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仁壽宮變(三)

“你說什麼?”

楊昭不明白他的意思,“什麼叫兩個廢太子?”

秦驛丞撓撓頭道:“是這樣,大概前天晚上,廢太子,就是楊.....勇,我親眼見他去了仁壽宮,可剛纔,我又看見了他,和左衛於將軍在一起,也是向仁壽宮去了,當真是奇怪。”

“這不奇怪啊!”

旁邊楊元慶接口笑道:“或者他曾經回來過,你沒有看見,現在又去了,完全有這種可能啊!”

秦驛丞拍拍自己額頭笑道:“這位將軍說得對,或許是他又回來過,我沒有看見,不過聲音好像也不一樣,難道是我聽錯了?”

楊昭眉頭皺成一團,“這確實有點奇怪,據我所知,大伯是被監禁,他怎麼可能隨意走動?你沒有看錯吧!或許不是他。”

秦驛丞連忙搖頭,“廢太子我見過多次,絕對沒有看錯,屬下就是靠這雙眼睛吃飯。”

饒是楊昭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其中之緣故,他們匆匆吃完飯,便又再次啓程了。

驛站距離仁壽宮不遠,一個時辰後,車隊緩緩駛近了仁壽宮大門。

老遠便看見大門前一片混亂,數千宮廷衛兵三字排開,攔住了御道上的一輛馬車,爲首一名將領,楊元慶認識,正是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此時已升任右監門衛將軍,統帥三千餘人,負責守衛仁壽宮外圍各處大門,他已接到父親宇文述的命令,太子有旨,務必攔截前太子楊勇入仁壽宮。

“宇文化及,你膽大妄爲,這是聖上的旨意,你敢對抗聖意嗎?”左武衛將軍於充指着宇文化及厲聲喝道。

宇文化及冷冷道:“聖上去年有旨,罪臣不可入仁壽宮,宮中亦有規定,白身不得入內,我也是遵照聖意,於將軍,恕我得罪了!”

前太子楊勇被拘押在東宮鷹犬坊,罪名未除,而且他已被貶爲庶民,身上一無官爵,宇文化及完全有理由不准他入內,除非是用聖上的金牌,但對方卻拿不出來。

宇文化及一揮手,三千士兵刷地舉起了弓弩,對準將軍於充和馬車,於充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於將軍!”

楊勇在馬車裡發話了,“那我們就等一等,等柳尚書把金牌請來,我再進宮見父皇,我一定會在父皇面前,好好誇讚宇文化及將軍。”

宇文化及冷冷一笑,“卑職只是盡職盡責罷了,不勞殿下誇讚!”

就這時,一名宦官從大門內騎馬奔出,他一眼看見了楊昭,連忙道:“殿下,快隨我來,聖上要見你。”

楊昭本想去見一見這個楊勇,但皇祖父急着要見自己,他只得深深看了一眼馬車,便對楊元慶使個眼色,一行人進了仁壽宮大門。

........

進了大門,還只是仁壽宮山腳的別宮,進真正的仁壽宮還要走一段山路,但再往上走,楊元慶卻不能進去了。

他向楊昭一拱手,“殿下,卑職就不上去了。”

楊元慶又取出藍布包遞給楊昭,“這個就拜託殿下交給聖上。”

“放心吧!我會轉給聖上。”

楊昭接過包裹,想到這裡面是一顆人頭,他心中就暗暗發憷,但他是晉王,他怎麼能被一顆人頭嚇倒,他按耐住內心的不安,將包裹收好,又笑問:“假如等會兒要找你,怎麼能找到你?”

“我應該和祖父在一起。”

“我明白了,將軍保重!”楊昭向他揮揮手,同時他的侍衛也換成仁壽宮侍衛,馬車繼續前行,沿着一條由磚石砌成的甬道向山頂而去。

........

山腳下的別宮佔地廣闊,有上千畝之多,各種亭臺樓閣,宮殿房舍,足有數千間,不僅大臣們安排住宿在山腳,還有東宮侍衛,和各個親王的侍衛,他們也同樣留在山腳下,每天會有宦官下山來宣詔。

此時朝廷重臣們基本上都已經趕到仁壽宮,誰都知道,聖上已到彌留之際,很多主要大臣都已經和聖上一一告別,聖上駕崩,也就是今明兩天的事情。

楊素住在東北角的相國館,他一個人有一座獨院,他在仁壽宮已經住了近一個月,每天處理政務,或者去探望聖上,向聖上彙報朝中重要事情,每天都忙忙碌碌,不過這幾天,楊素的心思已經不在朝務上,聖上到了彌留之際,每個人的心絃都繃緊了。

楊素也得到了消息,太子命宇文述攔截前太子楊勇,無論如何,不準楊勇覲見聖上。

這讓楊素心中也生出一絲憂慮,雖然人之將死,都會想最後見一面自己的兒子?況且還是長子,就算有千般過錯,臨終前都會恩怨泯清,但楊素知道,這裡面還是隱藏着風險。

楊素很理解楊廣的擔心,楊廣是害怕最後時刻被楊勇翻盤,畢竟楊勇坐了二十年太子,而楊廣只做了五年,楊勇雖被廢,但支持他的勢力尤在,只要楊廣一天不登基,楊勇就一天有機會,尤其是聖上已到彌留之際,這也是楊勇最後的機會,他真的會束手待斃嗎?

楊素正在擔憂之時,忽然聽見有人在院外道:“公子,楊太僕就住這裡。”

“多謝了!”

楊素一怔,這好像是孫子元慶的聲音,他怎麼來了?

楊素起身走出房間,只見院門口人影一閃,身材魁梧高大的楊元慶走進了小院,使楊素一下子愣住了,他眨了眨眼睛,有點不敢相信,這是元慶嗎?長得這麼高了。

楊元慶已經四年沒有看見孫子了,在他記憶中,元慶還是個充滿生機勃勃,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少年,而眼前這個年輕人,目光已經深沉了很多,僅僅走進院子幾步,便讓他感到了一種剛毅的軍人氣質,完全和五年前那個少年不一樣了,但他的臉龐、他的眼睛......這分明就是孫子元慶。

“元慶,是你嗎?”楊素遲疑着問。

楊元慶也愣住了,他眼前的祖父楊素已經變成了一個乾瘦的老人,四年前那個高大威猛的主帥竟然變得如此衰老,蒼蒼白髮,深深皺紋,目光不再像從前那樣銳利,他已是垂暮之年。

楊元慶忽然想到劉二叔所說的話,祖父和以前大不一樣了,他鼻子一酸,緩緩跪倒,聲音有點哽咽,“祖父,孫兒元慶回來了。”

“孩子,真是你!”

楊素驚喜交集,他連忙上前幾步,扶起元慶,他也忍不住老淚縱橫,“孩子,你已長得這麼高了。”

“孫兒不孝,這幾年不能在祖父面前盡孝。”

“哎!你有出息就是對祖父最大的孝心。”

楊素這幾年一直在關注孫子的情況,知道他已經累功升爲偏將,他前幾天還聽長孫晟說起元慶在哈利湖畔的勇烈,令他欣慰不已。

此時,楊素心中異常歡喜,也暫時顧不得想太子之事,他拉着孫子進屋,“來,我們屋裡坐!”

祖孫倆進了房間,楊元慶在木榻上坐下,楊素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笑得:“前兩天怎麼不和長孫將軍一起過來?”

楊元慶猶豫了一下,還是坦率地說了,“我想先去探望乳孃和妹妹。”

楊素眼中露出一絲歉疚之意,嘆息道:“元慶,你乳孃之事,我愧對你,這幾年我也一直在找她們,我派人去吳興沈家,但沒有找到她們,我答應你,等找到她們,我會加倍補償她們。”

楊元慶本來是有一點埋怨祖父,沒有替自己照顧好嬸孃和妹妹,可今天見到祖父蒼老的身軀,他忽然明白了,不是祖父不肯幫自己,而是他實在沒有那麼多精力了,而且他還爲此休了賀若雲娘,不能說他不重視自己。

“我沒有埋怨祖父,只是有一件事我想讓祖父知道,我已經找過賀若府了。”楊元慶平靜地說道。

楊素愣住了,半晌才遲疑着問道:“你....對賀若府做了什麼?”

“祖父,他們不僅傷害我的乳孃,燒燬我的房子,還打傷我手下,搶走我們的馬匹。”

楊元慶便將發生在賀若府門口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祖父,最後他道:“如果祖父覺得這件事很難處理,我一人做事一人當,不會連累到祖父。”

楊素沒想到孫子竟然這麼勇烈,他不由捋須笑了起來,“你在說什麼話,我能不管你嗎?打就打了吧!一個賀若弼,我楊素還擔得起。”

楊元慶沒想到祖父這樣輕描淡寫就將此事揭過了,他心中感動,連忙道:“是孫兒給祖父惹麻煩了。”

楊素慈愛地拍了拍他的後腦勺,“你這個小滑頭,明知是麻煩還給我惹,你是明知故犯啊!”

楊素仰頭呵呵笑了起來,這時,他忽然想起一事,又好奇地問:“你是怎麼進的仁壽宮?按理,你資歷還不夠,是誰領你進來的?”

“回稟祖父,是晉王昭,昨晚孫兒就住在他府,孫兒感覺到他在刻意拉攏我。”

楊素眼中涌出了強烈的興趣,這倒有意思了,晉王楊昭竟然對自己的孫子感興趣,此人倒頗有眼光,而且楊素知道,楊昭拉攏孫子,很大程度是因爲自己,一旦聖上登基,首先就要立太子,楊昭雖然是嫡長子,但楊廣並不是很喜歡他,相反,楊廣非常喜歡次子楊暕,很明顯,楊昭是想通過楊元慶向自己求援。

楊素沉思片刻,便對楊元慶道:“你暫時不要和晉王走得太近,可以泛泛而交,但不能深交,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楊元慶點了點頭,“孫兒明白,孫兒不久就要返回豐州,不可能和他深交。”

這時,院子外忽然傳來一聲高喝:“聖上有旨,宣豐州大利城守將楊元慶覲見!”

.........

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章 兩猛相鬥第25章 初查齊郡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5章 有失有得第73章 銀錢危機第9章 帝心生嫌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8章 舊情難動第9章 貿易之利第10章 遷都角力第53章 臣的要求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8章 意外消息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0章 奇恥大辱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章 營州之變第2章 冤家路窄第17章 收網抓魚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6章 何罪之有?第56章 王妃煩惱第5章 意外來客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9章 帝心生嫌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5章 被俘權相第2章 誰是兇手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0章 倒齊暗流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25章 意外收穫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6章 拖住主力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4章 把水攪渾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6章 月夜雙殺第37章 密室收穫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5章 更深之秘第42章 不臣之心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章 家法伺候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2章 先鋒玄霸第5章 公主承諾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32章 最壞結果第81章 老孃不幹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1章 不惹小人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章 客棧新友第36章 形勢嚴峻第7章 戰略對抗第34章 尋找突破第90章 大戰悄至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3章 再見故人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7章 元家之慾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3章 隱形力量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28章 人心難測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4章 內部奸細第7章 秋風至楊
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章 兩猛相鬥第25章 初查齊郡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5章 有失有得第73章 銀錢危機第9章 帝心生嫌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8章 舊情難動第9章 貿易之利第10章 遷都角力第53章 臣的要求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8章 意外消息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0章 奇恥大辱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章 營州之變第2章 冤家路窄第17章 收網抓魚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6章 何罪之有?第56章 王妃煩惱第5章 意外來客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9章 承天廣場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9章 帝心生嫌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5章 被俘權相第2章 誰是兇手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0章 倒齊暗流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25章 意外收穫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6章 拖住主力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4章 把水攪渾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6章 月夜雙殺第37章 密室收穫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5章 更深之秘第42章 不臣之心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章 家法伺候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7章 奇貨可居第12章 先鋒玄霸第5章 公主承諾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32章 最壞結果第81章 老孃不幹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1章 不惹小人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章 客棧新友第36章 形勢嚴峻第7章 戰略對抗第34章 尋找突破第90章 大戰悄至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3章 再見故人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7章 元家之慾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3章 隱形力量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28章 人心難測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4章 內部奸細第7章 秋風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