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秘密協議

河陽縣軍營,一場暴風驟雨般的軍紀肅整剛剛結束,楊元慶下了狠心,深挖十五名軍官喝酒事件,他始終認爲十五名軍隊能隨意出軍營,這裡面的水一定不淺。

果然,在士兵們的不斷舉報之下,竟從三萬河內駐軍中挖掘出兩大幫派,一個高雞泊派,一個豆子崗派,牽涉上千人,十五名軍官都是高雞泊派人,正是輪到他們幫派中人當值,才使這十五名軍官能夠從容離開大營去喝酒。

這個調查結果令楊元慶極爲震怒,爲兩個幫派爲首的十六人全部處斬,其餘一千三百餘人全部清洗出軍隊,發配回原籍。

而徐世績身爲主將,管束下屬不力,被責打一百軍棍,免去河內軍主將之職,由李靖出任河內軍主將,徐世績降爲副將。

這場軍隊中的黑惡勢力清洗,足足進行了十天才告以結束,通過這次整肅,挖去軍隊中腐爛的肌肉,使軍紀煥然一新,那種普遍存在士兵中的驕慢之氣也一洗而空,軍容振奮,士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這時,唐軍全線攻佔弘農郡的消息也隨之傳來,軍營的氣氛開始變得緊張起來,這是一種大戰來臨前嚴肅。

這天清晨,楊元慶帶着十幾名將領和數百士兵來到了黃河邊,在寬闊的河面上,一支由五百餘艘戰船組成的船隊正緩緩駛來,這是從太原過來的船隊,運來了兩萬軍隊和大量軍械物資和攻城輜重。

船隊延綿近百里。一眼望不見盡頭,氣勢壯觀浩蕩,爲首的百餘艘運兵大船已經停泊在岸邊。

一隊隊士兵從船中下來,在岸上迅速列隊,爲首兩員大將,主將是胖三郎楊巍,副將是綽號‘小關羽‘的花刀將王君廓。

在天下十猛的排名中。隋軍大將蘇定方、王君廓和楊巍都榜上無名,但如果把排名拉長到十六位,蘇定方和王君廓都能榜上有名。而唐將屈突通和段志玄也可以上榜。

而在十猛將外,還是四奇將,這是四名與衆不同的大將。一個是隋將拼命三郎楊巍,中原唯一一個騎駱駝作戰的大將,他的駱駝也能咬人咬馬,令人防不勝防;一個是夏將妖刀宋金剛,一把飛刀神出鬼沒,極爲厲害;還一個西樑老將來護兒,一身水上功夫天下無雙;再一個便是隋將肉飛仙沈光,輕功高絕。

楊巍和王君廓上前單膝跪下,向楊元慶行一禮道:“卑職楊巍、王君廓參見總管!”

楊元慶連忙上前將兩人扶起,呵呵笑道:“兩位將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

楊巍苦笑道:“其實也不辛苦,就是在船上悶得慌,不如一路騎馬前來,可以遊山玩水。”

楊元慶拍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既然你喜歡遊山玩水。等天下統一了,我封你爲林邑安撫使,去南方林邑遊逛,等你逛半年回來,你就會變得又黑又瘦,估計連你娘子都不認識了。”

楊巍嚇了一跳。連連擺手,“總管,我可不想去什麼林邑,據說那裡的螞蝗比蛇還大,你可別真讓我去。”

楊巍滑稽的模樣使衆人都笑了起來,楊元慶又走到一處高處,對衆將士高聲道:“各位兄弟一路辛苦了,現在大家回營休息一天,明天正式開始訓練,希望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大家都能立功受賞。”

兩萬將士異口同聲大喊:“願爲總管效力!”

聲音整齊劃一,高亢嘹亮,直衝雲霄,使楊元慶微微一怔,他回頭看了一眼楊巍,楊巍撓撓頭,指了指王君廓,“這可不是我的想法,是王將軍的訓練。”

王君廓連忙行禮,“是卑職在船上閒來無事,教將士們喊喊軍令,有點唐突,請總管見諒!”

楊元慶微微一笑,“這倒無妨,大家都辛苦了,帶弟兄們回大營吧!後面的物資我自會安排人搬運,你們就別管了。”

他又對李靖道:“李長史,帶他們回營吧!”

“遵命!”

李靖答應一聲,帶着楊巍、王君廓的軍隊向河陽縣大營而去。

楊元慶又走回碼頭,繼續注視着一艘艘貨船靠岸,就在這時,從東面一隊騎兵斥候疾奔而至。

ωωω★ тт kān★ ℃o

斥候奔至楊元慶面前,翻身下馬,上前單膝跪下稟報:“啓稟總管,我們在東面黃河邊俘獲一艘小船,小船上有一名文士,他說有事找總管,讓我們把這封信交給總管。”

爲首斥候將一封信交給了楊元慶,信封上一個字沒有,他從信封內抽出信看了看,眉頭微微一皺,問道:“此人在哪裡?”

“就在東面五里外,被弟兄們看守着。”

“帶他到河陽縣軍衙來見我!”

楊慶也無心再視察貨船,他翻身上馬,向河陽縣城疾奔而去,不多時,他先回了軍衙,來到了官房。

半個時辰後,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斥候在門口稟報,“啓稟總管,人已經帶到!”

“帶他進來!”

門開了,一名中年文士從外面走了進來,長得很清瘦,氣質高雅,他躬身長施一禮,“魏王座前納言房玄藻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笑着點了點頭,“原來是房先生,久仰大名了。”

“卑職對楚王殿下威名纔是如雷貫耳,今天才是第一次相見,楚王雄姿天下無雙,難怪魏王總是說殿下乃人中龍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房玄藻說得很誠懇,他一進門便被楊元慶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所懾,他曾經見過楊玄感,以爲楊元慶長得酷似其父。

但現在他才發現,楊元慶長得更像當年的楊素,而且那種舉手投足的氣勢,已經隱隱有帝王之相,這是李密所望塵莫及。

李密雖然也算是梟雄之姿,但和楊元慶相比,他只得算小梟雄,只能算是一域雄主,而楊元慶已有吞併天下的氣勢,這使房玄藻暗暗心驚,難道取天下者,果真是此人?

楊元慶笑了笑,打斷了他的思路,“我看了先生的信,先生說是奉魏王之命,特地來和我商議大事,不知信上所說的大事,是指什麼?”

房玄藻在信中沒有明說,他只是想試探一下楊元慶的誠意,如果楊元慶是把自己關押到一邊,隔兩三天後再接見自己,就說明他對與魏王的合作沒有半點興趣,那自己也沒有必要費那些口舌。

如果他很急切地接見自己,就說明他和魏王是心意相通,不謀而合,那就可以好好談一談了。

從現在的情形看來,楊元慶的表現讓他非常滿意,不到半個時辰就接見了,看來自己的想法並沒有錯。

想到這,他深深行一禮,“大約在半個月前,唐朝派使臣溫大雅來陳留覲見我家主公,要求唐魏結盟,共同抵抗隋朝南下,魏王沒有想到這背後還有玄機,便答應了,可就在幾天前,唐軍大舉進攻洛陽,要求西魏按照盟約出兵,魏王這才知道他上當了……”

不等他說完,楊元慶便打斷了他的話,“我不太明白,難道必須協助唐朝進攻洛陽這一條,你們盟約裡也寫有嗎?”

“這倒沒有,但他們並不是說要進攻洛陽,而是出兵防禦隋軍南下,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用參與攻打洛陽,但我們必須要出兵參與防禦隋軍南下。”

楊元慶點了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以你把這些泄露給我做什麼?”

房玄藻也知道,很難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畢竟魏王簽署了與唐朝共同對付隋朝的盟約,敵意已現。

那麼怎麼才能說服楊元慶,讓他相信魏王並沒有和唐朝合作的誠意,房玄藻想了很久,才終於想到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

他苦笑一聲道:“實不瞞殿下,魏王根本就不想和唐朝結盟,只是唐朝向我們施壓,而且答應給我們數十萬石急需的糧食,我們爲了自保,才被迫答應和唐朝結盟,但我們並不想和隋軍爲敵,所以卑職特地爲使者,向殿下解釋這件事。”

楊元已經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了,說白了,就是李密想首鼠兩端,既不得罪唐朝,也不得罪隋朝,但他又不是採取中立,而是又和唐朝結盟,又想暗中和隋朝勾結,典型了牆頭草。

不過這樣的城頭草楊元慶倒也歡迎,因爲在這次交易中,西魏是兩頭討好,兩不得罪,還得了唐朝的糧食。

而自己知道了唐朝的底細,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漏洞安排戰役,可以說自己是最大得益方,倒黴的只有唐朝,這就叫做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通這一點,合作的障礙便一掃而光,剩下的事情就是具體怎麼合作了,楊元慶又問他:“那西魏軍有沒有什麼計劃?”

“回稟殿下,魏王的計劃就是出兵東郡,和黎陽的隋軍對峙,當然,魏王並不是想和隋軍作戰,只是想找一個藉口,如果殿下能給我們找一個藉口,我們感激不盡。”

楊元慶揹着手沉思良久,半晌,淡淡道:“我可以給你們一個藉口,也可以承諾暫時不攻打陳留,但先生應該明白,魏王更應該明白,你們用什麼來表示雙方合作的誠意?”

()

第10章 矛盾激化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9章 干戈玉帛第69章 殺機四伏第21章 試探底線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7章 君心難測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5章 路遇貴人第26章 咬金爭功第51章 一葉知秋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8章 吳興沈氏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5章 首鼠兩端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2章 最後抉擇第35章 夜訪封宅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章 以小欺老第16章 館驛見賢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0章 三管齊下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章 營州之變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6章 大魚落網第8章 暗鬥不息第8章 弔孝風波第33章 攻城前夕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章 元慶回京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0章 奇恥大辱第26章 楊素歸來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8章 洛陽來使第6章 秘密武器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章 世充登基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章 江南隱憂第33章 御房進諫第30章 三個條件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6章 一條記錄第4章 突厥異變第29章 蕭後召見第24章 公主壽宴第5章 可汗金箭第66章 羅家有喜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1章 意外挾迫第4章 苛刻條件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章 戍堡聞警第3章 南華之會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章 營州之變第28章 連環布套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章 意外來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1章 內部生變
第10章 矛盾激化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9章 干戈玉帛第69章 殺機四伏第21章 試探底線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7章 君心難測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5章 路遇貴人第26章 咬金爭功第51章 一葉知秋第10章 窮途出路第38章 吳興沈氏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5章 首鼠兩端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2章 最後抉擇第35章 夜訪封宅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章 以小欺老第16章 館驛見賢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0章 三管齊下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章 營州之變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6章 大魚落網第8章 暗鬥不息第8章 弔孝風波第33章 攻城前夕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章 元慶回京第28章 俏語解憂第20章 奇恥大辱第26章 楊素歸來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8章 洛陽來使第6章 秘密武器第10章 遷都角力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章 世充登基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章 江南隱憂第33章 御房進諫第30章 三個條件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6章 宿將抉擇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6章 一條記錄第4章 突厥異變第29章 蕭後召見第24章 公主壽宴第5章 可汗金箭第66章 羅家有喜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1章 意外挾迫第4章 苛刻條件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章 戍堡聞警第3章 南華之會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章 營州之變第28章 連環布套第81章 隋唐大戰(十一)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章 意外來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5章 初有收穫第21章 內部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