裡面,還藏着7000把剩餘的火槍。以及5000把鋼製武器。這些武器,計劃陸續銷售給日本人。

因爲,鄭芝豹明白,此時的日本天主教徒們鋒芒正利,在局部地區佔據上風。幕府要鎮壓這次起義。必須要調集更多兵馬。因此,北九州的天主教起義。並不是一下子就掃平了。等到戰事告急,日本人很快就需要購買更多的武器。

首批銷售的1000把火槍的銷售,也是3萬兩銀子銷售額。再加上,銷售了一批彈藥,也活得了1萬兩銀子的銷售額。

火槍利潤是豐厚的,火藥利潤卻並不顯著。畢竟,黑火藥歐亞各地,衆多的國家都掌握了配置技術。僅僅是各國生產黑火藥的配方比例、生產效率和成本有所差異。

其中,歐洲人生產的黑火藥,質量好量大價格低。而大明的黑火藥,配方上不比歐洲貨差,但是缺乏硝石,成本比較貴。不像此時的歐洲,從殖民地中發現了一些優質硝礦,降低了其黑火藥的成本。

當然,在火槍製造工藝上,大明已經並不遜色歐洲了。至少,大批量製造火槍的技術,天津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量、價格,已經具備了領先的優勢。

實際上,由於天津的軍工製造方面,工具鋼、變速齒輪等等技術應用,使得槍管生產成本大爲降低,此時天津生產一把火槍,成本價僅僅3兩銀子。皇家新軍的採購價,則是5兩銀子一把!

哪怕是新槍出售,也能夠賺取暴利。更何況,這是皇家新軍訓練過程中,設計了五六百發子彈以上的淘汰貨。舊貨賣給日本人,等於將一部分訓練時期武器報廢折舊成本,轉移給了日本人。

當然了,日本人並不是天津武器的唯一顧客,其實此時天津二手火槍的主要客戶是朝鮮人。

在滿清和大明兩股勢力的博弈下,朝鮮被分爲南北兩朝。

北朝鮮是滿清扶持的傀儡,此時已經不斷的八旗化,全境剃滿清的豬尾巴鞭子,在屠刀的逼迫下,北朝鮮50萬人口,至少在衣冠上被滿清同化了。

而南朝鮮仁祖君臣,在北朝的“蠻夷化”刺激下,危機感十足,全盤在大明的指導下,重建一隻近代化軍隊。此時,南朝鮮總兵力達到了40萬人,而裝備火器的部隊也達到了2萬多人,一年光是火器部隊要消耗掉100萬兩的財政。

而仁祖更是野心勃勃,計劃將朝鮮的火器部隊人數擴張到10萬人。這種政策,也是大明的軍事顧問給朝鮮仁祖的建議,名曰——“先軍政策”。

在“先軍政策”下,南朝鮮的社會資源,不斷向軍事消費方面傾斜。普通朝鮮百姓,不斷的捕魚、伐木、挖礦、種糧,用這些物資,償還購買武器的款項。這種戰時動員政策下,350萬人的南朝鮮人充分獲得了就業,反而使得南朝鮮出現了短暫的“中興”。

雖然,南朝鮮人勞動創造的利潤,很大一部分被大明賺走了,但是整個南朝鮮350萬人瘋狂的投入生產和軍事建設,對人力資源的利用比之以前高出了幾倍。

過去的南朝鮮普通農民一年只有三四個月,農忙時間段是勞動的,絕大多數時間基本白白虛耗掉,農民吃不飽飯是常態。但是轉換成“先軍政治”對農民們拼命壓榨,不斷給農民安排繁重的工作任務,迫使南朝鮮人一年至少勞動300多天。在這樣嚴苛的壓迫下,農民們吃驚的發現,不但能吃飽飯了,而且隔三差五能吃上肉!所以,整個南朝鮮,都在給仁祖大王歌功頌德,贊其臥薪嚐膽,有中興之主的氣象。

當然,在給朝鮮人設計制度的肖圖白卻明白——南朝鮮的畸形繁榮,主要是森林、礦山、漁業資源進行透支。

本質上,此時的南朝鮮,已經淪爲天津工業體系的經濟殖民地。南朝鮮350萬人,給天津特區貢獻大量廉價的木材、礦石、糧食,而天津消費這些資源,進行加工之後,一小部分的產品銷往朝鮮,便已經將原料的錢給賺了回來。剩餘大量純賺的原料,可以製造更多工業品,銷售各地賺取利潤。

以朝鮮350萬人的國力,每年都可以貢獻300萬兩的軍火銷售利潤。如果日本這個1000萬人口的國家,對於軍火的購買力,至少會是朝鮮人的三倍吧!

其實,現階段的天津最重要的是,確保本土安全的情況下發展經濟。但是,本土安全和發展經濟是矛盾的。

經濟發展是指資本的積累,而安全的代價則是消耗資金和資源。

軍隊完全是燒錢的,甚至國防工業,都是燒錢而不是賺錢的,搞軍工業,如果是本國的軍隊下訂單,本質上這是自己左手錢交給右手,沒有創造效益,反而影響了社會的經濟發展。

軍隊和軍工業,對社會財富是消耗,但是爲了國防安全,是不能將之取消的。但是,由於軍事系統是消費而不是生產,對於經濟、財政肯定是沉重的負擔。

因此,很多的軍事強國,都是儘可能的出口自己的武器裝備,讓別國的軍火需求,分攤自己國家軍工體系維持、發展的成本。

後世的一些軍工國家,國內軍費一年數千億億美元訂單,但卻會爲幾十億美元的出口訂單,而爭的你死我活。爲了就是儘可能創造出口效益,減輕軍工體系對本國財政和經濟的壓力。

在送走了幕府使者後。

將道子問道:“鄭大人!到底什麼時候,纔可以讓我殺殺倭寇,國師大人將我們派到來日本,不就是殺人見血的嗎?”

鄭芝豹微笑道:“稍安勿躁!機會遲早是有的,但是必須日本人請我們動手,才能師出有名!”

吳三桂點頭道:“千萬不能過於急切!如果我們迫切想要參與日本人的戰爭,他們不但不會感謝,反而越來越懷疑我們的動機!”

鄭芝豹點頭道:“吳兄說的對!”

被憋了一肚子火氣,將道子悶聲道:“好!繼續等!不能上戰場教訓日本人,老子要去風月場上教訓日本娘們!”

鄭芝豹、吳三桂兩人嘿嘿一笑,道:“小心一些,別染上花柳病啊!”

“去!喪門星!”將道子本來並不風流好色。

日本長崎的異國風情,驀然引的這些官兵們放肆起來。

後來美國大兵們管不住下半身吧,在全世界各地的戰場,經常留下強姦、招妓之類的醜聞,往往也是因爲“征服者”心態。若是美國變成一個弱國,屆時美國兵到了強國境內,恐怕就不敢放肆!

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44章 虜退(一)第162章 貨幣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34章 陰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76章 買辦(二)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240章 問策(二)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48章 銀荒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59章 棱堡(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86章 獨石口(四)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81章 虜變(三)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1章 問策(三)第136章 送別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44章 虜退(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78章 風俗第191章 鎮壓第48章 銀荒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24章 班師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34章 陰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3章 總督(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47章 收容難民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46章 長崎(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75章 糧商(一)第46章 聖旨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56章 建黨(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
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26章 王啓年之死的討論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144章 虜退(一)第162章 貨幣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34章 陰謀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96章 鄭芝豹的生意第82章 不怕對手神,就怕隊友豬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76章 買辦(二)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4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252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四)第229章 四艘新艦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21章 駐軍、徵地第269章 科技、經濟、內政(三)第240章 問策(二)第114章 再戰錢鍾莊(二)第48章 銀荒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59章 棱堡(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86章 獨石口(四)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42章 鄰居無好人啊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81章 虜變(三)第211章 大明首位銀行家第241章 問策(三)第136章 送別第160章 寶坻縣令的求援第144章 虜退(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64章 新軍、舊軍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93章 防旱、防蝗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71章 豐收(二)第129章 烽煙再起(一)第271章 銀幣風暴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78章 風俗第191章 鎮壓第48章 銀荒第152章 遷都之議(二)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124章 班師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15章 新寶船艦隊(二)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116章 我有奇術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205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二)第25章 女兵們的加入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34章 陰謀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90章 鄭芝豹的船隊(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03章 中朝江華島協議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186章 改進工具(一)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214章 新寶船艦隊(一)第1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3章 總督(一)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34章 鐵軌路、崑崙奴第47章 收容難民第33章 仙肥、女兵、農莊第158章 部門改組(二)第225章 獨門壟斷帶來暴利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246章 長崎(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75章 糧商(一)第46章 聖旨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56章 建黨(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