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馬球與毒酒(上)

馬球這玩意,在中原早已有之,但以前大多是一羣貴胄子弟策馬奔馳間揮杖擊打圓球取樂,沒聽說有什麼判明勝負的嚴整規矩。

貞觀初朝廷擊滅頡利可汗後,大批突厥降人入朝侍衛,磧路商道漸開,到長安的商胡西蕃也越來越多。先是一些年輕的突厥衛士尋地打馬球取樂,把塞外慣用的那一套規則原樣帶過來,在土場兩端栽埋門柱、約定以擊球入門柱之內爲“拔得一籌”,要麼得第一籌者勝,要麼籌多者勝,依據實際可調整取勝準則。

有了相對明確的規矩,又能爭勝負,打起球來就好玩多了。數年之內,這球戲風靡長安,太子諸王駙馬三衛等貴家少年郎,一個個都愛縱馬馳騁揮月逐星,李元軌兄弟自不例外。但是……楊信之例外。

原因很簡單,他太壯太沉,找不着承載力又強、又折轉足夠靈活的乘馬。

屯營衛士陪侍親王貴戚等打馬球,本來是常事,楊信之自己也極愛玩樂,起初和同事夥伴一起都去馬球場習練過。然而他體重大約是李元軌的兩三倍,連平日行路,都要挑着最肥壯高大的坐騎,換馬頻次也比同行人繁多。這場上打球,要求乘馬機警敏捷、即衝即收、控縱如意,合用的都是較爲纖細修長的駿馬,哪裡禁得住楊肉塔騎乘衝殺。

他練習過一兩次,再去廄中挑選坐騎時,據禁軍中流傳的笑話,所有馬匹一看見楊肉塔的高壯身軀,立刻一羣一羣倒地裝死,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廄中人都笑得打跌,楊信之自己也覺無趣,此後就不練了。

陪同李元軌和兄弟們打球時,他只負責在場邊呼喊唱好。實在看得手癢,就和幾個騎術不佳的衛士同伴一起“步打”,即不乘馬,靠兩腿在地面上奔跑,揮杖擊球,也算得一種樂趣。他身高腿長步子大,體格又壯不怕推搡,步打中頗佔便宜,技藝也練得不錯。

可吐谷渾舊太子尊王指定要和楊信之打馬球決戰,那一定是不肯步打的。

馬球傳入吐谷渾並興盛發達於斯,時間應比傳入中原早,尊王想必也是打球高手,經驗豐富。他一看楊信之身材,立刻明白其中關竅所在,抓住天子語中“隨便怎麼鬥”的疏漏,徑直提出以打球決勝。這也算是臨死前的最後掙扎,一言既出,連皇帝都愣了一下。

尊王不過一介死囚,天子自然可以一口拒絕他這無理要求,毫無後患。最多……有一點折損威風面子而已。

皇帝扭頭去瞟一眼楊信之——剛剛揭示身份的吐谷渾新太子,笑問:

“諾曷鉢,你小叔父向你挑戰呢,一對一馬球決勝負,你意如何?敢不敢接?”

楊信之今天是自至始終都沒醒過神來,胖臉上還是一片迷茫呆愣,立在當地反應半晌,才和母親一起跪地,回覆天子垂詢:

“臣……臣……奉陛下敕旨。”

旁邊圍觀的大羣蕃客使節發出嗡嗡議論聲,似是對這新太子的表現感覺失望。看熱鬧的不嫌事大麼……天可汗陛下也掃視周圍一眼,嘆口氣:

“成。那你倆就開打吧。別說我大唐仗勢欺人啊,這麼着,無忌——”

他向立在一邊的司空齊國公長孫無忌招招手,肥胖的國舅趕緊挪身過來聽命。當着衆人,皇帝一本正經地下令:

“你去驊騮馬坊,牽兩匹良馬過來。要兩匹大小性情相差不多、毛色區分明顯的,給他叔侄倆騎着打球用。牽過來,叫尊王這小子先挑。”

語調平平淡淡的並無異狀,但從李元軌侍立的角度看過去,他覺得自己兄長眉目掀動得微妙,是在給大舅子使眼色。

使眼色讓他去幹什麼呢?李元軌一時猜想不透,長孫無忌卻似心領神會,躬身應喏,轉身便向南行。

那驊騮馬坊位於皇城西南,長孫國舅帶人從順天門街入皇城,要走上一陣子纔到達,再挑選馬匹牽過來,又需另外費時。乘此空隙,禮儀使奏準,先將啓殯大典舉行完畢。

於是侍從收拾場面,各人歸位,禮樂再響。尊王則被捆成角黍先押到一旁,由多名衛士看守,儘量不妨礙禮典進行。他還是不服氣,向着天子又喊了一串蕃語,在場的鴻臚寺譯語人被叫過來,聽完翻譯道:

“這賊子是問,如果他打馬球贏了楊郎君,有什麼好處?可否保命回國?”

“做什麼大夢呢?”皇帝甩袖回列,只丟下一句話,“他贏了,能死得體面尊嚴一點。”

好吧……李元軌也回入兄弟行列中,隨着贊禮哭拜起興。剛纔這麼一打岔,所有人包括天子在內,都對啓殯大典心不在焉,敷衍了結完事,心思都在那一對慕容叔侄的馬球對戰上。

太上皇的梓宮轀輬車以及隨行車駕儀仗啓行,浩浩蕩蕩的隊伍尾端還沒在天街上消失,長孫無忌帶兩個內侍,牽着一白一紅兩匹駿馬,施施然轉出四方館院牆角,進入順天門外等待的人羣視線。

兩匹馬果然體格相差不多,都比打馬球慣用的那些肥壯,長孫國舅還是考慮了楊信之的身材問題。不過這沒多大助益,李元軌暗暗嘆着氣想,一對一打球的話,取勝關鍵在於控馬的節奏和馬上揮杖的準頭,這二者,楊信之都太生疏,會輸得很慘。

人羣聚攏,圍觀尊王當先挑馬。吐谷渾少年被綁着,面孔五官上還帶有半乾涸血痕,箕踞坐地擡頭,仔細審視兩匹壯驥半晌,用下巴向那匹白底帶褐斑的黃駁馬點了點:“這個。”

那麼另一匹棗紅馬就歸由楊信之使用了。這倒也合適,李元軌想,吐谷渾等西北牧民大多以白色爲貴,我大唐軍中則尚紅尚黑。楊信之血統上可能是吐谷渾王室嫡嗣,可他有一半是漢人,起居舉止身心所思更是十足十的關隴舊家兒郎……唉。

難道天子和長孫國舅也是料定了這一點,知道尊王會習慣性地選擇白色,所以預先在那匹白馬上做了手腳?

可那也不一定,尊王自己也知道兩國風尚不同,難道不會反猜出來,錯一念選紅馬麼?這事可真的拿不準。

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三十章唐國公家廟(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上)第五章程咬金逼婚(上)第二十二章感業寺大火第十三章鋤下水與井中金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三章公主和親與王孫尋親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下)第十九章附註:第十七章懷春少女的筆跡第十章前保母與肥獵豹(下)第六章皇后親賜縊索第三十五章太子大亂鬥(下)第十八章天子之私(下)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下)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下)第七章附註:第四章慕容氏混血王子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上)第三十八章皇帝持刀強(上)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上)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下)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上)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上)第三十章唐國公家廟(下)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下)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下)第三十一章楊信之的身份(上)第十二章附註:第四章翠雲峰望樓(上)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上)第三十四章吐谷渾遺孤的掙扎(下)第二十五章尹德妃第十五章附註:第十二章李元軌典身借貸(上)第九章舌戰羣臣攻略(上)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五章李一娘遺情書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上)第四十三章尾章(3)第三章上吊的新娘第一章李元軌求婚第八章大唐親王入贅蕃邦(下)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十五章附註: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下)第十七章附註:第四十章真兇(下)第十四章李元吉遺孀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上)第九章眼睛深似湘江水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十九章合香娘子(下)第五章李一娘遺情書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下)第三十章李元軌的抉擇(下)第四十章真兇(上)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二十四章皇太子和太子妃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第八章剋死三個皇長孫的白虎精第六章皇后親賜縊索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下)第二十八章楊家有女(上)第十二章李元軌典身借貸(下)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上)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二十一章趙氏孤兒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十一章附註: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上)第三十六章馬球與毒酒(上)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第八章渭水寒(下)第十章天家父子兄弟第十九章女道士的仙丹第二十五章李元軌束手(下)第二章紫虛觀情事(下)第七章開疆拓土休養生息(下)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下)第三章上吊的新娘第三章附註: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上)第十六章永安宮詞(上)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上)第八章附註: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上)第十二章附註:第二十二章親人與敵人第四十章真兇(下)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上)第二章人間不如意事(下)第二章李建成長女出嫁
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三十章唐國公家廟(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上)第五章程咬金逼婚(上)第二十二章感業寺大火第十三章鋤下水與井中金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三章公主和親與王孫尋親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下)第十九章附註:第十七章懷春少女的筆跡第十章前保母與肥獵豹(下)第六章皇后親賜縊索第三十五章太子大亂鬥(下)第十八章天子之私(下)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下)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下)第七章附註:第四章慕容氏混血王子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上)第三十八章皇帝持刀強(上)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上)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下)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上)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上)第三十章唐國公家廟(下)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下)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下)第三十一章楊信之的身份(上)第十二章附註:第四章翠雲峰望樓(上)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上)第三十四章吐谷渾遺孤的掙扎(下)第二十五章尹德妃第十五章附註:第十二章李元軌典身借貸(上)第九章舌戰羣臣攻略(上)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二十三章螺子黛(上)第五章李一娘遺情書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上)第四十三章尾章(3)第三章上吊的新娘第一章李元軌求婚第八章大唐親王入贅蕃邦(下)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十五章附註: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下)第十七章附註:第四十章真兇(下)第十四章李元吉遺孀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上)第九章眼睛深似湘江水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十九章合香娘子(下)第五章李一娘遺情書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下)第三十章李元軌的抉擇(下)第四十章真兇(上)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二十四章皇太子和太子妃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第八章剋死三個皇長孫的白虎精第六章皇后親賜縊索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下)第二十八章楊家有女(上)第十二章李元軌典身借貸(下)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上)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二十一章趙氏孤兒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十一章附註: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上)第三十六章馬球與毒酒(上)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第八章渭水寒(下)第十章天家父子兄弟第十九章女道士的仙丹第二十五章李元軌束手(下)第二章紫虛觀情事(下)第七章開疆拓土休養生息(下)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下)第三章上吊的新娘第三章附註: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上)第十六章永安宮詞(上)第二十九章血玉韘的主人(上)第八章附註: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上)第十二章附註:第二十二章親人與敵人第四十章真兇(下)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上)第二章人間不如意事(下)第二章李建成長女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