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六十三章

宮人怔怔應了聲。不一時折返, 遲疑道:“您看這根可用否?”將一根壯漢手臂粗細的碩大白蘿蔔恭敬擎至陸聽溪跟前。

陸聽溪頷首, 見蘿蔔洗刷得白白淨淨,抻手抱過, 轉向鸝兒:“醫家有云, 煙燻昏死者, ‘用生白蘿蔔嚼汁,咽之立爽。’縣主如今昏厥, 不能咀嚼,我只好代之。我即刻就咬一口白蘿蔔, 待嚼出滿口汁水, 再以口渡與縣主, 如此反覆, 等這一根白蘿蔔都嚼光了,縣主怎麼着也能醒了。”

鸝兒聽得一個激靈,讓縣主食人口中殘汁,這法子也忒惡心了!還是這樣粗大的一根蘿蔔,這要渡到何時才能渡畢!

“不敢勞動陸姑娘,”鸝兒脫口道,“還是讓太醫來瞧瞧穩妥。”又命另一個丫鬟趕緊去催促軟轎,打算作速將縣主擡走。

陸聽溪道:“此法雖則不雅,但都這等時候了, 也顧不上許多, 縣主的安危終歸纔是最緊要的。若因施救不及時有個好歹, 爾等哪個擔待得起?”

太子立即幫腔道:“陸姑娘所言甚是, 有什麼能比性命更緊要的?攸系生死之事,豈可兒戲?爾等作速讓開!”

鸝兒等人手足無措,惶遽互覷。

陸聽溪卻已經低頭去啃蘿蔔了。

謝思言垂眸凝睇她。

小姑娘今日穿的是一件寶相薔薇的湘妃色雲霧綃蜀繡掐腰襦裙,一手抱蘿蔔一手扶膝,半圈縷金纏枝葡萄紋的袖緣微微袞疊,一小截皙白柔潤的纖瘦皓腕裸露而出。

隨了她低垂螓首的舉動,鬟鳳伏低,鴿血紅寶穠麗欲滴的紅輕拂圓潤玉白的耳廓,宛如一股熾烈耀目的火焰在一片雪白嬌膩上灼燒流淌,令人但覺苒弱不勝,滿心酥麻,極致的比對,極致的刺激。

鴿血石色純質淨,紅得冶烈,又乃紅寶石中的和璧隋珠,連城之價,大凡女子皆喜佩戴,然佩於身是何種光景,又是因人而異。高瑜從前纏磨他時,也常佩鴿血石,頭上簪着,腕上圈着,指上聳着,但高瑜素性張揚跋扈,容貌風儀亦如是,兼膚色白亮不足,又總喜塗蔻丹,簪佩鴿血石只覺益發豔俗。

陸聽溪則不然。陸聽溪生來膚色奶白瑩亮,又深具少女清靈,鴿血石只會越發託襯得她鮮嫩嬈麗,彷彿多汁的蜜桃,讓他現下就禁不住想摟進懷裡吮咬幾口,好生疼愛。

謝思言輕輕吸氣,忽覺口舌乾燥。

寓目所見,雪膚花貌,輕綃柔姿,此情此景,實不宜多看,否則苦的還是他自己。正預備轉目,又瞥見她對着蘿蔔輕啓櫻脣,霎時令他想起了她養的那隻又肥又呆的長毛白兔。

陸聽溪咬了一下口蘿蔔,緩緩嚼碎了,讓一側的內侍掰開靈璧縣主的嘴,俯身打算渡入時,靈璧縣主驀地睜眼,驚叫一聲,側頭避開,掙扎着爬起:“快,快扶我起來!”

鸝兒等人一怔回神,忙將靈璧縣主拽起。

太子笑,露出一口白牙:“看來這白蘿蔔的確管用,尚未祭出,侄女兒就已然醒轉了。”

靈璧縣主知自己裝暈的事兜不住了,當衆被打臉,滿面漲紅,不得不給自己找臺階下:“這趟出來的工夫不短了,曾祖母說至多讓我出來半個時辰的,而今怕是已經過了,不能讓曾祖母憂心,我得先回了……”

太子卻攔住她:“侄女兒適才氣閉,若非陸姑娘出手,侄女兒現下還不知如何,如今怎說走就走,倒不言謝?”

靈璧縣主一頓,又開始說自己頭疼,但可憐兮兮地扶額痛呼半晌,太子仍不放她走。太子雖比她小了好幾歲,但輩分高,又是儲君,她也不敢衝撞,咬了咬牙,回身跟陸聽溪道了謝,這才灰溜溜上轎離去。

太子朝靈璧縣主的軟轎搭了一眼,輕嗤。

他就知道靈璧縣主慣會裝模作樣,今日弄這麼一出,還不曉得打的什麼算盤。

陸聽溪也對着遠去的軟轎看了眼。

方纔靈璧縣主對着謝思言說話的聲氣,讓她想起了早前的董佩。若真被煙燻得要死了,哪來那樣嬌的嗓音。靈璧縣主若繼續裝相,她就真把她嚼過的蘿蔔渣餵給她。

回到西苑,太醫來給靈璧縣主診過脈後,開了些安神的方子。靈璧縣主想了想,問道:“白蘿蔔當真能治煙燻氣閉?”

太醫道:“誠然。煙燻欲死者,生白蘿蔔嚼汁,令其嚥下,立爽。這是醫家救急的古法,古籍中多有所載。”

靈璧縣主倒被太醫說得摸不着頭腦。

她原以爲陸聽溪不過是故意拆臺,不曾想竟真有此法。莫非是她多心了?

待殿內一衆人等退下,靈璧縣主再度陷入無盡的躁鬱之中。

她本欲藉着此次機會賴上魏國公世子,但進了火場,她又慫了。人對火似有一種天生的畏懼,她素日間去廟裡燒高香,距火堆過近都會因熱浪襲來而畏縮退避,更何況是那等大火。她當時根本不敢近前,只在邊緣喊了幾聲,就退了出去。

選上來的那一衆子弟,她一個都瞧不上,都是些什麼貨色,莫說魏國公世子,連她兄長的一根手指頭都趕不上。她對魏國公世子見之不忘,那等清舉灑落的丰姿氣宇,瀟瀟絕倫,她還是頭一回見。她抵京後就聽聞了這位世子爺的名頭,當時只知他驚才風逸,卻不知容姿竟也堪爲天人。

見過頂好的,就難免心生曾經滄海難爲水之感。

她此前想撮合陸聽溪跟她兄長,也是存着這份私心的。中元節那晚,她瞧見陸聽溪跟謝思言似是相熟,揣度着大約是親戚,着人稍一打聽,陸、謝兩家果然有些淵源。表妹之流最是麻煩,她遂想讓陸聽溪成爲她嫂子,一來能消除個麻煩,二來她兄長是王世孫,遲早要襲爵的,若是她祖父能更進一步,她兄長自然有更大的造化。那麼若她兄長的婚事是她撮合成的,她那未來嫂子自然跟她更親近些,這於她而言,裨益多多。

奈何她兄長不領情。

而今遴選儀賓一事尚未了結,她還得去她祖父跟前求上一求,看是否還有迴旋的餘地。

太后聽聞東宮走水之事,將太子叫來,見其無恙,放了心,又沉容問他爲何那麼多人都跑了出來,他卻滯留殿內,最終導致被困火場,他身邊的內侍又何在。

太子眼眶泛紅:“是我不好,我原本已經跑出來了,但後頭忽然發現我平日裡攢的讀書札記沒帶出來,怕內侍不知擱在何處,見火勢不大,就自己衝進去取,誰曉得等我抱了札記回過頭,火借風勢,飛快蔓延。若非謝先生在,我今日怕是凶多吉少……是我不好,自己險些殞命,還差點連累了先生……”

太后眉頭擰成疙瘩:“你是瘋了不成,爲着幾本札記,連命都不要了?”

太子道:“父皇說,等我學業有成,就會召見我。我鎮日苦讀,就是想盡早見到父皇。若丟了那些札記,又不知要多廢多少時日才能補回來。只是可惜,最後還是沒能將之帶出來。”

太后緘默。皇帝聽信方士謬言,竟當真連年不見太子,對太子說的情由冠冕堂皇,實則還不是爲着自己。太子年幼,這幾年怕是連皇帝是何模樣都忘了,但難得孝心赤城,心中竟這樣惦念皇帝。

皇帝真是糊塗,倒是難爲太子了。

太后將太子招到跟前,叮囑了幾句體己話,又命太醫給他診了脈,見其無事,讓他先去她宮中歇着。

太子卻不肯離開:“祖母先讓太醫給謝先生瞧瞧。謝先生適才一直護着孫兒,若非謝先生將孫兒抱出,孫兒恐怕也不能站在這裡跟祖母說話了。”

太后頷首:“這些我都曉得了,魏國公世子自是要問候的,還要好生嘉獎。”

正是丹桂飄香的時節,甫一出殿,幽冽甜香被朔風裹挾着灌入肺腑。

謝思言出宮時,太子定要相送。

太子稱要跟謝思言請教些學問上的事,命隨行內侍退後,隨即仰頭道:“先生看我適才表現得如何?”

他在祖母跟前並沒說實話。其實他並非爲了幾本札記衝進去的,他真正要去取的,是他母親死前留給他的一枚玉佩。但他下意識覺着不能這樣說,於是在見祖母之前先問了先生的意思。

先生問他爲何覺得不能這般說,他撓着頭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先生末了問他覺着應該如何說,他就思忖着說應該說是去取讀書札記去了,先生沒有否掉,他覺着這便是肯定了。先生都肯定了,那自是沒錯的。只是他極少扯謊,心中總還是有些不安。

“先生,我這般,豈不是跟靈璧縣主那等人一樣?”

謝思言步子未止:“那不誠篤與遭鄙棄之間若是非要二擇一的話,殿下選哪個?”

太子一頓:“自是前者。父皇已是不見我了,若祖母再對我有所成見,那我豈不是……”

他雖小,但也大致知曉自己而今的地位不甚穩固。楚王與寧王未必就會讓他順順利利登基。若他被廢,下場怕連宮中那些犯錯遭罰的低賤內監都不如。

謝思言不語。

臨近宮門,謝思言道:“殿下請回。”

太子踟躕少刻,終是問:“先生會一直站在我這邊對嗎?”

謝思言長身立在鵝卵石小道上,風動袂拂,聲若振玉瓏玲:“殿下總還是要學着自己判勢處事。”言訖,拂袖而去。

太子似懂非懂。不過他覺得先生這話的意思便是肯定了他的問話。

謝思言纔出宮門,就覺秋風愈緊。

彤雲斐亹,俄而雨起。

細細密密,倒似春雨,卻比春雨多了許多深侵肌體的凜寒。

謝思言的轎子到得國公府門外時,小廝徑直開了角門,將轎子從角門擡了進去。有丫頭傳話說太夫人叫他過去一趟,轎子便一路被擡到了二門上。

早有衣冠周全的小廝撐了傘候着,甫一瞧見世子爺下得轎來,就迎上去遮雨。

謝思言體魄一向好,這細鹽也似的小雨於他而言當真算不得什麼,但去見祖母時總不好是衣發盡溼的,回頭被他父親知曉,是定要斥他失禮的。謝思言嫌小廝走得慢,一把奪過傘,一徑入了祖母的院子。

謝老太太見他到了,指了位子讓他坐下,問他今日怎生回得這樣晚,這才知曉原來今日宮中走水了。細問了一回,謝老太太道:“今日叫你來,是想與你說,董家那邊今日來爲董佩議親。我打算考慮考慮。”

謝思言即刻冷了臉:“孫兒不是已說了……”

“婚事自來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裡有你說話的份兒,我不過是告訴你一聲。”

謝思言起身:“但孫兒已與了陸家信物,這也是祖母準了的。”他見老太太兀自慢悠悠喝茶,回身便走,“既是父母之命,那我問問父親的意思去。”

“回來,我還沒說完呢,”謝老太太翻他一眼,“董家是爲董佩跟你堂弟思平議親。我何時說是要跟你議親了?我不過諧謔一回罷了。急着娶媳婦就是格外不同,你從前可不是這般急性的。”

謝思言側首:“祖母是不是還有旁的話要與孫兒說?”

“能瞧出這一層,表明你腦子裡還沒被淋進水,”謝老太太朝孫兒招招手,“過來。我前兒又去了趟陸家,見了那陸五姑娘,試探幾回,怎麼瞧怎麼覺着人家對你無甚情意。你說你好賴也是跟人家青梅竹馬,後頭送了信物之後,你也三不五時地往人家府上跑,大抵也是跟人家姑娘見過幾回的吧?殷勤也沒少獻吧?”

謝思言神色冷淡。

他祖母簡直哪壺不開提哪壺。

“你瞧瞧你,一等一地會投胎,一等一地會長,一等一地會念書,萬事順遂,無往不利,睚眥必報、逮誰整誰也還是平平安安活到了現在,被你爹按着頭唸書念成那樣也沒把頭念禿,臨了反倒在娶媳婦的事上卡了。你對得住你爹孃給你的那副好皮相?對得住你那投胎的技藝?”

“不過我今日叫你來,並非專爲戳你心窩子的。我是要幫你的。”

謝思言默然。他幼而失恃,祖母確實對他頗多偏愛。

他纔在心中嗟嘆祖母對他何其之好,就聽謝老太太繼續道:“你也不必太過感動,我就是閒得慌,想讓你看看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

謝老太太瞧着孫兒拉下的臉,笑眯眯道:“等你忙罷北狄使團之事,我就將那陸五姑娘請來做客,屆時你照我說的做就是了,包她哭着喊着非你不嫁!”

在吳岱等人的遊說之下,楚王最終答應了北狄的出兵之請。北狄使團以內亂愈演愈烈、須儘快止息爲由,委婉催促國朝這邊作速出兵。楚王也想盡快辦妥這樁麻煩事,倒算是一拍即合。

楚王正擬着自西南調兵的旨意,沈惟欽忽至,出言阻攔。

“你懂什麼,回去念你的經吧!”楚王冷然道。

自打他這孫兒上回在婚禮前弄出那麼一出後,他就懶怠理會他。聽聞前幾日太后還想給他跟陸家女賜婚,也被他拒了,他先前分明還對陸家女頗有情意,也不知他在想甚。 ¸ttka n¸co

他如今都不挑孫媳婦了,但凡是個女人就成,只要他孫兒能安安生生娶回來。

沈惟欽道:“祖父可曾想過將來要何去何從?”

楚王皺眉問他想說甚,沈惟欽神容愈冷:“祖父如今行事越加獨斷獨行,朝臣眼下多半隻是私底下議論幾句,往後呢?難道不會有人跳出來說祖父欲取而代之?祖父實則只是攝政,何謂攝政?代國君理政也。祖父做得好,是爲他人做嫁衣;做得不好,便是叫人拿住了把柄。待祖父將來還政於太子,太子頭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置楚王一系於死地!”

楚王鈐印的手一頓,眉頭深凝:“你讓我除掉太子,索性邁出那一步?”

“不,我讓祖父日後處處以太子爲尊,內閣票擬的所有奏章,都給東宮那邊謄一份送去,並且要讓朝野上下皆知祖父對太子的無上看重與栽培。”

“啪”的一聲悶響,楚王將手中金印重壓在絹帛上:“你發什麼瘋?太子才幾歲?他看得懂奏章?”

“祖父看看你手裡拿着的是什麼?是襄國金印。襄者,輔弼也。是輔政,不是親政,祖父須擺正自己的位置。祖父能輔政,是因既長且賢,深孚衆望。若祖父繼續這般擅專,非但有損聲譽,還會讓太子將來便宜行事。”

楚王倏而大駭。

是了,他若是在攝政期間落下惡名,太子將來不論如何處置他,衆人都只會拍手稱快,太子甚至可能都無需揹負殘害叔父的污名。

“你是說眼下對朝野內外做足姿態,以便日後以輿情給太子施壓,讓太子對楚王一系下不去手?”

“祖父目光未免太淺薄。祖父適才也說了,太子年幼,不懂政事,但祖父不讓太子試試,又怎能讓朝臣們深切體會到這一層?”

楚王了悟。太子不會歸不會,但他不能不讓太子嘗試。不讓太子嘗試,又怎能讓那幫朝臣們清楚明白地瞧見太子的無能呢。太子的無能只會愈加突顯他的英明。又能博賢名又能給太子挖坑,一箭雙鵰。

“再說眼下出兵北狄之事。祖父一旦批了,那就是中了北狄的圈套。北狄此前也是內亂頻仍,爲何偏今番前來求援?據我所知,北狄汗王近幾年握髮吐哺、蹈厲奮發,北狄國力日盛,如此境況下,竟反而要來求天-朝平亂?”

楚王攢眉擺手:“此事不必再說,我意已決。”

沈惟欽也未多言一字,作辭退出。

他立在殿外風口處,容色淡漠,目光跟瑟瑟秋風一般冷。

他早知楚王會在北狄之事上一意孤行,方纔也不過是隨口一點而已。楚王不聽勸,那就摔個跟頭長個教訓。

楚王一定覺着他給他出的是一箭雙鵰的主意,實質上於他而言是一箭三雕。他倒要看看,適當放政於太子之後,謝思言對太子的管控是否會越加嚴密。

謝思言那日完全可以更早將太子救出,卻偏趕在火勢瀕臨失控時再抱出太子,顯然是在讓太子感受絕望。

人在瀕死時迸發出的無助感與求生欲,足以在一瞬間對此刻共患難並施以援手的人生出深濃的信任與依賴。若這人還是太子那般的垂髫稚兒,那麼這信任與依賴可能是堅不可摧的。

謝思言也是真狠,身臨那等大火,自家性命都可能不保,竟還在算計。

不過北狄那件事,他不會讓謝思言那樣稱心。

兩月後,回到北狄的阿古達木前去迎接國朝派來平亂的軍隊時,發現來的竟是一羣老弱殘兵。不僅如此,國朝帶去的刀槍也都是些將汰的廢銅爛鐵,先前答允的火器更是連個影子都沒瞧見。

阿古達木大怒,國朝這邊掛帥出征的北征提督徐如鬆卻直斥他狼子野心,天-朝還肯出兵馳援已是仁德大度,隨即祭出了他與吳岱等人勾結的證據,詰問他若非包藏禍心,緣何做這等陰私之事。阿古達木無言以對,後頭態度大轉,自稱自己是受了汗王的脅迫纔會如此,千求萬求,要隨徐如鬆赴京向天-朝請罪。

此事傳回京師,羣臣震驚。

多日未曾露面的咸寧帝這日親臨早朝,痛斥吳岱等人的背國行徑,嚴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堂會審,務必讓吳岱等人將與案的一干人等都吐出來。

羣臣亦是激憤,卻又不禁心生畏懼,皇帝如今飲食起居幾乎都在思政殿,事事要人服侍,又不問朝政,不曾想竟對外廷之事瞭如指掌。不過吳岱一事做得隱蔽,皇帝又是如何得知的?廠衛如今的本事已這樣大了?

工部如今正在重建青宮,給太子授課的地方改在了西苑。謝思言授課畢,就被咸寧帝召去了思政殿。

“此番謝卿居功至偉,朕竟不知如何嘉獎纔好,不知謝卿有何求?凡朕能力所及,皆可助卿家得償所願。”咸寧帝歪在軟榻上對謝思言道。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第九章第69章 第六十九章第一章第34章 第三十四章第68章 第六十八章第60章 第六十章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第53章 第五十三章第48章 第四十八章第十二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第41章 第四十一章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第52章 第五十二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第五章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十六章第112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四)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第十章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88章 第八十八章第90章 第九十章第31章 第三十一章第55章 第五十五章第70章 第七十章第79章 第七十九章第77章 第七十七章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72章 第七十二章第69章 第六十九章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59章 第五十九章第30章 第三十章第49章 第四十九章第113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五)第58章 第五十八章第十四章第57章 第五十七章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十五章第65章 第六十五章第90章 第九十章第111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三)第59章 第五十九章第33章 第三十三章第78章 第七十八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92章 第九十二章第93章 第九十三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81章 第八十一章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第97章 第九十七章第47章 第四十七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26章 第二十六章第十九章第54章 第五十四章第90章 第九十章第111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三)第五章第40章 第四十章第56章 第五十六章第78章 第七十八章第50章 第五十章第80章 第八十章第82章 第八十二章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八章第三章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第62章 第六十二章第75章 第七十五章第七章第十一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七章第43章 第四十三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112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四)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第十六章第30章 第三十章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第四章第23章 第二十三章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第30章 第三十章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第九章第69章 第六十九章第一章第34章 第三十四章第68章 第六十八章第60章 第六十章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第53章 第五十三章第48章 第四十八章第十二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第41章 第四十一章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第52章 第五十二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第五章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十六章第112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四)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第十章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88章 第八十八章第90章 第九十章第31章 第三十一章第55章 第五十五章第70章 第七十章第79章 第七十九章第77章 第七十七章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72章 第七十二章第69章 第六十九章第103章 第一百零三章第102章 第一百零二章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59章 第五十九章第30章 第三十章第49章 第四十九章第113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五)第58章 第五十八章第十四章第57章 第五十七章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十五章第65章 第六十五章第90章 第九十章第111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三)第59章 第五十九章第33章 第三十三章第78章 第七十八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92章 第九十二章第93章 第九十三章第20章 第二十章第81章 第八十一章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第97章 第九十七章第47章 第四十七章第28章 第二十八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26章 第二十六章第十九章第54章 第五十四章第90章 第九十章第111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三)第五章第40章 第四十章第56章 第五十六章第78章 第七十八章第50章 第五十章第80章 第八十章第82章 第八十二章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八章第三章第86章 第八十六章第62章 第六十二章第75章 第七十五章第七章第十一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七章第43章 第四十三章第38章 第三十八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46章 第四十六章第112章 番外之前塵迷夢(四)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第十六章第30章 第三十章第108章 第一百零八章第四章第23章 第二十三章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第30章 第三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