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匯合

這時,一旁的兗州知府尼澄笑道:“李千戶,還不見過郡王?”

李嘯迅速反應過來,根據前世的明史記載,這名年輕的貴族公子,這位尼澄所說的郡王,當是魯王府內的郡王朱以派了。

按真實歷史的走向,魯王朱壽鋐於崇禎九年去世,因無子女,繼任魯王者,爲其弟泰興王朱壽鏞,朱壽鏞繼位三年多後便死了,隨即又由其長子朱以派於崇禎十二年我繼任魯王。

這位朱以派,更是命途多舛,僅僅只當二年多魯王,便在崇禎十五年之時,因清兵入寇山東攻克兗州,爲不落於清兵之手,自縊身亡。長子朱弘及弟朱以衍、朱以江一併殉難。兩年後其幼弟朱以海嗣位。後來,成爲了明末著名的魯監國。

“卑職李嘯,見過郡王。卑職甲冑在身,禮儀不周之處,還望郡王莫怪。”李嘯行了個半跪之姿,神情鄭重地向朱以派拱手行禮。

方纔見得這支鐵甲森森,整齊肅然的軍伍從自已前面行過時,朱以派心中頗有些畏然之情。他在心下暗想,卻不那個指揮官李嘯,是何等樣人物,才練得這般強軍出來。

現在見得一身白擺牙喇兵盔甲的李嘯,竟是這般年輕,卻在自已面子這般恭謹,朱以派心中,一陣莫名爽快。

這年頭,隨着戰亂四起,這些散居全國各地的大明宗室們,都能感覺到,當地的軍將對待他們的態度,是越來越粗疏傲慢。

山東總兵劉澤清就是一個典型。

前段時間,黑蠍子部流寇北侵兗州,在單縣之地燒殺搶掠,兗州各地都十分恐懼。幾乎每天都有流言傳來,說流寇即將北上,要直取兗州城,更讓魯王府全族驚惶不已。

朱壽鋐親自寫信給山東巡撫李懋芳和山東總兵劉澤清,求他們早日發兵平寇,卻一直沒得到肯定的答覆。

其中的原因則是,巡撫李懋芳無法調動那些陽奉陰違的跋扈兵將,而總兵劉澤清則是一心只打自已的小算盤,想要保存實力,對於魯王朱壽鋐的請求嗤之以鼻。

劉澤清找的理由也與和對李懋芳說的一樣,不是兵馬受損尚未齊整,便是糧餉不足軍無戰心,讓朱壽鋐碰了一鼻子灰。

在魯王朱壽鋐幾乎無奈地想向朝廷請求援軍之時,那遠在登萊之地的李嘯軍,有如猛虎出山,進擊千里,竟將這股猖獗多時的流寇一舉消滅。

當黑蠍子部被全部消滅的消息傳到兗州的魯王府時,焦急萬分的朱壽鋐,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而在聽說這個領軍大將李嘯,只有二十多歲時,心情極好的他在感激之餘,更充滿了好奇。

沒想到我大明朝中,竟有這樣的少年名將,倒是難得!

朱壽鋐在心下認定,這個李嘯,雖然官職低微,卻是個可以用心結交的人物。如果能把此人的力量作爲魯王府的借力與憑護,卻是好事一樁。

由於祖制規定,宗室不得擅離居城,朱壽鋐無法去見一下這個李嘯。而且由於彼此素無往來,李嘯品階也太低了些,平白無故地叫李嘯前來魯王府內,似乎也不太合適。

在得知李嘯即將出兵北直隸或宣府鎮,以拱衛京師的消息後,朱壽鋐終於找到了結識李嘯的機會。

他派出郡王朱以派,當李嘯軍路過兗州時,以犒軍的方式,藉以結識李嘯,並希望以這次相見,彼此拉上關係。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他讓朱以派注意暗中觀察一下這個李嘯,看看此人言行談吐,以此來揣測一下此人將來的前程運景。

畢竟這次只是試探性接觸,若以後李嘯真的還能出人頭地乃至飛黃騰達,魯王朱壽鋐也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好好籠絡這位嶄露頭角的青年名俊。

現在李嘯的恭敬態度,無疑給朱以派留下了良好的初步印象。

“李千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朱以派虛扶了一下李嘯,待其起身後,又笑着說道:“李千戶爲國效力,千里驅馳,先擊流賊再抗韃子,實是令人欽佩。吾魯王府有心結識李千戶,現略備酒肉,以犒勞全軍將士,還望李千戶笑納。”

“羣王客氣了,李嘯身爲大明武將,爲國效力實是本份。將士們行軍至此,正是肚腹飢餒,現有郡王這般破費,犒勞我軍,實讓李嘯感銘之至。”李嘯臉帶微笑,又是拱手一謝。

見兩人言語甚歡,一旁的知府尼澄笑道:“好了,現在灑菜皆已齊備,就請郡王與千戶一同入席吧。”

很快,沿着泗水河邊,擺開了數百張大桌,已是飢腸轆轆的全軍將士大快朵頤,吃得好不痛快。

朱以派注意到,李嘯全軍,雖吃得歡快,卻無一人敢私自飲酒。這讓他心下,對這個同席而坐的李嘯,又多了幾分敬意。

不多時,酒宴已畢,朱以派向李嘯提出,邀其入兗州城中休息,被李嘯以軍情緊急婉拒,隨後李嘯再次謝過魯王朱壽鋐的此番盛情,便與朱以派尼澄等人告辭,繼續率軍向北出發。

望着李嘯軍消失在遠方,知府尼澄感嘆道:“我兗州有這般強軍駐此,實爲百姓之福也。”

朱以派沒有說話,只是臉上浮起淡淡微笑。

行經濟南府時,巡撫李懋芳以個人名義,派陳子龍送來了一百石糧草。見是好友陳子龍親自送來,李嘯心情極好,自是笑納。

“李千戶,此去京師,卻需小心。”陳子龍一臉鄭重地叮囑他。

李嘯看得懂他的眼神,他聲音低沉地回道:“臥子,你放心吧,本官此去,自有分寸。”

陳子龍隨後與李嘯並馬而行,陪送了一段遠路。

李嘯停住馬蹄,笑着拍着陳子龍肩膀說道:“臥子啊,百里相送,終有一別,你且回去吧。且待本官返回,到時再與你好好喝個痛快。”

陳子龍大笑起來:“學生雖不勝酒力,但定會捨命陪君子!”

離開濟南府,五天後的黃昏時分,加快了行軍速度的李嘯軍,終於來到了武定州,到達了姚文昌駐軍之處。

李嘯軍行自此處,各人皆是疲累,自是連忙安營紮寨不提。而李嘯本人,則帶着甲總總長田威與副總長段時棨兩人,前去姚文昌營中拜見這位姚參將。

“末將李嘯,參見參將大人。”李嘯入得帳來,向正端坐椅上姚文昌拱手致禮。

“哦,原來,你就是那個李嘯。”姚文昌低沉的聲音,帶着一種金屬般的沙沙聲。

“正是在下。”

李嘯斜眼瞥見,眼前這位穿着緊身常服的姚參將的這副形象,實在不佳,塌鼻子、招風耳,長着一雙眼褶很長的圓眼,下頦尖瘦如楔,種種不協調集中在臉上,看上去頗爲滑稽。

李嘯甚至聽到了後面田威微小的竊笑聲。

李嘯低咳了一聲,田威才把笑聲憋回肚子裡。

在李嘯偷偷打量姚文昌,姚文量也是仔細觀看一臉平靜之色的李嘯。

這個李嘯,如此年輕,當日竟能把鄭隆芳打得大敗,倒是令人奇怪。

姚文昌是劉澤清手下的“四大金鋼”之一。所謂四大金鋼,乃是指其手下最爲得力的四名位高權重的四名將領。

這四人,分別是副將李洪基、副將施風儀、參將黃國琦、和參將姚文昌。

前幾個月率領3000馬步軍進攻李嘯赤鳳堡的參將鄭隆芳,相比上面這四位來說,無論是戰功還是威望,都要差勁得多。

他能被提爲參將,全是因爲其妹妹是劉澤清所寵愛的一名側室之故,憑這裙帶關係和枕邊風,鄭隆芳才平步青雲,一路升到參將之位。

當日,各人皆以爲,進攻有內奸引導的赤鳳堡,實在是手到擒來之事。想到攻下赤鳳堡後,堡內那大批財物,簡直就如赤.祼的美女在牀上等着自已撲上去一般,各名將領無不垂涎三尺,爭相表態要統軍前往。

最終,鄭隆芳憑着自家妹妹的牀上功夫,以及她在劉澤清處好一番進言,纔好不容易謀得這個美差。

只是戰鬥的結果,讓所有的劉澤清部將領,都目瞪口呆。

當看到這位一身骯髒,發須蓬亂,連自已身上的盔甲都被人剝了去的鄭隆芳參將,被出錢贖回灰溜溜地返回濟南後,這四大金鋼,無不在心裡把哭喪着臉的鄭隆芳笑了個遍。

鄭隆芳及一衆敗兵返回濟南,劉澤清本欲對其嚴懲,幸得其妹在劉澤清處反覆哀求,鄭隆芳才逃過一劫。雖然還保有參將之職,卻再沒有帶兵的機會了,成爲徹底的廢人一枚。

姚文昌認定,偷襲赤鳳堡這一仗,之所以會如此大敗,應該全是那本就智謀短淺的鄭隆芳,財迷心竅利令智昏之故。不然,鄭隆芳如何會輕易中了李嘯的奸計,反被將計就計地打了個大敗仗。

姚文昌相信,若換了自已,當斷不會中這般淺計,說不定,現在那李嘯的赤鳳堡,早就成了自已的屬地了。

旁邊家丁隊長洪猛,輕聲咳嗽了幾聲,讓姚文昌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各位一路遠來,卻是辛苦,看坐吧。”

姚文昌手一揮,作了個虛迎之勢,隨即令軍士上茶。

各人分賓主落坐後,李嘯率先開口:“姚大人,我軍下一步該如何行動,還請參將大人示下。”

姚文昌聽得李嘯這般問,雖臉上依然平靜,心下卻是一陣冷笑。

這個李嘯,看來根本不知劉大人之計策啊。我軍這5000兵馬,不過是去應付一下朝廷,到時自會毫髮無傷地返回。而你李嘯這隻軍兵,卻怕是要全部丟命在那邊境之地了。

姚文昌輕咳兩聲,他淡淡地回道:“李千戶,你莫心急。現在你軍已至此處,那明日天明後,便與我軍一同上路,前往京師。待到了京師後,自有朝廷諭令安排。”

李嘯哦了一聲,算是迴應。

兩人正說些不閒不淡的客套話之際,外面忽傳來陣陣喧譁吵嚷之聲。

姚文昌一皺眉,向一旁的家丁隊長洪猛示了個眼色。

洪猛連忙出去帳外,很快,他快步返回帳中,先是斜了李嘯一眼,便大聲地向姚文昌稟告道:“稟大人,外面爭吵,卻是李千戶之軍兵,與我軍爭紮寨之所之故,雙方爭得不可開交,似乎要爭鬥起來了。”

姚文昌眉毛一抖,站起身來,對洪猛大聲說道:“哦,竟有這事?快帶本將去看看。”

李嘯與田威段時棨三人互相迅速地對視了一下,也急急起身,隨着姚文昌出門而去。

方行不遠,姚文昌臉上,已滿是驚愕之色,竟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看到,不遠處的李嘯軍兵,擺着極其整齊的陣勢,盾兵在前,槍兵在後,擺成幾成直線般的槍盾戰陣,而槍盾戰陣兩側之後,各有列好了楔形戰陣的騎兵與點了火繩的魯密銃手,亦已是嚴陣以待。

沉默而肅殺的李嘯軍,雖然人數並不多,卻給人一種極強的威壓感。

姚文昌是帶慣了兵的人,他當然知道,能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就能這般迅速地擺出這般嚴整之軍陣,那麼,這些軍兵,絕對可稱爲是一隻大明朝內罕見的強軍!

而前面自已的這5000兵馬,雖然也是各持武器,嘴中叫罵不停,卻是陣列散亂,亂而無章。雖然人數是對面的數倍,卻完全沒那有李嘯軍那種懾人心魄的威懾氣勢。

一種莫名的失落涌上姚文昌心頭。

想不過,自已這樣號稱帶慣了兵的人,卻這般明顯的讓這個毛頭小夥子李嘯比了下去,真是令人慚愧。

原本姚文昌心中,尚是對李嘯滿是不服,只是在見到李嘯軍戰陣的一瞬間,原本的不服心理,立刻就被真心的敬服所代替。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見得比自已強的武將,每個將領都會從心裡油然產生敬意,哪怕他不會表現在臉上。

看來那個鄭隆芳敗在李嘯手下,倒也是情有可原之故。

“都住手!豈有大明官軍同室操戈之理!”

姚文昌一聲大喝,讓前面的手下兵將停止了漫罵。各人一見是自家主將過來了,紛紛調頭下跪。

此時,李嘯也已讓田威過去傳令,讓對面的李嘯軍解除敵對狀態,收隊回營。

姚文昌心下暗自慶幸,若非自已出來及時,自已手下這5000兵將真與對面戰陣肅然的李嘯軍打起來,打敗仗的可能性,倒是相當大。若是這樣,自已怕是再無臉面來收場了。

姚文昌那圓眼一轉,已是迅速打定主意,這個李嘯,非但不能與其翻臉爲敵,反而要努力與此人搞好關係纔是。

與強者爲友,方是爲人處事最正確的做法。

至於劉澤清給他下的那道待李嘯軍返回山東後,再相機攻殺李嘯的秘密軍令,姚文昌暗想,除非李嘯軍受損嚴重,否則,自已決不能做這不自量力之事。

姚文昌瞥見,自已的家丁隊長洪猛,此時臉上也是一副訕訕之色。

“洪猛,傳我軍令,但凡剛剛帶頭與友軍李嘯部鬧事者,一律重打十軍棍!”姚文昌大聲喝令。

“得令!”

姚文昌轉過身來,一臉燦爛笑容地對李嘯拱手致歉道:“手下軍卒,不知禮讓,李千戶莫要見怪。現在此事揭過,各位,且請再隨本官入帳,本官設烤全羊宴款待各位,今夜定要與李千戶一醉方休!”

李嘯目光灼灼地望着姚文昌,拱手笑道:“好!承蒙姚大人這般盛情,在下今夜定陪姚大人喝個痛快!”

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十八章 軍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
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二百七十一章 人性醜劇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一百五十七章 壯闊規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不可救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十八章 軍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六百八十一章 外攻爲輔,穴攻爲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四百零七章 反抗者,盡屠之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七十二章 用漢奸對付叛軍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