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殺機四伏

李無吉畢竟是齊王,儘管他心中大怒,但親王的身份使他還是剋制住了怒火,沒有直接表露在外。

“這件事我知道了,你也不用告訴他真實數目,儘量拖一拖,實在拖不了就增加三倍給他,明白嗎?”

“微臣明白。”

“退下吧!”

“遵命!”

王建行一禮,便緩緩告退了,房間裡只剩下李無吉一人,沉思片刻,他吩咐門外親兵,“把錢先生找來!”

這個所謂的‘錢先生’是李無吉的幕僚’名叫錢榮,蜀郡人,足智多謀,深得李無吉信任,不多時,錢榮出現在房門口,躬身施禮道:“殿下找我嗎?”

“進來說!”

錢榮長得矮小乾枯,一雙三角眼不時閃過狡黠的光芒,他快步走進房間,垂手而立,等待李無吉的訓話。

李無吉沉吟一下道:“剛纔倉曹參軍事王建來找我,說羅藝把他叫去,叫他提供很多重要的軍情,如糧食、兵甲之類,我很懷疑羅藝要這些東西做什麼,是不是他已經投降了隋軍?你說,如果是這樣,我該怎麼辦?”

錢榮之所以得李無吉的信任,是因爲他摸透了李無吉的性子,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他很清楚李無吉爲人剛愎自用,既然這樣說,就不是懷疑,而是認定了羅藝投降隋軍。

“可是殿下,羅藝長子在東宮當值,他若投降隋軍,就不怕危及兒子的性命嗎?”

“哼!他只管自己的前途,兒子對他來說並不重要,大不了以後再娶妻生子就是了。”

李無吉並不認爲兒子會成爲羅藝投降的障礙,他冷笑一聲繼續道:“此人被我奪去了軍權,必然懷恨在心,但他鬥不過我,那麼只要隋軍一拉攏,他必然就會投降隋軍,其實父皇也是懷疑他的忠心,才命我奪取漢中軍權,我擔心,一旦我優柔寡斷,我必會死在此人手中。”

李無吉說完這一席話,牙齒咬緊了,眼中殺機迸發,錢榮心中一驚,他知道李無吉是要藉機殺人了,不敢再反對,便道:“卑職不反對殿下殺羅藝,只是若處置不當,恐怕反被其害,要知道並不是所有將領都是殿下的人。”

李無吉點點頭,這話說到他心坎上了,他就是擔心羅藝害他,他揹着手走了兩步,惡狠狠道:“我想立刻派兵包圍他的府邸,將他宰了!”

“不可!”

錢榮連忙制止住李無吉的衝動,“殿下,羅藝的府邸離北軍營很近,北軍營很多將領還是他的人,而且他府中有三百親兵,一旦急切殺不了他,把北軍營的軍隊召來,反而對殿下不利,不可在他府中殺人。”

李無車忍住了心中的焦急,又問道:“那你說,我該怎麼殺此賊?”

錢榮陰陰一笑,“殿下,卑職估計明天一早,隋軍就會出現在城外,殿下調北軍營的士兵去守城,這個時候,殿下便可以讓羅藝來軍衙商議軍情,羅藝必不會懷疑,只要他進了軍衙,那他的小命不就捏在了殿下的手上嗎?”

李無吉大喜,這是一個好辦法,藉口充足,羅藝不會懷疑,他立刻點點頭,“就這麼定了!”

……

次日一早,當朝陽照耀在南鄭城外,南鄭城以東的曠野裡出現了一支三萬餘人的軍隊,兵甲整齊,軍容威武,旌旗鋪天蓋地,聲勢浩大,這是隋軍殺來了,南鄭城頭的守軍頓時驚慌起來,不斷地敲響警鐘,‘當!當!當!’的鐘聲傳遍了全城。

齊王李無吉當即下令,南北兩個大營,共計一萬五千軍隊全部上城防禦,城內亂成一團,一隊隊士兵奔上城頭,張引搭箭,嚴正以待。

城下兩裡外,徐世績率領數十名大將立馬在一座小丘上,眺望着不遠處的南鄭城,這座城池是漢中的政治經濟中心,城池高大而堅固,又引漢水支流爲護城河,環繞城池,如果是能征善戰的羅藝來守這座城池,想攻下它確實不容易,不過現在掌握兵權之人並不是羅藝。

徐世績回頭令道:“把王校尉帶來!”

王校尉就是進城當使者的王濟,他是昨晚半夜得到了羅藝的安排,出城來報信,當然是彙報羅藝的口信,不過王濟也把城內的局勢向徐世績彙報了,讓徐世績心中有了底。

片刻,王濟被士兵領了過來,他站在馬前躬身施一禮,“參見總管!”

徐世績溫和地笑道:“王校尉昨晚辛苦了,我只是想再問一問令兄之事。”

“總管請問,卑職知無不答。”

徐世績點點頭,“我想知道,令兄昨晚去找了齊王以後,聽說齊王並沒有動靜,然後令兄還有什麼計劃沒有?”

王濟躬身道:“聽家兄的意思,昨晚齊王非常憤怒,只是剋制住沒有發作出來,他說,或許是因爲齊王沒有掌握全部軍權的緣故,還是有點忌諱,不過齊王本來就想殺羅藝,只是找不到藉口,這次他不會再容情。”

徐世績沉思了片刻,他必須要創造條件,既然不能太壓迫城池,但又不能太鬆……”必須要在可收可放之間,纔是最爲微妙的局勢,才足以引發城內的內訌。

想到這,徐世績令道:“退兵到八里之外,紮下大營!”

令下則行,隋軍緩緩後撤,一直退到距離城池八里外,開始安營紮寨,離城八里是一個極爲微妙的距離,既在守城士兵的視野內,保持足夠的威懾,同時又在發動進攻的範圍之外,使守城士兵稍稍心安。

羅藝依然在自己的府中,儘管他也聽說隋軍兵臨城下,但他不想過問,既然軍權已經交給李無吉,他若過問太多,必然會遭到齊王的忌諱,引發齊王殺他之心,留在府中,保持沉默,纔是萬全之計。

但林欲靜而風不止,快到中午時,齊王李無吉派來了一名心腹。

“稟報總管,齊王殿下請總管前去商議軍情。”

羅藝點點頭,並沒有懷疑,他知道隋軍兵臨城下,必然會使齊王驚慌失措,那個天下頭一號紈絝子弟,打獵、玩女人他是行家,可指揮軍隊守城,他算個屁!

羅藝心中充滿了輕蔑,也使他心中洋洋自得,便道:“我稍微收拾一下,立刻前去!”

“卑職這去稟報齊王。”

報信人先走一步了,羅藝換了一身鎧甲,翻身上馬,帶着他的三百親兵準備出府門,這時,兒子羅信奔上來道:“孩兒也隨父親前去。”

羅藝想了想,現在城內局勢混亂,兒子跟着他才放心,便點頭答應了,“好吧!你就跟着爲父。”

一行人離開了府宅向郡衙而去,羅藝所住的府邸離郡衙不遠也不近,相距大約四五里,剛走到半路,這時從一條小巷裡衝出一人,“總管,請留步!”

羅藝認出是倉曹參軍事王建,立刻勒住了戰馬,難道是隋軍有什麼消息給自己嗎?

王建氣喘吁吁奔上前,低聲道:“總管,切不可去見齊王。”

“爲何?”羅藝眉頭一皺,不解地問道。

王建壓低了聲音,“今天一早,齊王召我去問糧草、兵甲的情況,在郡衙府中,我看見了不少刀斧手正在聚集,總管,小心爲上啊!”

王建的話令羅藝吃了一驚,心中起了疑惑,他當然知道王建既然是隋軍之人,在這個時候不會騙自己,刀斧手必然是真,只是齊王召集刀斧手做什麼,難道是殺自己嗎?

這時,王建兔一名齊王心腹侍衛向這邊奔來,他連忙道:“總管,卑職言盡於此,請總管保重!”他轉身便匆匆離去了。

片刻,齊王侍衛奔上前,拱手笑道:“軍情緊急,殿下請羅總管速去商議。”

如果沒有齊王侍衛來催促,羅藝或許只是疑惑,但齊王侍衛的催促就如畫蛇添足,使羅藝心中立刻明白了,齊王必然是借商議軍情爲藉口,要殺自己了,他心中大恨,臉上卻笑眯眯道:“我有件重要物品忘帶了,先回去取一下,請轉告齊王殿下,我馬上就來。”

他調轉馬頭便走,齊王侍衛大急,“羅總管可以讓親兵去取,殿下在等得焦急呢!”

此時羅藝心中驚惶起來,哪裡肯聽他的話,催馬便走,頭也不回道:“我放得很隱蔽,只有我知道,請告訴齊王殿下,我馬上便到。

他催馬向府宅奔去,齊王侍衛心中也焦急起來,調轉馬頭便奔回去稟報,羅藝回頭見他疾奔而去,心中確定無疑,急對兒子羅信道:“你速去東城找到趙容將軍,就說齊王要殺我,請他速來北城門助我。”

羅信調轉馬頭便向東城奔去,羅藝也不敢回府,直接調頭前往北城,北城門守將武鋒曾是羅藝的親兵,齊王李無吉還來不及換掉,此時,羅藝已經走投無路,他不想死,就只能和李無吉拼個魚死網破了。

郡衙府內,齊王李無吉全身鎧甲,手執一支馬槊,坐在大堂之上等候,在大堂的前後左右,部署了五千刀斧手,只要羅藝走進大堂,必然被砍成肉泥。

李無吉久等羅藝不來,心中着實有點焦急了,就在這時,他派去催促羅藝的侍衛奔了回來,大聲稟報道:“殿下!羅藝半路上又調頭回去了。”

“什麼!”

李無吉騰地站了起來,心中勃然大怒。

第27章 關中之變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5章 再戰大利第24章 河邊誤認第7章 賀若之怒第50章 縣衙對質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0章 宮中毒蛇第6章 借兵突厥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37章 被迫南撤第22章 極度被動第8章 弔孝風波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0章 李密抉擇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1章 試探底線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1章 李密之思第5章 意外來客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5章 野心泄露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0章 蘄縣奇案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3章 都市賣豹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8章 初遇建德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4章 裴矩之策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1章 清河崔氏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3章 攜子視察第20章 君心似虎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3章 棒打貴客第31章 蠅頭小利第9章 帝心生嫌第28章 殺人無形第8章 贖回屍體第16章 伴君如虎第41章 局面被動第41章 想走不易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7章 李淵抉擇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章 意外相遇第3章 情報暗戰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4章 會寧戰起第9章 利益之爭第29章 運籌帷幄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1章 局面被動第8章 趁亂突圍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5章 突厥野心第9章 敵後戰線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4章 公主壽宴第7章 兵壓關內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5章 被俘權相第5章 敦煌布棋第28章 遷都試探第56章 士信之擇第23章 遠方來人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6章 鬥智鬥狠第71章 北市試錢第5章 上兵伐謀第51章 連夜清洗第8章 欲速不達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7章 李淵失言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7章 古怪心思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3章 血戰平壤(上)
第27章 關中之變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5章 再戰大利第24章 河邊誤認第7章 賀若之怒第50章 縣衙對質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0章 宮中毒蛇第6章 借兵突厥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37章 被迫南撤第22章 極度被動第8章 弔孝風波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0章 李密抉擇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1章 試探底線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1章 李密之思第5章 意外來客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5章 野心泄露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6章 拖住主力第30章 蘄縣奇案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3章 都市賣豹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8章 初遇建德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4章 裴矩之策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1章 清河崔氏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3章 攜子視察第20章 君心似虎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3章 棒打貴客第31章 蠅頭小利第9章 帝心生嫌第28章 殺人無形第8章 贖回屍體第16章 伴君如虎第41章 局面被動第41章 想走不易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7章 李淵抉擇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章 意外相遇第3章 情報暗戰第34章 推波助瀾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4章 會寧戰起第9章 利益之爭第29章 運籌帷幄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1章 局面被動第8章 趁亂突圍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5章 突厥野心第9章 敵後戰線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4章 公主壽宴第7章 兵壓關內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5章 被俘權相第5章 敦煌布棋第28章 遷都試探第56章 士信之擇第23章 遠方來人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6章 鬥智鬥狠第71章 北市試錢第5章 上兵伐謀第51章 連夜清洗第8章 欲速不達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7章 李淵失言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7章 古怪心思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3章 血戰平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