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

更新時間:2007-11-9 17:33:00 字數:5402

恢復公告上的更新速度.

-----------------------------------------------

情何以堪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十二年十一月,周揚犯谷陽,烽火起。十七,北疆報捷。十八,燕州軍哀報至。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周揚不打算進犯的時候,北疆卻以烽火傳了急訊戰報,燕州進入戰時狀態,不過五天,紅羽捷報便到京城,元寧上上下下都經歷了一次情緒上的激烈起伏。

夏承正從不貶薄屬下的功勞,幽燕鐵騎是首功,但是,這一切對於失去統領的幽燕鐵騎來說,真的不算是值得慶賀的喜訊。

幽燕鐵騎有七成凱旋,風銘卻在另外三成之中。

“……幽燕鐵騎襲擊了周揚邊軍的輜重倉,焚燬儲備之後,本已按計劃撤回,周揚卻出兵谷陽,風將軍一邊報永寧王殿下,一邊回援阻擊,谷陽烽火傳訊後,爲了讓城中的百姓撤走,守軍又在風將軍的指揮下,於城外野戰,殿下派出的援軍到達時,傷亡已逾八成,風將軍也因傷勢過重,於當夜身亡。”兵部尚書江楠向太后稟報此戰的詳情,主要是風銘戰死的前後。

江楠稟告完畢,卻遲遲等不到紫蘇的反應,稍稍擡頭,只見紫蘇一臉沉痛之色,不由一驚,連忙低頭。

“永寧王一開始並沒馳援谷陽,是不是?”半晌,紫蘇卻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江楠一愣,猶豫地道:“臣不知。”

“是啊……”紫蘇沒有不滿,只是嘆息,“你又怎麼會知道呢?”

紫蘇卻知道,夏承正肯定不會立刻馳援谷陽。

谷陽懸於嘉城關之外,並非必爭之地。夏承正要關注的是北疆全線,不可能爲了一點便讓大軍出動,便是後來的援兵也不是爲谷陽去的,想必是因爲知道風銘在那裡,纔不得不派援兵過去。

用兵之人有時候必須冷酷無情。

更何況,還有紫蘇的那道手諭——儘可能正常地消耗燕州精銳。

紫蘇達成目的,卻仍然難過:“江楠,這便是燕州軍與衆不同之處。”

“是!臣明白。”江楠平靜地回答。

燕州平民的生活艱辛,但是,他們對燕州軍卻是真心的愛戴,因爲,燕州軍是實實在在的子弟兵,更因爲燕州軍無時無刻不在強調的軍紀民心。

燕州軍會因爲一個平民的傷亡,而出動整營兵馬反擊,會爲了救出一人,戰至最後,所以,風銘不可能坐視谷陽的危險,而撤回的幽燕鐵騎在沒有得到軍令的情況,卻是寸步難移,只能袖手旁觀。

“燕州軍呈了請戰表,殿下遲遲未復。”江楠停了一會兒,又稟告另一件事。

“求戰心切?”紫蘇淡語,“大哥想必也有考量,不必干涉了!”

“是!”江楠答應,“但是,也有呈到兵部的……想來……”

“該如何便如何,職權之外的事情,應駁的便當駁回!”紫蘇說得平淡尋常。

“是!”江楠依舊低着頭,“不過,依臣之見,議政廳亦出戰之意。”

“哦?”紫蘇倒有些訝異了。

江楠解釋:“戰報一來,議政廳便行文要求兵部報告軍資情況,便要求軍隊進入戰備狀態,臣昨日請示,齊相仍然不肯解除。”

“這是應該的。”紫蘇反而平靜了,“周揚的戰力的確可慮。”

這一次,周揚的戰力令一些人驚訝,收復北疆舊土之後,元寧有很多人都認爲周揚已經衰敗,對周揚十分輕視,卻忘了周揚大軍雖敗,卻未曾受重創,而一直以來,北原尚武的風氣遠遠勝過至略。三十年之亂與元寧皇帝對軍功的推崇才讓至略人重拾淡薄許久的尚武觀念。

江楠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臣以爲議政廳之意未必在周揚。”

紫蘇輕笑:“不在周揚在何處?”

江楠心頭一跳,不敢接話,紫蘇也不強求:“兵部又不管那些事,你知道了,也只記下,不必說話!”

“臣明白!”江楠鬆了口氣,“臣只是覺得應該稟告娘娘。”

紫蘇放鬆了姿態,笑道:“哀家只是好奇,朝廷上的事情沒什麼是哀家必須知道的。”

“是!”江楠瞭然。

等江楠退下,葉原秋才稟報:“太后娘娘,燕貴妃求見。”

“讓她進來吧!”紫蘇淡語,神色平靜,看不出喜怒。

雲沐雪來得很勤,至於原因,宮中沒有人不知道——她想親自撫育四皇子,陽玄顥也向母親請求過,但是,被紫蘇不着痕跡地帶開話題。

陽玄顥這時候也不敢與母后爭執後宮的事情,再說,四皇子在婉妃身邊也並無不妥,宗譜玉牒上也有了記錄,這個時候再讓生母來撫育,未免對婉妃很不公平,對婉妃身後的杜氏家族,更有羞侮的意思。

陽玄顥對雲沐雪的懇請只能迴避。

“臣妾參見太后娘娘,娘娘千歲!”雲沐雪恭敬地行禮。

“坐吧!”紫蘇擺手,“早上不是都來請過安了嗎?”

雲沐雪低下頭,避開紫蘇的視線:“臣妾之前多有疏失……”

“娘娘!”葉原秋忽然進來,打斷了雲沐雪的話,“大皇子暈倒了!”

紫蘇匆忙起身,剛走了幾步,就聽雲沐雪道:“臣妾也想見見大皇子,可以嗎?太后娘娘?”

紫蘇看了她一眼,應道:“好吧!”

陽適的身體不好,之前又病過一場,身體一直很虛弱,暈倒卻還是頭一次,紫蘇有些緊張,過去之後,太醫已經請過脈了,對紫蘇道:“殿下中午用了熱性的東西,經不住才暈倒,臣已經交代了。”

“那就好。”紫蘇稍稍放心,又吩咐:“以後大皇子的膳食需給太醫看過再進呈!”轉頭對太醫吩咐:“你回去,讓醫正找一位太醫專門負責此事!”

“是!臣遵旨。”太醫連忙答應,心裡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下來了。

雲沐雪跟着紫蘇,並未出聲,看了看大皇子正睡得安穩,便隨紫蘇一起離開。

走了一會兒,紫蘇纔想雲沐雪,在廊上停下,道:“貴妃回去吧!”

“臣妾看了大皇子,心裡難受,竟忘了拜辭娘娘,請娘娘恕罪。”雲沐雪連忙道。

“無妨。”紫蘇心裡冷笑,猜出她的下一句話了。

“娘娘如此關心大皇子,真是殿下的福氣。”雲沐雪仍未告辭,“生身母親也不過如此了!”

紫蘇不語,雲沐雪只能道:“娘娘憐惜殿下無母,便是明白,生母是無人可取代的!”

“燕貴妃,你說過了!”紫蘇淡淡地提醒她,“而且,哀家提醒你,宗譜玉牒上,四皇子是婉妃的兒子!”

“他是臣妾的兒子!”雲沐雪無法再冷靜,剛滿月,孩子便被抱走,百露之日,登宗譜玉牒之時,記錄的“母親”竟不是她,而婉妃更是以此爲由,根本不讓她見謹琪。

“哀家說得不夠清楚嗎?”紫蘇冷言。

“謹琪是臣妾的兒子,身上流的是臣妾的血!”雲沐雪堅持,“娘娘,請您將他還給臣妾!”這麼多天哀求無果,雲沐雪再也無法維持任何應有的禮儀。

“燕貴妃,你逾禮了!”紫蘇冷斥。

“臣妾只想要回兒子!”雲沐雪毫不退讓。

紫蘇皺眉:“燕貴妃,哀家覺得,你是表現你的有恃無恐!”這話已是極重,若是其他後宮,此時必會退讓,可是,雲沐雪卻沒有。

“臣妾哪兒來的有恃無恐?”雲沐雪苦笑,話語極其尖銳,“臣妾連兒子都保不住,燕州連幽燕鐵騎都保不住,臣妾哪兒能有什麼有恃無恐?”

“很好!很好!很好!”紫蘇連道三個“很好!”跟着的趙全與葉原秋不由一凜,知道這位貴妃娘娘是徹底激怒紫蘇了。

紫蘇卻沒有發作,沉默了一會兒,淡然吩咐:“讓皇后派個人給燕貴妃好好講解一下宗譜玉牒是什麼意思!上面的記錄又是什麼意思!哀家不想再聽到宮中有任何不合禮的說法!”

謝紋正在與女兒聯絡感情,雖然公主不比皇子,非要抱離到別所養育,但是,身爲皇后,她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與女兒親近,更何況,又已經到年尾了,宮中事務更多,便是這會兒,也是她找了空兒,連忙來看看女兒。

聽了宮人的轉述,謝紋不由抱緊了女兒,半晌無語。

“有勞姐姐了,娘娘一定會遵照處理的!”見皇后不語,謝紋的親信徐尚宮便代爲應答,並將慈和宮來的尚儀送出門。

“娘娘兩天沒見公主了,這會兒心神不定,你擔帶了!”徐尚宮一邊解釋,一邊遞了賞賜。

這位尚儀對此並不在意,笑道:“您言重了!不過,聽葉尚宮的話音,太后娘娘相當不悅了!”

這是善意的提醒了,徐尚宮心領神會,手上又遞了一份東西過去。

轉回時,謝紋已經出了公主的居處,見她過來,便道:“燕貴妃這會兒在哪兒?”

“回娘娘,宮人將貴妃娘娘安置在清寧殿。”按慣例,皇后在長和宮處置犯錯的後宮,都在清寧殿。

長和宮的後六殿中,熙和、清寧、瑞安三殿是皇后處理後宮事務的地方,名字雖然祥和,意義卻大相徑庭,清寧殿更是衆所周知的刑堂。

雲沐雪進宮這麼久了,自然也清楚清寧殿的意義,神色不由有些複雜了。

謝紋也愣了一下:“……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徐尚宮低着頭,恭敬地回答:“即便不是,太后娘娘也未必不高興。”

謝紋明白了,但是,走了幾步,她還是道:“還是去熙和殿吧!”

“娘娘!”徐尚宮想勸,但是,謝紋擺手阻止:“太后娘娘既然沒有說她有錯,還是不用清寧殿的好!”

“……是!”

雲沐雪到熙和殿時,謝紋已經安坐了,見她進來一絲不苟地參禮,嘴角便顯出一絲笑意,眼中的神色卻淡了下去。

“免禮吧!”

“謝娘娘!”

說完這兩句近於制式的對話,雲沐雪站着,謝紋坐着,兩人都不說話,殿內一片安靜,徐尚宮心中暗暗着急。

想了又想,謝紋終於開口:“太后娘娘的諭旨,本宮知道了,但是,本宮想,燕貴妃你對那些是一清二楚的,真的要本宮派人指教嗎?”

雲沐雪的臉色仍然有些蒼白,擡眼看着謝紋,並不回答。

謝紋不耐地皺眉,雲沐雪卻笑了:“臣妾一清二楚,卻做不到!”笑得悽楚。

謝紋的目光不由得複雜了,但是,她是執掌宮法的皇后,容不得感情作主:“宗譜玉牒是身份的唯一證明。四皇子的母親是婉妃!”

“她是臣妾的兒子!”雲沐雪再一次重複。

“本宮知道!”謝紋的語氣相當平靜,“但是,宗譜上這麼記了,四皇子便只能是婉妃的兒子!除非再一次更改宗譜!——那需要皇帝的旨意,並要宗正加印。”

“他是我的兒子,卻只能稱別人爲母親嗎?”雲沐雪苦笑。

謝紋眼中顯出憐憫之意,但是,仍然堅決地道:“是的!”

就是如此。宗譜是這麼記了,四皇子便只能對婉妃盡親子之禮,雲沐雪只能是庶母。

謝紋很認真地說:“燕貴妃,本宮不想再聽到方纔的話。你是貴妃,不可逾禮失態!”

“又是禮法!”雲沐雪冷笑,“皇后娘娘,等你有同樣經歷時再說這種話吧!”

“貴妃娘娘,請自重!”徐尚宮提醒她。

謝紋卻不在意,淡淡地道:“宗譜記名在別人名下的皇子,四皇子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這並不是逾禮的理由!”

“……臣妾明白了!”雲沐雪咬牙應道。

“那麼,本宮相信,宮中不會再出現不合宜的說辭了,對嗎?”謝紋波瀾不驚地問題。

雲沐雪不悅地冷言:“臣妾只是妃妾,能管住的只有自己而已!”

“那便足夠了!”謝紋不深不淺地回了一句。

看着雲沐雪離開之後,謝紋才起身離開。

對這件事,宮中各人的反應不一。

尹韞歡說得最中肯:“皇后娘娘心善。”

婉妃給皇后請安時,爲此事感激了一番,謝紋只是微笑,並不說話,婉妃覺得有點委屈:“娘娘也怪罪臣妾嗎?”這件事從頭到尾,她都沒有發言權,也從未主動爭取過,到頭來,落了滿身的不是!

謝紋搖頭,輕嘆:“我是不知道該說什麼!”跟着又加了一句:“這並非我的意思。”

對雲沐雪與四皇子的事情,她同樣沒有任何作爲。

婉妃稍愣了一會兒,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苦笑,想說什麼,猶豫了一下又咽了回去。

紫蘇對雲沐雪的一系列處置,讓朝中所有人都明白,太后與皇帝的寵妃並不和睦,甚至遷怒於其所出的皇子。

年幼的四皇子前途茫茫,並不樂觀。

倩儀對此有些疑惑,她直接詢紫蘇:“娘娘如此對待燕貴妃與四皇子,並不妥吧?”

“你是說皇帝?”紫蘇笑道。

“陛下雖然未說,但是,心裡想來不會高興。”倩儀揣度着說道。

紫蘇放下手裡的花剪,笑了笑,道:“那也只能由他去了!”

她如此表示,倩儀反而笑了:“娘娘在保護四皇子吧!”

紫蘇揚眉:“你說是便是吧!”一臉不在意的微笑。

倩儀回去後對謝清說起經過,謝清搖頭輕笑,並未說話,直到幾天後,她與永寧王妃說起此事,才聽倩容挑開了紫蘇的一層深意:“杜家世代高官,又是國戚家門,謝家領袖羣倫亦一兩載的事情,太和睦……”

太和睦——便不太好了!

倩儀明白過來,保護與否也許還在其次,在謝家與杜家之間種個釘子,也許纔是紫蘇真正的目的。

選擇太多便會有分歧,更何況是關係家門興衰榮辱的選擇?

謝清是明白的,所以,他沒有說話。

她已不只是永寧王府的寧昭郡主,她現在最重要的身份是皇太后。

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
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