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草原天鵝

‘嗚~嗚~’

號角聲傳遍了突厥各大營帳,這是啓民可汗召集部落首領的號角聲,突厥人以部落而居,大部落裡有小部落,小部落中又有細分,以血緣爲紐帶,大小部落林立,啓民可汗出身突厥王室,血統高貴,同時也是幾十個大部落的共同盟主。

這次染干是出來春獵,帶的人並不多,只帶了一千侍衛,另外還有各個部落的酋長和他們的妻女,所有衛士加起來,只有三千餘人。

染干在最大的一頂穹帳內舉行了盛大的宴會,穹帳內裝飾華麗,地上鋪着厚厚的羊毛毯,帳壁上掛滿了各種鮮豔織錦,招待客人所用盤碗都是上好瓷器,甚至帳角還有兩個一人高的越州青瓷花瓶,這些是隋帝楊堅送給他的禮物。

此時大帳內已擺滿了一圈低矮的胡榻,榻上鋪有細軟的羔羊皮,並配有小桌,一般突厥人都是席地而坐,最多鋪一張羊皮,但今天有貴客,啓民可汗特地命人搬出胡榻,以示尊重。

胡榻上各坐一名突厥酋長,有鬚髮皆白的長者,也有孔武有力的青壯,或高或矮,或胖或瘦,大都留着突厥人的翹鬍子,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熱情和真誠的笑容。

大帳裡只能坐最尊貴的客人,只有長孫晟和楊元慶兩人就坐主帳,並不是因爲楊元慶和啓民可汗有私交,而是因爲他是領隊將軍,長孫晟只是朝廷使者,而楊元慶纔是代表軍隊的使者。

蘇烈和其他隋軍士兵則去別帳喝酒接風,突厥主人自有安排。

“楊兄弟,你突厥語好像不錯嘛!”染干笑道。

楊元慶微微一笑,用熟練的突厥語道:“在草原呆了五年,不會也會了,不僅能說突厥語,我還能書寫突厥文字。”

他在草原多年,早已入鄉隨俗,和突厥人說話不用謙虛客氣,會什麼就說什麼,坦坦蕩蕩,太過謙虛反而是一種無禮,衆人對他會說突厥語並不在意,但他居然會書寫突厥文字,大帳中絕大多數酋長卻不會,引起酋長們一片驚歎,染干的兒子咄吉撇了撇嘴,對烏圖低聲道:“中原人也就能讀讀書,論騎射,差遠了,我就不信他能射傷達頭?”

烏圖是染干手下有名的勇士,他坐在大帳門口,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他不時探頭向帳外望去,忽然,他眼睛亮了,只見兩名突厥少女託着酒壺姍姍列隊而入,爲首是名十五六歲的少女,頭髮盤成小辮,皮膚白皙,眼睛像寶石般明亮。

在她身後是另一名突厥少女,身着豔麗的流蘇裙裾,年紀約十二三歲,身材修長,眉眼和前面的少女長得很像,眼睛也同樣亮如寶石,鮮紅的嘴脣上帶着迷人的微笑,臉色紅潤,就彷彿初升的朝霞。

她們穿着鑲有金邊的胡袍,腰間繫一條銀絲蹀躞腰帶,佩戴着金刀、銀鈴、玉牒,腳踝上的金環叮噹脆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路款款走來,儼如草原上最美麗的鮮花綻放。

“我們的天鵝來了!”

衆人會心地笑了起來,能在貴客面前展示突厥美女,這也是突厥主人的一種榮耀,長孫晟捋須輕笑,這兩個少女雖然豔美,卻只能看而不能碰,她們是染干的兩個女兒,前面是姐姐,叫阿史那努麗,大家都叫她阿努麗,後面是她的妹妹,叫阿史那朵思,也叫阿朵思,她們是草原上的天鵝,只有草原上最勇敢的騎士才能和她們比翼齊飛。

後面還跟着兩個少女,她們每人端着銅盆,來到了每個兩名貴客面前,裡面是一盆清水,楊元慶知道是讓他洗手,他知道突厥人規矩極爲講究,每個細節都不能搞錯,搞錯一點點就是輕慢主人。

一般突厥人洗手沒有什麼規矩,很隨意,但突厥貴族有沒有規矩,他卻不知道,楊元慶迅速看了一眼長孫晟,學着他的樣子,將手背和手心放在銅盆中,又用水在臉上拍拍,學得一絲不漏。

少女阿朵思見他和長孫晟的動作一模一樣,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她捂住嘴,笑得嬌軀直顫,染干卻瞪了女兒一眼,笑着對楊元慶道:“楊將軍,這裡洗漱也沒有規矩,可以隨意,不用跟長孫公一致。”

楊元慶的臉頓時紅了,鬧半天那是長孫晟自己的規矩,和突厥人無關。

洗漱完,兩名天鵝般的姐妹姍姍上前,給客人的酒碗注滿了馬奶酒,妹妹阿朵思端酒碗,輕輕一躬身,柔軟的雙手將酒碗端給了楊元慶,她和姐姐一起嬌軀輕擺,明亮的眼睛注視着他,用甜美的聲音唱起歌來。

春天將草原喚醒,羊羔兒即將誕生,

霏霏細雨,燦燦陽光,

美麗天鵝河邊,

迎來尊貴客人。

奶酒濃郁,肉脂噴香,

讓我用親手熬製香醇之酒,

敬給草原最尊貴的客人。

喝下這一碗,請再接受我的敬意,

願我的歌聲和甘甜奶酒,將客人留在草原。

.......

楊元慶知道突厥人的待客之道,會有最美麗的少女來敬酒,她會唱敬酒歌,只要一曲唱完,客人喝下三碗,那就是給主人最大的面子。

楊元慶慢慢悠悠地喝着馬奶酒,感覺味道比他們大利城喝的奶酒要好很多,至少沒有那麼酸澀,帶着一絲奶香回甜。

阿朵思是草原女兒,熱情奔放,明亮的眼睛凝視着客人,但楊元慶卻是漢家男兒,非禮勿視,他只用禮貌的笑容回敬她,目光卻不時兒溜了邊,他看見烏圖目光癡迷地注視着阿努麗,眼睛裡充滿了綿綿情意,阿努麗唱着歌兒,但她美眸卻不像妹妹那樣專注客人,在嬌軀輕擺之時,愛戀的目光卻偷偷瞟向烏圖。

楊元慶明白了,這是一對情侶。

就在楊元慶端起碗準備喝第四碗時,大帳裡爆發出一片鼓掌聲,原來歌兒已經唱完,他正好喝完三碗,使大帳裡的主人們感到了他的敬意。

惟獨阿朵思有些不太高興,她從楊元慶身邊走過,低低的聲音傳入他耳中,“漢家男兒,你敬了大家,卻怠慢了我。”

楊元慶一怔,裙裾已飄遠,他忽然反應過來,她是指自己的目光離開了她,他不由苦笑了一下,在漢人,若一直盯着女孩的眼睛,那纔是一種無禮,他在草原多年,這一點卻始終改不了。

這時,兩名大漢擡着一隻大盤進帳,大盤裡是一隻烤好的整羊。

“我來吧!”

染干笑着站起身,他親自操刀,將最肥美的羊後腿肉切給了客人,應該是最年輕人操刀切肉,首先敬給帳中最年長的族人,如果是身份最高的主人操刀,那說明來了最尊貴的客人。

鹿肉、鮮魚、野鴨、漿果,一道道美味佳餚端了上來,啓民可汗用最豐盛的酒宴招待遠道而來的貴客。

長孫晟端起一杯酒,起身笑道:“我這次來拜訪突厥主要是兩件事,一是受聖天子之託,對可汗和草原各部表達慰問,希望突厥和大隋世世代代和睦相處,永爲兄弟,也希望可汗早日收服草原各部,成爲真正的草原之主。”

染干高高舉起酒杯,大帳內其他長老也跟着舉杯,染干恭敬地說:“染干蒙聖天子所賜,才得以重生,突厥子民願永遠爲大隋之臣,這杯酒敬給我們的聖天子陛下。”

其實突厥雖然強大,但它們並不是草原唯一的主人,突厥只控制漠南,而漠北是鐵勒人的天下。

鐵勒是草原非突厥人的統稱,主要有九姓,又叫鐵勒九姓,包括回紇、僕骨﹑同羅﹑拔也古﹑思結﹑契苾﹑渾、葛邏祿、拔悉蜜等九姓,沒有一個強大的統一者,都是各自分散。

另外草原上還有一些其他民族,如西方的結骨、葛薩,東方的契丹、奚、霫、室韋等等,這些民族和鐵勒一樣,信奉強者爲王,都臣服於強大的突厥。

其實突厥最早也和鐵勒九姓一樣,同樣是柔然人的臣屬,而突厥因爲鑄鐵技藝高超,成爲柔然的鍛奴,後來突厥漸漸強大,滅掉了柔然,成爲草原霸主,鐵勒九姓和其他草原民族又轉而臣服於突厥。

隋王朝扶持啓民可汗,讓他成爲突厥大可汗,就是讓他替大隋王朝穩定北部邊疆,對抗西突厥,並統帥鐵勒諸部

這時,楊元慶見長孫晟取出了一面金狼頭大旗,他不由一愣,這是他第一次奪取的西突厥可汗王旗,已經獻給聖上,怎麼會在長孫晟手中?

金狼頭王旗中只有大可汗才能擁有,東方突厥的金狼頭王旗是在啓民可汗手中,長孫晟取出這面西突厥金狼頭王旗,意義非同尋常,長孫晟將金狼頭大旗展開,一指楊元慶對染干笑道:“這就是楊將軍從達頭手中奪來之旗,我受聖天子之託,正式將這面大旗贈給可汗。”

就在這時,大帳外忽然出來冷冷的聲音,“那是我們步迦可汗的王旗,誰有資格接受它?”

........【三江票,推薦票】

第3章 兩猛相鬥第33章 緣定三生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章 黑臉魏刀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0章 關中應對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3章 兄弟生隙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5章 遭遇之戰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4章 彭城兵變第7章 義成公主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9章 李氏父子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4章 中秋異月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1章 誰威脅誰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章 緊鑼部署第19章 關隴雙貴第92章 李靖初戰第8章 天下十猛第9章 敵後戰線第9章 攻心爲上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5章 再戰大利第7章 羽翼已成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2章 圍魏救趙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7章 回京前夕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章 聖旨東至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章 先攻內部第60章 趙郡太守第8章 暗鬥不息第32章 秀才造反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13章 深巷小宅第51章 致命一擊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9章 風過雁門第23章 南華梟雄第97章 僞漢毒計第9章 兵臨洛陽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7章 李思楊慮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章 帝王失信第4章 佳夕如夢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0章 裴矩辭相第60章 關鍵人物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4章 彭城兵變第4章 假手於賀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9章 唐軍西撤第32章 雪夜離京第64章 宮外之音第6章 小事化大第42章 踏平瓦崗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章 江淮伏威第1章 中元新夜
第3章 兩猛相鬥第33章 緣定三生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章 黑臉魏刀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0章 關中應對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3章 兄弟生隙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5章 遭遇之戰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4章 彭城兵變第7章 義成公主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9章 李氏父子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4章 中秋異月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2章 帝王心思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2章 不臣之心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1章 誰威脅誰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章 緊鑼部署第19章 關隴雙貴第92章 李靖初戰第8章 天下十猛第9章 敵後戰線第9章 攻心爲上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5章 再戰大利第7章 羽翼已成第21章 初次談判第32章 圍魏救趙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7章 回京前夕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章 聖旨東至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章 先攻內部第60章 趙郡太守第8章 暗鬥不息第32章 秀才造反第36章 形勢嚴峻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13章 深巷小宅第51章 致命一擊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9章 風過雁門第23章 南華梟雄第97章 僞漢毒計第9章 兵臨洛陽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7章 李思楊慮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章 帝王失信第4章 佳夕如夢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0章 裴矩辭相第60章 關鍵人物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4章 彭城兵變第4章 假手於賀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9章 唐軍西撤第32章 雪夜離京第64章 宮外之音第6章 小事化大第42章 踏平瓦崗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章 江淮伏威第1章 中元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