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

自打李恪失蹤,生死未卜後,李承乾原以攢足了勁,痛改前非,要做回父皇和羣臣眼中的那個賢德太子,可還沒幾日,李恪出現在江陵,被武家人救回的消息便傳到了長安城,傳到了太子李承乾的耳中,李承乾彷彿一下子又被打回了原形。

弘文館李承乾藉口身子不適,已經有些日子未再去過,倒是東宮裡的歌姬伶人,傳召地越發地勤了。

東宮內宮承恩殿,本該是太子妃的寢殿,但因李承乾尚且年少,暫未娶妻,故而這承恩殿便空置了,被李恪拿來作宴飲之用。

承恩殿內殿之中,李承乾衣衫半解地躺坐在主位之上,而在他的懷中,則左右各擁着兩位顏色姣好的美人。

“此舞甚好,殿下,請飲了這杯酒。”一曲奏罷,靠着李承乾左側的美人,滿滿地斟了杯酒,捧到了李承乾的手邊,對李承乾道。

李承乾笑了笑,無有不應地從美人手中接過了酒杯,一口飲下。

李承乾飲了左邊之人的酒,右邊的美人一下子便坐不住了,連忙也斟了杯酒,捧到了李承乾的手邊,媚聲道:“請殿下再飲一杯。”

這一次,李承乾竟是沒有這般那般豪爽了,反倒抓住女子握着酒杯的一雙葇荑,一邊把玩着,一邊看着懷中的美人,笑着問道:“要本宮飲酒自非難事,只是方纔那邊酒,是爲方纔之舞,而你手中這杯酒,卻也需尋個由頭出來,若非如此,本宮可不依你。”

這兩個女子,不同於宮中教坊司交出的那些官伶,雖才色雙全,但卻難免呆板了些,這兩個是女子是李承乾自平康坊擷玉樓高價贖買而來的清倌人,最善侍人,又能察言觀色。

他們都是流落青樓的可憐人,雖有幾分容貌,但總歸有年老色衰的一日,不能賣色而終老,她們最好的選擇自然還是靠上了哪位權貴,被贖買了出去,納爲妾室。

而這普天之下,還有比李承乾更能靠的上的貴人嗎?

李承乾乃是太子,她們若是能將李承乾伺候地舒坦了,甚至能爲他生下那麼一子半女的,將來李承乾登基之後,說不得她們還有封妃的命。

這女子眼珠一轉,便道:“殿下乃是儲君,咱們大唐未來的皇帝,既是皇帝,自當處事公允,不失分毫。殿下有人君氣度,方纔殿下飲了姐姐的酒,便也該飲了妾身的酒。”

這女子的話,一下子說進了李承乾的心裡,李承乾聞言,笑道:“哈哈哈,好一個人君氣度,你說的是,本宮身爲國之儲君,自當一視同仁,這杯酒本宮喝了。”

李承乾說着,接過了他手中的酒杯,仰頭一口飲盡。

“殿下海量!”李承乾兩杯酒下肚,面容不改,大殿之下陪坐的杜荷撫掌高聲讚道。

這大殿下陪坐中人之一的杜荷便是蔡國公杜如晦次子,杜如晦得李恪救命之恩,與李恪關係走得親近,但杜荷身爲杜如晦之子,卻與李承乾親善,與太子李承乾、漢王李元昌一衆時常廝混於一處,一向如此。

杜如晦共有兩子,長子杜構,次子杜荷,杜荷雖爲杜如晦之子,但卻未從其父處承得半分文才武略之能,甚至就連其兄也遠遠不如,只是個浪蕩子弟。

大唐權貴,向來嫡長子襲爵,杜如晦將來的國公爵位自然是長子杜構的,杜荷身爲次子,除非李世民看着杜如晦的顏面,另降恩德,否則杜荷最多也就是仗着父蔭,混個閒職,算不得什麼。

可李承乾之所以如此禮遇於他,一來是因爲他們兩人性情相投,二來李承乾是望着能通過杜荷來拉攏杜如晦,以爲己用。

李承乾對杜荷問道:“蔡國公此次南下,乃是爲楚王和揚州而去,如今楚王生還東歸,待得揚州安穩,想必蔡國公不日便將還京了吧。”

杜如晦此前因身子不適,在府中休養了一載有餘,若是旁人如此,興許就漸漸淡出了帝王眼中,淪入邊緣了,但杜如晦卻不同,杜如晦乃李世民心腹,在朝中更是交遊廣泛,哪怕他在府中再休養個兩年,也仍舊是簡在帝心。

杜如晦此次回京,必當重返朝堂,而且李承乾已得到消息,現尚書右僕射李靖有意以足疾不適爲故,請辭尚書右僕射一職,李世民已經準了,而李世民所屬意,接替李靖的宰相人選便是杜如晦。

李承乾若是能在此時將杜如晦拉攏了去,那將來在朝堂之上必是莫大的助力。

杜荷也知道李承乾的意思,回道:“今日午時阿爹確有家書寄來,只是阿爹所寄家書,從不提及朝中公事,東南境況究竟如何,臣也不知。”

杜如晦行事,一向公私分明,朝中公事也絕不會告知家小,此事倒也和杜如晦的所作所爲。

不過杜荷想了想,卻又滿臉神秘地接着着道:“不過阿爹信中雖未多提,但臣卻自送信的家奴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想必殿下也有興趣知道。”

看着杜荷的樣子,想必是知道神秘自東南傳來的秘聞,有意在李承乾面前顯露一二。

只是李承乾看着眼前的杜荷,卻笑了笑,對杜荷道:“二郎所言可是三弟在廬州遇刺受傷一事?”

杜荷驚訝道:“殿下怎知此事,據臣所知,自楚王在廬州遇刺,廬州刺史朱琮已然封城徹查,消息也被嚴鎖,若非傳信回府的家奴與我很是相熟,恐怕我也不知。”

李恪遇刺的消息先傳到了杜如晦耳中,而後又借杜家家奴的口傳到了杜荷處,在杜荷看來,這消息本該最是機密的,可沒想到李承乾竟已知曉。

李承乾笑道:“二郎未免太小視於我了吧,三弟雖身在楚州,身邊又豈會沒有本宮的眼線,就在今日巳時,本宮已經得到了消息。”

秦懷道麾下所率非是李恪最爲親信的楚王府衛率,只是當初隨李恪出京的右驍衛士卒,右驍衛曾爲長孫家的地盤,如今長孫順德雖以去職,但軍中卻還有他的眼線。

李恪遇刺的消息李恪自己本就有意放出,再加上李承乾的眼線,李承乾想要知道李恪遇刺的消息不是難事。

杜荷聞言,拱手對李承乾道:“殿下消息靈通,爲籌帷幄,倒是臣自作聰明瞭。”

李承乾道:“廬州畢竟遠在千里,本宮只是耳目聰明些,伸手難及啊,運籌帷幄倒也談不上。”

李承乾說着,也不知是不是因爲近期東南形勢多轉,還是仗着自己的酒勁有些糊塗了,竟嘆了口氣接着道:“可是可惜了,刺客無能,竟未能一箭射中三弟咽喉,只是擦傷了手臂,若非如此,本宮倒是省了許多心思。”

李承乾之言一落,除了他自己,頓時滿殿一陣靜謐。

李承乾和李恪雖爲兄弟,但卻有奪儲之爭,兩人面和心不和早已是人盡皆知的了,只是李承乾當着這麼些人的面說出這番話,實在是失了計較。

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七章 和親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章 拒辱第七十章 騙鉞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十一章 擇師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一章 接風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三章 靈州軍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八章 鞠文泰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七十章 騙鉞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六章 質子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二十章 初定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七章 和親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一章 定帥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十章 請辭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一章 奉茶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十一章 奉茶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七章 反常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十八章 請旨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六章 岑長倩
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七章 和親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章 拒辱第七十章 騙鉞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十一章 擇師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一章 接風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三章 靈州軍第六十八章 應對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八章 鞠文泰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七十章 騙鉞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六章 質子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三十五章 再會趙德言第二十章 初定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七章 和親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一章 定帥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十章 請辭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一章 奉茶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七十二章 武功郡王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十一章 奉茶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五章 玄都觀第十七章 反常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五十四章 太子妃第五十三章 親事府令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十八章 請旨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六十六章 蠱惑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六章 岑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