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蕭後來臨

朝陽初升,萬道霞光照射在浩蕩的黃河水面上,給河水抹上一層淡淡的金色,清涼的河風拂過河面,浪花拍打着大船。

這是一支由數十艘大船組成的船隊,船上掛着一面黑色大旗,旗幟上繡了一個斗大的白色‘魏’字,這是魏國李密的船隻,滿載着各種財物,從陳留駛向河陽。

第一艘大船船頭,一名十六七歲的少年正負手而立,微風吹亂了他飄逸的黑髮,他深邃的目光裡充滿了無盡的哀傷。

“殿下,河面上風大,回艙去吧!”一名老宦官關切地對少年道。

“我沒事,你去看看皇祖母,她起來沒有。”少年吩咐道。

宦官去了,少年遠遠望着黃河兩岸的山勢,他低低嘆了口氣,河內郡到了。

少年正是皇長孫楊倓,按照隋魏之間達成的協議,李密須將皇長孫楊倓和蕭後交還隋朝,由於李密已建立魏朝,楊倓和蕭後便失去了政治意義,李密最終同意將二者交還,以換取和隋朝的結盟。

這也是形勢使然,唐朝和魏國剛剛達成同盟,唐軍便背信棄義,出兵潁川郡,佔領原本屬於魏國的土地。

這讓李密極爲惱火,將溫大雅趕出陳留,同時,他也最終決定和隋朝達成協議,就在這個背景之下,蕭後和楊倓終於獲得了自由。

楊倓想起了幾年前他和皇祖父乘船經過河內郡的情形,皇祖父談笑着向他指點江山。這些都原本是大隋的江山,可最後,大隋卻成爲昨日煙雲,這讓楊倓心中十分傷感,也爲自己的無能而自責萬分。

他即將見到楊元慶,卻不知楊元慶能給他帶來什麼,楊元慶真的會恢復隋朝。捍衛大隋最後一面旗幟嗎?楊倓心中十分緊張,卻又有那麼一絲期待。

這時,老宦官又來了。低聲道:“殿下,太后請你過去。”

楊倓點點頭,一早起來。他是要去給皇祖母請安,他離開船頭,跟隨宦官快步來到了船艙前,老宦官稟報道:“太后,長孫來了。”

“進來吧!”船艙裡傳來蕭後柔和的聲音。

楊倓走進船艙,船艙裡光線明亮,瀰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雖然裝飾簡單,但一塵不染。

蕭後早已起牀了,梳洗完畢。穿了一身淡黃色的絲織綢衫,臉上脂粉淡雅,烏黑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斜插一根碧玉綠簪,她已是五十歲的女人。但保養得非常好,看起來依然如三十許。

旁邊坐着蕭後的女兒南陽公主楊沁芳,楊沁芳也就是宇文士及的妻子,宇文士及在混亂中逃走後,楊沁芳和兒子宇文禪師被李密俘虜,這次她們母子二人和母親蕭後一起被放回隋朝。

“孫兒給皇祖母請安!”楊倓在祖母面前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一個頭。

他又向楊沁芳行一禮,“向長皇姑問安!”

楊廣的小兒子趙王楊杲也已和父親一起死在江都,一年多來,蕭後一直和這個孫兒相依爲命,祖孫二人感情極深,蕭後對女兒楊沁芳以及身後的兩名侍女吩咐道:“哀家要和長孫單獨說兩句話,你們先退下吧!”

楊沁芳和兩名侍女退了下去,船艙裡只剩下他們祖孫二人,蕭後嘆了口氣,這才緩緩對楊倓道:“倓兒,今天就要到河陽了,有些話祖母要和你談一談。”

“孫兒願聽祖母教誨!”

蕭後慈愛地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比你兩個弟弟都聰明,但你卻比兩個弟弟固執,這也是祖母最擔心的地方,祖母怕你看不清形勢,做出傻事來,倓兒,祖母要告訴你,大隋其實已經滅亡了,此隋非彼隋,你明白嗎?”

楊倓低頭不語,蕭後深深看了他一眼,眼中的憂慮更加深了,嘆息道:“祖母知道你一心想繼承皇祖父遺志,恢復大隋江山,但祖母要告訴你,這已經不現實了,楊元慶爲人不錯,能看在你們父親的面前,把你們兄弟三人救回,他已是仁至義盡了,否則借王世充之手殺侗兒,借李密之手殺你,簡直易如反掌,你明白嗎?”

楊倓默默地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明白,這也是他矛盾之處,他確實是知道楊元慶是因爲答應過父親,照顧他們兄弟三人,可是大隋的江山就這麼煙消雲散,使他又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蕭後又苦口婆心勸他,“現在楊元慶還是以隋爲國號,至少你曾祖父是文帝,你祖父的武帝,還是大隋的開國者,大隋的社稷還在,不同的是皇帝變了,慶幸他也姓楊,如果觸怒他,到時恐怕連大隋國號都保不住,你祖父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原諒你,如果你能順從他的安排,至少你們兄弟三人都能平平靜靜地過一生,祖母的後半生也能在榮華富貴中度過,你祖父的子孫後代也能繼續繁衍下去。”

楊倓嘆了口氣,“祖母放心吧!孫兒心裡明白,不會做愚蠢之事。”

就在這時,艙外傳來船工大喊:“靠岸嘍!”

蕭後和楊倓走出船艙,只見大船正緩緩向岸邊靠攏,遠處河面上大船密佈,桅杆如林,足有數千艘大船,這是河陽縣到了……

河岸邊站滿了數千士兵,守衛森嚴,在駁岸旁,楊元慶帶領十幾名文職軍官已經等待了半個時辰,旁邊站着剛剛從太原趕來的記室參軍張亮。

張亮見文職軍官們都比較遠,便低聲對楊元慶道:“殿下應該借李密之手除掉皇長孫,留着他會是後患。”

楊元慶負手淡淡一笑,“我既然已答應過他們父親,保他們兄弟三人一生平安,自當遵守承諾,何必多慮?”

張亮出身貧寒,又曾上過瓦崗,性格比較偏向於陰暗,他又勸道:“幼孫楊侑生性淡泊,沉溺於書籍文學,將來可爲學儒詩人,次孫楊侗出家爲僧,願清靜修爲,不惹凡塵,可以無憂,惟獨長孫楊倓被立爲皇太孫,心懷祖志,就怕他不識時務,一心復國,會給殿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不以爲然地笑了笑,“麻煩什麼時候沒有呢?假如楊倓有本事替我糾集起一批覆國志士,我還求之不得!”

楊元慶這句話使張亮頓時醒悟,殿下的深謀遠慮,是他遠遠不及。

這時,一名士兵大喊:“陳留船隊已到!”

楊元慶向河面望去,只見遠處河面上一支船隊正正緩緩駛來,足有數百艘之多,爲首的一艘大船慢慢靠近河岸。

大船靠岸了,船板搭上河岸,十幾名宦官宮女護衛着蕭後和楊倓下了船,楊元慶快步走上前,在蕭後面前跪下,“臣楊元慶救駕來遲,致使太后受屈,臣罪該萬死!”

蕭後望着這個她曾經厭惡和痛恨過的年輕男子,她餘生的榮華富貴就將寄託在他的身上,這種人生際遇的變化令她心中無限感慨,也有點忐忑不安,楊元慶會不會記當年之仇。

蕭後連忙虛託一下,“楚王殿下請起!”

接着又安撫他道:“楚王不必歉疚,你能把哀家從亂臣賊子中拯救出來,已經令哀家感激不盡,你只有救駕之功,而絕無罪責。”

“謝太后之恩!”

楊元慶起身,又向楊倓拱手笑道:“歡迎長孫回大隋。”

楊倓心情複雜,但禮不可廢,他是晚輩,應當是他先行禮,他連忙深施一禮,“侄兒楊倓參見皇叔!”

蕭後見楊倓沒有使性子,心中大爲安慰,她又給女兒楊沁芳使個眼色,讓她也上前見禮,楊沁芳會意,上前盈盈施一禮,“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呵呵一笑,躬身回禮道:“原來長公主也到了,真是令人欣慰,這下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楊沁芳倒想起一事,又微微一笑問:“我聽說丹陽也在太原,這是真的嗎?”

楊元慶點了點頭,“丹陽公主目前住在臣的府中,由臣妻照顧她。”

楊倓臉色微微一變,丹陽公主怎麼能住在楊元慶府中,這禮儀上似乎有點不太合適,蕭後卻老於世故,不等楊倓質疑,便笑眯眯說:“丹陽年幼不更事,能得到楚王庇護,那是她的福氣,哀家感激不盡。”

楊元慶也不再多解釋,立刻命幾輛馬車上前,請她們上了馬車,等蕭後坐定了,他才慢慢走上前,站在車窗前對蕭後拱手道:“請太后先在河陽城內休息幾日,再乘船去太原,太后行宮臣已安排好,望太后放寬心,有臣在,沒有任何人再能傷害到太后。”

蕭後深深注視着楊元慶,柔聲說:“哀家過去對楚王曾有無禮之處,望殿下多多寬容,不要放在心上。”

楊元慶也淡淡一笑,“太后言重,過去的事情臣已經不記得了,只希望將來太后能善待於臣,以安享晚年。”

楊元慶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過去的事情大家都不要再提,只希望以後雙方合作愉快,如果蕭後配合得好,那麼可以保她安享晚年,否則……

兩人目光一觸,皆心知肚明,兩人都微微笑了起來,蕭後點點頭,“楚王之恩,哀家銘記了。”

她放下車簾,馬車啓動,向河陽縣城而去,楊元慶一直望着馬車走遠,這纔回頭走到等候多時的魏使房玄藻面前,拱手笑眯眯道:“房先生一路辛苦了,楊某已期待多時!”

()

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8章 反間之計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2章 不臣之心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6章 王府夜話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3章 李密特使第85章 最大讓步第9章 綠茶疑蹤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3章 夜襲飛狐第7章 不徇私情第36章 返回太原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9章 尋找軍資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9章 西陘關前第9章 底線突破第7章 士信發威第8章 贖回屍體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6章 解囊救窘第5章 可汗金箭第8章 違規賣酒第23章 豐州東擴第3章 盜馬風波第25章 反奪虎牢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4章 添把小亂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章 老奸巨猾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57章 共飲合巹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4章 遼東反擊第9章 臨危下船第38章 吳興沈氏第31章 淵突之盟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1章 內部生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42章 是功是過第31章 意外挾迫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9章 引發上怒第2章 一言九鼎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章 天下大變第70章 北方消息第81章 老孃不幹第5章 上兵伐謀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2章 南遷定襄第43章 西秦內訌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0章 矛盾激化第58章 穩住李唐第6章 陰山可汗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風過雁門第2章 聖旨東至第30章 娶妻當慎第6章 瓦崗分家第63章 擺酒請客第7章 義成公主第52章 人心難測第91章 突厥慶功第36章 朝會危機第6章 夜襲柔遠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0章 巡視考場
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8章 反間之計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1章 新官上任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2章 不臣之心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6章 王府夜話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3章 李密特使第85章 最大讓步第9章 綠茶疑蹤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3章 夜襲飛狐第7章 不徇私情第36章 返回太原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9章 尋找軍資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9章 西陘關前第9章 底線突破第7章 士信發威第8章 贖回屍體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6章 解囊救窘第5章 可汗金箭第8章 違規賣酒第23章 豐州東擴第3章 盜馬風波第25章 反奪虎牢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4章 添把小亂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章 老奸巨猾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57章 共飲合巹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4章 遼東反擊第9章 臨危下船第38章 吳興沈氏第31章 淵突之盟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1章 內部生變第45章 送君高招第42章 是功是過第31章 意外挾迫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49章 引發上怒第2章 一言九鼎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章 天下大變第70章 北方消息第81章 老孃不幹第5章 上兵伐謀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2章 南遷定襄第43章 西秦內訌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0章 矛盾激化第58章 穩住李唐第6章 陰山可汗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風過雁門第2章 聖旨東至第30章 娶妻當慎第6章 瓦崗分家第63章 擺酒請客第7章 義成公主第52章 人心難測第91章 突厥慶功第36章 朝會危機第6章 夜襲柔遠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0章 巡視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