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吳興沈氏

出塵把尤夫人領進客堂坐下,一名丫鬟給二人上了茶,出塵這才問:“舅母找我有什麼要緊事嗎?”

尤夫人有些猶豫,不知該怎麼開口,半晌她才吞吞吐吐說:“出塵,你還記得沈家的大伯父嗎?”

尤夫人說的沈家大伯父就是指沈氏家主沈柏,想到這個人,出塵的臉立刻陰沉下來,二十年前她和母親無路可走,只得返回吳興沈家老宅,當時外公沈玄檜兵敗被殺,母親的幾個兄長受牽連被髮配去了敦煌郡,外公留下的大片田宅便被沈柏和幾個兒子霸佔,她們母女只能住下人房中,受盡了白眼,若不是姑祖母幫助,恐怕她們還會被沈家趕出祖宅,這一段往事一直銘刻在出塵的心中,令她難以忘懷。

“舅母爲什麼提到他?”

尤夫人嘆了口氣道:“他也來太原了,找到了你舅父,他想見你。”

“見我?”

出塵冷笑一聲,“他見我做什麼,我姓張,他姓沈,我和他有什麼關係?”

尤夫人也知道,並不是出塵不認沈家,而是出塵對二十年前的往事耿耿於懷,出塵曾告訴過她,尤夫人苦笑一下,又道:“他就是專程來給你道歉的。”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丫鬟稟報,“老爺來了!”

這是楊元慶來了,尤夫人嚇得站起身,這可怎麼辦?出塵笑着擺擺手,“嬸孃也不是外人,不用這麼擔心。”

說話時,楊元慶已快步走了進來,雖然專門讓他在書房睡覺,可是他卻睡不着了。他心裡想着小兒子,便一路來到了出塵的院子。

一進屋卻見客堂裡站着一名中年貴婦。嚇了他一跳,第一個念頭便是嬸孃來了,再看卻不是,這個貴婦他好像認識,是沈興的母親,也是刑部侍郎沈君道的妻子。

尤夫人上前向楊元慶深施一禮,“參見楊總管!”

“夫人不必多禮!”

楊元慶有些歉然地對出塵道:“你有客人,那我呆會兒再來。”

尤夫人卻反應極快,沈家之事不如讓楊元慶聽聽,或許能打破僵局。她見楊元慶要走。便笑道:“其實我沒什麼事,就是沈家家主想見出塵.....”

果然,楊元慶的腳步停了下來,眼睛裡露出濃厚的興趣,回頭問:“是江南沈家麼?”

“正是。出塵的大伯父,也就是沈家家主沈柏帶了幾個子弟來參加科舉,他也想爲當年之事向出塵道歉。”

吳興沈氏是江南有名的幾個名門望族之一,楊元慶當然感興趣,他笑了起來,“這是好事情啊!出塵,你準備什麼時候見他?”

出塵冷着臉道:“我壓根就不想見此人。”

尤夫人見氣氛有些尷尬,而且她話已經帶到,她就沒有必要留下。便起身笑道:“也沒有別的事,那我就先告辭,出塵,有什麼事可以直接找我。”

出塵雖然對沈家不滿,但她和尤夫人的關係卻很好,她親自將尤夫人送出府門。楊元慶沒有走,等着妻子回來,他對這個沈家很感興趣,家主居然來太原了,這時,女兒楊冰奔了進來,“爹爹!”

她像小鳥一樣撲進父親的懷中,楊元慶最疼愛的就是這個寶貝女兒,他總忘不了女兒小時候頑皮,爬到他脖子上的情形,現在一晃眼就長得這麼高了,楊元慶扯了扯女兒的環辮笑道:“小丫頭,好像又長高了,和爹爹比一比。”

“嗯!”楊冰跳起來,和父親對面站着,楊元慶用手掌比了比她的頭頂,居然到自己嘴脣了,他有些愣住了,兩個月前才齊自己咽喉,怎麼一轉眼就長這麼高了,眼一瞥,卻發現女兒居然是踮着腳,他哈哈一笑,彎曲食指在她鼻子上颳了一下,“你這個小賴皮!”

楊冰嘻嘻地笑了起來,腳跟放下,還是隻齊楊元慶的咽喉,“我說呢!我的冰兒居然穿了高跟鞋。”

“爹爹,什麼是高跟鞋?”楊冰好奇地問。

“就是....鞋底很厚。”

楊元慶用手指比出兩寸的厚度,“大約有這麼厚,穿着這樣的厚底鞋,就把人變得很高。”

“那冰兒也要做一雙,早點長大。”

楊元慶在女兒小鼻尖上輕輕點了一下,笑眯眯問:“早點長大做什麼,是不是想找個如意郎君?”

“爹爹胡說!”

楊冰一跺腳,伸手狠狠在楊元慶的胳膊上掐了一下,“不準爹爹再亂說!”

楊元慶見女兒急了,慌忙舉手向她投降,“好!好!爹爹不亂說了。”

他把女兒摟住懷中,又問她,“去見過丹陽公主了?你小時候還和她一齊玩過雪,你不記得了嗎?”

“爹爹!”

楊冰眨了眨眼笑道:“兩歲的事情我還能記得嗎?”

楊元慶呵呵笑了起來,“是爹爹糊塗了,不過她只比你大三歲,你可以去找她玩,一起讀書、繡花之類。”

“可是....我該叫她什麼?叫她公主,還是叫阿姑?”楊冰臉上有點爲難,這個問題讓她苦惱了一個時辰。

“叫小姨吧!她是你三孃的妹妹。”

這時,出塵送尤夫人回來,她見女兒在父親的懷中撒嬌,會心地笑了起來,這是她最願意看到的一幕,丈夫對女兒的疼愛。

“冰兒,功課做好了嗎?”

楊冰一吐舌頭道:“還沒有呢!我聽說爹爹來了,就來跑來找爹爹。”

楊元慶疼愛地拍拍她的後腦勺,“去吧!把功課做完,晚上爹爹看你寫字,你娘說你的字寫得很好。”

“我先去了!”楊冰一蹦一跳快步出去了。

楊元慶望着女兒可愛的背影,忍不住笑了起來。

“元慶,你笑什麼?”出塵坐下來問他道。

“我一直以爲女兒已長成大姑娘了,可現在才忽然發現,她其實還是一個孩子。”

“她本來就是孩子。只不過長得高一點,不過我像她這麼大的時候。走路已經不蹦跳了。”

“嗯!那時你已經會牽我手了。”楊元慶語氣裡帶着一絲調侃地笑意。

“我不是從小就牽你的手嗎?”

出塵忽然反應過來丈夫語氣中的調笑之意,她又氣又急,伸手便向他頭上敲去,“你這個死牛頭,又在調笑我!”

出塵動作極快,楊元慶卻輕輕一閃,她便敲了個空。

出塵頓時泄了氣,以前她敲元慶的頭,元慶從來躲不開,百敲百中。可現在.....她輕輕嘆了口氣。自己身處安逸之中,身手已經大不如前了。

“難道你還想去做江淮女俠?”楊元慶明白妻子嘆息之意。

出塵搖搖頭,又嘆息道:“前十年是一個女兒把我綁住,後十年又是一個兒子把我綁住,現在又加一條王妃的繩索。你聽說過有王妃女俠嗎?”出塵白了他一眼。

楊元慶呵呵一笑,便將話題轉了回來,“我問你,你現在還對吳興沈家耿耿於懷嗎?”

出塵明白丈夫的心思,是想拉攏吳興沈家,她毫不猶豫道:“你可以說我心胸狹窄,也可以說我不顧大局,但我就是忘不了當年沈家對我和孃的羞辱,當然。如果你一定要接見吳興沈家,我也不會阻攔你,但我肯定不會見他們,更不會承認他們是我的所謂‘孃家’,元慶,請你的理解我的心情。”

楊元慶知道出塵內心剛毅。恩怨分明,她若憎恨一個人,一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若想說服她認吳興沈氏爲孃家,恐怕真的辦不到。

無奈,他只得又問:“如果敦煌沈家一支返回吳興呢?”

出塵默然,敦煌沈家那邊是她的親舅舅,她卻不能不承認,半晌,她嘆了口氣,“元慶,我們暫且先不談此事好嗎?”

.......

尤夫人回到了自己府中,她的府第位於城南,佔地約十畝,這是楊元慶賞給她兒子沈光的住宅,沈光大部分時間都在軍中,家裡只有老兩口住在一起,沈光已經在江都城成婚,妻兒在丹陽郡,暫時還沒有過來。

她的丈夫沈君道原是陳朝吏部侍郎,陳朝滅亡後被押進長安定居,後來做了太子楊勇的學士,繼而轉爲漢王楊諒的府掾,楊諒造反失敗後,沈君道被徹底從官場除名。

沈君道是兩個多月前才從長安來到太原,被楊元慶任命爲刑部侍郎,他年近六十歲才重入仕途,沈君道很珍惜這個職務,也格外賣力,他這段時間一直忙於修訂開皇律,去除了不少嚴刑峻法,頗得紫微閣讚譽。

此時,沈君道正在家中陪同從江南過來的族兄沈柏,這也是沈氏家族目前的家主。

沈柏六十餘歲,長得清瘦嚴峻,和所有家族一樣,沈家也在尋找着家族的未來,儘管西樑蕭銑幾次派人請沈家子弟去樑朝出仕,但都被沈柏婉拒了,他心中清楚,有了隋朝統一天下的基礎,南方遲早會被北方統一,樑朝撐不了多少年。

他的目光便落到了北方三大正統政權上,唐朝雖然強大,有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持,但關隴貴族對江南士族同樣很排斥,這一點他們沈家是深有體會了,而洛陽南隋連糧食都解決不了,雖然叫正統,卻是苟延殘喘,難以長久。

他的目光最後鎖定了北隋太原,沈氏家族在這個朝廷內混得不錯,有沈君道父子,還是楊元慶的心腹沈春,更重要是,楊元慶的側妃就是沈家的外孫女,這就意味着,沈家或許能走外戚這條捷徑。

沈柏思之良久,正好聽說北隋準備舉行科舉,他遂下定了決心,帶着幾名最優秀的沈家年輕子弟來太原參加秋試。

沈柏正在和族弟沈君道談話,管家在門外稟報,“老爺,夫人回來了。”

沈柏和沈君道精神同時一振。

..........

【月票慘淡,光腚掛在榜上,還是懇求大家投老高一票,爭取今天突破九百票】

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6章 棋輸一着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8章 意外消息第4章 利益之誘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9章 應對危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52章 北平船所第6章 陰山可汗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8章 二次談判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3章 銀錢危機第5章 出海遠征第31章 果斷殺伐第40章 先禮後兵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0章 以命威脅第53章 四子巧郎第9章 挖掘線索第15章 強攻榆關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6章 太原之變第5章 咬金練箭第36章 返回太原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章 盂蘭燈會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9章 再提條件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0章 將帥交心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章 漳南小村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4章 兩面三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39章 父子攤牌第20章 一夜軍變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章 突厥異變第32章 啓民提議第68章 羅藝之慮第4章 秦母教子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30章 玄感回京第54章 雨夜獻城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2章 井陘遇警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2章 道士軍師第4章 苛刻條件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章 灞橋秋色第12章 撲朔迷離第15章 求賢若渴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章 返回太原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6章 商業繁榮第40章 孤膽英雄第32章 啓民提議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5章 意外收穫第42章 是功是過第69章 道高一丈第9章 利益之爭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1章 范陽盧氏第8章 黑夜黑人第8章 暗鬥不息第39章 夜襲江城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章 公主承諾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7章 大舉東進
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6章 棋輸一着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8章 意外消息第4章 利益之誘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9章 應對危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52章 北平船所第6章 陰山可汗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8章 二次談判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3章 銀錢危機第5章 出海遠征第31章 果斷殺伐第40章 先禮後兵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0章 以命威脅第53章 四子巧郎第9章 挖掘線索第15章 強攻榆關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6章 太原之變第5章 咬金練箭第36章 返回太原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章 盂蘭燈會第14章 貌忠實奸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9章 再提條件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0章 將帥交心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章 漳南小村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4章 兩面三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39章 父子攤牌第20章 一夜軍變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8章 投票表決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章 突厥異變第32章 啓民提議第68章 羅藝之慮第4章 秦母教子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30章 玄感回京第54章 雨夜獻城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2章 井陘遇警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2章 道士軍師第4章 苛刻條件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章 灞橋秋色第12章 撲朔迷離第15章 求賢若渴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章 返回太原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6章 商業繁榮第40章 孤膽英雄第32章 啓民提議第35章 佳人同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5章 意外收穫第42章 是功是過第69章 道高一丈第9章 利益之爭第41章 盧氏橋樑第51章 范陽盧氏第8章 黑夜黑人第8章 暗鬥不息第39章 夜襲江城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章 公主承諾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7章 大舉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