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最後通牒

楊師道在長安已經呆了近半個月,他出使長安的任務是安撫唐朝,向李唐朝廷說明隋朝發行銀錢並不會影響到唐朝。

出於國與國之間的尊重,李淵命令太子李建成和禮部尚書楊恭仁爲這次隋使的全權應對者。

但至今爲止,太子李建成也只是在第二天接見了楊師道,雙方簡單地交談了半個時辰便結束了,時間過去了快半個月,這次出使還沒有結束,唐王朝似乎把隋朝使者忘記了。

事實上,這並不是遺忘,而是一種僵局,也並不是唐王朝不重視隋朝的白銀,恰恰相反,唐廷對隋朝即將推出銀錢一事緊張異常,如果大量白銀涌入唐朝,將會給唐朝帶來錢賤物貴的災難性後果。

年初隋王朝使用大業銅錢大量買走了長安的物資,使長安物價一度暴漲,使唐廷吃夠了苦頭,他們記憶猶新,所以隋朝又將推出銀錢一事,使長安朝野上下都處於一種極度不安的狀態。

楊師道在長安遇冷的關鍵,就在於隋朝的解釋沒有什麼意義,就像狠狠抽了唐朝一記耳光,又問它痛不痛一樣,從李淵到李建成都認爲隋朝的解釋沒有誠意,李建成自然就不想見楊師道。

不過,楊師道在長安的待遇卻非常好,他住在鴻臚寺的貴客館,他一個人住在一座佔地十幾畝,儼如皇家園林一般的館舍內。

亭臺樓閣,名貴的花草樹木,清澈透明的池水,十二名嬌媚善舞的侍女,每天宮廷御廚送來的美酒美食,幾乎使他忘情而不思隋。

半個月的時間就這麼一晃過去,楊師道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接見故人。在長安街坊閒逛,追思自己的少年時光,副使張亮早已帶領隨從先回去了,只有楊師道一人留在長安。

儘管他住的貴客館內有各種珍饈美味,但他每天中午都會在長安西市外的一家酒肆用餐,酒肆叫做蜀香館,最早是一名蜀人所開,屢屢更換東家。在長安已有四十年曆史。這座酒肆曾經是楊師道外公所有,現在屬於一名西域富商。

楊師道對陪同他的官員解釋他每天中午來這裡用餐的原因,“這座酒肆能勾起他對童年的回憶。”

這天中午,楊師道和往常一樣,在中午時分乘馬車抵達了蜀香館酒肆,和他一起前來的唐朝官員是鴻臚寺少卿鄭頌廷。

鄭頌廷出身滎陽鄭氏。是太子妃的親兄弟,自然也是太子李建成的嫡系心腹,他負責陪同楊師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楊相國,總來這家酒肆吃飯,不膩味嗎?不如我帶你去一家平康坊的教坊。保證讓你不想再離開。”

事實上,是鄭頌廷有點吃膩了,他見楊師道又是來這家餐館,不由皺起了眉頭。

楊師道呵呵一笑,“我在長安呆的時間不會太長了。能在這裡多呆一天是一天,其實我不是爲了吃飯。”

鄭頌廷乾笑一聲,“原來楊相國是個多情之人,好吧!教坊不重要。”

兩人走近酒肆,一名夥計迎了出來,滿臉堆笑,“原來是楊相國和鄭少卿來了,小店榮幸之至,請上二樓,坐位已經準備好。”

兩人上了二樓,他們有專門的座位,位於靠窗的角落裡,比較低調且安靜,兩人坐了下來,這時,楊師道見一名夥計向他使了個眼色,便站起身笑道:“我去方便一下,鄭少卿稍坐!”

“楊相國請便!”

楊師道下樓向後院走去,剛走下樓梯,一名夥計便迅速將一個紙卷塞進他手心,楊師道不露聲色走到後院。

找到一個無人處,他打開紙卷,是長安情報堂轉來的一道楊元慶命令:‘停止銀錢發行,封閉銀礦,表現隋朝最大誠意。’下面有楊元慶的親筆簽名。

這家酒肆雖然和隋朝無關,但酒肆掌櫃卻是隋朝情報堂成員,楊師道每天來這裡吃飯,就是通過這座酒肆的渠道和楊元慶交流信息,可以說他等的就是楊元慶這道命令,這道命令足以打破眼前的僵局……下午,楊師道跟隨鄭頌廷來到了東宮,他要求見太子李建成,雙方重新商談銀錢發行之事,不多時,一名侍衛匆匆跑出宮門,對等候在宮門外的楊師道行一禮道:“太子殿下召見,請楊相國隨我來!”

唐初的太子李建成是大唐擁有實權的儲君,雖然李世民被封爲尚書令,但實際上,大唐朝廷的政務是掌握在他的手中,除了一些重要的軍國政務需要稟報父皇李淵外,一般都事務都是由李建成做最終決定。

在政務處理上,李淵對他很信任,這種信任早在李淵爲隋臣時便建立了,多年來,李建成一直沒有出仕爲官,一直作爲父親的得力助手,幫他處理各種官方事務,在成爲太子後,他和父皇的這種協作關係便一直保留下來。

儘管是這樣,李建成還是覺得自己的太子地位是在一天天動搖,而不是一天天鞏固,母后對二弟偏愛,父皇對二弟的信任,都使他越來越不安,尤其最近發生了兩件大事,更是直接動搖了他的太子根基。

一是組建金吾衛,負責長安城巡邏,任命雍王李道玄爲金吾衛大將軍,而年輕的李道玄便是李世民的心腹。

金吾衛從關中各軍中抽調精銳士兵一萬兩千人,都是從李世民控制的軍隊中抽調,這等於就是李世民間接控制了長安城。

其次是唐風擴權,原來是負責對外收集情報,現在父皇又給唐風加了一道權力,內審權,也就是內部監視權,並沒有限制監視範圍,換而言之,唐風可以監視文武百官。

儘管這條內審權因爲朝中重臣們的強烈反對而沒有大規模實行,但李建成得到消息,唐風已經在監視部分大臣了,這兩件大事便使李建成憂慮之極,只要條件成熟,李世民完全可以發動宮廷政變。

但李建成又不敢提醒父皇,只要他開口,父皇一定會大罵他內心陰暗卑鄙,只能找機會讓其他大臣來提醒父皇。

顯德殿太子書房內,李建成和平時一樣,批閱着一份份奏疏,他的政務極爲繁重,每天都要批閱一百餘份奏疏,而且大部分奏疏他是最終決策者,如果失誤,他需要承擔責任,因此李建成格外謹慎,每天都要忙碌到很晚才能休息。

這時,一名侍衛走到書房門口稟報,“啓稟殿下,隋使楊相國求見,說有重要事情和殿下商議。”

李建成這兩天也準備抽出空來和楊師道再談一談,他們不可能無限期的僵持下去,唐朝提出的要求是隋朝關閉銀礦,否則將徹底斷絕和隋朝一切貿易往來。

這是唐朝的最後一種反制手段,斷絕和隋朝的一切往來,包括人員和物資,這樣即使有人走私,用隋朝銀子買唐朝物資,量也不會太大。

但楊師道一直沒有答覆,讓李建成等得有點不耐煩了,此時楊師道的到來,李建成沒有拒絕,立刻點頭道:“請他到務本堂會面。”

務本堂是李建成和大臣們商議政務的議事堂,就在偏殿的另一邊,不多時,兩名侍衛領着楊師道匆匆走進了務本堂,李建成已經先到一步等候他了。

楊師道立刻上前躬身施禮,“隋臣楊師道參見大唐太子殿下!”

李建成微微一笑,“楊相國請坐!”

“謝殿下。”

楊師道坐了下來,李建成也在上首坐下,他笑眯眯問道:“這半個月來,楊相國住得可好?有沒有什麼怠慢之處。”

楊師道連忙欠身道:“多謝殿下關心,師道住得非常好,各方面都照顧得很周到,也沒有干涉自由,師道深表感謝!”

李建成呵呵一笑,“你是隋朝相國嘛!身份尊貴,當然是我們大唐的貴客,這是應該的。”

停一下,李建成又問道:“不知考慮了半個月,楊相國是否有了新的答覆?我希望我們能愉快地結束會談。”

楊師道淡淡地笑了笑,“事實上前兩天我已經接到了楚王殿下的最新命令,一直想找個機會和殿下再好好談一談,直到今天才來,讓殿下久等,真是抱歉!”

李建成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不知道楚王殿下是什麼態度?”

“楚王殿下說,爲了表示出我們大隋的最大誠意,可以接受唐朝提出的要求。”

李建成大喜,“也就是說,你們答應關閉會寧郡銀礦,是這樣嗎?”

楊師道鄭重地點了點頭,“不僅是關閉會寧郡銀礦,而且我們正式決定,停止銀錢的發行,我可以坦率地說,這並不是爲了你們的朝廷,而是楚王不忍剝奪關中和巴蜀普通民衆的財富,不忍讓他們承受高昂的糧價,在我們看來,關中和巴蜀的民衆遲早也是大隋的子民。”

李建成冷哼了一聲,“是你們大隋的子民?”

楊師道眯着眼笑了起來,“難道殿下不認爲河東、河北的民衆也是大唐的子民嗎?”

李建成一怔,半晌,他緩緩點了點頭,“說得好,將來無論是隋亡還是唐亡,天下民衆皆會是對方的子民……()

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6章 資源危機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章 勸降建德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8章 馳援代州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7章 李淵失言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3章 催風助火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3章 攻城前夕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5章 強攻榆關第16章 重大隱憂第61章 聯盟分裂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5章 強攻榆關第6章 借兵突厥第7章 羽翼已成第8章 黑夜黑人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6章 發現端倪第15章 更深之秘第5章 上兵伐謀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5章 貌合神離第97章 僞漢毒計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0章 一路追殺第8章 臨戰前夜第17章 發現契苾第36章 漏網之魚第38章 八方酒肆第9章 帝心生嫌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章 漳南小村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4章 殺雞儆猴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8章 俏語解憂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5章 掌握主動第72章 闊綽請客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章 返回太原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5章 首鼠兩端第39章 巡視塞北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0章 反間之計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3章 蘇威密謀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5章 寸步不讓第6章 一劍之情第21章 建德逼反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3章 遠方來人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23章 豐州東擴第40章 敏秋賑災第56章 下婿催妝第11章 宇文新計
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6章 資源危機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章 勸降建德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8章 馳援代州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7章 李淵失言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6章 另有深意第43章 催風助火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70章 漢中內訌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3章 攻城前夕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5章 強攻榆關第16章 重大隱憂第61章 聯盟分裂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5章 強攻榆關第6章 借兵突厥第7章 羽翼已成第8章 黑夜黑人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6章 發現端倪第15章 更深之秘第5章 上兵伐謀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5章 貌合神離第97章 僞漢毒計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9章 夜襲江城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0章 一路追殺第8章 臨戰前夜第17章 發現契苾第36章 漏網之魚第38章 八方酒肆第9章 帝心生嫌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章 漳南小村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4章 殺雞儆猴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8章 俏語解憂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5章 掌握主動第72章 闊綽請客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章 返回太原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5章 首鼠兩端第39章 巡視塞北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0章 反間之計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3章 蘇威密謀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4章 死地後生第29章 太原王氏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5章 寸步不讓第6章 一劍之情第21章 建德逼反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3章 遠方來人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23章 豐州東擴第40章 敏秋賑災第56章 下婿催妝第11章 宇文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