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從夔州去南洋

“父王,這便是我等與唐軍使者談妥的條件。孩子以爲,若真能達成這般協議,對我軍的幫助,卻是甚大。“孫可望拱手向張獻忠稟道。

張獻忠那雙陰狠的三角眼眨了眨,臉上涌出不可捉摸的神色。

“文選,你的意思呢?“張獻忠扭頭望向白文選。

“大王,在下亦認爲,與唐軍議和爲最好之事。“白文選急急而答:”若能將此協議談妥並鞏固,則我軍將來,每獲一處城池,那城中的百姓,皆不會再是多餘的累贅,而是可以換成大批銀子的貨物呢。若用這些人來換錢糧貨物,實是一舉兩得之舉啊。“

聽到了白文選也這般說,張獻忠的臉上,泛起一絲陰狠的笑容。

“好,有錢不賺傻瓜蛋,本王也同意了。“張獻忠點了點頭,臉上卻是滿滿的感慨之色:“俺在想咧,這唐國公李嘯,竟能如此不顧朝廷拘束,膽敢自作主張,用糧食來換百姓,這般英雄豪舉,豈是一般人可爲。不過,在那崇禎小兒看來,這可是明目張膽的資敵之舉吧。此人慨然行之,全然無忌,明廷竟也半點奈何他不得,亦是令人可嘆。”

“父王,你的意思是……”

“哼,以本大王看來,這個李嘯,雖是明朝的擎天巨柱,於明朝雖有大功,只不過此人這般能幹,行事又如此果決,俺認爲,那崇禎小兒,將會最終再難駕馭他。這李嘯,將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倒是難說得很。“張獻忠冷笑道。

“大哥,你們有沒有問一下那個唐軍使者,關於二哥與三哥的事情?“艾能奇在一旁急急地插問。

聽了艾能奇這般發問,張獻忠的臉色,亦是驟變。

孫可望與白文選,兩人不覺臉色複雜地對望了一眼。

隨及,孫可望按路上返回上約好的說詞,緩緩回道:“大哥我問過了,聽唐軍使者說,他們已在當天的戰鬥中,齊齊失蹤,竟不知所往。“

“啊,竟然有這樣的事?這怎麼可能?“艾能奇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倒是一旁的張獻忠,臉色漸漸舒緩下來,他深深地凝視了孫可望一眼,看得孫可望心虛不已,默默垂下頭去。

隨後,張獻忠輕咳一聲,淡淡道:“好了,定國與文秀之事,既已過去,就不必再提了。可望,你速去與唐軍使者商談細節吧。不過,還有一個條件,你要告訴唐軍使者。“

“哦,請父王明言。“

“那夔州城中,百姓的財貨等物,不得帶走,須得留給我軍。我城攻城這麼久,損失了這麼多兵力,他們應該給我們一點補償!“

“這……,孩兒遵命。“

很快,孫可望將張獻忠的條件,與唐軍使者胡尚文,一一言明。

胡尚文略一沉吟,還是答應了孫可望的條件。

他知道,這夔州府連年戰亂,百姓貧窮已極,城中那僅指可數的一些富戶,已被明朝官府反覆搜刮,又能還剩幾個錢。這點百姓的殘存財物,就留給流寇算了。

畢竟,對現在的唐軍來,最缺的便是人口。

要知道,現在的菲律賓一地,移民人口缺額就達到了近千萬,急需從國內轉運大批人口過去填充。而只有人口在,什麼樣人間財富,不能被重新創造出來呢。

接着,胡尚文與孫可望等人談妥,將包括秦良玉部在內的夔州城全體百姓,總共4萬8千餘人,折成銀子4萬兩,按市價折成糧食1萬5千石,以及香菸800條,棉布500匹。

這個數字報給張獻忠後,張獻忠十分高興,他立刻又下令,將自已裹脅的百姓中,總共5萬5千名婦人老弱,出同樣賣給唐軍,摺合銀子3萬兩,按市價折成糧食1萬石。

夔州城內,那全體百姓跟着唐軍撤走,前往山東的軍令下達後,整個夔州城中,頓是滿是喧譁與騷動。

這些東川百姓,雖然爲要離開祖祖輩輩的土地而十分傷感,卻也爲自已能在這必死的局面下,能重新覓得一條生機而高興。

他們知道,如果不是唐軍緊急來援,那這夔州城早已被流寇攻下,那全城百姓,只怕早已成了刀下之鬼罷了。

只要能保得性命,能把血脈傳承下去,遠涉他鄉生存發展,又算得了什麼呢?

全城的百姓,都在急急地打點行裝,拖兒帶女地,集中在城中廣場上,準備等下一齊出發離城。

此時,夔州城西門大街一條深巷內,鄉紳富戶曠知榮,率領着包括僕人在內,全家老小四十多口,跪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最後一次拜祭先祖。

“一叩首,拜!‘

“二叩首,再拜!”

“三叩首,禮成!‘

跪在最前面的曠知榮,三叩首後擡起頭,臉上已是老淚縱橫。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後曠知榮,特領全家,祭拜列祖先靈。今日,夔州幾落於流賊之手,吾等有全家闔死之憂,幸得唐國公率兵來援,方全一城百姓之性命。此番得救,又豈非是祖宗顯靈,以感唐國公之故乎?故知榮率全家老小以拜,謝祖宗救命之恩也……“

曠知榮嘴中唸唸有詞,一臉虔誠地望向一整桌,那鎦金陽刻先祖牌位。

今年的他,已經六十多歲,滿頭花白,他滿是淚痕的臉上所顯露的表情,卻是既激動又迷茫。

本來,上午他見到城頭這般危急,老鄉紳曠知榮,爲免接下來受流賊侮辱,已給全家老小備好了毒藥,準備在流寇入城後,便全家仰藥自盡,不再受那刀兵之罪。

卻沒想到,那有如天兵下凡一般的唐軍,能及時來援,才讓流寇的進攻功虧一簀,這才讓包括他們一大家族人在內的整個夔州城中的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這便是曠知榮這般激動的原因。

在這個血火連天刀兵交加的亂世,還有什麼,能比把自已的血脈傳承下去,更爲重要的呢?

只要人能保住,這宅屋、傢俱、錢銀錢等等,就算皆無法帶走,也真的不算什麼了。

只是,讓曠知榮迷茫的是,他們離開夔州城後,將會被唐軍安排到了遙遠的南洋之地,去安家落戶。從此一家人,就在那從未聽說過的呂宋之地,永遠的紮根發芽,再難回到故土了。

只是,聽說這呂宋之地,乃是南蠻之所,還未開化之地,卻不知道,自已這一大家族前去,能在當地好好存活麼?

曠知榮呆呆在跪在祖宗的牌位前,久久不願起身。

這時,外面又響起了催促的號角。

“爹,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該出發了。“大兒子曠如鈺的聲音,低低地傳來。

曠知榮彷彿沒聽到一般,依然呆跪於地。

“爹……“

曠知榮一聲長嘆,兩行老淚,又滾滾而下。

“各位先祖!不肖後曠知榮無用,不能保全祖宗家業,不得續守宅畝店產,又不得不率全家老小,遠離故土,流零南洋,以爲存命之所也。來路如何,實是難知。餘心之悲,何可言說矣。唯望列祖列宗,護佑子孫及全吾家族,知榮泣拜矣……“

隨後,他在又連磕了三個響頭後,終於站起身來,率領着一大家族,扛着大大小小的行李,離開了曠家祖宅。

從家門口,走到巷子的盡頭,曠知榮一步三回頭,眼中的熱淚,又是滾滾而下。

到了廣場上,等在這裡的百姓,已是嘰嘰喳喳談成了一團。

“喂,劉老四,你知道不?咱們現在要去的南洋,好象已是唐國公治下了,叫什麼呂宋省,蘇祿省什麼的……“

“咳,老四我早就知道了,我侄兒剛剛在秦將軍處打探清楚了,唐國公在南洋之地,共建了四個新省,叫什麼臺灣省、呂宋省、蘇祿省和棉蘭老省,卻是地域廣大,土地肥沃,又極缺人手呢。我聽人說,在當地種稻,可以一年三熟呢。“

“是嗎?那我們每家每戶前去,卻可分多少田畝?還是隻能給當地大戶作佃呢?“

“怎麼可能去作佃呢?我聽說,只要到了南洋,那每家每戶,皆可分得10畝田土,若在當地,哪怕一年只種兩季的話,一年之中,也可產出40到50石稻穀呢。這樣一來,一家老小安穩活命卻是斷然無憂啊。“

“那就好,有田種,有土分,咱們去南洋的生活就有盼頭了。總比在這裡,天天擔驚受怕,不知何時就死於流賊之手,要強太多啊……“

聽了旁邊的百姓的議論,曠知榮心下疑問稍去,不覺便是踏實了許多。

只不過,他很快就想到,自已一家老小四十餘口,若是去了南洋,也只分給10畝田土的話,卻是斷然不夠的。

只不過,這個問題,可能只有到了南洋,纔會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這時,在把夔州城中的數千石存糧,與百姓的房屋財富,與孫可望部進行交接後,胡尚文帶着秦良玉部,以及夔州城中的4萬多名百姓,一齊離開了夔州城而去。

率軍離開夔州城的一刻,與唐軍監撫胡尚文並轡而行的秦良玉,心下滿是莫名的感慨。

唉,想到今天,險些就命喪流寇之手的自已,秦良玉真有一種生死隔一線的感覺。

唐國公對自已這份恩情,卻該如何得報呢?

一時間,秦良玉對前往山東去見那唐國公李嘯,心下充滿了嚮往。

在夔州城的軍民百姓出城之後,還有那張獻忠從流寇內部分出的5萬名老弱與婦人,亦由唐軍帶回,和夔州的百姓一道,向東撤退到湖廣隨州。

這批被流寇拋棄的老弱與婦人,雖然相比成年男子,作用要小些,但從長遠來看,能妥善地安置這批曾被流寇裹脅的可憐人,對唐軍的未來發展,還是極有好處的。

接着,他們到了隨州後,與已從湖廣等地收集的流民一起,一齊前往山東。

到了湖廣隨州,他再們與已收集在隨州的2萬餘名湖廣百姓,組成一隻12萬人的浩大隊伍,由唐軍隊伍押送,穿過河南,一道前往山東而去。

這批流民百姓,和秦良玉部兵馬,終於在一個月後,到達了山東登州。

此時,李嘯也剛好從菲律賓,返回了登州城中。

秦良玉等人,自進入登州地界以來,只見得到處是良田阡陌,處處生機盎然,一路看去,只見市井晏然,百姓安樂,不由得心下大嘆李嘯治理之能。

而站在登州城外,親眼目睹那佔地極廣高大雄峻的嶄新登州城後,秦良玉與馬祥麟等人,對李嘯的佩服,可謂無以復加。

她甚至在心下暗喜,自已能有機會投靠在李嘯手下,卻是難得的機緣呢。

此時,聽到秦良玉和其子馬祥麟等一衆兵馬,竟然前來投靠自已,且已來到登州之際,原本在聽取陳子龍與姜曰廣二人彙報的李嘯,心下不由得大喜過望。

“走,隨本公前去,迎接秦良玉等人。“

“母親,你看,那身着蟒袍玉帶的,便是唐國公。他親自出城,前來迎接咱們了。“

在離西門十來步處,馬祥麟指着從城門處大步走出的李嘯,向秦良玉小聲說道。

秦良玉哦了一聲,頓是一臉感慨。

真沒想到,這位唐國公李嘯,竟是這般年輕,倒比自已兒子還小了多呢。但此人所建之卓功偉業,在這個年代裡,卻是豈有一人能得以比肩乎?

見得李嘯走得近了,秦良玉與其子馬祥麟,以及侄子,秦翼明秦拱明等人,一起伏地跪拜。

“石柱總兵官秦良玉,拜見唐國公。“

“石柱宣慰使馬祥麟,拜見唐國公。“

“副將秦翼明,……“

“參將秦拱明,……“

“各位速速請起。“李嘯一臉笑容燦爛得有如盛夏的陽光,他一一虛扶起各人,連聲道:”各位千里遠來,本公着實欣慰之至。各位且隨本公入城吧。本公已備下薄宴,爲各位迎風洗塵。“

說完,李嘯作了個延請的手勢,便一把拉着馬祥麟的手,親熱地往城中走去。

見李嘯對自已這般熱絡,馬祥麟心頭一熱,眼中竟有些溼熱的感覺,他長吸了口氣,大步跟着李嘯,入城而去。

而站在李嘯另一邊的秦良玉,見李嘯對自已的到來這般歡喜熱絡,且對自已的兒子馬祥麟這般看重,心頭的歡喜,何可言說。

而在他們身後,秦翼明秦拱明二人,自是緊緊相隨。

隊伍最後面的陳子龍與姜曰廣兩人,則是意味深長地相視一笑,亦快步跟上。

不多時,酒席擺上,李嘯與秦良玉等人輪番勸酒,互致切詞,一時間,酒席上氣氛歡暢,賓主之間,一片和樂融融。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五十章 軍議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五章 夜遇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
第一百三十四章 牛刀殺雞第九百一十章 前部既滅,邀戰中軍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八百八十九章 力克潼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六百零四章 二王擁帝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五十章 軍議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六百二十二章 和談爲假,謀利爲真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踞(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五章 夜遇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一百二十六章 耕地問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慘烈近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