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

會見過責州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員、並且聆聽過了所有人的工作彙報之後,陸鴻又帶着人馬不辭辛勞地,沿着當日從都裡鎮登岸之後,一路北上的路途走了個來回。

從責州城到業態縣、都裡縣,再原路返回,一路上大概用了將近十天的時間,就爲了實地考察,將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再有一個深刻的瞭解。

期間範翔奉他的召喚,從巖州趕了過來,陪着他跑了全程。

這位陸副都護的機要秘書,將這十天的行程完全記錄在冊,並且整理出責州一州三縣的完整情況之後,一行人才正式動身離開這片百廢待興的土地。

等到陸鴻重新坐在他三官邸的書房中時,已經是十二月廿日了。

從陸鴻到達責州到跨進巖州的大門,這一趟並沒有如同在平壤城一般耗費了他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是僅僅過去了半個月不到。

不過,咱們可不敢小看這短短的十幾天,在這期間,大周朝廷的內外着實發生了不少的事情。

頭一件就是十二月初十,上三省正式決定,除了個別調整之外,全盤通過安東都護府對遼東地區州縣制的推廣方案。

也就是說,從這一天開始,所有正式文書當中涉及到安東的所有州縣,都開始啓用新名稱,整個兒安東都護府的地理輿圖都會重出新版,所有舊版圖在豐慶八年二月之前全部從官方淘汰!

這隻能算是一件正常的行政大事,不過因爲其開創性的意義,算是一件喜事兒罷。

但是接下來的一件事,就無論如何與“喜”沾不上邊了——十二月十二日晚,太子於東宮再次昏厥。

爲此豐慶帝一怒之下,不僅罷免了六名御醫,以及東宮的服侍太監總管,並且下令杖殺了東宮的十二名服侍太監、十七名宮女,以及大大小小雜役數十人!

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是更讓大夥兒瞠目結舌的是,豐慶帝在隨後的第二天,突然宣佈將臨泉王唯一的世子李贄過繼給東宮,只等太子病情好轉,便立即舉辦儀式、祭告宗廟!

第三件事不好也不壞,那就是朝廷對於安東一大批空缺的人事任命終於有所反應了。

這是好事,但是之所以說它“不好也不壞”,是因爲朝廷雖然做出了一定的反應,或者說表現出了一定的行動跡象,卻並沒有像陸鴻他們想象的那樣,緊急空降一大批的各色官員下來,一股腦兒將安東滿地的窟窿給填平……

事實上,這件事情除了上三省和政事堂明文表態會盡快支持安東的工作,其實也就派了幾個縣令和一名州刺史、兩名州司馬……

不過倒是有一種傳言說:其實在朝堂上,各派摘桃子分果果的呼聲越來越大,幾乎所有人都對上三省這種捂蓋子的做法都十分不滿,也十分不解——這麼多個官職總是空缺在那裡,不僅讓他們這些早就伸長脖子盯緊了的人等得心焦,也完全不利於安東的工作不是?

但是宰相和上三省的長官們似乎無動於衷,就連吏部的頭頭腦腦在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彷彿也瞬間患上了啞症、面癱,誰也不會多說一個字,誰也不會發表半點兒明確的態度。

哪怕是模糊的態度也沒有……

傳言就是這樣,但是事實上,根本並沒有多少人真正問過他們的態度。

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宰相和上三省的長官們有意地淡化、拖延和逃避這件事。

可事實上哩,曹相和崔相二人早就經由政事堂簽發了通告,命令各級官員互相推薦或者毛遂自薦,可結果怎樣?

除了幾位愣頭青真的毛遂自薦了,其他那些平日裡嚷嚷得最響的大佬們幾乎全體失聲,曾經在朝堂上大聲疾呼,讓中樞早做抉擇、儘早爲安東數百萬黎民謀福效力的大員們,卻連半個子侄或親信也沒“貢獻”出來……

這就導致先前自薦的那幾個愣頭青,也默默地撤回了他們的上疏,躲回人堆裡去了……

雖然局外人可能一時半會兒疑惑不解:前幾個月小陸將軍剛剛提出推廣州縣制的時候,這些人不還吵着嚷着要讓自家子侄“不畏險阻、不避蠻荒,爲朝廷分憂、爲安東解難”嗎?

這時候怎麼全都啞火了?

明白箇中道理的人,心裡卻都一面明鏡也似的——眼看着太子不知道能撐到幾時了,說話間就該是臨泉王進東宮,在這個時候誰會爲了點兒刺史、縣令的蠅頭小利,而觸了臨泉王的逆鱗?

再說了,那個小陸將軍,明顯是臨泉王和王睿都恨不能置之於死地的,所以現在安東那塊兒就是個火坑,誰會把自家子侄往火坑裡推?

這件事一直拖到了十二月十五,才終於見到了轉機。

十五那天的朝會剛剛開始,皇帝尚未發話、各位宰相也沒趕得上彙報工作,原本沉寂了好幾個月的廣平郡主,突然就從班中站了出來,毫無徵兆地向安東舉薦了三個人選:

白居易,慶州司馬調任安東都護府巖州,出任巖州司馬;

張籍,水部員外郎外放安東都護府責州,出任責州司馬;

王建,時任太學助教,出任業態縣縣令……

話音未落,整個朝堂便是一片譁然,大夥兒都用複雜中夾雜着幾絲興奮的神情,看着這位當朝郡主、朝會上唯一的女官,以及大周唯一有資格腰懸笏板、庭前奏對的女子!

唯有一個人,看着她的目光之中彷彿要噴出火來……

他就是站在文官之列第一位的臨泉王!

誰知百官尚未發表議論、宰相們又沒來得及開口,坐在龍座上的豐慶帝卻搶先一步表態了。

“朕以爲,未嘗不可。”

這下還有啥好說的?

大夥兒張大了嘴巴,發出了“咦?”、“哦……”、“啊!”等等鬧哄哄的感嘆聲,並且傻不愣登地消化着其中的意味兒。

但是還沒等百官們回過身來,卻突然聽見大殿之外千牛備身彙報:青州都督府都督、魯國公李毅進京述職,正在殿外聽召。

李毅進京述職?

述的哪門子職?

這才臘月十五,平常外鎮都督府長官回京述職最起碼都得臘月廿五上下,況且那是朝廷見招的情況下,今年可沒招李青州啊!

再說了,去年李毅才趁着大封賞、大演武回京述職過一次,

哪有連年回來的?都督府長史幹嘛去了?

這一下朝堂裡頭頓時就開始嗡嗡地議論起來了,臨泉王和廣平郡主也都是各自摸不着頭腦,就連豐慶帝也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皇帝畢竟是皇帝,很快就驚訝和不解當中恢復了從容淡定,並且下令召李毅入殿!

那李毅腰纏赤帶身披紫袍、頭戴金絲平角襆頭,進殿之後便威風霸氣地從文武當中穿行而過,眼角朝天,誰也沒瞧,一派桀驁不馴的老樣子。

只見他走到隊伍最前端,站在臨泉王和裴老帥的中間,二話沒說,俯身便拜:“臣李毅,叩見聖君萬歲!”

豐慶帝擺擺手道:“罷了。”

李毅便稱謝而起。

正當衆人猜測着,這尊人見人恨又人見人怕的瘟神到底所爲何事,卻聽李毅沉聲說道:“臣聽聞朝廷新平遼東,再伏新羅,特進京向聖君賀喜。又聞遼東百姓無人約束、無官統領,聖君拳拳在心,寢食難安!臣無日不思爲君分憂,今特舉薦沂州刺史邵輝、保海縣令岑史、前青州刺史管悟……”

他另外又點了幾名青州都督府曹司參軍事的名字,文縐縐說了半天,突然恢復了混賴本色,咧嘴笑道,“人就是這麼多,至於怎麼安排,全憑聖君和宰相老官兒們做主!”

他說完便向左走,強兇霸道地推開裴徵身後的一名大將軍,自個兒往裴老帥身後一站,便揹着手半句話也不再多說了。

那名被他推開的大將軍往後踉蹌了一步,正好撞在後邊兒的王睿身上。

王大將軍氣得腦門子上直躥怒火,隔着前頭那大將軍對李毅狠狠地瞪視一眼,無可奈何地退了兩步。

這一下武將班子裡就未免有些亂七八糟,各人紛紛往後退個位置,一時間踩腳撞肩的都不算個事兒了。

此時等李毅站定了腳跟,嶽婿兩個恰好站在了一排,於是一個左視,一個右看,心照不宣地對視了一眼。

不過雖然這個不着調的女婿突然來了個驚喜,但是曹相依然有些滿心的不是味兒,因爲前頭被李毅稱爲“宰相老官兒們”的人當中,就有他自己一個……

就是這麼個經過,朝廷總算給安東派出了第一批“援軍”,也就是廣平郡主與李毅兩位“鼎力相助”的十個人。

這些人在接到調令之後,便星夜兼程趕往安東不提。

第四件事,就是在十二月十九這天,也就是陸鴻回到巖州的前一天,新羅王都金州城,終於在樸仲憂大軍的猛攻之下陷落了!

金仁汶親自領兵攻打內城,並且一戰而破,舊王金仁義宮中自刎。

隨後金仁汶正式宣佈稱王,再度上表向大周臣服,並供奉朝霞、魚牙、海豹皮美女若干,同時斷絕一切同南唐、日本、兩胡的往來。

一個月後,新羅使節在闊別多年之後,再度踏上了神都的土地,不僅帶着朝貢,還有新羅王的臣書,以十分謙卑的姿態拜見了上國皇帝。

豐慶帝收下供奉,卻以“遠故鄉、別所親,朕不忍留”,退還了美女,同時更贈瑞文錦、五色羅、紫繡紋袍回饋新羅王……

不過這是後話了。

(本章完)

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與黑暗中的敵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四十三章 再見高登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三十五章 神機門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財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
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落而導致的暴躁?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三百一十三章 月光下與黑暗中的敵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四十三章 再見高登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三十五章 神機門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零六章 大清早的行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財主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廟(一)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八十四章 正旦大朝會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五十七章 上下混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陸副都護看不下去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二百八十六章 花老太爺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一百二十六章 清繳海匪(三)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陳三流的相好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上架感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