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夫妻深談

雖說看起來確實已經成功地轉移了王玫的注意力,但崔淵仍覺得她眉眼間似籠罩着憂愁。他既不忍心她將事情壓在心底,也不願她因多思多想而傷神。於是,夕陽西下時分,當真定長公主的鹵簿要離開青龍坊時,他便以“一家人從未一同坐過車”爲由,特地要了一輛馬車,帶着王玫、崔簡同坐。

王玫頂着小鄭氏、李十三娘戲謔的目光,坐進了那輛看似樸實無華、內裡暗含錦繡乾坤的馬車中。崔淵將丹娘、青娘遣到了後頭的牛車上去,往外掃了一眼,便將車簾放下了。無聲無息間,公主府的部曲們都駕馬離得遠了些。

“阿實,累了麼?來躺一躺?”王玫將面露疲憊之色的崔簡攬進懷裡,讓他枕在自己腿上。小傢伙許是昨晚太過興奮不曾睡好的緣故,有些懨懨的。聞言便安然閉上眼睛,不多時就睡熟了。

見狀,崔淵問道:“方纔在靜室裡,你聽着什麼了?反應竟如此之大?”

王玫原本正輕輕拍着崔簡,聽了此話,動作微微一頓,回道:“聽叔母提起皇后殿下病重,意欲舉薦名醫。又說皇后殿下賢德,若不幸崩逝,朝堂宮廷必然震動。我以前從未注意過這些事,如今仔細想想,阿家、叔母如此緊張,莫非與奪嫡有關?”

崔淵靜靜地聽着,頷首道:“去年末,魏王進獻《括地誌》,聖人如獲至寶,賞賜無數,甚至於逾越太子之制。褚公等進諫,聖人不以爲然,索性便不限太子使用內庫之物。聖人至情至性,皇后殿下所出的三位嫡子都甚爲寵愛。不過,太子殿下是國之儲君,寵愛之餘也甚爲嚴厲,經常命太子屬官嚴加勸諫。魏王聰敏絕倫,才學出衆,又是嫡次子,便格外受到寵愛與倚重。至於晉王,年紀尚小且又體弱多疾,亦是十分疼愛。”

王玫略作思索,壓低聲音:“奪嫡之事,我們可會牽連其中?”如今歷史已經有了變化,她不知道李承乾這位太子還能不能長久,不敢輕易做出判斷。“先前你設計元十九得罪魏王,豈不是將他推向了太子?”如果這位作死的太子仍然像她記憶中那樣會謀反,那元十九投太子肯定沒有好下場。但如果他登得大位,元十九作爲從龍之臣平步青雲——

崔淵淺淺一笑:“太子身邊能人輩出,元十九不過區區校書郎而已,想出頭也不容易。而且,因魏王素有文名的緣故,太子對成日吟詩作賦的文人並沒有什麼好印象。”他逼元十九投太子,也考慮過後果。元十九雖然是少年成名的狀頭,但在任校書郎時卻表現平平。四年過去,官途名聲不過爾爾,只會吟詩作賦、赴文會揚名,顯然很難爲太子所喜。如此說來,此人當年得了狀頭之名,或許也不過是僥倖而已。

王玫神情略鬆了鬆,忍不住又問:“四郎,以你來看,聖人、皇后殿下、太子、魏王、晉王是什麼樣的性情?我總覺得自己知道得實在是太少了些。但在咱們這樣的人家,卻不能不瞭解皇家之事。何況,叔母與阿家都不免思慮這些,總想爲她們分憂一二。”

崔淵眯了眯眼,忽然托起她的下頜,凝望了她半晌。

他烏黑的眼中光芒閃爍,王玫定定地回視着他,掩下心中因隱瞞而生的歉疚感:“你覺得我問得太多了?杞人憂天?”

“不。”崔淵勾起嘴角,俯身在她脣上輕輕一觸,“我曾以爲你對這些事不感興趣。原來,你並非不感興趣,只是覺得那些事離我們很遠。忽然發現其實朝堂宮廷諸事與我們息息相關,自己卻一無所知,所以才緊張不安?”

王玫頷首,臉龐在他的掌心中蹭了蹭:“幸而還有你在,能爲我解惑。”

“我記得很清楚,方纔你還擔心我也未必知曉這些事。”崔淵摩挲着她柔嫩的臉頰,聲音低啞了些。不過,眼角餘光瞥見正睡得安然的崔簡,他便是再躁動不已,也只能強忍下去了。

“確實是我低估你了。”王玫感覺到他視線中的熾火,臉上微微一熱。

崔淵伸臂,從車廂角落裡取出一壺酪漿,仰頭飲了下去,勉強壓下渾身涌動的情熱,這才道:“方纔我也說了,聖人是至情至性之人,且心胸寬闊,有治世任人之才,擁躉無數,威望非凡。他平時不拘小節,也很護短,容易脾氣上衝,待冷靜之後又能做出合適的決斷,確實是難得的主君。於太子、魏王、晉王等子女,他是一位恨不得將所有東西都捧給他們的好耶耶;於宮廷諸后妃,他愛重皇后殿下,但也頗有些任性妄爲。不過,他縱馬得天下,當斷則斷,亦有勇武狠辣的一面。”

他性情狂恣瀟灑,似乎並不覺得如此評點當今聖人有何不敬之處。不過,王玫知道,這並非他隨意所言,也聽得格外認真。而他所說的這些都與她所知的唐太宗李世民確實很符合。

“至於皇后殿下,則可稱得上是禮法所云的女子之典範了罷。性情雍容大度,嫺靜溫和,敏銳非常。於朝堂諸事,可勸諫君王、見解政事;於宮廷之中,可養育子女,安撫後宮。她所出的《女則》你應當也讀過,她便是照着這些條條框框約束言行舉止。因而,縱然偶有些徇私不當之處,但便是再挑剔的阿家,也挑不出她的短處。”

王玫忍不住嘆道:“或許,她活得很累。若讓我事事按着《女則》行事,我肯定做不到。”

“未必如此。”崔淵道,“皇后殿下將自己的言行化爲《女則》,又如何會覺得疲憊?”

王玫想了想,道:“確實如此。《女則》便是她的所思所想所做,她視爲理所當然。但並非每一位女子,都能做到如她那般克己。”

“也沒有必要做到。”崔淵道,“人各有性情——若所有人都成了一般模樣,這世上之人便再無區別,又有何趣味可言?”

“說得是。”王玫又問,“太子殿下呢?”

“太子殿下、魏王、晉王,我都甚少接觸,暫時不能回答你。”崔淵道,“待過些日子,再與你說罷。不過,如今魏王確實步步緊逼,也早便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但是,聖人之心始終未改,太子殿下儲位暫且安穩,絕不會輕易行廢立之事。”

“雖說太子殿下儲位安穩是件好事,但元十九——”王玫蹙起眉。

“儘管放心。”崔淵安慰道,“我打算再仔細查一查他。”查一查他當初到底是如何當上狀頭的,做校書郎時又有何出彩之處。若是如此,便少不得將他省試時的卷子拿出來參詳一番了——之前他還特地挑出來扔了。“而且,鍾瑀馬上便要與他當同僚了,不但能試探於他,也能隨時關注他的動向。”

鍾瑀?王玫記憶中並沒有這個名字。但崔淵既然提了起來,必定是熟識之人——提到‘鍾’姓,她也只能想起鍾十四郎而已。“那我便放心了。”她只能如此回道,“只盼叔母舉薦的名醫能夠治好皇后殿下,使朝堂、宮廷徹底安穩下來。”

崔淵將她攬入懷中,安慰道:“人各有天命,我們只需步步小心也便是了。”

一個時辰後,真定長公主的鹵簿終於一路北行,回到勝業坊中。金頂朱輪車在崔府內院前緩緩停下,真定長公主一面送鄭夫人下車,一面叮囑道:“阿嫂,這兩日須得煩勞你四處走一走了。”

“貴主安心罷。”鄭夫人道,“幾場飲宴下來,大半個長安城的女眷都能見着。若有什麼佛醫、道醫的消息,都應該不會藏私。倒是尋訪藥王之事,須得子由四處打探一番。可惜子竟近來也不得空,不然,兄弟兩個也能有商有量。”

“這倒是無妨。他想讓阿兄給他一個閒官做做,總得表一表孝心。”真定長公主道,“將這樣的大事交給他,他才願意安安生生地去盡力。”說罷,她又看向後頭剛下馬車的王玫,命侍婢將她喚了過來,笑道:“九娘實在機敏,出了個好主意,阿嫂可得好好賞她。我家去後也讓十三娘去庫房裡好生找些壓箱底的東西。”

“兒不過是靈機一動,搶着說得快了些。”王玫忙道,“便是兒不說,姑祖母、阿家、叔母遲早都會想到。”

“有什麼好推辭的?”真定長公主輕嗔道,“長輩想賞,你便受着就是了。”

“也是你該得的。”鄭夫人接着道。

王玫便只得應下了,跟在鄭夫人身後,目送真定長公主的鹵簿遠去。而後,她又與小鄭氏一左一右,扶着鄭夫人緩步穿過正院。鄭夫人問了幾句曲江池之事,小鄭氏形容得很是熱鬧,崔蕙娘也在旁邊補充了幾句,直教依偎在清平郡主身邊的崔英娘聽得滿臉豔羨。崔簡瞧了瞧她,悄悄地從袖子裡取出個小麪人塞在她掌心裡。崔英娘捧着小麪人,甜甜地笑了起來,看得清平郡主與王玫俱是心中一暖。

“郡主與九娘都未去,倒是可惜了。”鄭夫人將兩個孩子的互動看在眼中,慈愛地笑道,“幸得今日英娘得了觀主開的方子,若是將身子調養好了,過些時日我便帶着你們去貴主的別院裡住幾天。”

崔英娘聽得,笑得更甜了:“兒會乖乖地喝藥、散步,多吃多動!”她倒是將觀主的提點都記在了心裡,又眼巴巴地看向王玫,拉着她的袖子道:“我喜歡叔母做的吃食,好吃。”

王玫想了想,對清平郡主道:“二嫂,明日我便要歸寧,在孃家住一段時日再家來。不如今晚我先列出一份食單,讓廚下先做着?”觀主診治崔英娘時,她也在一旁,知道這孩子在吃食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因而,寫一份食單也不必費太多心思。

“有勞九娘了。”清平郡主笑着致謝。

小鄭氏接着一嘆:“我們可是沒口福了。不過,光是讓廚下做九娘先前弄出的吃食,也夠我們新鮮一陣了。九娘可不能在孃家待得太久,否則,我會親自上門將你們領回來。”

“大嫂只管放心罷。”王玫知道她是頑笑話,也便笑着接了。

到得內堂後,大家便向鄭夫人跪拜告退。鄭夫人微微頷首,道:“四郎、九娘和阿實且留下。”

小鄭氏與清平郡主瞧了瞧他們一家三口,默默地帶着孩子退下了。崔淵和王玫則都想到了什麼,對視了一眼。

作者有話要說:貞觀十六年、十七年應該算是奪嫡最有波折的兩年,嗯,我把歷史事件稍微順了順,但不會完全按照準確的時間來呈現。另外,這裡的歷史人物應該都是我眼中的他們,或者說本文需要的角色,所以有失真的地方,大家也不必太在意了~~~

從關注奪嫡,到捲入奪嫡,有時候就是一個契機而已= =||。.。

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6章 再見前夫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99章 崔家認親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38章 影響王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8章 母女交心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28章 首次相見第88章 下聘納徵第64章 心中糾結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34章 心生抉擇第59章 續絃之意第93章 七郎省試第82章 遣媒提親第85章 波折再起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76章 相見恨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5章 回家首夜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72章 王大婚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51章 有來有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2章 放妻之後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6章 王家夜談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6章 王家夜談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79章 天命不違第50章 重新相識第4章 王家七郎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9章 端陽來臨第49章 崔家四郎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80章 衝突之後
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6章 再見前夫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99章 崔家認親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38章 影響王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8章 母女交心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28章 首次相見第88章 下聘納徵第64章 心中糾結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34章 心生抉擇第59章 續絃之意第93章 七郎省試第82章 遣媒提親第85章 波折再起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76章 相見恨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5章 回家首夜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72章 王大婚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51章 有來有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2章 放妻之後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6章 王家夜談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6章 王家夜談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79章 天命不違第50章 重新相識第4章 王家七郎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9章 端陽來臨第49章 崔家四郎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80章 衝突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