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

更新時間:2008-2-1 20:59:00 字數:5493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十五年三月二十九,周揚犯茂集,劫掠而去。帝驚怒,詔下鎮北大將軍府,曰:“爾矛爾盾,民脂所得,犯我疆者可攻,傷我民者何守?”詰責之下,永寧王請罪。

元寧皇朝從不對外虜忍讓。世祖皇帝簽了一份城下之盟,年年請罪於廟,從不敢以功業**;而太祖皇帝自立門戶時,便說:“安我同胞,傳我薪火,國祚長綿。”

其實,一次劫掠,根本不需要永寧王過問。鄰近茂集的漳關總兵當時便出兵救援,並以牙還牙,越境十里追擊,全殲那股散軍,元寧軍民傷亡很小。陽玄顥有些小題大做了。

永寧王對於皇帝的詰責並無不滿。事實上,在他看來,鎮守一方,卻讓治下之民有所損傷,無論如何都是過失,即使是小題大做,也不能否認,是自己的疏失才導致有題可做的。

對納蘭永的沉思,夏承正覺得不解:“亦同爲何不言?”宴請中使之後,回到行轅,夏承正纔開口詢問。

納蘭永擡頭,便發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顯然,發覺他不對勁的並非永寧王一人,這裡在場的人都有所察覺,只是由永寧王問出口是最妥當的。

永寧王的親信都在,不止幕僚,還有幾位駐地靠近行轅的將軍,對納蘭永,他們都不陌生。

納蘭永習慣性地笑了笑,又覺不妥,便有些狼狽地道:“屬下在想此事前後的反常之處。”

幕僚們都明白地點頭,幾位將軍皺了皺眉,想告辭了,夏承正卻擺手讓他們坐下,徑自問納蘭永:“怎麼說?”

“周揚劫掠的只是一個邊貿集鎮,陛下何至於如此快便知道,還詰責殿下?即使是愛民如子,也不至於如此!”納蘭永緩緩言道,“殿下之前也說,周揚有近十年未有劫掠之舉了,從帶回的屍首與俘虜看,也並非爲生計所迫的士兵擅自行動。”

“不錯,是很反常。”夏承正同意他的看法,“可是,那又如何呢?”

“周揚想玩,本王就奉陪,反常也罷,正常也好,並無差別!”夏承正極爲自信。

“屬下擔心的卻不是周揚。”納蘭永搖頭,“殿下知道屬下是何出身,根據屬下所知的事例來推斷,這種小題大做的詰責一般都是爲了讓接下來的舉動合理化。”

“亦同是擔心殿下?”坐在夏承正左手邊的中年書生眯起眼,輕輕地問了一聲,但是,一片安靜之中,再輕的聲音也足夠讓所有人都聽到。

這個問題本身就駭人了。

納蘭永苦笑:“我方纔正在思考是否要爲殿下擔心,卻被殿下的問題打斷了思路。”

那人輕笑:“亦同說笑了,此時守拙可不太好。”

“先生可真看得起永!”納蘭永笑了一聲,卻始終不開口。

能坐在夏承正左邊首位的只有他的首席幕僚,他如何不知納蘭永爲何不說,但是,這個心結若是總不能化解,於納蘭永、於永寧王都沒有好處,因此,他淡淡地道:“我只覺得亦同不應有所保留。即使你姓納蘭,此時的納蘭永也是元寧人。”

納蘭永一震,半晌,才正色道:“謝先生指點了。”轉而對夏承正道:“殿下,以屬下之見,陛下另有深意,雖意不在殿下,但是,必然與殿下有關。至於其它,還有等陛下下一步的舉動如何,屬下才敢推斷。”

夏承正頜首:“本王明白了。”眉目間神色頗爲鄭重。

納蘭永一愣,隨即便自我解嘲似的一笑——想來永寧王是知道了什麼,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並非本王有所顧忌,只是,此事關係重大,本王也不敢輕言。”夏承正很坦誠地安撫了納蘭永,“等到能說時,本王自會說的。”

納蘭永點頭,起身行了禮。

這個等待並沒有需要太長的時間,四月初,陽玄顥命兵部增兵北疆。

納蘭永對這個詔命感到困惑,但是,很顯然,夏承正一點都不困惑。永寧王看過兵部公文後的臉色令大堂內所有人都不敢出聲。

“給王妃去信,從現在開始,本王要知道兵部的所有來往公文。”夏承正轉頭對身邊的幕後僚吩咐,那人一愣,隨即便明白地退下。

這件事必須掩過所有人的耳目。

“你們就想想看,我們的皇帝陛下想做什麼吧!”夏承正冷言,拂袖而去,隨即關上的大門讓所有人明白——永寧王是他們禁止出入了。

所有人面面相覷,不過,都很看得開地各自找了個舒服的姿態,隨後開始執行永寧王的命令——想想看!

“增兵北疆,想開戰?”

“不至於吧!再往北也沒什麼必須爭奪的戰略要地啊!”

“再說,這會兒從哪兒調兵?桃花訊剛過,今年水豐,連我們北疆各營都疲憊不堪,各個大營只怕也沒可以立即攻戰的軍隊吧!”

“這會兒還能保證狀態的只有禁軍!”

“禁軍?”納蘭永本來一直聽着他們小聲討論,他不熟元寧的制度,不敢妄言,聽到這句,不由出聲,“禁軍可以出京嗎?”

他旁邊的那位幕僚輕笑一聲,爲他解釋:“京師重鎮,禁軍責任重大,不通戰事,豈不是成了擺設?所以,禁軍、邊軍每隔三年就需輪調一批。”納蘭永以前覺得自己身份特殊,十分注意避嫌,這些軍制上的事情很少過問,這些人也知道,自然解釋得詳盡。

不過,那人顯然沒料到這番話會讓納蘭永的臉色立時一片蒼白,不由詫異:“怎麼了?”

納蘭永苦笑:“知道嗎?周揚每次宮變,成功的一方不是手握禁軍軍權,便是得到禁軍的支持。”

此言一出,屋裡一片寂靜。

“……你是說……”一個聲音猶豫地響起,“……陛下要宮變?”

這個結論似乎荒唐過了頭,但是,聯想到永寧王的舉動,沒人敢說肯定不是。

陽玄顥是否要宮變,紫蘇不知道,夏承正也不知道,但是,無論是紫蘇,還是夏承正,都不會將性命寄予在“可能”二字上。

永寧王妃進宮請安,一番對晤,只得紫蘇三個字:“由他去!”

紫蘇說得冷漠,卻也無奈。

她是皇太后,歸政之後,她沒有干涉政務的權力。皇帝想調遣禁軍,她怎麼阻止?

由他去!且他好何打算吧!

這件事太過匪夷所思,永寧王妃根本不敢對別人說,所有擔心只能困在心裡,

四月下旬,兵部幾番行文之後,只能奏請調禁軍入北疆。

春夏時節,只要沒有戰事,元寧皇朝會讓大批士卒返鄉耕作、興修水利,而桃花汛剛過,夏汛將至的時候,各處大營實在不願爲了不太可能的戰事讓將士奔波。

陽玄顥準了兵部的奏章,但是,同時,又命康焓提前輪調精銳入值禁軍。

對於這份命康焓覺得困惑,隨後趕到平南大將軍行轅的康緒更是氣喘吁吁地疾呼:“不能調兵!”

康緒一直在成越休養,自然清楚其中的問題,不敢寫信,只能親自跑一趟。

康焓沒問弟弟爲什麼,只是彈了彈手裡的公文:“兵部的調兵令,你告訴我如何不服從?”

元寧的軍隊調遣由兵部掌令,除非戰時特旨,調兵令一下,限時到達,任何人都不得違背,否則即同叛逆。

“你就說有邊亂!”康緒早想好了對策,“成越絕對不能去!”

“爲什麼?”康焓沉聲詢問,同在行轅的幕僚、將軍也看向這位侯世子。

康緒張口,剛要回答,隨即又想起什麼,拉着康焓往後堂走。避開衆人後,康緒才悄聲道:“我看着兩宮要出事。”

“太后?”康焓以爲是太后要對付皇帝,想讓自己表態。

康緒半點沒有會錯意,搖頭,道:“是皇上想對付太后。”

“怎麼對付?”康焓皺眉,“軟禁?還是弒母?”

康緒被他的問題一哽,半天說不出話來。

“邊亂這種事是不能亂說的!”康焓回到最初的問題,“你讓我弄虛作假地圓這個謊嗎?到時候,我還怎麼節制諸將?”

搖了搖頭,康焓讓他先去休息:“放心,我有數了。”

回到大廳,康焓一臉平靜:“本將責令康緒禁足反省了!調兵一事,還按我們議定的章程辦。”

此事就此揭過。

五月二十八,平南大將軍府行文兵部,南疆暴雨,山洪不斷,道路塌毀,實難按期抵京,請寬時限。兵部無法駁回,只能同意。

於是,直到七月,南疆奉命輪調的軍隊才抵達成越。

而此時,周揚不斷的侵擾令夏承正不得不再三上書請罪,並請求予以回擊。

七月二十,陽玄顥責成外政廳通告至周揚,元寧將採取最有效的措施保證邊境安全,在邊境肅清之前,邊貿暫停。

七月二十三,輪調的禁軍至北疆,夏承正將大軍沿寒關、漳關一線布開,越境出擊,全面肅清邊境。

到八月底,元寧的行動結束。周揚一再抗議,卻始終沒有更進一步的行動。

這個時候,連最中規中矩的老實人石雲都暗地裡唸叨:“這事兒可太不對勁了!”

感覺到不對勁的人很多,負責外政的謝清自然更不可能毫無察覺,不過,因爲知道周揚的情況,他倒沒太深思。

周揚朝廷上一番爭鬥之後,新君的地位稍穩,但是,二皇子卻掌握了兵權,一時間,兩派的爭鬥由明轉暗,再加上古曼、至略,甚至還有吉薩、北倫,在其中一通運作,朝廷的局面更加詭譎,邊境上幾場小衝突自然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後來,謝清不得不承認,他太過想當然了,但是,當時,不僅他,便是齊朗與紫蘇也都沒有太在意這件事。

崇明十五的八月,他們都在關注皇帝的動作。

陽玄顥將南疆精銳輪調入禁軍後,並沒再作詳細的安排,只是依着慣例,交給禁軍大統領安置,蘇恆安中規中矩,按照前例,將所有人打散,分到禁軍各營各部。

這讓紫蘇等人都感到意外。

難道說,皇帝真的是爲北疆那些事不高興嗎?

“既然北疆暫時無事,不如讓大哥先回來吧!”紫蘇在見永寧王妃時如此說。

永寧王妃回去後便給夏承正寫了信。十幾天後,夏承正的奏章送到成越,懇請回京。陽玄顥也照準了。

倩容這個時候已經明白紫蘇的意思了,晉見請安時找了個沒人在意的機會,悄悄問紫蘇:“真的讓殿下回來嗎?”

紫蘇想試試陽玄顥的反應,但是,陽玄顥的反應令她很困惑,自然也就難以做出決定,不過,倒也有了決定。

“等等看,回來也無妨。”紫蘇倒真的想看看陽玄顥會不會讓夏承正回來了。

曹芾對皇帝准許永寧王返京也頗有意見,陽玄顥不在意地道:“邊關寒苦,正旦佳節,既無戰事,舅舅想回來便回來吧!朕爲何不準?”言罷擡起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難道朕還要等你同意嗎?”

曹芾這個時候才猛然想到,永寧王是皇帝的舅舅,更是先帝指定的顧命大臣。儘管永寧王很少涉足政務,但是,他若是提了請求,皇帝不太可能會駁回。

血濃於水在某些時候並不是一句空話,即使在皇家時也是這樣。

曹芾忽然意識到,他是否猜錯了皇帝的心意。

陽玄顥一連串的舉動似乎都說明他打算對付太后了,但是,曹芾忽然意識到,他是否太過於想當然了。

事實上,陽玄顥與紫蘇之間真的就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嗎?

曹芾想來想去,忽然發覺,自己根本就不能認定皇帝與太后之間有什麼不可挽回的衝突。

曹夫人自然察覺了丈夫的低落情緒,她不敢多說什麼,只能默默地守着。剛響更鼓,她就見丈夫換了一身衣服,披了件鬥蓬正要出去。

“夫君?”

“我出去一下,你先陪着孩子睡吧。”曹芾沒有停下腳步,隨口說了一句便徑自出去了。

曹夫人愣了一下,無聲無言地轉身回房。

曹芾轉了幾圈,纔在城東的一個角落停下,是一座青樓的後門。

“大人安好。”隔着門一個嬌柔的聲音,彷彿看到曹芾一樣,他剛到,聲音便響起了。

“永寧王要回京了,你家主子怎麼說的?”曹芾問得直接,更加冷漠。

等了一會兒,那個嬌柔的聲音纔再次響起:“永寧王尚未抵京。”

曹芾冷笑:“你家主子還真肯定!”

“大人是否有什麼誤會?”

“我擔心你家主子有所誤會。”曹芾冷言,“你們始終在暗,風險都在我這兒,這種合作還有必要嗎?”

那個嬌柔的聲音輕笑:“大人此時想退未免遲了。”

“遲嗎?那是我的事了!”曹芾並不在壯士斷腕,他敢賭也敢輸。

“大人說得嚴重了。”那個嬌柔的聲音也變得嚴肅而冷凝,“大人的確有風險,可是,相比日後所得,的確值得。”

曹芾冷笑:“是嗎?即便你家主子如願,我能得到什麼?”

“大人是否誤會了?”嬌柔的聲音恢復原來的輕鬆,“請稍安勿躁。”

曹芾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門縫裡塞出一張紙。曹芾取了那張紙轉身便走。

就着路邊店面的燈光,曹芾看了一眼紙條,眼中的驚愕許久未褪,但是,還是迅速地將紙片撕碎併吞進肚子裡。

回到家裡,曹芾一下坐到椅子上,一夜沒閤眼。

曹夫人一早起身,看到曹芾一愣,連忙關切地詢問:“怎麼坐在這兒?”

曹芾擡眼看向妻子,半晌才道:“我好像錯了!錯得離譜!”

“什麼?”妻子不解,卻見曹芾起身,邊走邊道:“你去請大夫,我去寫告病的奏章。”

“夫君?”

“快去吧!再多的榮華富貴也要有命有心才能享受。”曹芾苦笑。

曹芾的這個決定在以後才顯出不凡的明智。

很多時候,你的確不能左右局勢,但是,你必須有所選擇,至少,你可以選擇退出。

十月二十三,永寧王的奏章抵京。周揚再次襲擾邊境,永寧王暫時無法回京。

—————————————-

PS:春節要回老家,沒辦法上網,所以,不能更新了。請各位原諒。

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
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