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干戈玉帛

洛陽西南十五里外有一處叫做陳官裡的村落,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在村東頭有一座佔地十幾畝的大宅,一丈六尺高的圍牆,宅子裡養有十幾條惡犬,有幾十名護院家丁,儘管大宅內從來沒見什麼主人出入,但幾乎全村人都知道,這裡是一座大倉庫,裡面至少存放十幾萬石糧食。

近中午時分,村外的官道上忽然出現了上千騎兵,風馳電掣而至,迅速將這座大倉庫團團圍住,十幾條惡犬咆哮着衝出,瞬間便被一陣箭雨射死,士兵們砸開了門,洶涌衝入……

一名在外圍的護衛見情況危急,翻身上馬,向城內疾速奔去…….

半個時辰後,一輛馬車停在獨孤主宅前,姚記米行的東主姚奐短肥的身子幾乎是從馬車上滾下來,奔進大門,帶着哭腔大喊:“我要求見家主!”

書房裡,獨孤震正坐在桌前看書,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管家在門外道:“老爺,姚奐求見,好像發生了什麼大事?”

獨孤震愣了一下,就算髮生了大事,也應該去找器兒,找自己做什麼?

他想了想,估計是器兒解決不了的大事,便道:“讓他進來!”

片刻,姚奐連滾帶爬進來,驚惶地喊道:“老爺,出大事了!”

“不要那麼焦急,天沒有塌下來。”獨孤震有些不滿道。

姚奐穩了穩心神,這才急道:“老爺,我剛剛得到消息,我們在陳官裡的糧庫被軍隊佔領了,裡面有十五萬石糧食。”

“憑什麼?”

獨孤震臉一沉道:“我獨孤家一沒有偷,二沒有搶,他楊元慶憑什麼佔領我的糧倉?”

“可是老爺,那不是獨孤家的糧倉,那是姚記米行的糧倉。”

姚奐害怕地低下了頭,“我昨天對他保證過,姚記米行只有五萬石存糧,如果欺騙官府,願意受重罰。”

獨孤震眉頭皺了一下,這倒有點不好辦了,如果自己插手,就等於承認姚記米行是獨孤家的產業,有些事情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但就是不能說破,一旦說破,就不好再裝糊塗下去。

可如果獨孤家不管,楊元慶便可以肆無忌憚地收拾姚記米行,又遇到京城混亂這件事,姚記米行恐怕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以奸商論處。

就在獨孤震沉思不語時,門外又傳來了管家緊張的聲音,“老爺,楊元慶來了,求見老爺!”

“啊!”

獨孤震大吃一驚,楊元慶竟然上門了,他來做什麼?但他的吃驚只是一瞬,很快又平靜下來,他也不得不佩服楊元慶的魄力,終於踢開了姚記米行,和自己直面談判。

“請他去貴客房!”

他瞥了一眼滿臉驚惶的姚奐,緩緩道:“你回去吧!在豐都市的米庫等着,有什麼事,我會派人通知你。”

“是!那我回去了。”

姚奐不敢遇見楊元慶,轉身便匆匆走了,獨孤震這才起身,換了一件寬大衣袍,不慌不忙向貴客房走去。

貴客房很近,剛走到門口,獨孤震便看見了一個身材極高大的年輕人,正揹着手欣賞掛在牆上的千里躍馬圖。

雖然久聞大名,獨孤震還是第一次和楊元慶面對面,上一次見他,還是樂平公主壽宴,他和突厥人比箭,遠遠見他一次,這一晃就三年多過去了。

“楊將軍怎麼會有時間來老夫的蝸居?”

獨孤震呵呵笑着走進房間,楊元慶一回頭,他也是第一次看見獨孤震,獨孤震身材不高,但容顏清秀,雖五十餘歲,但保養得很好,看起來也就四十歲出頭。

“是獨孤家主?”

“老夫獨孤震,楊將軍,我們是第一次見面吧!”

楊元慶躬身施禮道:“原來是獨孤前輩,元慶有禮了。”

“楊將軍太客氣了,請坐!”

獨孤震請楊元慶坐下,一名侍女送來兩碗剛煎好的茶,獨孤震端起茶碗,輕輕吮了一口,笑道:“說起來還要多謝楊將軍,我以前一直喝酪漿,只是去年茶葉開始在草原傳開後,我纔開始嘗試喝茶,這一喝就離不開了。”

楊元慶笑了笑,也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讚道:“這水不錯!”

“這水當然不錯,這是邙山的清羽泉,每天上午會專門有家人去邙山取水。”

“不錯,這水清冽甘甜,我年少時住在長安務本坊,我們家裡喝的水都是務本河源頭之水,和這水略有點相似,喝這茶水,又使我彷彿回到了少年時代。”

“聽說楊將軍年少時家境貧困,還打獵養家,真是逆境才能成材,我過幾天要以楊將軍爲例子,告誡獨孤家少年子弟,莫要貪圖富貴,要學楊將軍年輕報國,決不能玩物喪志。”

兩個人心中儘管都懷有敵意,但彼此都有身份,敵意掩飾得很好,就像兩個相識多年的忘年之交,平平淡淡的幾句話中,飽含着彼此的相知之情。

連獨孤震也有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楊元慶是如此知書達理的一個人,他怎麼會一見面就殺了元尚應,他沒有傳說中的那種兇狠毒辣,至少他獨孤震沒有體會到。

但彼此這種默契還是沒有維繫多久,他們最終說到了正題上。

“楊將軍是爲姚記米行之事來獨孤府吧!”

獨孤震直接進入了主題,打破他們之間剛剛形成的默契,他也很坦率,他這樣說就等於承認了姚記米行和獨孤家有關。

楊元慶點了點頭,也坦率道:“我也不瞞家主,我這次進京肩負聖上交代的最任,事關重大,我奉勸獨孤家族不要再犯仁壽四年的誤判,再次遭遇聖上的嚴厲打擊。”

“你是在威脅我嗎?楊將軍!”獨孤震冷冷道。

“家主應該知道,我不是威脅,連深恨我的元家都在這時沉默了,我不信獨孤家主會想不到。”

獨孤震沉默片刻,他最終嘆了口氣,算是承認楊元慶不是危言聳聽。

楊元慶又笑道:“獨孤前輩是聰明人,應該明白我是帶有誠意才上門,現在我如果想讓獨孤家獲罪的話,可以說是易如反掌,獨孤家主相信我說的話嗎?”

獨孤震一怔,這一次他沒有明白楊元慶的意思,“楊將軍,能否坦誠一點,說得明白一點?”

楊元慶將一紙洛陽地圖放在他面前道:“我在地圖上標識了五座糧倉,是姚記米行和張生記的在洛陽的儲備糧,一共有五十萬石糧食,現在京城鬥米七百文,卻無米可賣,京城內民怨沸騰,而且難民那邊也無米供應,處於暴亂的邊緣,但姚記米行和張生記的儲備糧卻控制着整個京城的命脈,我如果全面抓捕姚記米行和張生記米行,同時向聖上啓奏,控訴這兩家米行趁聖上北巡之機,圖謀不軌,想挑動京城暴亂,請問獨孤家主,最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獨孤震額頭已經見汗,他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他如果想借機打倒獨孤家族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如果他狠一點,他甚至可以引發京城暴動和流民大亂,最後把責任推到兩家米行身上,‘圖謀不軌,挑動京城暴亂’,這個罪名太嚴重了,獨孤家族承受不起。

獨孤震才忽然意識到,獨孤家族控制京城糧食其實是一種大不智,太容易被人利用。

“楊將軍不會真這樣做吧!”

楊元慶笑了笑道:“所以說我是帶有誠意而來,我希望和獨孤家族化干戈爲玉帛,仁壽四年之事,我也是受命而爲,並非是我本心,我楊元慶的仇人只是賀若弼,和其他任何人無關。”

楊元慶知道自己和元家已結下不解之仇,他不希望出現獨孤家和元家聯手對付他的局面,與獨孤家和解對他百利無一害。

他又誠懇道:“我還想再奉勸獨孤家主,聖上想動獨孤家族之心久矣,他缺的只是一個藉口,所以他纔會默許獨孤家族控制京城糧食,就等獨孤家族自己把繩子套上脖頸,說得不客氣一點,獨孤家族其實是在自掘墳墓,家主,當心啊!”

獨孤震的汗水已經將後背全溼透了,他忽然翻身向楊元慶跪倒,重重地磕了三個頭,萬分感激道:“蒙楊將軍金玉之言,獨孤家得以逃脫大難,從現在開始,獨孤家族和楊將軍的宿怨一筆勾銷,我願意和楊將軍化干戈爲玉帛。”

楊元慶心中忽地生出一種感觸,長期與人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可偶然能和仇人和解,這種化干戈爲玉帛的滋味確實也很甘甜。

當然,他和獨孤家族和解,也並不是爲了品嚐這種滋味。

……

楊元慶走了,獨孤震隨即下令道:“命獨孤器、姚奐和張生厚火速來見我!”

不久,掌管獨孤家糧食生意的獨孤器,姚記米行東主姚奐,張生記米行東主張生厚一起出現在獨孤震的房間。

獨孤震看了他們一眼,緩緩道:“從現在開始姚記米行和張生記米行敞開糧食供應,儲備糧食全部拿出來,鬥米二百錢,每人限購五斗米,另外,等京城糧食危機平息後,姚記米行轉賣給元家,姚奐去江南,改做茶葉生意。”

獨孤震這個決定是房內三個人都驚呆了,獨孤器結結巴巴問:“家主,這個……是怎麼回事?”

“沒有怎麼回事,這是我作爲家主的命令!”

他深深又看了一眼獨孤器,“還有,你要記住了,千萬不要去招惹楊元慶,否則,我用族規處置你!”

()

第20章 奇恥大辱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章 突厥異變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1章 楊素教孫第53章 臣的要求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9章 金刀贖奴第5章 初到幽州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章 蘇威密謀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8章 百戰之功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6章 重大隱憂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1章 果斷殺伐第8章 合縱抗隋第15章 打進楔子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1章 灞橋秋色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章 如期而至第22章 收穫不菲第48章 兩路奇兵第41章 不惹小人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7章 東山再起第40章 軒然大波第34章 斷然拒絕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3章 收買人心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章 重返京城第38章 上元燈會第25章 秦王心計第24章 小男養家第50章 波詭雲譎第52章 人心難測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4章 略施小計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6章 北地天鵝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9章 勢力擴張第33章 緣定三生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6章 北地天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4章 戰爭索賠第4章 天下大變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1章 家廟夜審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6章 走出迷惘第6章 玄感起事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0章 裴矩辭相第38章 關鍵小賊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9章 再提條件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22章 井陘遇警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8章 俏語解憂
第20章 奇恥大辱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章 突厥異變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1章 楊素教孫第53章 臣的要求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9章 金刀贖奴第5章 初到幽州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章 蘇威密謀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8章 百戰之功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6章 重大隱憂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1章 果斷殺伐第8章 合縱抗隋第15章 打進楔子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1章 灞橋秋色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章 如期而至第22章 收穫不菲第48章 兩路奇兵第41章 不惹小人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7章 東山再起第40章 軒然大波第34章 斷然拒絕第36章 返回太原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3章 收買人心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章 重返京城第38章 上元燈會第25章 秦王心計第24章 小男養家第50章 波詭雲譎第52章 人心難測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4章 略施小計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6章 北地天鵝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9章 勢力擴張第33章 緣定三生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6章 北地天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4章 戰爭索賠第4章 天下大變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5章 京城讖語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1章 家廟夜審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6章 走出迷惘第6章 玄感起事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大舉東進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0章 裴矩辭相第38章 關鍵小賊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9章 再提條件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22章 井陘遇警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8章 俏語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