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

更新時間:2006-4-16 21:31:00 字數:5843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六年正月十七,平南大將軍調兵十萬,沿瀾滄江直插西格腹地,由靖平將軍掌令。右議政大臣謝清命戶部調蒼州官倉儲糧二十萬石。

崇明六年正月十八,兵部行文東江大營,急令都督程錄立刻護送蒼州二十萬石儲糧至定安。

崇明六年正月十九,南疆軍克定安,平南大將軍行轅移至定安,康焓行文兵部,定安軍糧告急。

崇明六年正月二十,東江軍運糧至定安。南疆軍急行千里,連克嶽安、德潼、洪陀,圍金橋堡。

崇明六年正月二十三,金橋堡守將降。

崇明六年正月二十四,兆閩出兵西格,急渡瀾滄江,攻西格東線三郡,兆閩大將吉曼遣使至定安,見平南大將軍,言,若至略大軍東出洪陀,南出金橋堡,即視至略對兆閩宣戰,康焓怒,驅使出境,隨即行文兵部。

康焓並非易怒之人,可是,面對兆閩使臣的狂妄,他反手一刀,擊在使臣的身側,硬生生打斷了對方的話,隨之便是一聲冷到極點的斥喝:“送客!”

帳外的親衛立即應聲入內,強行請使者離開,也許是被康焓的冰冷的怒氣嚇住了,兆閩的使臣竟連一句分辯都沒有,直到在行轅大門前遇到康緒。

“尼拉爾大人。”康緒看到他並不驚訝,倒是尼拉爾•蘇迪有些失色。

“威遠侯世子大人?”尼拉爾一直平靜的神色終於有了一絲波動。

“雖然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但是,我元寧並未與貴國交戰吧?若是大將軍激怒之下,殺了您,貴國也無話可說。”康緒淡淡地道,目光卻十分專注。

“元寧已經有自信與兆閩對抗了嗎?”尼拉爾針鋒相對。

康緒微笑:“這種事情只有發生過才知道,我又怎麼會知道呢?貴我兩國此時都不是在自己的國境之內,大人不覺得此次出使有些莫名其妙嗎?”

“當真是今非昔比啊!”尼拉爾笑言,笑容卻有些複雜。

康緒默然一笑,擺手送客。

“你和那傢伙說什麼了?”康緒一進大帳,康焓劈頭就問,他只能微微一笑,無所謂地聳了聳肩,坐下之後,纔回答:

“也就說了一下現實的情況。”

康焓不滿地皺眉,他不太明白弟弟的意思。

“什麼現實的情況?”

“兆閩非昔日的兆閩,元寧亦非昔日的元寧了。”康緒搖了搖頭,笑得有些無奈。

“你是說,吉曼是在虛張聲勢?”畢竟是自家兄弟,康焓還是聽懂了幾分。

“若非如此,烏爾託•吉曼怎麼會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康緒笑着反問。

“去年,吉曼家族就在長老會中連遭打擊,看樣子,兆閩國內的實權者的確是看吉曼家族在軍隊的力量不順眼了。”康焓沉吟。

康緒點頭贊同:“軍隊的力量總是會讓上位者與對手不安的。”

“哼——不說這事了,方纔你還沒來得及說,朝廷這次特別交代了什麼?”康焓坐到首位,正色問道,剛纔正說到這兒,就因爲兆閩使臣的到來,沒有說完。

“齊相想試試水軍的實力。”康緒簡潔明瞭地回答。

康焓爲難地皺眉,道:“此次似乎沒有用到水軍的機會啊!”

“機會不來找我們,我們去找機會就是!”康緒微笑,走到地圖前,指向某一點。

康焓沒有笑,眉頭反而皺得更緊了。

動用水軍是齊朗的決定,可是,如何動卻不是他想的,他並不想過份干涉兵部尚書與將領的權力,他也沒時間想,見過皇帝,他便回到中和殿,紫蘇正在查看興寧殿新呈上的地圖,招手讓他靠近。

“太后娘娘?”齊朗不解地出聲,紫蘇遞給他一份條呈,卻沒有出聲,只是靜靜地站在案前,看着案上的地圖。

“太后還是想要高州城!”齊朗看完條呈便皺眉,目光也落在地圖上。

“你認爲可行嗎?”紫蘇也不反駁,只是笑着問他。

“蘇西港的價值倒是值得冒險。”齊朗沒有明確地回答,但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嗯!”紫蘇微笑。

“太后娘娘……”齊朗有些猶疑地開口,紫蘇不禁有些愕然。

“什麼?”等不到下文,紫蘇微微揚眉,走近他身旁。

“娘娘打算如何處置陛下?”齊朗認真地看着她,語氣中帶着幾分明顯的擔憂。

“我還沒有決定。”紫蘇苦笑,卻是實話實說。

“你不用說,,我知道你的意思。”見齊朗想開口說話,紫蘇輕輕搖頭。

齊朗嘆了口氣,卻還是開口:“還是儘早做決定吧!再拖下去,人心會不穩的。”

“這些,我自然明白,只是……”紫蘇當然也清楚,這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越早結束越好,可是,怎麼做纔好呢?她有些無措。

那是她唯一的兒子,是她最疼惜的人,她無法狠下心來。

更重要的是,她現在所有一切的基礎正是這個兒子,她動不得!

她更捨不得這個唯一的骨血。

也正因此,面對陽玄顥的舉動,紫蘇才更心痛難當!

“陛下沒有解釋嗎?”齊朗輕輕地安撫她。

“……他說,他沒有想到。”紫蘇苦笑,手捉着齊朗的手臂,無奈,但仍有惱怒。

“也許,那是實話。”齊朗有些驚訝,隨即又若有所思地對她言道。

紫蘇不悅地哼了一聲,冷冷地道:“我不信!再說……那也不重要了!”最後的話卻透着幾分決絕與淡漠。

齊朗聽着,神色絲毫未動,只是輕輕一笑,看着紫蘇說:“只怕你捨不得。”

就如他自己,可爲她捨棄一切,仍無法不迴應血緣至親的希望。

紫蘇神色一黯,隨即又想到了什麼,揚眉問他:“你有什麼好意見?”

“太傅並非都是朝中重臣……”齊朗的話點到即止,紫蘇卻明白了,只是她沒有立刻回答。

太傅在元寧皇朝是個很特殊的職銜,顧名思義,太傅是老師,立國之初,太傅是皇子之師,自成宗起,皇子入西館學習,由太學司教中擇人授業,不再有太傅之銜,世祖幼年即位,章德皇后選賢良之士,教導授業,以帝師不同尋常爲名,加太傅銜,以示優容,世祖冊立皇儲之後,以永寧王爲太子師,加太傅銜,命顯宗執弟子禮,自此成例,只有太子與皇帝的老師纔能有太傅之名。

可以說,太傅雖受尊崇,但無品階,只是一個尊稱,只要太子或皇帝對某人公開執弟子禮,此人即爲太傅,禮部與宗人府即會備案在冊。

一日爲師,終生不變,元寧皇朝極重師道,對太傅,做學生的固然要尊敬謙恭,與其學生同輩的皇族子弟也皆需視其爲長輩,不得有所不敬。

元寧皇朝的太傅中不乏六品以下的官吏,甚至還有平民,陽玄顥的幾位太傅倒都是朝臣,尹朔、齊朗等人更是一品重臣,可是,尚有一位只是四品禁軍統領的方允韶,齊朗說的便是他。

幾位太傅中,陽玄顥最敬崇的是齊朗與謝清,便論起親近,恐怕無人能比上教授他騎射的方允韶,齊朗明白紫蘇也有心緩和母子關係,這才推薦了這位。

紫蘇沉吟不語,齊朗也沒有開口催促。

“景瀚,我不能示弱。”紫蘇無奈地搖頭,也是拒絕。

“紫蘇,你應該更在意另外一些事情吧?”齊朗提醒她。

“更在意?”紫蘇愕然,“有什麼事比得上皇帝的作爲?”

“你也說他是皇帝了……”齊朗嘆息,無奈地點出尷尬但必將面對的事實。

紫蘇的心一緊,手緩緩地鬆開齊朗的手臂,她低下頭,苦笑。

“紫蘇,你忘了,聖烈大皇貴妃薨逝後永寧王府的處境是如何嗎?”齊朗輕聲問道,卻是一針見血。

元寧皇朝的後宮等級在太祖時已經完備,可見太祖的妃嬪並不少,但是,太祖皇帝的後宮中,四品以上的只要三位,一位貴妃,兩位婕妤,貴妃便是賜封“清”號的夏汐瀾,順淑皇后在太祖登基後不到一年便薨逝,夏汐瀾便受太祖之命統攝後宮,撫育嫡皇子,夏家自此便擁有了十勳王中最尊崇的地位,史書中所謂“順淑爲貴,聖烈最尊”的說法也因此而來。

若是仔細翻閱史料,或是查看興寧殿封存的奏章,便會了解,太祖一朝,夏汐瀾甚至擁有批覆奏章、封駁皇命的權力。

宣祖即位前,第一代永寧王病逝,世子南征未返,夏家大權由夏汐瀾所出的睿王掌握,即使世子襲爵後也是如此,宣祖對睿王寵信有加,儘管後來宣祖一步步削弱功勳舊臣,但也未曾動夏家一分。

直到成宗即位,因爲章懿皇后與夏汐瀾素來不睦,夏家才受到打壓,但是,章懿皇后很快就遭軟禁,夏家並未有很大的損失,只是,成宗對世家十分不悅,在位期間一力壓制世族,夏家更因地位尊崇,首當其衝,高宗與文宗對夏家的權勢也十分戒備,限制永寧王府涉足政務,到第四代永寧王去世時,夏家僅剩易州軍權在手,而世子夏祈年又先天不足,虛弱多病,夏家幾乎失去了在世族中的影響力。

齊朗提及聖烈薨後夏家的處境,用意便是告誡紫蘇,夏氏畢竟爲臣,她之後,皇帝的態度纔是夏氏興衰的關鍵。

“我明白,所以才更不能讓皇帝行差踏錯!”紫蘇肯定地回答。

家族的利益是首位的,——這是世族子弟自啓蒙伊始便被時刻教導的,即使是女子也不例外。事實上,女子更在意家族的地位,未嫁的女兒在家族中的地位與母系息息相關,便是杜倩儀,也是在記入杜家正室名下後纔有機會得到維侯的寵愛;出嫁後,女子在夫家的地位自然與孃家的盛衰榮辱緊緊相聯。

世人都說商人重利,卻不知,世族對利益是更爲敏感,沒有人會毫無代價地付出一絲關心。

“強壓是不成的。”齊朗搖頭,“只要坐在那個位置上,只要還有自己的想法,就從來沒有一個皇帝會願意讓出手中的權力,聖清端宗是何等平庸之人,不是同樣與仁定太后爭權?更何況……”他沒有再往下說,卻已經道盡了一切。

陽玄顥絕非庸才,天資過人,有明君之質也並非妄語,他怎麼可能眼看大權旁落?

紫蘇沒有接口,沉默着垂下目光,過了一會兒,齊朗了悟地轉移視線,順着她的目光,他看到了興寧殿呈上的西南邊疆地圖。

一瞬間,齊朗明白了她的想法——最初也最真切的願望。

——青史揚名!她曾神采飛揚地宣告她的期盼,可是,現在的她卻是那麼黯然。

“收復北疆故土,足夠了。”齊朗一手攬過她的肩,一手在地圖上劃過,點在圖外。

“紫蘇,你該明白,雖然史筆昭昭,但是,讀書人是最易被誤導的!退一步吧!對所有人都好,包括你!你可以不在乎丹青名聲,卻不能不面對寒族士子。”齊朗低聲勸慰。

“我知道了。”紫蘇閉上眼,幽幽地回答,齊朗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將她變得冰冷的手握住,讓她靠在自己懷中。

齊朗是第二天早晨才離開中和殿的,沒有去議政廳,直接去了兵部,親自交代江楠發了幾份調令,便回自己府上了。

議政大臣位高權重,卻十分自在,除了商討大事,尋常公務大可在家處理,齊朗剛回府,議政廳執事便將一堆公務移交過來,齊朗隨口問道:“尹相與謝相在議政廳嗎?”

“回齊相,尹相吩咐屬下將移交公務後就回府了,謝相尚在,看情形,會在議政廳處理政務。”

齊朗揚眉,提筆寫了一張便箋交給他:“幫我轉交給謝相。”

便箋並未折起,執事接過無可避免地看到內容:“月朗星疏,竹園同遊。”並無署名

齊朗的字是宮閣體,雋逸端正,並不特別,卻很有特色,極爲好認,謝清看過便箋,也沒問話,淡淡一笑,便擱在一邊。

竹有君子之名,但是,元寧世族鮮少在家中引種,用紫蘇的話說:“稍有風起,便有希希索索的聲音,夜深人靜的時候,更加清楚,可怕得很,誰在家中種啊!”

這是一家之言,不過,成越的世族府邸中有竹園的僅有謝府,那也是在極偏僻的角落。

齊朗有興致遊竹園,可見心情不錯,也就是說問題解決了,謝清自然也輕鬆許多。

“你倒有閒情,近來兵部是最忙的吧?”謝清調侃。

“還好,反正將在外,一切都是康焓的事了。”齊朗笑道,卻也是實話,南疆大軍一動,兵部基本就沒事了,不像謝清還得隨時督管糧草與國庫的情況。

“……”謝清一時氣結,只能瞪着他。

“你與方允韶熟悉嗎?”齊朗沒理會他,徑自問道,讓謝清一愣,但是,他隨即便明白過來,搖了搖頭。

“你請方允韶出面勸勸陛下,太后也會做些讓步的。”齊朗平靜地對他說明,“讓陛下承你的情應該對宜婕妤有好處吧?”

謝清皺了皺眉,似乎在計算着什麼,好一會兒,才點頭。

“讓步?太后要歸政嗎?”謝清迅速領悟他的意,眉頭鎖得更緊了。

齊朗搖頭,失笑道:“怎麼可能?只是讓步而已。”

“哦?”謝清有些不信,也有些疑惑。

“大概,或許會行元服禮吧!”齊朗答得漫不經心,顯然的這並不在他關心的範圍。

元服禮是可有可無的,只是表示這個人不再是孩童,有資格使用成人的服飾了,在聖清之前的戰國時期,元服禮最爲盛行,聖清立國後,女子十五及笄,男子二十加冠,十歲之後的元服禮成爲雞肋似的存在,但是,皇室中仍爲皇子、皇女行元服之禮,大富大貴之家也會行此禮,大正一朝,至略人淪爲亡國之屬,世家間以古禮爲名,堅持着自己的傳統,元寧陽氏本就是至略名門,陽淵昊的臣屬也多出自名門世家,元服禮自然保留,但是,世祖以礪兵秣馬爲由,簡化禮儀,元服禮自然被捨棄,此後,元服禮便成爲皇子受寵與否的標誌,可以說,未行元服之禮便與皇位無緣,世族更加不重視元服禮。

謝清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可是卻被齊朗的下一句話嚇了一跳:

“元服禮的進言讓尹相的人上吧!”

真到許多年後,謝清都無法說清,那一刻,他的心裡到底是怎樣一番排山倒海似的情緒變化,也不知道他當時映入齊朗眼中的神情到底如何,畢竟,他們再也沒有談及過那一夜的事。

彷彿有一張天下間最韌的紙,掩蓋了謝清與齊朗之間的所有爭執,在所有人眼中,他們是摯友,是同盟,攜手站在權力的頂峰,至於他們眼中的彼此,無人知曉。

有時,獨自一人時,謝清會回想起那夜的情況,也會認真的思索,齊朗的話中到底有幾層意思——最淺顯的的是“讓太后對尹相徹底放棄!”;再一進步應該是“你去想辦法達成這個目標。”或許,更準確的是“你有辦法達成這個目標。”;再往深處想,便是“我知道你已經有暗棋在尹相一系了。”;再深一點呢?——無論如何,謝清知道,即使齊朗將那些話一起說出口,也不及那一句話讓他背後冷汗淋漓。

這纔是他真正放棄首相之權的原因。

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
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