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修陵

第三十二章 修陵

朱祁鎮回到宮中,傳旨下去,今日疲憊,所有事務明日再處理。

就回到後宮之後,去見錢皇后,皇太后與朱見濬了。

北京城中似乎一下變得安靜起來。

其實誰都知道,這一件事情,並不會因爲朱祁鎮的到來而結束,恰恰相反,會因爲朱祁鎮回來,而達到高潮。

勝負就在明日了。

深夜,朱祁鎮還沒有睡覺。

對於這樣的局勢變化,朱祁鎮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這個時候還在補課。

之前他在外面,聽到的消息都不是第一手的,對這一件普普通通的間諜案,爲什麼會發展成這個樣子,朱祁鎮也是不大明白。

而今他讀了半夜,此刻終於明白了。朱祁鎮將這摺子砸在桌子上,嘆息一聲,說道:“王振啊王振,弄了半天,你連對手是誰都不清楚。”

雖然朱祁鎮還缺少相關的證據鏈,但是政治是不需要這東西,只需自由心證就行了。朱祁鎮就已經鎖定了這一次出手的人,就是楊溥。

楊溥恰如其分病倒,達成兩個效果,一是將事情的影響力再次擴大了,二是讓文官失去了組織核心。一時間對王振的攻擊,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對王振本身來說,卻是不痛不癢的。

真正感到痛癢的是朱祁鎮。

想想就知道,朝廷所有人都不去做事了,都去刷熱點了。作爲皇帝心中會有多絕望。是天下沒有事情嗎?

不是,大明天下從來不缺少事情。

比如崖州千戶就出了一件事情,這位海南島上的千戶不知道做了什麼事情,激起了民變。朱祁鎮已經下令柳溥去鎮壓了。

還有柳溥一直在廣西打打停停的。

雖然朱祁鎮也知道,所謂廣西的戰事,已經將這些瑤人逼進大山之中了,是山中大軍行動不便,才留下這樣一個尾巴。

但是朱祁鎮依舊覺得不舒服,因爲山雲鎮守廣西的時候,可以一手軟一手硬,打得了硬仗,又能懷柔。想想就知道,連官軍都進不了的大山,山中的生活質量又會是怎麼樣的。

但是柳溥打得了硬仗,但是卻軟不下來,軍紀太差了,以至於瑤民,寧可死在深山之中,也要與柳溥打到底。

不過總體來說,廣西的戰事不大,廣西地方就足以鎮壓,一些小亂子而已,朱祁鎮也就不多用心了。

除此之外,各地旱情了。河北水利完善了不少,但是河南,山東,兩淮,卻未必了。

總是有災情的,朱祁鎮也都習慣了。大明朝廷那一年沒有災情,朱祁鎮反而不習慣了。

更不要說,九邊的情況。朱祁鎮預備加固長城。還有增加延安府的守備人馬,海西築城情況如何?

朱祁鎮一想起了,就是一腦門子事情。你們這些大臣居然要鬧罷工。

可想朱祁鎮心中怎麼想了。

所以這一件事情,必須理解結束。

朱祁鎮想了想問身邊的人,說道:“王振還在外面跪着嗎?”

趙環立即說道:“王公公還在外面跪着。”

王振今日被朱祁鎮冷遇之後,他立即知道情況不對,二話不說就跪在朱祁鎮殿外。整整跪了半宿了。

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讓他進來吧。”

王振一進門就跪在地面上了,膝行而前,來到朱祁鎮身前連連磕頭,說道:“小爺,老奴知道錯了,還請小爺饒我一命。”

王振這見風使舵的本身,就和變色龍一般,什麼臉面都不要了。

朱祁鎮聽見熟悉的小爺稱呼,心中微微一緩。畢竟這個時候,還能叫他小爺的,都是潛邸舊臣了

但是朱祁鎮的潛邸之臣,其實就王振一個而已。

朱祁鎮心中一軟,但是口中卻絲毫不軟,厲聲呵斥道:“王振,你可以啊,你做的那些事情,朕念在往昔情分之上,不與你計較,你居然不知道天高地厚,李時勉是你能動的嗎?”

王振一聽,心中大喜。

他最怕的是朱祁鎮對他不理不睬,因爲這樣的話,就意味着朱祁鎮會的放棄他。

而今還在罵他,就說明,朱祁鎮最少沒有想要他命的意思。

王振連忙自打耳光,左右開弓,說道:“老奴一時鬼迷心竅,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朱祁鎮冷哼一聲,說道:“豈止萬死,沒有朕護着你,就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王振立即說道:“陛下大恩大德,老奴來世再報。”

朱祁鎮說道:“行了,念在你昔年功勞上。我饒你不死。我算算時間先帝已經去了十年了,先帝去的時候,才三十多歲,人有旦夕禍福,有些事情,朕也要預先準備,明天你就去萬歲山吧,朕萬年吉地就交給你了。”

朱祁鎮這也想了又想,對王振安置辦法。

這一件事情出來,王振決計不適合在宮中了。但是外派到其他地方鎮守,恐怕外臣也不能制衡王振,只會壞事。

唯有這一件事情可以安置王振。

皇帝還沒有死,就給自己修陵,這是慣例。

朱祁鎮也見過,宣宗皇帝去的時候,寢陵還沒有開始修建,費了多大的麻煩事。修陵這個想法,他早就有了。

只是不是急務,朝廷又用錢。就放一放吧。

而今用來安置王振再合適不過了,這修陵一開始一般到皇帝死之前都不會停的,即便大工程完成之後,每年也要檢修維護。

王振就可以在昌平終老天年了。

王振一聽,臉色微變。但是他很快就恢復正常了。

他對這件事情,是很不願意的。今後他就要遠離政治中心了。對於之前作威作福的王振哪裡受到了。

不過,王振很明白,朱祁鎮既然這麼說,就說明朱祁鎮心意已定了。他再說什麼,只會讓朱祁鎮反感。

王振心中一動,爬到地上,嗚嗚哭了起來。

朱祁鎮聽了心煩,說道:“你哭什麼?”

王振說道:“奴婢之罪死不足惜,陛下留奴婢之命,奴婢感恩戴德,只是從小爺出生以來,老奴就沒有離開過小爺,今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相見了。老奴一想到這裡,就悲從中來。按捺不住了。”

朱祁鎮心中聽了,也是悽然。就是一個小貓小狗養得時間長了,還有感情了,更何況陪在他身邊這麼多年的王振。

在外人看來,王振是十惡不赦之徒,但是在朱祁鎮看來,王振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忠誠之上,卻是無可挑剔的。

親近的彷彿家人,不,甚至比家人的關係還親近。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文官總是幹不翻宦官了。

朱祁鎮心中大志,在政治利益的權衡之上,選擇了放棄王振。但是在感情之上,朱祁鎮對王振還是有感情的。

朱祁鎮上前幾步,將王振攙扶起來,說道:“本想你我君臣相得,扶植一生,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有而今這變故,我算是看明白了,你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今日這事情,我還能按得下來,但是將來再有什麼事情,我卻是保你不得了,與其這樣,你還不如去修陵,安享富貴,而且給你自己留一個地方,將來,你我君臣泉下相會不遲。”

修陵從來是肥差。再加上王振貪污的銀子,朱祁鎮覺得讓王振在昌平頤養天年,卻是王振最好的結局了。

王振心中或許不是這樣想到,但是事到如今,他也沒有辦法,只有先認下來,將來再說。

畢竟只有皇帝還想着他,將來他就有大把大把的機會。

王振滿臉感動的,說道:“老奴祈求佛祖,來世還爲陛下當差。”

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八章 修律vs修例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十一章 孫氏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三章 都掌蠻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二章 外戚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
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八章 修律vs修例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十一章 孫氏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七十一章 男兒自是重危行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三章 都掌蠻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二章 大武學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九十五章 大藤峽背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二章 外戚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