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洛陽來使

在離中潬洲約兩裡外的盟津渡,數十名騎馬人躲在一片樹林內,遠遠地望着黃河南岸延綿數裡的一片火海,這是被凍結在河中的上千艘大船被點燃了,烈火蔓延成火海,濃煙滾滾,只見一隊隊隋兵騎兵拿着火把在河面上奔馳。..

這些戰船都是瓦崗軍的戰船,隋軍無法將它們俘獲,便一把火將它們悉數燒燬,這些戰船大部分都是隋朝的船隻,在隋朝全盛時製造,而民力睏乏的今天,再想造這麼多戰船已經不現實了,騎馬人都忍不住嘆息一聲,楊元慶的絕戶計使他們的軍隊北渡黃河成爲泡影。

“將軍,中潬洲內也起火了!”一名騎士指兩裡外黃河內的火光喊道。

在隊伍前面,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正眯縫着細長的眼睛,注視中潬洲內燃起的火光,那裡應該是河陽關,隋軍竟然開始攻打河陽關了。

這一羣人是王世充派去河內見楊元慶的使者,楊元慶剛到河內便被王世充的探子發現了,爲首之人正是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他們晝夜趕路,準備夜過黃河,卻發現了河陽關的戰況。

王仁則眼睛裡十分複雜,中潬洲內的城池雖然叫做河陽關,但它實際上應該屬於黃河南岸的土地,雖然也可以解釋爲隋軍要加強河內郡的防禦,但奪下河陽關的更大戰略意義卻是直接壓迫河南,盟津渡幾乎就是它的囊中之物。

這讓王仁則心中充滿了驚疑,隋軍奪取河陽關的真正用意是什麼,難道隋軍真有染指河南的意圖?

但王仁則也知道,隋軍短期內不可能考慮河南,他們的戰略目標是在河北,拿下河陽關應該暫時是從防禦的角度來考慮,儘管如此,王仁則還是回頭命令一名手下,“速回去向王爺彙報此事!”

一名隨從調轉馬頭向洛陽城方向奔去。另一名手下問:“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

“我們就當什麼都沒有看見,去河陽縣!”

王仁則催馬上了河面,頂着河面上的嚴寒。向黃河對岸而去。

。。。。。。。

河陽關前,護城橋的大火依然在熊熊燃燒,城上守軍亂作一團,他們已經意識到隋軍的企圖,將一盆盆熱水從城頭潑下,卻絲毫起不了作用。

楊元慶立馬在土丘上,冷冷注視着城上守軍手忙腳亂地滅火。這時他看見城頭上有士兵擡來一袋袋沙土,楊元慶當即下令,“用重弩壓制!”

“咚!咚!咚!”急促的鼓聲敲響,一千隋軍從隊列中奔出,他們手執體型碩大的蹶張重弩,這是一種七石大黃弩,須合兩名強壯士兵之力才能上弩,射程可達三百五十步。若在兩百步內發射,則可使用大兵矢,以鐵爲矢。矢長兩尺四寸,一百五十步內可洞穿敵軍盾牌。

一千名士兵手執五百張重弩,兩人面對而站,雙足踩住弩弓,四臂奮力拉弦,弓弦慢慢張開,卡住了弦扣,一名士兵用肩扛起重弩,另一名士兵裝上箭矢。

一千士兵都是楊元慶的親衛,訓練有素。他們動作熟練,只片刻,五百支重箭便對準了城頭,一名鷹揚郎將大喝一聲,“射!”

只聽一片咔嚓聲,五百支鐵矢脫弦而出。呼嘯着射向城頭,有的箭射中城垛,火星四濺,碎石亂飛,有的箭則射進了城頭的士兵羣,城頭士兵措不及防,被鐵矢洞穿頭顱和身體,爆發出一片慘叫射聲,緊接着第二輪箭又呼嘯而至,又有數十人被射倒,隋軍強大的弩箭令瓦崗軍膽顫心驚,守軍們嚇得紛紛蹲下,不敢再露頭。

護城橋足足燒了半個時辰,已經被燒成碳的護城橋再也承受不住自身重量,轟然斷裂,一部分被鐵鏈掛在城牆上,而另一部分則重重砸在冰面上,摔裂成五六塊。

“重弩掩護,擂鼓攻城!”楊元慶下達正式攻擊的命令。

巨鼓驟然敲響,‘咚——咚——咚!’震耳欲聾的鼓聲響徹中潬洲,連十里外的河陽城都可以清晰聽見。

即將抵達黃河對岸的王仁則驀地回頭,緊張地望着中潬洲方向,這時,數百巡哨騎兵從四面八面奔至,將王仁則數十人團團圍住,數百把弓弩指着他們。

“是什麼人?”爲首校尉厲聲喝道。

王仁則舉起手,在寒風中大喊,“我們是東都鄭王派來的使者,求見楚王殿下!”

“下馬,放下武器!”

王仁則翻身下馬,將刀弓扔在地上,所有隨從都放下了武器,幾十名隋軍上前將武器拾走,又將他們搜身,回頭稟報,“校尉,他們已經沒有武器!”

“帶他們進城!”

數百士兵押送着王仁則一行人向河陽縣城內而去。

河陽關前,在巨大的鼓聲中,攻城槌出陣了,這是一根由千年巨木製成的攻城槌,錘頭上裝有生鐵,槌身有把手,重達數千斤,由一百二十名士兵擡動,兩邊各站六十人,又有兩百人舉盾掩護。

巨大的攻城槌就像一隻黑色的蜈蚣,沿着松樹路,向城門緩緩走去,在他們身後,一千五百名騎兵已經列隊就緒,等待城門撞開便殺進城內,這時隋軍重弩已經壓制住了敵軍,一輪輪鐵兵矢射向城頭,叮噹之聲此起彼伏,城垛上碎石四濺。

瓦崗軍主將孫伏心急如焚,他從城垛縫隙裡看到了攻城槌慢慢靠近城門,但他的士兵卻被隋軍強大的弩箭壓得擡不起頭,他急得大喊:“準備滾木礌石!”

數百名士兵貓着腰,將一根根三尺長的滾木和一塊塊數十斤重的石頭堆砌在城頭,他們不敢擡頭,只能用拋的方式將滾木礌石砸下城去。

大半截吊橋裂成五六塊倒臥在冰面上,大火已經熄滅,可被燒成碳的吊橋上依舊火星點點,暗紅色的火光時隱時滅,幾十名隋軍衝上去掄起大斧一陣猛劈,將吊橋完全砸爛。

就在這時,城頭的滾木礌石如雨點般落下,幾十名隋軍士兵措不及防。被石塊和木頭砸中,慘叫着倒地。

指揮撞城的校尉大怒,大吼一聲,“撞木!”

一百二十名士兵猛然加速。擡着攻城槌向城門撞擊而去,‘轟!’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萬斤力道撞上城門,城門劇烈晃動,城頭沙石撲簌簌落下,城頭上的很多士兵痛苦地倒地蜷縮,撞城時那種巨大的衝擊力使他們心臟都幾乎破裂了。

一種絕望的情緒在城堡內蔓延。很多士兵都意識到城堡將守不住了,沒有重型守城武器,城門遲早會被撞破,而且這是楊元慶親自率軍攻城,軍心開始崩潰,很多士兵趁着夜色掩護,悄悄向南城奔去,從南城牆翻城逃走。

守將孫伏見城牆上只有幾百人。他急得聲嘶力竭大喊:“用石塊砸下去!”

他身邊幾十名士兵搬着石塊不顧一切向下砸去,這時,又是一輪五百支大兵矢射來。二十餘名士兵被射翻在地,孫伏也被一支箭射中左肩,巨大的箭力將他掀翻在地,箭尖從後背透出,鑽心的疼痛使他幾乎暈厥過去。

在齊聲大吼中,攻城槌再一次撞上城門,城門再次支撐不住,被轟然撞開,百餘隋軍跟着攻城槌衝進城內。

楊元慶見城門已開,他戰刀揮動。厲聲令道:“殺進去,全城守軍一個不留,全部殺死!”

一千五百名騎兵驟然,戰馬奔騰,喊殺聲震天,揮舞戰刀向城中殺去。

。。。。。。。。。

三更時分。楊元慶率軍返回了河陽縣城,中潬洲和河陽關已經被一千隋軍接管,繳獲了停泊在中潬洲的四百餘艘戰船,而黃河南岸的一千五百艘戰船也全部被焚燬。

“總管!”

楊元慶剛進縣城,一名校尉便奔上前稟報,“啓稟總管,王世充的使者來了,是他侄子王仁則,在等候總管接見。”

此時已是三更時分,楊元慶也點疲憊了,他剛要說明天再見,但一轉念,他還是點了點頭,“帶他來見我!”

楊元慶臨時駐地在縣衙,他回到官房中,房中已經點了火盆,房間裡溫暖如春,裴青松上前替楊元慶脫去大氅,楊元慶搓了搓冰涼的手問:“太原那邊有什麼消息嗎?”

裴青松笑道:“太原沒有什麼消息,倒是長安傳來消息,裴寂被免去了吏部尚書之職,被派去巴蜀擔任安撫使,盛彥師也被調進京,蒲津關那邊由何常接任。”

楊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這老李挺會做和事佬嘛!兩邊各打五十大板。”

楊元慶坐下了下來,伸手在炭盆上烤了烤,又看了一眼裴青松道:“說說你的看法。”

裴青松低頭想了想道:“卑職覺得,一邊只是軍中普通將領,另一邊卻是當朝第一相國,似乎不太平衡,如果是貶一名李世民手下的將領或許是各打五十大板,但貶的是裴寂,卑職感覺應該不是一件事。”

楊元慶讚許地點點頭,裴青松並沒有什麼從政經驗,卻能想到這一步,這說明他有着過人的才智。

“你說得不錯,這應該是太子的反擊,他們抓住了裴寂的把柄,不過老李做得比較老練,把兩件事放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各打五十大板,不過李淵沒有任命謝方叔爲蒲津關主將,而是把守廣通倉的何常調來,這裡面應該還有文章。”

“總管,這裡面會有什麼文章?”

楊元慶冷笑一聲,“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李淵竟然把殺我師的何常任命爲蒲津關主將,他這是在挑釁我嗎?”

。。。。。。。。。

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8章 反間之計第9章 恆山之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章 營州之變第41章 局面被動第45章 佈局西域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3章 逃兵危機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7章 三方對質第8章 分配不公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5章 吞併靈武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3章 階下之囚第7章 初遇敵情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5章 再戰大利第43章 戰船立威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章 先鋒玄霸第97章 僞漢毒計第45章 不爲我用第4章 反客爲主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5章 強攻榆關第52章 人心難測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2章 南壓李淵第1章 中元前夕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61章 動之以情第46章 落井下石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20章 奇恥大辱第89章 胡馬煙塵第6章 養虎生患第14章 府門遭遇第41章 盧氏橋樑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4章 臨榆關下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7章 壟斷漕運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5章 化繁爲簡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章 大利望族第41章 兵困雁門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5章 求賢若渴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章 老奸巨猾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1章 雙雄火併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7章 雄信之災第52章 人心難測第8章 臨戰前夜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章 老奸巨猾第8章 贖回屍體第21章 建德逼反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0章 將帥交心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2章 先鋒玄霸第43章 血戰平壤(上)
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8章 反間之計第9章 恆山之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章 營州之變第41章 局面被動第45章 佈局西域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3章 逃兵危機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7章 三方對質第8章 分配不公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5章 吞併靈武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5章 求賢若渴第43章 階下之囚第7章 初遇敵情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5章 再戰大利第43章 戰船立威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章 先鋒玄霸第97章 僞漢毒計第45章 不爲我用第4章 反客爲主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5章 強攻榆關第52章 人心難測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2章 南壓李淵第1章 中元前夕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61章 動之以情第46章 落井下石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20章 奇恥大辱第89章 胡馬煙塵第6章 養虎生患第14章 府門遭遇第41章 盧氏橋樑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4章 臨榆關下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7章 壟斷漕運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5章 化繁爲簡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章 大利望族第41章 兵困雁門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5章 求賢若渴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章 老奸巨猾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1章 雙雄火併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7章 雄信之災第52章 人心難測第8章 臨戰前夜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章 老奸巨猾第8章 贖回屍體第21章 建德逼反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0章 將帥交心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9章 陌刀之秘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6章 雙相辭呈第12章 先鋒玄霸第43章 血戰平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