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變徵(八)

李旭所處的位置距離王伯當不到一丈,只需**戰馬向前再跨越半步,他就可以將敵人生擒活捉。但這半步,黑風卻無論如何不肯向前跨了。頗通靈性的它發覺對面的來襲者人多勢衆,不到萬不得以絕不肯將主人帶入險地。

“唏――溜――溜”特勒驃發出一聲憤怒的咆哮,前蹄虛踢,硬生生剎住身形。“吁吁噓!”對面數百匹戰馬嘶鳴着止步,四蹄亂刨,如同面對着一頭嗜血猛獸。

“嗚嗚――嗚嗚――嗚嗚!”角聲透過雷聲傳過來,聲聲慢,聲聲碎,聲聲如刀。

“好一匹特勒驃!”來人絕非庸手,稍一愣神的功夫已經發現李旭身邊侍衛不多,笑了笑,臉上的表情瞬間輕鬆,“咱們兩家就此罷兵,翟某便將人頭還你,李將軍以爲如何?”

“翟大當家爲何不試試擊殺我等,就此逆轉殘局呢?”須臾之間,李旭臉上的神色也恢復正常,輕輕搖了搖頭,反問。彷彿根本沒看見翟讓身後那如林槊鋒。

從來者的年齡和說話的口氣上推斷,李旭料定此人必是瓦崗軍前大當家翟讓無疑。否則,其言談舉止中也不會江湖氣十足。迫於形勢,他不得不考慮對方所提的要求。但越是到了這種時候,越不能讓對方看出自己的窘迫來。

“咱們大當家敬你是英雄才跟你商量,別不知道好歹!”翟讓身邊果然有人沉不住氣,沒等李旭的話音落下,便跳出來躍躍欲試。

“要戰便戰,又何必那麼羅嗦!”李旭冷笑,輕輕舉起了手中的黑刀。

此刻戰局已經接近尾聲,瓦崗軍兵敗如山倒。所以李旭所帶的千餘騎兵早已分散開去四下追殺殘敵,留在他身邊的人數尚不足百。而對面的敵將卻帶了足足五百騎兵,還不斷有戰馬從雨幕後衝出來,增大其一方的優勢。

人數多未必氣勢大,博陵騎兵以少擊多又不是第一次!面對優勢敵軍,周大牛等人臉上沒有絲毫懼色。倒是翟讓身邊的追隨者,見到嚇不住對方,陡然膨脹的氣焰又慢慢弱了下去。

雙方遙相對峙,把漫天風雨和戰場上的其他事物統統忽略。雨幕後不斷有潰卒抱着腦袋跑過,雙方卻誰也不出言阻止。而那些潰卒也樂得被忽略,很多人雖然看到了翟讓的旗號,只是楞了楞,旋即撒腿跑向更遠。

不過是短短的數息之間,對雙方彼此來說卻像過了幾千年一樣漫長。終於,翟讓苦笑着重申:“此戰李將軍已經贏了,又何必趕盡殺絕?包裹中是張須陀老將軍的頭顱,我已經命人用上好的楠木裝殮過。請將軍收下,就此放弟兄們一條生路如何?”

“我放過他們這一回,又怎知不會有下一回?難道翟大當家能向李某保證,他們回去後就棄惡從善,不會再提刀劫掠?”李旭將已經提在嗓子眼的心悄悄放回肚子內,繼續不動聲色地與對方周旋。

就在他與翟讓對峙的這段時間,背後的角聲已經響了三回,一回比一回聲音大,一回比一回張徨。那是他領軍出戰前與心腹將領約定好的聯絡信號。除非有特別緊急的變故發生,輕易不會吹響。

“哈哈,李將軍說得對。翟某不能保證任何事情?”不愧是瓦崗大當家,在對方如此咄咄逼人的情況下,翟讓依舊能大笑出聲。他用槊鋒指了指倒在泥漿中的王伯當,又指了指不斷從身邊跑過的潰卒,繼續道:“翟某隻能保證的是,如果李將軍繼續打下去,某將憑着手中長槊和身後這些弟兄們誓死與將軍周旋。能拖延將軍多長時間就拖延多長時間,能掩護多少弟兄平安離開就掩護多少弟兄。當然,若是能與李將軍拼個同歸於盡,翟某也沒白被人叫過一回大當家!”

說道最後,他的話突然一寒,腰桿瞬間挺直,渾身上下殺氣凜凜。

跟在翟讓身邊的瓦崗騎兵也不再鼓譟,緩緩在李旭正前方拉出一條三匹馬縱深的橫隊。槊鋒前指,竟擺出了一幅魚死網破的姿態。

“大牛,把地上那名將軍扶起來給翟大當家送過去!順便把張老將軍的頭顱抱回,改天咱們送往齊郡安葬!”李旭知道不能從對方身上榨到更多好處,只得退而求其次。翟讓等人聽不懂透過雨幕傳來的角聲,李旭自己心中卻是透亮。今天留在中軍坐鎮者是跟他搭檔了多年的老夥計張江,此人做事素來沉穩。如果不是發現了迫在眉睫的危機,他絕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勸主帥儘快結束戰鬥。

“嗯!”周大牛悶悶地答應一聲,將手中戰旗向泥地上一插。然後跳下馬,從泥坑裡架起已經陷入昏迷狀態的王伯當,徑直架到翟讓馬前。

瓦崗衆賊氣官軍將王伯當傷得太重,罵聲不絕,長槊影影綽綽圍着周大牛身邊亂晃,大牛卻像又瞎又聾般,先將王伯當向一匹空着鞍子的戰馬背上一丟,然後雙手接過盛放張老將軍頭顱的包裹,大步轉回本陣。

“我可以下令收兵,並承諾在明日午時之前不再追趕。希望遠道而來的翟大當家能好好休息,並約束士卒,別讓下一戰提前展開!”待大牛在馬背上坐穩了身形,李旭向翟讓抱了抱拳,說道。

“明日午時之前,翟某絕不讓瓦崗軍一兵一卒出現在這方圓四十里內!”翟讓知道李旭已經看穿了瓦崗援軍騎跑得筋疲力盡的事實,乾脆利落地答應。

底牌既然已經被人家看清楚了,他也沒必要再節外生枝。命一小隊親信扶着王伯當先行撤離,自己帶着其餘將士一邊收攏潰卒,一邊向東南方緩緩撤退。

目送翟讓離開自己視線,李旭吩咐親兵吹起號角。片刻之後,軍陣中有鑼聲與角聲遙相迴應。正在追殺殘敵的各部官軍聽到金聲,紛紛住手。有人卻殺得仍然不過癮,不耐煩地抱怨道,“怎麼殺得正痛快時就收兵了,放了這羣王八蛋!李大將軍可真是好心腸!”

“窮寇莫追!大將軍自然有大將軍的道理。有本事,不用聽大將軍的,你找別人打個這般漂亮的勝仗來看看!”立刻有底層軍官扯起嗓子,衝着抱怨者怒叱。

自張須陀戰沒以來,各路官軍對瓦崗罕有勝蹟。這一回能將平素根本惹不起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確令所有人喜出望外。捱了斥責者也不懊惱,陪着笑臉解釋道:“不是想早點將瓦崗賊剿乾淨了麼!咱們也好早點回家!”

“你急什麼?有李將軍在,瓦崗賊還能蹦達了幾天?”有人將話頭接過去,自信滿滿地迴應。

每個人卻都興高采烈。一邊在隊正的組織下打掃戰場,一邊議論紛紛,憧憬着徹底蕩平瓦崗的那一日。李將軍不敗,無論博陵軍和郡兵的士卒們都堅信這一點,毫不懷疑。

心思簡單的他們看不透頭頂上的烏雲,更看不見烏雲背後,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正在醞釀。

匆匆趕回的中軍的李旭連身上的水都沒顧上擦便走進了中軍大帳,迎接他的是數張因爲憤怒而扭曲的面孔。

“徐茂功突破虎牢防線,前鋒已經抵達滎澤。圍困滎澤的王君廓將軍正領兵和他對峙,勝負難料!”不待李旭發問,張江捧起一份被血水染紅了的戰報,顫抖着,送到他的面前。

“什麼?”雖然事先已經做了些準備,此言依然讓李旭的身體晃了兩晃。他伸手搶過戰報,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恨不得每個字都摳透了,才沉着聲音追問道:“怎麼會這樣?徐茂功怎麼可能從虎牢和滎陽之間穿過去?王辨和裴仁基呢,他們兩個幹什麼吃的?”

近十萬精銳官軍擋不住一支瓦崗偏師,這個結果誰也不敢相信。但此事偏偏就發生了,並且恰巧發生在李旭與瓦崗主力決戰的緊要關頭。如果李密能沉得住氣將決戰時間再推遲一日,今天覆沒的將是大隋官軍。

想到這,李旭抓起戰報,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依然是那寥寥幾行字,每個字,卻如刀子般捅在他的心窩上。

“咱們派出的斥候回報說,王辯前日撤向了管城。所以徐茂功從滎陽經過時,城內沒有一兵一卒出來攔阻!至於虎牢關,咱們那些弟兄都睡着了,至今仍無音信!”臉色蒼白的張江哆嗦着,將自己收集起來的消息儘量簡短地總結。

“咯嚓!”突然照入軍帳的閃電晃得李旭眼前一花,用手扶住了帥案,他才勉強穩住身形。虎賁郎將王辯熟讀兵書,此應該知道放徐茂功東進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而虎牢關中的秦叔寶和羅士信更是自己的好兄弟,他們兩個更不可能將好兄弟的後背賣給殺死張老將軍的仇敵。

除非,他們有萬不得已的理由!

“那郎君以爲,秦叔寶將軍和你是同心呢,還是同利?”突然炸起的雷聲背後,他聽見一個聲音幽幽地問。

可張老將軍屍骨未寒?被雨水浸透的鎧甲越來越冷,冷得旭子忍不住牙齒打戰。爲了防止徐茂功東進,他已經派了官軍中最強的王辯部去給齊郡子弟助陣,自以爲兩路官軍之中只要任何一路肯盡責,徐茂功就無法越過虎牢防線。卻萬萬沒料到,關鍵時刻,非但王辯袖手旁觀,齊郡子弟一樣冷血。

這簡直是從背後插過來的兩把刀,每一把上面都塗滿了毒液。好在正帶領幾支郡兵圍攻滎澤的王君廓足夠警醒,奮力擋住了徐茂功的來路。可王君廓所部全是郡兵,他們是瓦崗精銳的對手麼?答案不需李旭去想!

“君廓在信中說,他會想方設法拖住徐茂功一日!”司倉參軍郭方熟知老朋友的能力,大着膽子走到李旭身邊,將戰報的文字低聲重複。

“有一日時間足夠了!”旭子沉聲迴應。他感到刻骨銘心的冷,幾乎想倒下去不再起來。但心中有股火焰又徐徐嫋嫋,爲他提供勉強能繼續支撐的熱氣。

他記得剛纔自己爲了穩妥起見,跟瓦崗軍大當家翟讓約定明日午時之前互不相攻。剛剛打過敗仗的瓦崗軍不會想到官兵們的背後出了問題,他們會利用這一日的時間抓緊時間撤向山區。而眼下各路官軍剛剛打過一場勝仗,心氣更高,剛好能用來進行他事先所制訂的第三步剿匪計劃。

那是他最不願意進行的一步,卻不得不提前爲之。

放下血色軍書,李旭命令擂鼓聚將。徐茂功所部兵馬是整個河南流寇當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如果正面擊敗他的話,河南羣寇將永無東山再起之機。‘如果這一戰註定無法逃避的話,我會坦然面對!’他微笑着走回帥案後,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明朗。年少時的那些經歷浮雲般從眼前掠過,彷彿就發生在昨日。

“咚――咚――咚咚!”雷鳴般的鼓聲驟然炸響,將主帥的命令傳向戰場各個角落。“大將軍聚將,李大將軍聚將!”親兵們策馬在雨幕中來回穿梭,如風尖浪底的一葉葉小舟,身形時隱時現。

“我今年十七,是你哥哥!”昨天,徐大眼笑着從靴筒裡掏出一把匕首,輕輕插在特勒驃的屁股上。然後,他鷂子般飛下馬背,把生存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兄弟。

“徐大眼遠道而來,其兵必疲。”趁着各位郡兵的統領沒來之前,李旭向博陵軍的幾個核心將領解釋,“李密新敗,士氣低落。咱們以逸待勞,勝算……!”

沒等他把話說完,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的、的的,的、的的”由遠而近,直奔中軍大帳。

“誰在中軍縱馬!”滿臉凝重的張江回過頭去,向軍帳門口喝問。博陵軍軍紀嚴明,除了斥候和傳遞緊急軍情的信使之外,嚴禁在中軍策馬疾馳。特別是在作戰之時,出現在中軍的馬蹄聲很容易引發將士們對軍情的誤會,

衆人的怒火被撲面而來的冷風凍僵在臉上。中軍帳門被推開了,親衛們攙扶進一個大腹便便的女人。

“他們要借,借刀…….!”看到旭子,石嵐再也支持不住,僅喊出半句話便軟軟地癱在了侍衛懷中,腳下的泥地上瞬間被血潤透,淒厲醒目。

“喀嚓!”一道閃電裂破長空。灰黑色的天幕下,中軍大帳搖搖欲倒。

軍帳內剎那間冷若冰窟。所有博陵將領的臉都被凍成了青白色。大夥都不是蠢材,無須石嵐把話說完亦明白她想表達的是“借刀殺人”四個字。結合數日前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的,李淵家族即將造反的流言,徐茂功部得以越過虎牢防線的原因已經昭然若揭。

只是這事實真相竟然如此殘酷,殘酷得令每個人的心都爲之滴血。

無論是東都還是江都,如果相信有關李淵家族造反的流言,必然不能容忍造反者的族侄手握重兵在洛陽附近徘徊。比起有百勝之名又素得將士之心的冠軍大將軍,流寇李密的威脅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因此,兩害相權取其輕……

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朝廷無法下旨捉拿李旭。更忌諱一招不甚逼得他鋌而走險,以至威脅到東都安全。所以,在博陵軍與瓦崗軍主力決戰之時,放一股可以決定勝負的有生力量進入戰場便成了某些人的理想選擇。

當然,如果李旭先幹掉李密,然後再被徐茂功斬於陣前更爲划算。等同於未費朝廷一兵一卒,就徹底剪除了兩個心腹大患。

這其中一個大患在半個月前還是國之干城。

“這狗日的朝廷!”王須拔握緊了拳頭,身邊卻無物可擊,氣得把牙根都咬破了,嘴角邊淌出了一股紅色的血。在石嵐到來之前他就懷疑徐茂功的出現是由於朝廷在背後搗鬼,只是耐於身份而不敢明說。此刻,真相已經大白,他無須給任何人留情面。

“瘋子,一羣被豬油夢了心的瘋子!”素來對朝廷負有好感的張江也氣得破口大罵。“咱們千里迢迢從河北殺到河南,還不是爲了他楊家的江山,他們居然想都不肯想一想便……”

他想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只好將瘋子二字再三重複。只有瘋子,纔會幫敵人壞自己的肱股,只有瘋子纔會自毀長城。可大隋朝瘋子偏偏這麼多,先毀了張須陀、然後毀了楊義臣,現在又拎着染血的刀奔向李旭……

“要不,咱們也反了吧!”有人以極低的聲音提議。剎那間,一道閃電裂破黑漆漆的天空,將中軍大帳照得雪亮。待到雷聲過後,大夥纔想起找那個提議者,卻發現很多人都緊閉上了嘴巴,兩眼中充滿了探詢的意味。

無數雙眼睛看向李旭,期待他能拿一個準主意。衆人這才發現大將軍剛纔一直沒有說話,雙手緊抱着已經陷入昏迷中的石嵐,蹲在軍帳口,猶如泥塑木雕。

“郎中,趕快請郎中!”有人大聲地喊叫。冒雨打馬狂奔,從管城一直奔到原武,鐵打的身體也吃不消。更何況對方是一名馬上臨盆的孕婦。

“大夥先回避一下吧,郎中馬上就到了!”站在李旭身邊的周大牛回過頭來,慘笑着說道。

“對,咱們先回避一下,迴避一下!”慌亂中的衆將連聲答應,躡手躡腳從李旭身邊走過。連呼吸的聲音都儘量壓得很低,生怕驚醒了別人的睡夢。

他們自動在中軍外圍成了個小圈子,以免趕來應卯的各路郡兵統領打擾到李旭。朝廷對大將軍動手的消息還沒有傳出去,大夥必須將這件事所造成的傷害削減到最小。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是陛下負大將軍,非大將軍負陛下!”時德方四下看了看,搶在郡兵統領們趕到之前向張江建議,“咱們反正已經擔了惡名,不如索性遂了那些人的願……”

“只怕各路郡兵不肯聽從號令!”張江的眉頭皺了皺,低聲迴應。朝廷的表現終於讓他絕望透頂,作爲從底層一路殺上高位的將軍,坐以待斃向來不是他的風格。

“趁他們還不知情,咱們在在中軍帳附近埋伏好刀斧手。”時德方略眼中瞬間閃出一道寒光,低聲道。“大將軍將各路郡兵都控制在手後,立刻揮軍向西。管城和滎陽旦暮可下!然後直取東都,殺光了那些王八蛋。洛陽附近的地勢險要,周圍還有幾大倉糧食。無論誰人佔據了那裡,都等於定下了霸業之基!退可以保全自家安寧,進可以圖謀天下!”

“此事還得聽一聽大將軍的意思,他這個人……”張江嘆了口氣,目光又投向背後的軍帳。跳動的燭火將李旭的影子在帳壁上不斷拉長縮短,看上去說不出地孤獨。

數名隨軍郎中提着藥箱慌慌張張跑進軍帳,將李旭的身影圍了起來。片刻之後,周大牛等人亦匆匆跑出,不斷將火盆、胡牀、被褥、水壺等物擡入中軍。每名侍衛臉色看上去都非常焦急,每個人眼中都充滿了憤怒與絕望。

隨軍郎中們整日處理的都是刀箭所傷,對婦科急症無一人擅長。好在鍼灸提神和藥物止血之術大夥都粗通一些,七手八腳地折騰了片刻,終於讓石嵐醒轉。

“我沒事,只是有些乏!”發覺自己被丈夫當着衆人的面緊緊抱着,她臉上居然涌起了幾分屬於少女的羞澀。轉瞬,說話的語氣就惶急起來,“郎君趕快離開這裡,王辯前天就返回管城了,徐茂功根本不會受到阻攔……”

“瓦崗軍還有一日半的路程才能到,我已經擊敗了李密,你歇一下吧,藥馬上就熬好!”看着石嵐臉色越來越蒼白,旭子的心痛得如刀攪一般。此刻,什麼朝廷,什麼叛軍,在他眼中早被視爲枯枝爛草!他只希望眼前的人能平平安安熬過這一關,平平安安和自己一道返回博陵。

“那你也得先把退路安排好了啊,大夥都看着你呢?”石嵐在李旭懷裡輕輕掙了掙,微笑着安慰。

“來得及,一切都來得及。我已經擂鼓聚將了,待大夥從戰場上撤下來就安排撤退!”李旭鬆開一隻胳膊,把石嵐虛託在懷中,強笑着說道。“你吃上副湯藥,再睡一覺發發汗,明天就會好起來!”

“我不睡了,我要好好看着你!”石嵐掙扎着伸出一支胳膊,輕輕摸了摸李旭臉上的鬍鬚。那上邊掛這幾滴晶瑩的水珠,不知道是汗水還是眼淚。“我要看着郎君將敵人全都打敗,看着你揚眉吐氣地返回博陵!”

她的手沒有半點溫度,冷得像數九寒天裡的冰。不但讓李旭心裡直打哆嗦,連在一旁邊忙碌的郎中們都看得直髮抖。幾個年青的侍衛受不了這種生離死別的氣氛,走出帳去,背對着衆人悄悄地抹眼淚。

衆郡兵統領已經陸續趕來,不知道中軍帳大內發生了什麼事,忍不住湊在一起交頭接耳。很快,有眼尖者看到了忙進忙出的郎中,恍然大悟般低語道:“莫非是什麼人受了傷,怎麼這麼大陣仗……?”

“不會是李將軍吧!”有人自己捂住自己的嘴巴,瞪大眼睛四處張望。

“胡說,能傷到李將軍的,那得是何等本事!”反駁聲立刻高了起來,伴着雷聲震得人從心裡向外打哆嗦。

如果李大將軍不在了,還有人能治得住瓦崗麼?衆人心裡大勝的喜悅瞬間被絕望所吞沒,在冷雨中手足無措地呆立着,一個個被凍得瑟瑟發抖。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郎中們一個接一個垂頭喪氣地走了出來。“怎麼樣,傷得重麼?”周英等人立刻圍攏上去,七嘴八舌地追問。

“冒雨跑了二百里路,即便是壯漢也撐不下去了,何況肚子裡還有一個八個多月大小的胎兒……”衆郎中不住搖頭,回答聲宛若蚊蚋。

“什麼孩子,什麼胎兒,你們說什麼呢?”周英、鄭勃等人大怒,拉扯着郎中的衣袖子大聲質問。

正爲無法救人而懊惱的郎中們立刻勃然做色,用力甩開袖子,瞪圓眼睛,聲音卻放得極低:“小點聲音會有人把你們當成啞巴,當然是將軍的夫人和孩子了!別吵吵了,給他們一點時間!”

“啊!”衆將軍張開的大嘴簡直可以塞進一個雞蛋。周英等人對李旭的妾室都有一些印象,記憶中那個女子長得並不甚漂亮,只是給人感覺比較堅強,不像個錦衣玉食的貴婦。沒想到她居然堅強到如此程度,能一個人策馬從管城衝到原武。

只是,她不好好地在管城的將軍府中養胎,冒着雨跑到兩軍陣前來幹什麼?

“妾身對不住相公,沒能保護好咱們的孩子!”中軍帳內被臨時格出來的一角空間內,石嵐抽了抽鼻子,低聲道。

“你別想那麼多,先歇息一會吧!孩子沒了咱們還有機會再生。你跟我年齡都不大,將來日子還長着呢!”已經扯去了鎧甲的李旭將妻子貼在自己的胸口上,試圖用自己的體溫爲對方驅趕那徹骨的陰寒。但懷中的軀體依舊在一點點變冷,無論他抱得再緊,都起不到任何效果。

“郎君別怪妾身,妾身也是迫不得以!咱們在管城的家前天就被郡兵給圍了,連臨近的宅院都受了牽連!妾身派了好幾波人,都給郡兵截了回來!”石嵐輕輕咧了咧嘴,想給丈夫一個笑容,眼角處卻有一串晶瑩的淚珠滾滾而落。

“不怪你,我只怪自己笨,居然沒注意提防。你總勸我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我卻總是記不住!”李旭連聲答應着,對自己當日的執拗好生後悔。如果當日肯聽二丫一句話,博陵軍根本不會跨過黃河,更不會有今日之禍。但那個時候,自己想的卻是皇帝陛下的恩義,想得是張須陀將軍的仇恨,唯獨沒有想到自己和家人。

“不是你笨,是人心太惡。他們怕你脫離險境後報復,所以把我扣在手裡當人質。若不是虞大人暗中幫忙……”二丫輕輕吸了吸鼻子,目光中隱隱帶着幾分驕傲。“他派了幾名僕婦來監視我,其中一個身材與我差不多。被我打暈,互換了衣服溜出門。難爲虞大人了,這麼胖的僕婦他也找得到!將來你如果能遇到他,一定要替我說聲謝謝!”

只是在二人剛剛成親的時候,她臉上才經常掛着這種笑容。帶着一點點調皮,還帶着一點點自得。後來因爲兩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大相徑庭,二丫臉上的笑容漸少。再後來旭子身邊有了萁兒,他不是個擅長處理家務的人,更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曾經以爲,當初之所以娶了對方,半是因爲迷亂,半是因爲寂寞。到現在,他才終於明白,這笑容早已刻在心底,日日不曾忘記。

“我定會謝謝他!你別再說話了,稍微歇一歇,緩緩體力!”李旭抹了一把淚,咬着牙道。

“你不要恨他們。恨別人的滋味很難過!”彷彿看穿了旭子心中的想法,石嵐將手從丈夫的鬍鬚旁移開,順勢抓住了他的胳膊。“你答應我,別恨任何人。只要自己活得開心就好。當年我也恨過,真的很累!”

明知道片刻之後便是永別,她卻依然希望看着旭子活得開心,活得自在。“他們是大隋朝的官,當然要聽皇上的命令。況且他們做得並不認真,否則知道我逃了,不會不派人來追!”

“我不恨,我今後只做對咱們最有利的事!”李旭痛得心如刀攪,淚水順着鬍鬚一顆一顆往下淌。

“那就趕緊去給弟兄們分派任務吧,這麼大的雨,他們想必等得很辛苦!”石嵐見李旭終於又依了自己一回,露齒而笑,兩隻眼睛彎成了一雙月芽兒。

“不着急,等你睡着了,我再去招呼他們。幾句話的事情,不需要太費心思!”李旭搖了搖頭,唯恐自己一轉身,彼此便陰陽兩隔。

“你去吧,我就在這裡等着!”二丫戀戀不捨地將合上眼睛,夢囈般道。“我不用看,也能猜到你的模樣。郎君,你不知道我多喜歡你指點江山的樣子,從第一眼看到就喜歡……”

隨着懷中的軀體漸漸變冷,旭子的心也一點點向下沉。“二丫!二丫,你不要睡,我這就去點將!”他大聲叫喊,希望能喚醒那戀戀不捨的雙眸,懷中人卻再不迴應。

“二丫,你等一等,我還沒開始點將呢?”李旭再也承受不住,貼着妻子的臉嗚咽出聲。不到三十而封侯,百萬軍中無敵將,富足的生活,貼心的妻子,還有一個即將出世的孩子,幸福曾經距離他那樣的近,幾乎伸手可得。但就在伸出手指的瞬間,一切就突然碎去了,扎得人渾身上下鮮血淋漓。

簾外雷聲大作,老天好像也發了怒,試圖將眼前這骯髒的世界劈成齏粉。閃電過去後,骯髒的世界卻依然故我,只有地上流淌的泥水又紅了幾分,猶如人心頭滴出的血。

李旭用力的掐自己的大腿,希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不是事實。劇烈的疼痛卻清楚的告訴他,此刻並非在夢中。“告訴我,告訴我,你到底要幹什麼啊!”他站起來,對着冥冥中的主宰者大喊,回答他的卻只有蕭蕭風雨。

這個世界上也許有神,但他們都睡着了。有關人世間的悲哀,他們不想管,也管不着。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李旭慢慢冷靜下來,再次跪下去,用手輕輕地將妻子的衣裳扯平。他記得二丫是個愛乾淨的人,雖然她不喜歡奢華,但平素身上穿的和頭上帶的都會收拾得齊齊整整。她喜歡一根烏木珍珠步搖,那是塞外商號送過來的禮物,因爲只有一付,所以爲了讓萁兒不爭,她當時還弄了些小手段。旭子用手指替她將頭髮攏好,把步搖上的水在胸口上擦乾,重新插回她的髮梢。因爲長時間握着馬繮,她的手心有很多污漬,旭子用衣角沾着水幫她洗得乾乾淨淨,輕輕搭回隆起的小腹上。她的臉依稀帶着淚痕,彷彿被冷雨打落的花瓣,旭子低下頭,用脣輕輕吻了下去,就像在某個陽光燦爛的早晨,他曾經用這種辦法將二丫弄醒。

做完了這一切後,他拉好胡牀上的紗簾,轉身走向軍帳中央。“二丫,我要聚將了,你悄悄聽着,別給人發現!”在回頭的瞬間,旭子於心中叮囑。然後挺直身軀,快步走到帥案後,“擂鼓!”他用盡全身力氣大喊,聲音穿透風雨,遙遙地傳了出去。

“隆-隆隆―隆!”低沉的鼓聲穿雲裂石,轟然炸響。“轟-轟轟―轟!”天空中,無數道閃電與鼓聲遙相呼應,桀驁而不遜。緊跟着,風聲、雨聲、馬蹄聲、號角聲同時響起,宛若一曲雄渾的破陣樂。當所有響聲落下後,天地間慢慢又恢復了安靜,只有淅淅瀝瀝的雨,將紅色血水沖淡,洗淨,慢慢變成虛無。

雨晴後,幾艘小舟順着剛剛打通沒幾天的官道,快速奔向揚州城。大隋天子剛剛吃過幾盞新焙,正準備午間小憩,忽然聽到寢宮外邊的嘈雜聲,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呵斥道:“不是說過有什麼事情先找裴矩和虞世基麼,怎麼又把奏摺送到了朕這邊來。將這冒失的傢伙拖到宮門口打二十板子,省得他下次還不長記性!”

“遵命!”御前侍衛們答應一聲,匆匆跑了出去。嘈雜聲便嘎然而止。片刻後,一曲若有若無的古樂從御花園深處傳來,聽得人心神不覺爲之一清。

“誰在那邊彈琴,好像手法很嫺熟呢?”楊廣將身體歪在錦塌上,迷迷糊糊地問。

“是吉兒吧。咱們的幾個孩子裡,只有她鍾愛這些!”正在替丈夫揉捏肩膀的蕭後側起耳朵聽了聽,笑着回答。

“嗯,指法不錯,調子也找得準。是廣陵散吧,這個譜子不適合她!太悲,缺乏朝氣!”楊廣又聽了片刻,低聲點評道。他在琴棋書畫方面造詣非常高,基本上能做到“聞絃歌而知雅意”的地步。在他看來,琴聲要與周圍環境相適合,如此明媚的日光下弄一曲絕唱來彈,明顯是有些搭配不得當,怪不得聽上去總覺得差了幾分意境,很難引起人的共鳴!

“小孩子麼,還不是就喜歡裝出一副歷盡滄桑的模樣!”蕭後抿了抿嘴,笑着打岔。“由着她的性子彈去吧,咱們家的女兒,又不指望造詣勝過那些當世聞名的琴師!”

“也是,咱們家的女兒,怎會爲別人操琴。不過聽到這琴聲我倒想起一件事情來,吉兒今年有十三了吧?”楊廣忍住一陣陣襲來的睏倦,有一句沒一句地問。

“過了年就十四了,妾身像她這麼大的時候,已經跟陛下拜過堂!”蕭後知道丈夫心裡在想什麼,微笑着迴應。那些同甘共苦的歲月就像一罈老酒,放得時間越長,回味起來越溫馨。

“朕,朕心裡倒是有個好人選。出身寒微了些,但是個知冷知暖的。不像江都這幫傢伙,一個個狼心狗肺!”楊廣打了個哈欠,絮絮地道。“他給朕將河道打通了,咱們等天涼快下來,就可以平安返回洛陽去。這麼大的功勞,朕也不知道該怎麼獎賞他。你說,把吉兒嫁與他可使得?”

“陛下看中的人,應該是不會錯的!”蕭後見楊廣已經困得睜不開眼睛,停止手上的動作,笑着敷衍。

她明白丈夫心目中的成龍快婿是誰,最近一段時間,整個東都的人幾乎都在議論那個名字。帶着四千騎兵轉戰千里,打得瓦崗數萬兵馬不敢回頭。千軍萬馬避黑旗,這樣的少年英雄,也的確配得上自家吉兒。只是此人膽子太大了些,先擅自開了管城倉,又將從流寇手中搶回來的土地毫不客氣地分給了有功的郡兵。通濟渠和官道重新貫通這才幾天,各地送來彈劾他的摺子已經攢了兩大筐。若不是陛下早有吩咐,相關摺子一概不予理睬,朝臣們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妖來!

“有空,有空你去,去問問吉兒的意思!”楊廣翻了個身,呼吸聲慢慢變得均勻。畢竟已不是年青時候,勝不得酒力,臉和脖頸都漲得像煮熟了的蝦子一樣紅。

“嗯!”蕭後輕輕地答應,然後又輕輕地嘆了口氣。眼前人是個盡職的父親,知冷暖的丈夫,雖然他未必是個好皇帝。但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男人呢?對於女人來說,懂得欣賞和憐惜自己纔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排在靠後。

牀榻上的楊廣看樣子已經睡熟了,所以妻子的嘆息聲他根本沒聽見。過了片刻,輕輕鼾聲也響了起來,起起伏伏,聽得人心煩意亂。

蕭皇后慢慢地站起身,躡手躡腳替丈夫蓋好了錦被。雖然已經是初夏,簾外風還約略帶着些涼意。丈夫的身子骨已經大不如前,一點小的風寒足以將其擊倒。凝神對着楊廣的睡相沉思了片刻,她輕輕地走向寢宮門口,幾個一直等候在那裡的太監趕緊湊上前,七手八腳撐起一盞黃羅大傘。

“娘娘要去花園麼?”一名宮女壓低聲音詢問。

“不去!”蕭後搖了搖頭,“剛纔的信使從哪裡來的,侍衛們將他押到什麼地方去了?”

“是從河南來的,好像很急的樣子。見陛下不耐煩,獨孤統領就將他領到朝房見虞大人去了!”幾個太監倒也盡職,略加思索,便給出了一個確切的答案。

“那咱們也去見虞大人,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蕭後想了想,決定。她知道虞世基和裴矩二人喜歡報喜不報憂,眼下江山岌岌可危,可不能再由着二人的性子胡鬧。

彷彿是心有靈犀般,沒等蕭皇后邁開腳步,通往前殿的磚石甬道上便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兩名紗帽歪斜,衣衫凌亂的官員彷彿魂魄都丟了般,跌跌撞撞,狼狽不堪。

“那不是虞大人和裴大人麼?”當值的太監眼神好,遠遠地就認出了來人的身份。

“給兩位大人也打把遮陽傘!”蕭皇后用身體擋住寢店的門,低聲命令。從兩位肱股之臣的神態上看,恐怕外邊發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丈夫剛剛睡下,最不喜歡別人在這個時候打擾他。

虞世基和裴矩二人也知道自己來得不是時候,不敢直接向寢殿裡衝。遠遠地向蕭後做了個揖,一邊喘息,一邊低聲喊道:“臣等見過皇后!河南,河南出大事兒了!”

“兩位大人不必多禮了。什麼事情讓你等這麼慌張,難道不能放一放,等明天再跟陛下說麼?”蕭後板着臉,低聲質問。

“李仲堅在五日前擊潰了李密所部瓦崗軍主力,斬首超過兩萬!”虞世基喘了幾口氣後,強笑着回答。“所以我們兩個想把這件喜事告訴陛下,一時忘了陛下有午睡的習慣!”

“這倒是件好事!”蕭皇后的眉頭跳了跳,聲音在不知不覺中擡高了幾分。她快速向屋子內回望了一眼,透過稀疏的珠簾,看見丈夫依舊在酣睡,猶豫了一下,裝做很高興的模樣吩咐:“你們兩個多等一會兒,待陛下醒了我就告訴他。他這些日子最想知道的便是李大將軍和瓦崗賊會戰的結果,一定會宣召你等詢問其中詳情!”

“是,是,但此戰過後還發生了些意外!”虞世基的話開始變得結巴起來,臉上的表情顯得非常尷尬。先報喜後報憂是他用來對付楊廣的得意手段,換了個對象後,效果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爲了不讓蕭皇后誤會二人在故意愚弄他,另一位參掌朝政裴矩大人趕緊將話頭接了過去,“兩份急奏是同時到的,所以我等只能一塊兒啓奏。疏忽之處,還請皇后包涵!”

“說吧,還有什麼事情,莫非李將軍受傷了麼?”一股不祥的預感瞬間涌上蕭皇后的心頭,強壓住心中的緊張,她用顫抖的聲音追問。

“不,不是受了傷!”裴矩額頭上汗珠滾滾,實在不知道自己該怎樣表達才能讓消息聽起了不太那麼令人震驚。“李,李將軍和東都之間出了些誤會,沒有追殺瓦崗衆……”

“等陛下醒來,讓他親筆寫封信調解一下就是了。不過是幾倉糧食罷了,段大人他們也是,又要讓人賣命,又不給人吃飽!”蕭皇后笑着搖頭,帶着幾分不滿的口吻說道。

爲了幾個捻酸拿醋的留守官員而失去一員虎將,瘋子纔會幹這種無聊事情。裴、虞兩個都是有多年輔政經驗的老臣了,居然耐着一些人的顏面不去處理。怪不得這幾年天下越來越亂,柱石之臣都是這般模樣,能將國家治理好纔怪?

“不是,不是這麼簡單!”素來沉穩的裴矩急得直跺腳。蕭皇后天子聰明,不像楊廣那樣好糊弄,所以很多專門爲楊廣準備的說辭此刻一句也用不上。

“難道東都那邊還敢違背陛下的旨意麼?”蕭皇后被裴矩欲言又止的模樣惹得心煩,問話的聲音中漸漸透出了怒意。

“不是,不是違背!”裴矩低下頭,不敢與迎面那咄咄逼人的目光相對。反覆嘟囔了好幾遍廢話,他終於把心一橫,低聲奏道:“娘娘榮老臣把話說完!東都那邊誤會李將軍和李淵叔侄二人勾結起來造反,所以就打開了虎牢、滎陽一帶的防線,把徐賊茂功放到了李將軍背後。李將軍剛剛與瓦崗主力打完了一場,發現自己被人出賣,大怒之下舉止失措。結果被翟讓、徐茂功兩人前後夾擊…….”

“最後結果怎樣?李將軍不是帶着騎兵麼?他橫下心來向回闖,賊人怎能攔得住他?”午後的陽光突然變得有些刺眼,蕭皇后前後晃了晃,扶住了貼身宮女肩膀,才勉強站穩了身體。丈夫剛剛纔跟她提起這個年青人,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步了張須陀老將軍的後塵。可此人用兵分明很謹慎的啊,怎會突然間性情大變?

女人的直覺告訴她,這其中必然有隱情。但指望裴矩和虞世基兩個完全實話實說,無異於癡人說夢。強壓住令人窒息的心跳,蕭皇后繼續問道:“他沒有向管城和虎牢求救麼?還是求了救后王辯和裴仁基兩個沒回應。”

“是東都那邊下旨,命令王辯和裴仁基兩個按兵不動,並隨時準備將李將軍捉拿歸案。所以李將軍也沒有向滎陽方向突圍,而是先遣走了郡兵,然後帶着麾下士卒直奔黃河渡口。在渡口邊上他被流寇纏住,雙方激戰了一天一夜。據留守管城的王辯大人所奏,最後李將軍兵敗,不肯被敵軍折辱,連人帶馬跳入了黃河!”

能糊塗的地方,裴矩儘量向糊塗裡說。據信使私下透漏,是東都派出段達、劉長恭等重臣帶領數萬兵馬堵住了李旭的退路,而瓦崗軍又趁勢回殺,三路兵馬對李將軍構成了合圍之勢。李將軍見大勢已去,不願讓郡兵們白白送死,才主動下令給郡兵統領們,要求他們帶着郡兵們通過段達等人的防線各自返鄉。隨後,四千博陵騎兵寡不敵衆,被兩支瓦崗軍聯手絞殺於黃河南岸。

但這話不能如實說給皇帝陛下聽,否則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掉腦袋。逝者已以,不能因爲一個可能已經不在人世的失敗者而再毀掉更多的國家柱石。

“天!”蕭皇后再也堅持不住,整個人都軟了下去。在丈夫口中,那個少年是大隋朝最後一根樑柱,雖然他也姓李,很可能正應了那個桃李子的民謠。但夫妻二人儘量不去想壞的一面,把朝廷復興的希望都寄託在這個上天賜下來的絕世勇將身上。沒想到,留守東都的人會如此聰明,聰明到自毀長城。

“有人看到屍體麼?還是瓦崗軍憑屍索贖?要多少錢,我來出。你們儘管派人去應下來!”被兩名宮女用力攙扶着,蕭皇后依然覺得腿腳發軟。抹了拔淚,她語無倫次地追問。

“至今沒發現屍體,那兩天雨太大,估計被河水沖走了!其他消息也不確切,臣等已經下令地方官員和各位監軍們重新寫一份詳細奏摺上來,把事情的起因和最後結局寫清楚,任何人不得蓄意隱瞞!李將軍的身後事,臣等也商量過了。就按張老將軍先例,決不虧待了他的家人!”唯恐把自己也牽連進去,虞世基趕緊在旁邊補充。他相信東都方面會給出一個說得過去的答覆,也願意給李旭一個令人羨慕的身後哀榮。

只要能把眼前這關糊弄過去,他和裴矩二人剛纔甚至商量好了抓兩個替罪羊出來,以免此事牽連太廣。

“人都沒了,再調查真相有什麼用?封個再高的官爵有什麼用?難道還能讓他活過來麼?還是爲了塞天下悠悠之口?”蕭皇后以手掩面,哽咽着質問。

背後的那些貓膩她約略也能猜得到,那個少年過於正直,過於善良。總是一廂情願地把所有人往好處裡想。卻不明白這官場本來就是時間最骯髒的,不能和光同塵者,最後的結局只有毀滅!

“娘娘保重身體!”裴矩和虞世基趕緊向後退了半步,眼觀鼻,鼻觀心,以免看到更尷尬場面。

出乎他們二人的意料,經歷了最初的軟弱後,蕭皇后快速鎮定了下來。“就這些麼?”她抹去腮邊的淚,冷笑着向兩位肱股之臣詢問。

“就,就這些。臣等不知道該不該讓陛下,陛下知曉?”裴矩和虞世基二人被蕭後盯得脊背發涼,低着頭,有氣無力地回答。

“還是,還是別讓陛下知道了吧!反正已經到了這般田地!況且你等已經瞞了他那麼多,何必不再多瞞一件!”蕭皇后笑了笑,命令。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輕鬆,彷彿頓悟禪機般,瞬間放下了心頭所有負擔。

“但,但憑娘娘做主!”裴矩和虞世基互相看了看,然後迫不及待地回答。一件讓人魂飛魄散的消息居然如此輕鬆地就能矇混過關,早知道如此,大夥又何必自己把自己嚇個半死!

“陛下剛剛睡着,你們去處理其他事情吧。等他醒來後,自然會召見你們!”蕭皇后回頭看了看醉夢中的楊廣,笑着叮囑。

“臣等遵命!”裴矩和虞世基兩人也心虛地向寢宮內看了一眼,躬身回答。

望着兩位肱股倉惶遠去的身影,蕭皇后愣愣地站了片刻,然後又緩緩轉回了寢宮內。沒有必要再去問吉兒的意思了,丈夫所看重的人十有已經不在人世。這個曾經鼎盛的大隋朝,也很快就要如園裡的瓊花一樣落去。既然結局已經依稀可見,與其清醒着忍受折磨,還不如和陛下一同糊塗着,直到路的盡頭。

“外邊有什麼事情麼?”龍牀上的楊廣翻了個身,喃喃地問。

“沒事,園子裡的瓊花落了!”蕭後笑了笑,低聲回答。

“嗯,沒事就好!你也休息片刻吧。別操心太多,累壞了身體!”背對着妻子,楊廣夢囈般叮囑。藉着打哈欠的瞬間,輕輕用手抹去了眼角上的淚痕。

—————————————————尾聲——————————

四月的天,就像上位者的臉,誰也預料不到何時陰,何時放晴。這種電閃雷鳴的氣候最招人煩,特別是在心神不寧的時候。監軍御史蕭懷靜手裡拿着一支筆,坐在書房內沉吟。硯臺上的墨都已經快凝住了,一份奏摺卻寫了再揉,揉了再寫,半天也想不好合適的措詞。

“反正姓李的已經兵敗身死,怎麼糊弄都不會有人替他出頭!”看了看對着窗口砸個不停的閃電,他自言自語地替自己壯膽兒。但左右眼皮卻一直跳個不停,心裡邊也惶惶的,彷彿感覺到今天要發生什麼大事兒般。

還能發生什麼事情呢?對手不過是個莽夫而已。自己和東都的那幾位大人只是動了動嘴巴就除掉了他。雖然又讓李密撈的個大便宜,總比眼睜睜地看着他挑戰大夥的底限來得好。況且會打仗武將多得是,當年晏子二桃殺了三士後,齊國不照樣有司馬將軍撐起半邊天麼?

莽夫,到最後關頭依然有婦人之仁的莽夫。想到當日的兇險情況,蕭懷靜至今還心有餘悸。四萬多郡兵從前線掉頭向西,當時大夥都以爲捅了馬蜂窩。誰料郡兵只是各回各家而已,姓李的根本沒有造反的勇氣!

他既然到最後都沒造反,再牽強附會地說其心懷不軌就糊弄不過去了。不如把“功勞”全推給瓦崗軍。想到這,蕭懷靜終於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秦叔寶和羅士信兩個也不用在大牢裡關着了,許給他們些好處,兩個不入流的地方武將還不感激自己平反昭雪之恩。武將麼,就該是文人手裡的劍,指向哪裡便砍向哪裡,最忌諱自己想東想西。

“蕭大人忙什麼呢?”一聲招呼從門口傳來,打斷蕭懷靜的思緒,擡起頭,他看見裴仁基緩步踱進書房。

“在想給江都的奏摺。裴、虞兩位大人問李將軍到底有沒有反意,我不太好回答!”蕭懷靜擡頭看了虎牢關守將裴仁基一眼,然後又將心思集中到奏摺上。

“蕭大人當日不說手裡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姓李的造反麼?直接呈到東都不就行了麼?何必費這麼大的勁兒?”裴仁基看了看團在書案旁邊的一堆寫廢了的紙張,有些驚詫地問。

“當日,當日我也是被東都所逼,纔不得不那麼說。但現在看來,越王殿下可能是誤信了謠傳!”蕭懷靜皺了皺眉頭,說道。

他最煩別人哪壺不開提哪壺!此事本來與姓裴的無干,但此人偏偏多生是非。當日在自己下令封鎖關門,並派兵捉拿秦叔寶和羅士信二人以防走漏消息時,此人就有些推三阻四。若不是有段大人事先有所準備,特地送來了親筆信和越王殿下的手諭,說不定一個完美的謀劃就要壞在姓裴的手裡。

“哦,原來反與不反,俱在大人一張嘴!”裴仁基卻沒有半點不惹人討厭的覺悟,說出的話讓蕭懷靜聽起來直憋氣。

“裴大人這是什麼意思!”蕭懷靜本來就看裴仁基不順眼,將筆向向案上重重一丟,厲聲質問。

他是大隋皇親,後臺硬度在整個朝廷中數一數二,可不怕得罪一個裴氏遠方子弟。況且監軍的權力本來就比主將大,雙方真的翻了臉,最後姓裴的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平日只要蕭監軍一豎眼睛,裴通守肯定忍氣吞聲。誰料今天所有東西都不對勁兒。聽到對方的怒喝,素有窩囊之名的裴仁基非但沒有退讓,反而向前走了幾步,站在監軍大人的面前冷笑道:“我也接到密報,說蕭大人蓄意謀反!”

“你,你血口噴人!”蕭懷靜被裴仁基的舉動嚇了一跳,身體後仰貼上了牆壁,厲聲叫道。

“放心,蕭大人死後,我也會向江都上本,申明這是一場誤會!”裴仁基笑着拔出橫刀,掃起一片殷紅的血光。

紅色的血,淌滿整個屋子。

太原,唐公府。處理掉朝廷派來的王威、高君雅兩名隋將後,所有人都長長出了口氣。萬事都已經具備,只待建成和婉兒等人返回太原,李家就可以放手一搏。雖然爲了這一天付出的代價有些大,但化家爲國的機會畢竟已經來到了眼前!

也有人神色凝重,唐公李淵的心腹愛將劉弘基就是其中一個。處理完了善後事宜,他將二公子李世民拉到一旁,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嘀咕些什麼。也許是出了什麼誤會,二人最後竟然爭執了起來,說話的嗓門越來越大。

“二公子玩得好手段,就不怕青史上留下罵名麼?”猛然,有一句話順着風傳開,鑽入了所有偷聽的耳朵。

“今後的歷史,將由你我來寫!”李世民笑着迴轉身,大步遠去。

第六卷《廣陵散》卷終

第二章 展翼(八)第八章 疊唱(二)第三章 何草(五)第二章 吳鉤(一)第三章 浮沉(四)第二章 虎雛(六)第三章 扶搖(一)第三章 爭鋒(二)第三章 曠野(六)第一章 大賊(七)第二章 展翼(四)第六章 錦瑟(四)第一章 大賊(三)第三章 烽火(一)第四章 醉鄉(二)第二章 背棄(四)第四章 取捨(八)第一章 出柙(四)第四章 變徵(七)第三章 爭雄(三)第四章 干城(六)第三章 浮沉(四)第四章 國殤(六)第七章 盛世(十)第二章 展翼(八)第五章 獵鹿(九)第四章 變徵(六)第四章 爭雄(四)第三章 浮沉(一)第五章 無家(六)第五章 諾言(四)第四章 取捨(四)尾聲二(架空版)第二章 展翼(五)第一章 大賊(一)第五章 獵鹿(七)第六章 持槊(八)第五章 諾言(三)第二章 虎雛(四)第四章 干城(四)第二章 出仕(二)第三章 爭雄(五)第四章 國殤(六)第三章 無衣(七)第五章 歸途(二)尾聲二(架空版)第一章 大賊(二)第四章 干城(三)第五章 無家(四)第一章 出柙(一)第二章 展翼(八)第五章 諾言(一)第二章 壯士(五)第三章 曠野(二)第四章 取捨(三)第二章 吳鉤(四)第二章 背棄(六)第六章 持槊(四)第四章 補天(五)第一章 出柙(四)第一章 出柙(六)第三章 何草(七)第七章 盛世(二)第四章 變徵(七)第四章 補天(七)第二章 壯士(六)第五章 無名(四)第五章 歸途(一)第七章 盛世(一)第五章 無名(四)第一章 肱股(三)第二章 出塞(二)第六章 錦瑟(六)第一章 肱股(三)第四章 醉鄉(二)第三章 爭雄(六)第一章 擊鼓(七)第四章 取捨(四)第二章 出塞(三)第三章 爭雄(七)第五章 諾言(一)第五章 無家(四)第四章 醉鄉(三)第三章 曠野(二)第四章 國殤(四)第一章 羽化(三)第一章 擊鼓(七)第四章 干城(七)第五章 無家(二)第六章 持槊(五)第二章 出塞(四)第三章 爭雄(八)第二章 吳鉤(三)第一章 大賊(六)第二章 壯士(三)第四章 變徵(六)第六章 錦瑟(六)第一章 大賊(七)第四章 干城(五)第四章 取捨(五)
第二章 展翼(八)第八章 疊唱(二)第三章 何草(五)第二章 吳鉤(一)第三章 浮沉(四)第二章 虎雛(六)第三章 扶搖(一)第三章 爭鋒(二)第三章 曠野(六)第一章 大賊(七)第二章 展翼(四)第六章 錦瑟(四)第一章 大賊(三)第三章 烽火(一)第四章 醉鄉(二)第二章 背棄(四)第四章 取捨(八)第一章 出柙(四)第四章 變徵(七)第三章 爭雄(三)第四章 干城(六)第三章 浮沉(四)第四章 國殤(六)第七章 盛世(十)第二章 展翼(八)第五章 獵鹿(九)第四章 變徵(六)第四章 爭雄(四)第三章 浮沉(一)第五章 無家(六)第五章 諾言(四)第四章 取捨(四)尾聲二(架空版)第二章 展翼(五)第一章 大賊(一)第五章 獵鹿(七)第六章 持槊(八)第五章 諾言(三)第二章 虎雛(四)第四章 干城(四)第二章 出仕(二)第三章 爭雄(五)第四章 國殤(六)第三章 無衣(七)第五章 歸途(二)尾聲二(架空版)第一章 大賊(二)第四章 干城(三)第五章 無家(四)第一章 出柙(一)第二章 展翼(八)第五章 諾言(一)第二章 壯士(五)第三章 曠野(二)第四章 取捨(三)第二章 吳鉤(四)第二章 背棄(六)第六章 持槊(四)第四章 補天(五)第一章 出柙(四)第一章 出柙(六)第三章 何草(七)第七章 盛世(二)第四章 變徵(七)第四章 補天(七)第二章 壯士(六)第五章 無名(四)第五章 歸途(一)第七章 盛世(一)第五章 無名(四)第一章 肱股(三)第二章 出塞(二)第六章 錦瑟(六)第一章 肱股(三)第四章 醉鄉(二)第三章 爭雄(六)第一章 擊鼓(七)第四章 取捨(四)第二章 出塞(三)第三章 爭雄(七)第五章 諾言(一)第五章 無家(四)第四章 醉鄉(三)第三章 曠野(二)第四章 國殤(四)第一章 羽化(三)第一章 擊鼓(七)第四章 干城(七)第五章 無家(二)第六章 持槊(五)第二章 出塞(四)第三章 爭雄(八)第二章 吳鉤(三)第一章 大賊(六)第二章 壯士(三)第四章 變徵(六)第六章 錦瑟(六)第一章 大賊(七)第四章 干城(五)第四章 取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