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

“金大奎,速拿紙筆來!待老夫給那祖寬親書一封,令其立即派出援兵!不然,我祖家再無他這忘恩負義的奴才!”

身體虛弱的祖大樂,罵了一大段話,又喘着氣向垂頭站着的金大奎大聲喝令。

金大奎用一種請示的眼神望向李嘯,李嘯向他微微點點頭,以示同意,金大奎急忙應諾而下。

李嘯心中,忽然滿是感慨。

那個自私猥鄙的龍門衛指揮使杜詩,爲確保自已駐守的小白陽堡安全,不肯同意派出援兵,李嘯早有預感。只不過,從祖家家奴出身的指揮僉事祖寬,面對落難艱危的舊主,竟也這般猶豫,不肯立刻派出援兵,這其中的人情冷暖,利益算計,實實讓人嘆息。

李嘯回想起從前在錦州時,廣寧中屯所把總高樸的一衆哨騎隊被韃子圍困,身爲前鋒營暫代指揮的祖寬,卻以軍情不明之故,不肯派出援兵,以致高樸的整個哨騎隊被韃子全殲。可見祖寬這個人,雖作戰勇猛,但在骨子裡,是個猶豫不決難當大任之人。

在明史上,祖寬這人,先是在陝西圍剿流寇之時,因爲猶豫不決,迨誤戰機,險被盛怒的洪承疇斬殺。後來又在韃子入寇濟南時,同樣犯了猶豫不決瞻前顧後之病,以致所部軍兵未能及時趕往濟南救援,以至濟南城陷,德王被殺,終被暴跳如雷的崇禎皇帝下令革職正法,一代勇將,至此殞命。

李嘯越來越認定了對祖寬的看法,那就是,這種人,只能被支配着使用,可以充分發揮其英勇強悍的一面,卻不能讓他擔任獨擋一面的主將,否則祖寬骨子裡的猶豫與害怕擔責任,定會誤了大事。

只不過,現在祖大樂自已願親筆寫信,以強逼祖寬出兵,李嘯倒是樂見其這般舉動。

現在金家莊堡兵力極缺,不管能來多少援兵,都是難得的好事。畢竟,前世有位偉人也說過: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去爭取勝利。

李嘯確信,祖寬還不至於爲了這派援兵一事,與自已的恩主撕破臉。祖寬雖然猶豫,卻也會知道,真得罪了祖家,這遼東之地,他是再難立足了。

很快,金大奎拿着紙筆進來,此時,祖婉兒的蔘湯也已熬好,跟在金大奎後面進了房間。

祖大樂一邊不時喝上一口祖婉兒喂的蔘湯,一邊皺着眉頭奮筆疾書。

李嘯看到,祖大樂寫信之時,不時咬牙擰眉,可見,祖大樂定是在信中,寫了不少措詞激烈憤恨之語。

不多時,書信寫畢,祖大樂把信紙裝入信封,交給金大奎,一邊大聲說道:“大奎,你休辭勞苦,速速趕往鵰鶚堡,將老夫此信給祖寬看,若其再不發援兵,你告訴他,從今之後,他再不要回遼東了,我祖家,就當沒有這麼一個無恥忘恩的小人!”

“大人放心,在下這就出發!“金大奎雙手接過信封,小心翼翼地揣入懷裡,隨即轉身退下。

望着金大奎快步離去的身影,眼神複雜的祖大樂,長嘆了一口氣。

他快速喝完剩下的蔘湯,臉上漸漸泛起紅色。

這百年老山參,果是大補氣血,效力非凡。

祖大樂疼愛地撫弄了一下祖婉兒的腦袋,微笑道:“婉兒,爲父無甚大礙,你且退下,我與李嘯談正事。”

祖婉兒見得父親臉色好轉,亦是歡喜。她點點頭,端起碗退出房去。

房音中,又只剩下祖大樂與李嘯二人。

此時,兩人臉上,皆是沉重而嚴肅的表情。

“李嘯,敵衆我寡,你有信心守住此堡麼?”祖大樂的聲音很低。

“祖大人,李某身爲大明官軍,恪盡職守乃是本份,只要我軍奮力死戰,這金家莊堡,還是能守住的。”李嘯平靜地回答道。

祖大樂輕輕點點頭:“很好。爲將者,自勝方可勝人,你有這份信心,卻是難得。李嘯,若金大奎能帶來援兵,那他們皆歸你調遣。”

李嘯感激拱手回道:“多謝大人!”

祖大樂擺擺手,臉上浮現淡淡苦笑:“可嘆老夫現在受傷在牀,幫不了你什麼忙,實是無用。”

李嘯忙道:“大人不可消沉,有您這樣的老將在軍中,自是大壯我軍氣勢,大人你就安心養病,守堡之事,在下一定會盡力做好。”

祖大樂凝視着李嘯的面容,低聲說道:“李嘯,若將來韃子退出關外,你可有心,跟我重返錦州麼?”

李嘯心裡喀噔了一下,他笑了笑,淡淡回道:“在下在山東已建堡落腳,雖有周折,卻還算順利。在下說句實話,這遼東之地,將門遍地,各地皆已被利益分割,實難有我這般無依無恃之人的發展空間。”

祖大樂輕嘆一聲,又眼光復雜地望着李嘯說道:“李嘯,老夫只希望,你雖在山東,將來若是遼東有事,亦能伸出援手。畢竟,遼東是你出身與起步之地,還是莫忘初心爲要。”

見祖大樂說得這般委婉,李嘯笑道:“大人,李某豈是不念舊情之人,大人不必擔心,將來遼東果真有事,李嘯定會率軍出援。不過現在,本官還是隻想着要怎麼守好此堡。”

祖大樂臉現笑意,他連連說道:“甚好,甚好,李嘯你有這份心,老夫便放心了。”

兩人又聊了一些堡內兵力派駐之事,這時,陳麻子帶着兩名夥計過來,爲祖大樂重新換藥。

李嘯見狀,又再度叮囑祖大樂好生養病,便告辭離去。

次日中午之時,李嘯在堡外視察軍民挖掘壕溝,他看清由於體全輔兵與百姓的努力,估計到今天晚上,整個護城壕的挖掘及填埋鐵籤的工作,就可以全部完成了。

見到手下的軍民百姓們工作進度這麼快,李嘯很高興。

他對管毅與安謙二人強調,如果今天順利弄完護城壕,那從明天開始,就可以再將城外各處空地,儘量多挖造一些深坑來,同樣再於深坑中填埋鐵籤,從而儘可能地延緩敵兵上攻的速度,增加其進攻的難度。

管毅與安謙連聲應諾,隨即下去傳達李嘯之令。

忽然,遠處哨探的飛鷂子,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熾熱的陽光下,李嘯搭涼棚望去,見得從東邊遠遠地走來了一衆軍兵人馬,正快步向金家莊堡行來。

“大人,是金隊長帶着援兵回來了!”

一名飛鷂子臉露欣喜之色,飛馬趕到李嘯面前彙報喜訊。

很快,一臉微笑的李嘯,看到家丁隊長金大奎,帶着數百人的隊伍,意氣昂揚地從東返回。

“李大人,在下已從祖僉事處,順利帶回500軍兵。大人,昨夜祖僉事見得祖總兵那封措辭嚴厲的信件後,嚇得臉都白了。今天上午,便組織了500名步兵,交於在下帶回。”

李嘯微笑着拍了拍一臉喜色的金大奎肩膀,微笑道:“很好,大奎你辦事甚是得力。多了這些軍兵,我金家莊堡成功守城的勝算又多了不少。本將已與祖總兵議定,這些軍兵,暫都皆歸於你部,你卻需好好努力。”

金大奎單膝跪地,大聲說道:“請大人放心,在下定爲祖總兵與李大人拼死而戰!”

一天的時間,很快又過去了。

到第三天傍晚時分,李嘯軍的戰前準備工作,已基本順利完成。

到現在爲止,軍兵們經過了三天的實際演練,對於守衛城牆、角樓、堡樓,堡門之類的守城戰術,均已熟悉。堡內倉庫中存放的各類守城的用具,諸如金汗灰瓶、撞梯錘之類,皆已擺放於城牆頭之上。

現在堡內,存放着堆積如山煤塊,裝得滿滿的,用拆除的空置房子磚塊緊急砌就的巨大盛水庫,以及2000多石米糧,近1000石豆料,李嘯估計,有這些物質貯備,堅守一個月都不成問題。

而在堡外,除了挖掘並填埋了鐵籤的護城壕外,在護城壕外的金家莊堡的四周,又挖了許多深坑,同樣內埋鐵籤。李嘯確信,有了這些提前做好的防禦措施,當可大大遲滯後金軍進攻的速度,削弱其進攻的力度。

這一天,夕陽西下,所有人剛剛回堡,還未來得及吃晚飯,在角樓上眺望的堡兵,便遠遠地看到,從南邊的曠野上,如同變魔術一般,涌現了大團大團的軍兵,他們的陣勢如此寬闊,彷彿鋪滿了地平線。

“不好了,是韃子攻來了!”

在看清了那高高飄揚藍綢金龍旗幟後,守望的堡兵失聲大叫。

淒厲的海螺號聲大起,原本漸漸沉寂的金家莊堡,一下子又喧鬧了起來。

盾兵,槍兵,橫行隊,魯密銃手,輔兵,紛紛跑上城牆,按演練的陣容,作出警戒態勢。

李嘯全身甲冑俱全,在幾名將領的簇擁之下,快步行到堡門望廳之上。

臉色嚴峻的李嘯,托起千里鏡,仔細觀看從南邊洶涌而來越行越近的韃子,內心之中,不覺揪緊。

他看到,敵軍之內,有正藍旗本部女真韃子軍兵約1400多人,蒙古韃子約600人,另舉高舉着黑底白色圓心旗幟的尚可喜部天助兵700多人。

漢軍的這些旗幟,是今年三月份時,皇太極親自設立的。目的是有別於八旗,同時便於幾名漢奸之間的旗色區分。若是孔有德部的天佑兵,則是旗色設定剛好相反,爲白底黑色圓心旗幟。

因爲前世積累一些明史知識,李嘯才能一眼就看出這些漢奸部隊的種類。

除此之外,李嘯還看到,另有一些穿着破爛明軍軍服,垂首萎迷的軍兵,人數有近一千之數。李嘯估計,這樣軍兵,應該是這隻韃子部隊,一路從大同殺回宣府,於路上攻破各類大小墩堡,所俘獲的投降明軍。

而在這些在前面開路的韃子軍兵之後,則是多達一百五十多輛馬車牛車的輜重隊,車上綁堆着如山的糧食和銀箱,以及分別捆綁紮好的布匹與綢緞。

輜重隊後,則是有近六七千之衆的被擄百姓,男女老少皆有,大部分百姓被繩索一串串地捆縛在一起,人人都是滿臉悲慼之狀,悽慘的哭聲遙遙可聞。

這些被擄百姓中,還有一些健壯的男丁,被勒令扛帶着四五十把攻城梯,四十多輛攻城盾車之類新造的攻城器具,被一小隊韃子軍兵抽打着,喝罵着,以跟上韃子前面的部隊。

李嘯不知道,在他仔細觀看正步步行近的韃子部隊時,韃子陣中,被四十多名白甲包圍在中間的甲喇額真愛巴禮,正與旁邊的牛錄額真拜克圖兩人,低聲談論着正在堡門上觀望的自已。

“大人,就是那個該死的明將,殲滅了我半個牛錄!奴才敢料定,前幾日在南河北岸,偷襲我追擊騎兵的,亦是此賊!”拜克圖一臉憤恨,咬牙切齒。

“哦,是嗎?這麼說,這個尼堪明將,倒還算個有勇有謀之徒。只不過,以本將看來,此人身着我軍白擺牙喇盔甲,身體也健壯,若能率軍來降,本將怎麼地也得向旗主大人請示,容留此人在我自已當名親隨白甲呢。”

臉上兩條交錯可怖的刀疤,身材短粗,粗大下齶有如一隻暴怒的猩猩一樣前突着.身着華貴的冷鍛藍漆精鐵甲的甲喇額真愛巴禮,對拜克圖的憤恨全然不以爲意,他以一種調侃的語氣說出這番話。

拜克圖聽得懂愛巴禮話語中的奚落之辭,他咬了咬牙,壓住心頭的怒氣,又向愛巴禮提醒道:“大人,這個明狗甚是有勇力,其部下亦皆是精銳,以奴才看來,此人手下之軍兵戰力,在這些邊地明軍中,堪爲翹楚。大人與其交戰,卻需小心爲是。”

“哼!拜克圖,你是不是被這個無名明將打怕了,才這般爲此人說話!看你這畏縮樣子,哪裡還有半點我八旗勇士的豪邁氣概。以本將看來,分明是你自已無用,才被這無名明將給殲了部衆,大滅了我正藍旗之威風。”

一臉不滿的愛巴禮,斜了拜克圖一眼,鼻子中冷哼了一聲。

拜克圖一臉羞紅,口中支吾,卻說不出甚話。

這些日子以來,他被旗下另外那些牛錄額真們,在背後指指點點,嘲諷取笑,自已卻只能裝着沒聽見,心下的惱恨,無以復加。

拜克圖甚至於能感覺到,他現在帶的剩下另半支牛錄的軍兵,對他的態度,似乎也有了微妙的改變,他們看自已的眼神,不似以往一般的充滿尊敬,反而多了很多猶疑的神色。

在女真部族這個只尊崇強者只遵守從林法則的族羣中,頭領的威望,完全要靠戰績來支撐。而打了敗仗的頭領,被部下看輕懷疑,被同僚嘲笑蔑視,自是最爲自然不過。

拜克圖不再說話,他輕噓了一口氣,眼神複雜地向愛巴禮略一躬身,便退回自已的牛錄陣中。

“傳本將軍令,現在天色已晚,離金家莊堡五百步外,紮下營寨,就地歇宿。”愛巴禮又看了一會對面沉默的金家莊堡,大聲下令道。

“嗻!”

“對了,告訴兒郎們,今晚就不要浪費太多體力在那些漢人女子身上了,需得好好休整,明天一早,全軍立刻開始攻堡,堡下之後,全堡的軍民財物,任取任殺。”愛巴禮滿是橫肉的臉上閃過一絲獰笑,又對正離去傳令的兩名巴喀什兵大聲說道。

“嗻!”

金家家莊堡堡門望廳處,見得韃子大軍開始安營紮寨,臉色峻刻的李嘯,放下千里鏡,也開始下達軍令。

“傳我軍令,今夜各面堡牆,皆安排輔兵,以接箭傳號之法,好生值守。本官料韃子必是明日天亮進攻,戰兵全軍今夜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明日,便與韃子決一死戰!”

“得令!”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十章 劫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七百六十一章 權力是毒藥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六十章 劫持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六百九十五章 重炮當道,一擊而潰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八百四十七章 扣你爲人質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虎踞(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親往臺灣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百三十三章 揚長避短 二次攻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二百二十八章 午門獻俘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冥冥自有定數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六百六十九章 立體絞殺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八十四章 徒生變故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二十一章 追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徵南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