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軟硬兼施

在北市大門外,有一座叫‘老林記’的酒肆,此時酒肆內燈火通明,酒肆外站滿了軍士,這裡已經成爲隋軍的臨時指揮場所。

在二樓的大堂內,三十餘名侍率將軍和鷹揚郎將濟濟一堂,這是東宮軍隊的所有高級軍官都到了。

左衛長史韋煥正在高聲宣讀聖上的旨意,“.....封爲楊元慶爲東宮左右衛侍率,令其儘快平息京城的亂局,特賜尚方天子劍,京城諸官當聽奉楊元慶之令,全力協助平亂,不遵其令者,準先斬後奏....”

聖旨的內容清晰明瞭,人人都聽得很清楚,在桌上,放着一把硃紅色劍鞘的尚方天子劍,劍刃半露,在燈光映照下閃爍着森森寒光。

“各位,雖然今天北市發生暴亂,但我認爲這正好是一個解決京城流民問題的契機,流民問題其實並不嚴重,歷朝歷代都有,可爲什麼這次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十天前衝擊豐都市,十天後又洗劫北市,根本原因是官府不作爲,不解決流民的生存問題,如果再不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流民的騷亂就會演變爲造反,三十萬流民在京城內造反,大家想想這後果是什麼,在座諸位所有人都要掉腦袋......“

大堂一片寂靜,連咳嗽的聲音都沒有,鴉雀無聲,楊元慶的語氣並不嚴厲,但他所說的內容卻很嚴重,每一個字都敲打在軍官們的心中,他們都明白,楊元慶並不是危言聳聽,今晚北市流民搶米,明顯是有人組織,說明流民已經開始有人領頭組織,這就是造反的先兆。

“陸將軍,今天本應是你巡防北市,你爲何要擅自率軍離開?以致造成北市動亂!”

楊元慶目光凌厲地注視着一名瘦高個軍官,開始追責。

瘦高個軍官名叫陸厚生,是右虞候衛侍率,所有人的目光都向他望來,目光中帶着不滿,陸厚生恐懼得滿頭大汗,他唯恐楊元慶拿他來開刀示威,慌忙起身解釋道:“回稟楊將軍,卑職不敢擅離北市,是今天下午,卑職接到齊王的金牌令,命右虞候衛轉守豐都市,卑職以爲會有別的軍隊來接管北市,卻沒有想到北市竟然只有三百士兵駐守,卑職也着實疑惑不解。”

大堂再次安靜下來,楊元慶沒有說話,刻意讓大堂保持一種寂靜,給大家一個思考的時間,其實當陸厚生一說完,衆人都明白了,這是齊王在作祟,故意造出一個北市空虛的局面,都說齊王和楊元慶有仇,看來此言非虛。

楊元慶嘆了口氣,緩緩道:“齊王畢竟是在宮中長大,不懂防務,也不懂如何處理京城危機,導致豐都市慘案發生,聖上也正是對他不甚滿意,所以纔派我來控制京城局勢,但現在齊王依舊是京城留守,他也有權處置京城亂局,所以現在我需要大家表態,究竟是聽從尚方天子劍的指揮,還是繼續聽從齊王調配。”

楊元慶把尚方天子劍往桌子左邊一放,對衆人道:“願聽從尚方天子劍指揮者站左邊,願繼續服從齊王調配者可原地不動!”

儘管楊元慶說得很含蓄,但大家都聽懂了,恐怕這一次齊王將會受貶,極可能齊王要完蛋,聖上對豐都市事件不滿,派楊元慶來收拾殘局,很明顯是對齊王不信任了。

在這種事關身家性命的重大抉擇面前,當然是要緊跟聖意,周仲第一個站到尚方天子劍旁,緊接着陸厚生也站了過去,衆人都陸陸續續地向尚方天子劍旁站去,楊元慶目光銳利,注視着每一個人的表情,最後一個人是左內率將軍秦浩,他顯得有些猶豫,但最後他還是站起身,跟着衆人站到左邊。

楊元慶看透他的心思,此人絕不是心甘情願,而是被迫選擇了尚方天子劍,楊元慶暗暗冷笑一聲,齊王掌握東宮六率府軍隊整整一年,如果說這裡面沒有向齊王效忠之人,那纔是怪事。

“感謝各位支持,既然大家選擇了效忠尚方天子劍,那就表示願意服從我的指揮,我有言在先,敢陰奉陽違,敢抗令者,定斬不饒!”

楊元慶開始一一重新部署,命令右虞候衛和右內衛兩支軍隊四千人巡邏洛水南面各條街道,五更後軍隊要開始賑粥,穩住流民情緒,其餘一萬六千人則防衛洛水北面各坊,重點是北市。

一一安排妥當,衆人各自領令而去,楊元慶叫來楊三郎,向左內率將軍秦浩的背影使了一個眼色,“帶幾個弟兄盯住此人,注意他的一舉一動!”

.......

“楊侍率!”

周仲快步走了上來,“北市內有動靜了,流民願意談判。”

“那談判的人呢?”

周仲苦笑一聲道:“他們不願出來,要我們的人進去談判,而且要求能做主的人。”

“這幫人倒是挺精明!”

楊元慶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和他們談一談。”

周仲一驚,連忙道:“楊侍率,你是主將,你不能冒險,還是我去吧!”

楊元慶拍了拍他肩膀笑道:“這又不是和敵人談判,一羣烏合之衆的流民而已,我若被他們所傷,豈不是被天下人笑話,放心吧!這些流民現在也很害怕,但又不相信我們,我去了,可以很容易解決問題。”

他見周仲眼中還有些擔憂,便道:“有些事情只能我做主,你關鍵是替我封住北市大門,防止有人趁機故意挑撥。”

周仲默默點頭,“卑職明白,絕不會讓自己這種發生!”

楊元慶翻身上馬,將兵器盔甲收拾停當,便對其他八名鐵衛道:“再領三百弟兄,跟我入北市!”

片刻,楊元慶帶着八名鐵衛和三百精銳士兵騎馬進了北市內,北市內聚集了十餘萬流民,此時常平倉的糧食已經被搶光,北市幾百家店鋪也無一倖免,大部分店鋪都被砸得稀爛,所幸沒有發生大規模火災。

各家店鋪內都住滿了老人和孩子,大街上的人基本上都是青壯男子,約三四萬人,很多人手執木棒、鐵條,滿含敵意地注視着楊元慶和他的手下進入北市。

進入大門百步後,楊元慶一擺手,隊伍停了下來,他並不會真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要和我談判的人在哪裡?”

這時,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擠了進來,拱手問道:“請問將軍是何人?”

楊元慶淡淡道:“我是楊元慶,可聽說過?”

周圍數千人一片驚呼,紛紛向後退去,目光都驚恐地盯着他手上之箭,唯恐他會把自己一箭射穿。

男子吃了一驚,連忙施禮道:“原來是楊將軍,失敬了。”

“不用客氣,談判人在哪裡?”

“就在常平倉內等候將軍,請將軍進去。”

楊元慶呵呵笑了起來,隨即他笑聲一收,冷冷道:“你們頭領好大的架子,他以爲自己是誰,命他一炷香內立刻出北市來見我,否則我血洗北市,男女老少,一個不留!”

他轉身便大門走去,周圍數千青壯懾於他的威名,沒有人敢攔他,紛紛閃開一條路。

楊元慶剛走了數十步,只有聽見後面有人大喊:“楊將軍請留步!”

楊元慶勒馬回頭望去,只見幾十名男子從常平倉大門內奔了出來,爲首是一名三十餘歲的威猛男子,身材魁梧,相貌堂堂。

他快步走到楊元慶面前,躬身施禮道:“東郡人翟讓參見楊將軍!”

其他三十餘人也一起躬身施禮,“拜見楊將軍!”

楊元慶看了這個翟讓一眼,此人相貌不凡,頗有勇力,難怪後來能成爲瓦崗之主。

“你就是十幾萬流民的首領?”

翟讓施一禮,指着身後幾十人對楊元慶道:“首領談不上,只是蒙大家信任,推選在下爲代表,和楊將軍談一談後事。”

楊元慶見他雖然說得客氣,實際上就是承認了自己是首領,估計這三十餘人都是流民首領,楊元慶心裡很清楚,這些流民是以宗族相聚,幾十個宗族又會推選出一個代表,具有極強的組織性,和後世失去了宗族紐帶,變成一盤散沙完全不同,殺了這些首領,馬上又會出現一批新首領,事態就會更加嚴重,可如果籠絡住這些首領,流民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他現在的對手和敵人是齊王,而不是這些流民,孰重孰輕,他楊元慶心裡很清楚。

楊元慶哼了一聲,冷冷道:“你們打砸店鋪,搶劫官倉,按大業律皆當斬,你們可知罪!”

翟讓卻不慌不忙笑道:“楊將軍,古人云,法不責衆,若不是活不下去了,誰又敢冒殺頭之險來搶官倉,但凡官府賑災得力一點,就不會有豐都市慘案,更不會有北市之亂,若將軍一定要追責,應先追官府賑災失職之責。”

楊元慶見他口齒鋒利,談吐不凡,便點了點頭,“好吧!先不談追責,我奉聖上之令來解決京城流民問題,現已命人在東城外建立起了流民營,我要求你們立刻從上東門出城。”

翟讓又向楊元慶施禮道:“楊將軍若有誠意解決問題,我們當然願意全力配合,但我們有一些後顧之憂,如果楊將軍能解決好,我認爲京城流民之亂就會立刻平息。”

.......

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2章 壯士斷腕第8章 黑夜黑人第63章 擺酒請客第37章 密室收穫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9章 夜襲江城第13章 投鼠忌器第51章 一葉知秋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7章 線娘夜奔第56章 下婿催妝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9章 我想學武第75章 謀主之策第84章 連夜出擊第2章 聖旨東至第20章 一夜軍變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章 突厥野心第8章 合縱抗隋第20章 邊疆奏摺第8章 合縱抗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章 誰是兇手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5章 掌握主動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8章 上元燈會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3章 斷絕利益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章 齊郡召將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9章 生死之鬥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4章 三個女人第42章 局勢複雜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6章 駕臨江夏第41章 兵困雁門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章 南華之會第7章 戰略對抗第32章 道士軍師第30章 蛇蠍毒心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章 透露底線第7章 初遇敵情第46章 攻克平壤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2章 井陘遇警第22章 井陘遇警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章 微妙來訪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41章 屈突中計第6章 借兵突厥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5章 初查齊郡第1章 齊郡大戰第78章 攻而不克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章 兩個使者第19章 蠢蠢欲動第11章 合縱遇挫第6章 裴府家宴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章 齊王供奉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3章 河底練刀第4章 佳夕如夢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0章 裴矩辭相
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2章 壯士斷腕第8章 黑夜黑人第63章 擺酒請客第37章 密室收穫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9章 夜襲江城第13章 投鼠忌器第51章 一葉知秋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7章 線娘夜奔第56章 下婿催妝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9章 我想學武第75章 謀主之策第84章 連夜出擊第2章 聖旨東至第20章 一夜軍變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章 突厥野心第8章 合縱抗隋第20章 邊疆奏摺第8章 合縱抗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0章 誰是刺客?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章 誰是兇手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5章 掌握主動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8章 上元燈會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3章 斷絕利益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章 齊郡召將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9章 生死之鬥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4章 三個女人第42章 局勢複雜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6章 駕臨江夏第41章 兵困雁門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2章 初到突厥第3章 南華之會第7章 戰略對抗第32章 道士軍師第30章 蛇蠍毒心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章 透露底線第7章 初遇敵情第46章 攻克平壤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2章 井陘遇警第22章 井陘遇警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章 微妙來訪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41章 屈突中計第6章 借兵突厥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5章 初查齊郡第1章 齊郡大戰第78章 攻而不克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章 兩個使者第19章 蠢蠢欲動第11章 合縱遇挫第6章 裴府家宴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章 齊王供奉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3章 河底練刀第4章 佳夕如夢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0章 裴矩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