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金精賭彩

染干慌忙道:“突厥不敢觸犯天威,微臣只是提議騎射助興!”

“騎射助興,這是很好的提議!”

楊廣欣然捋須答應,“朕就從侍衛裡挑選幾人和突厥勇士比箭,以助壽宴之興。”

楊廣吩咐身後侍衛幾句,讓他把長孫晟找來,旁邊蕭後有些擔心道:“可是現在是晚上,陛下,晚上可以嗎?”

“這個倒無妨,朕記得開皇五年,長孫將軍和突厥勇士比箭,就是在夜間,可汗,朕記得你也在,你還記得嗎?”

染干點點頭,“那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那時臣還年少,但往事記憶猶新。”

這時,長孫晟和左衛大將軍史祥上前行禮:“參見陛下!”

楊廣一指染干笑道:“啓民可汗提議比箭助興,朕答應了,長孫將軍,還能爲朕上陣否?”

“臣雙臂能開兩石弓,百步外可射香頭火,願爲陛下解憂!”

楊廣笑着問染干,“可汗,老將可否?”

染干笑而不語,片刻,一名突厥勇士上前行禮,染干給楊廣介紹道:“他叫阿拉圖,夷播海西岸人,上個月奪得我突厥第一箭手稱號,今年只有十四歲。”

楊廣愣了一下,這名突厥箭手竟是隻有十四歲的年少勇士,他又看了看長孫晟,有點自嘲地笑了起來,“長孫將軍,看來朕不好意思讓你上場了。”

他又對史祥道:“史將軍,去左右衛軍士中挑一名年輕勇士,不要超過十六歲。”

史祥答應一聲去了,臨走時卻飛快向長孫晟使了個眼色,長孫晟會意,對楊廣笑道:“臣也去幫史將軍挑選。”

楊廣點點頭,長孫晟便從側門走出大殿,追上了史祥,見他滿面愁緒,便問道:“怎麼回事?”

史祥嘆了口氣,“我恐怕無法挑出合適人選!”

“怎麼會?”

長孫晟眉頭一皺,“左右衛中射箭高手無數,低於十六歲者至少有二十人,怎麼會挑不出人?”

“問題是射夜箭,夜箭高手在我記憶中,好像沒有。”

長孫晟有點被難住了,他知道突厥人藍眼珠人偏多,夜視能力普遍強於中原人,啓民可汗這個時候提出比箭,很明顯是有備而來,那個少年突厥勇士,肯定是夜箭高手。

他迅速思考了片刻,腦海裡出現了幾個夜箭人選,“周法尚幼子周紹範弓馬嫺熟,夜弓能力很強,他應該在右衛。”

史祥搖頭道:“周紹範正好在仁壽宮當值,不在京中,要不然讓右衛將軍宇文成都上,他的弓馬天下無雙。”

“他年紀早已超過二十,不符合陛下要求。”

長孫晟否定了宇文成都,他又道:“那我記得左武衛中有一個叫侯君集的侍衛,夜箭能力不錯,可以把他找來。”

史祥還是搖頭,“他雖然會夜箭,但箭法本身不高,難以勝任。”

“還有蒲山郡公李密府中有一個少年,年方十四歲,箭法超羣,名叫王伯當,一個多月前,我親眼見他夜射香頭火,百發百中,令人震驚,堪稱少年神箭。”

“那我去找李密。”

史祥吩咐一人,蒲山郡公李密就在主殿上,片刻,他從主殿內走了出來。

李密今年只有二十四歲,身高六尺二,濃眉虎目,長得儀表堂堂,因其父年初病逝,他便繼承了父親爵位,同時放棄了宮中侍衛官之職,專心在家讀書,他和元慶之父楊玄感的關係交厚,平時出門,也是去楊府找玄感聊天,這次樂平公主壽辰,他也是破例前來。

李密拱拱手笑道:“史將軍找我何事?”

長孫晟上前笑道:“玄邃老弟,想問你借一個人。”

李密和長孫晟的關係也不錯,便微微笑道:“長孫將軍要借何人?”

“那個少年神箭手王伯當,現在在你府上嗎?”

“王伯當是我父親朋友之子,他父親去世後,我父親便將他接府上恩養,算是我兄弟,長孫將軍找他有何事?”

“想讓他爲聖上賭箭。”

長孫晟便將染干約鬥之事簡單說了一遍,又道:“精於騎射者雖然不少,但善夜箭者卻不多,而且聖上不希望年紀太長,我便想到了上次見過的王伯當。”

“可能讓長孫將軍失望了。”

李密苦笑一聲道:“他去給父親修墳,尚未歸來。”

長孫晟眉頭皺成一團,心中失望到了極點,他一時也想不到合適人選,這時,李密卻笑了笑,提醒他道:“其實還有一個適合人,長孫將軍在邊塞和他很熟,怎麼把他忘了。”

長孫晟愣了半晌,他忽然一拍腦門,笑了起來,“我真是糊塗了,騎着驢找驢,此人就在大殿上,我去找他。”

長孫晟也不給史祥說明,便匆匆走回大殿,楊廣正在和染干說話,見他回來,便笑問道:“長孫將軍,合適的人選可找到了?”

“回稟陛下,射夜箭比較特殊,侍衛倒是有一些人選,但年紀都稍大,臣已經想到了一人,就在大殿中。”

“是誰?”楊廣饒有興致問道。

長孫晟一指坐後排,正陪高句麗特使淵太祚說話的楊玄感笑道:“就是玄感之子楊元慶!”

楊廣仰頭笑了起來,“原來是他,他現在在哪裡?讓他來見朕。”

“臣去叫他。”

長孫晟匆匆去,楊廣笑着問染干,“可汗認識豐州大利城守將楊元慶嗎?”

染干眯着眼笑了起來,“陛下,他是臣的老朋友了。”

很快,長孫晟把楊元慶帶了上來,“陛下,他來了!”

楊元慶上前單膝跪下給楊廣行一禮,“微臣楊元慶參見吾皇陛下!”

楊廣一擺手笑道:“楊將軍,免禮平身。”

“謝陛下!”

楊元慶起身,又向染干拱手行一禮,“可汗,好久不見!”

染干用突厥語微微笑道:“楊將軍,你是我突厥最尊貴的客人,哈利湖一別,我一直等你來額根河畔做客,沒想到會在京城遇到你。”

染干說的是突厥語,讓周圍所有人都一愣,義成公主眼中卻閃過一絲不安,她太瞭解自己的丈夫,他這樣說,未必對楊元慶有好處。

一名鴻臚寺通譯上前低聲給楊廣翻譯了一遍,楊廣心中微微有些不悅,但他沒有任何表態,依然笑眯眯地等楊元慶的回答。

楊元慶卻沒有用突厥語,而是用漢語道:“可汗說錯了吧!草原最尊貴的客人應該是我大隋皇帝陛下,楊元慶不過是大隋帝國邊塞大利小城一守將,沒有軍令,我怎能擅自去突厥牙帳?”

楊廣笑着點了點頭,沒有對此表態,他和顏悅色道:“楊將軍,啓民可汗提議比箭助興,雙方各出一人,都是年輕的勇士,長孫將軍向朕推薦你,你可願意爲朕出戰?”

楊元慶毫不猶豫道:“臣願爲陛下效力!”

楊廣見他眼神裡閃過一絲爲難,便笑問道:“你還有什麼爲難之事嗎?”

“回稟陛下,臣的弓箭在楊府,請准許臣回去取弓箭。”

“弓箭朕的侍衛有,朕讓他們拿幾副來。”

“陛下!”

楊元慶苦笑一聲,“臣的弓箭有點重,恐怕一般的弓箭不太適合臣。”

“有多重?”

“有....三石!”

“三石!”

發出驚歎聲的是染干,他不可置信問楊元慶,“楊將軍,你馬上能開三石弓?”

旁邊長孫晟呵呵笑道:“楊將軍確實能開三石弓。”

楊廣心中讚歎,但他臉上卻不表露,這時他似乎想起什麼,回頭看了站在不遠處的右衛將軍宇文成都一眼,宇文成都點了點頭,意思是楊元慶可以上。

楊廣對宇文成都極爲信任,既然宇文成都說楊元慶可以,那就沒有問題,他便捋須笑道:“朕記得宇文將軍就是用三石弓,就借用他的吧!不用回府了。”

楊元慶竟然使用三石弓,除了染干驚歎外,坐在染干身後高句麗使臣淵太祚也同樣動容,但他身旁的高句麗少年卻毫無表情,只是他的目光緊緊地盯住了楊元慶,他悄悄拉了淵太祚一下。

淵太祚會意,起身笑道:“高句麗也湊個熱鬧吧!我們也出一人比箭。”

楊廣點點頭,“可以,不知可有人選?”

淵太祚一指旁邊的少年,“這是我兒蓋蘇文,他願意爲陛下助興。”

楊廣看了看蓋蘇文,又看了看楊元慶,欣然道:“爲今夜比箭一戰,朕要出一個彩頭。”

他一招手,一名宦官託一隻朱漆木盤上前,木盤內鋪着綢緞,放有一隻金光閃閃的碗,楊廣把金碗舉起,高聲道:“這是西域進貢給大隋的金精碗,價值鉅萬,這次比箭,獲勝者得此碗。”

........比箭賭鬥的消息令賓客們沸騰起來,衆人紛紛向殿外走去,楊廣卻給長孫晟使了個眼色,對左右吩咐道:“朕要更衣!”

十幾名宦官簇擁着楊廣來到後殿,長孫晟也跟了過來,他見楊廣停住腳步,連忙上前道:“陛下,微臣在!”

楊廣看了他一眼,負手淡淡道:“朕想知道,染干爲什麼會說,楊元慶是突厥最尊貴的客人?”

()

第24章 略施小計第10章 通風報信第91章 突厥慶功第53章 窮途末路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1章 長孫又至第32章 文道武途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0章 以詐對詐第66章 羅家有喜第36章 太原之變第17章 君心難測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0章 平定幽州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0章 羅高離心第52章 南遷定襄第21章 匪夷所思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章 上洛隱梟第37章 秦王求援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36章 各有選擇第50章 平定幽州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3章 深巷小宅第82章 收到假錢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1章 果斷殺伐第94章 新朝開啓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章 漳南小村第56章 遲到樑使第7章 士信發威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章 首鼠兩端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6章 一條記錄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章 世充登基第3章 兵臨城下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3章 郢州祭母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5章 意外來客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44章 被迫抉擇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1章 試探底線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5章 十猛之計第13章 萬春茶莊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4章 斷然拒絕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章 計取飛狐第21章 生俘雄信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1章 宿怨爆發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57章 高調姿態第71章 北市試錢第7章 羅藝告密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9章 敵後戰線第6章 一劍之情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53章 隔牆有耳
第24章 略施小計第10章 通風報信第91章 突厥慶功第53章 窮途末路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1章 長孫又至第32章 文道武途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0章 以詐對詐第66章 羅家有喜第36章 太原之變第17章 君心難測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0章 平定幽州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0章 羅高離心第52章 南遷定襄第21章 匪夷所思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章 上洛隱梟第37章 秦王求援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36章 各有選擇第50章 平定幽州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3章 深巷小宅第82章 收到假錢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1章 果斷殺伐第94章 新朝開啓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章 漳南小村第56章 遲到樑使第7章 士信發威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章 首鼠兩端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6章 一條記錄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章 世充登基第3章 兵臨城下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3章 郢州祭母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5章 意外來客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44章 被迫抉擇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1章 試探底線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4章 草原天鵝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5章 十猛之計第13章 萬春茶莊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4章 斷然拒絕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章 計取飛狐第21章 生俘雄信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1章 宿怨爆發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57章 高調姿態第71章 北市試錢第7章 羅藝告密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9章 敵後戰線第6章 一劍之情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53章 隔牆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