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方對質

楊元慶在一名宦官的引領下走進了內殿,“臣楊元慶參見陛下!”他長長地行了一禮。

“是這個楊將軍嗎?”楊廣問小宦官。

“是,就是他,上次他進宮時奴才見過。”

“嗯!”

楊廣點點頭,又漫不經心地問楊元慶,“楊將軍,你身上應該有一塊宦官銘牌吧!”

已經沒有必要解釋,也沒有必要否認,楊元慶取出宦官的銘牌,呈給楊廣,一名『侍』衛接過,遞給了楊廣,楊廣看了看,宦官李義,齊王府內『侍』。

“你說吧!關於這塊銘牌,前前後後所發生的事情,你老老實實給朕『交』代。”

“卑職遵旨!”

楊元慶沉『吟』片刻,便從他去見晉王時講起,一直說到他把宦官的屍體塞進井中,所有的細節都沒有隱瞞,基本上和小宦官所說一致,最後楊元慶掀起外衣,『露』出了裡面黑黝黝的防護寶衣,“陛下,若不是晉王殿下送給臣這件事衣服,宦官那一刀,臣必定難逃一死。”

楊廣看了一眼寶衣,這件衣服他是知道的,是他賜給晉王,見上面居然被刺了一個『洞』,足以說明那把匕首的鋒利。

楊廣點了點頭,證詞對上了,說明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真的,那齊王爲什麼要殺楊元慶?

這時,外面傳來稟報聲,“陛下,齊王殿下到了。”

“讓他進來!”

齊王楊暕匆匆走了進來,他心中十分緊張,『侍』衛已經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他派去殺楊元慶的宦官李義暴『露』了,但楊暕心中還抱有一絲僥倖,李義已經死了,死無對證。

“兒臣參見父皇!”

楊廣也非常喜歡這個酷似自己的次子,但他並不像蕭後那樣溺愛兒子,他是父親,是從另一方面去關心兒子,他會給兩個兒子請最好的師傅,培養他們的學識,塑造他們的品德。

而且楊廣長期負責經略南方,事務繁忙,沒有時間和兒子們呆在在一起,對兩個兒子成長方面的細節,他並不太瞭解。

“暕兒,朕問你,你爲何要派人假冒母后的命令,刺殺楊將軍?”

楊暕愕然,一臉無辜,“父皇,這.....這是從何說起?兒臣沒有派人去殺楊將軍。”

楊暕矢口否認,李義已死,他只要堅決不承認,父皇拿他也沒有辦法,楊暕的態度使楊廣有些不悅,這已經是明擺着的事情,兒子居然還要否認,他將銘牌重重扔在楊暕面前,冷冷道:“這個殺人的宦官就是齊王府之人,你怎麼解釋?”

“父皇,兒臣不知,真的不知道此事!”

楊暕也急了起來,他跪下磕頭泣道:“這個李義不是兒臣的近『侍』,他只是齊王府的一個普通內『侍』而已,兒臣根本就沒有帶他來參加宴會,這或許是有人和他『私』通,假冒兒臣之名,栽贓給兒臣,父皇,兒臣真的沒有啊!”

楊暕再次故技重施,淚如雨下,但他面對的並不是心軟溺愛他的母后,而是頭腦『精』明無比的大隋天子,楊廣一下子便聽出了楊暕的破綻,剛纔銘牌滾落在地上,是齊王府一面朝上,姓名一面朝下,從楊暕進來到現在,至始至終就沒有提到李義這個名字,那他怎麼知道是李義去殺楊元慶?這不明擺着就是他派的嗎?

楊廣微微冷笑起來,“是嗎?誰說是李義去殺楊將軍,你怎麼知道是李義,朕說了嗎?『侍』衛告訴你的嗎?”

“這.......”

楊暕張口結舌,他望着地上的銘牌,只有齊王府三個字在上面,是啊!他怎麼知道是李義?

他忽然心一橫,索『性』死賴到底,“父皇,是剛纔『侍』衛告訴我,說我府上有宦官刺殺楊將軍,我大急,立刻追問手下『侍』衛是哪個宦官?有人說在府中看見過李義,兒臣便以爲是他,父皇,兒臣先入爲主,以爲是李義。”

這個說辭雖然拙劣,但勉強可以搪塞,讓旁邊一直揪心的蕭後微微鬆了口氣,她悄悄瞥了一眼丈夫,其實按照她的想法,都是自己兒子,何必這樣較真?先安撫一下楊元慶,再借口追查幕後兇手,最後不了了之,這件事不就解決了嗎?

楊廣臉『色』變了數變,一言不發,他似乎在想什麼事情,內殿裡鴉雀無聲,氣氛變得十分緊張。

楊元慶也沒有說話,他心裡很清楚,這其實是一個家庭矛盾,他作爲一個外人,最好免開尊口。

就在這時,『侍』衛在『門』口稟報,“陛下,晉王殿下求見!”

“宣他進來!”楊廣立刻命道。

蕭後在旁邊勸道:“陛下,這件事和昭兒無關,最好不要牽連到他。”

蕭後是不希望家庭矛盾擴大,兩個兒子都參與到此事中來,那樣想大事化小,就有點難了。

楊廣自有他的想法,他搖搖頭,“這件事,朕心裡有數。”

楊昭『肥』胖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口,他慢慢走進大殿,跪倒在地,“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后!”

“昭兒,你起來吧!”

楊廣又命左右給長子搬一個軟墩,這才問他,“你有什麼事嗎?”

楊昭在軟墩上坐下,擦擦額上的汗道:“剛纔兒臣聽說有一件刺殺楊將軍的案子,這件事兒臣多少知道一點,特來稟報父皇。”

“你知道什麼?”

“回稟父皇,當時楊將軍是在兒臣那裡,兒臣送給他一件寶衣,就是獨孤家的那件,正好這個時候,母后派人來宣楊將軍,兒臣就信以爲真,讓楊將軍去了,不久楊將軍跑回來說,那個宣他的宦官是刺客,兒臣就有點奇怪了,母后派來的人怎麼會刺殺楊將軍?就在這時候,母后派來的人到來,有母后的憑信,這纔是真正母后派來的人,兒臣便發現一個問題,剛纔那個宦官報信時,並沒有什麼憑信,爲何通報者認定他是母后派來的人?事後兒臣追查,才發現一個驚天的秘密。”

“昭兒,什麼秘密?”連蕭後也沉不住氣了。

“昭兒,發現了什麼?”楊廣也問道。

楊昭瞥了一眼臉霎時變得蒼白的楊暕,道:“請父皇容許兒臣命一個人證進來,就在宮外。”

“可以!宣他進來。”

片刻,幾名『侍』衛將一個三十餘歲的宦官帶進內殿,宦官進來便跪倒在地,渾身顫抖,一句話不敢說。

“昭兒,此人是誰?”楊廣疑『惑』地問道。

“父皇,他便是替那個刺客宦官通報的人,他沒有驗來人身份,導致楊將軍險些被殺,他說是自己失職,兒臣覺得有些蹊蹺,這麼基本的規矩,他在兒臣身邊呆了十年,怎麼會犯這種低等錯誤?兒臣便派人去搜查他的房間,結果發現了令兒臣震驚的秘密,他竟然已經被二弟買通。”

“你胡說!”

楊暕忽然歇斯底里地狂吼起來,他終於惱羞成怒地爆發了,“我沒有,我沒有收買任何人,沒有!”

他一指那名宦官,怒吼道:“你說,我收買你了嗎?”

宦官深深低下頭,顫抖着聲音道:“殿下.....給了我黃金。”

“胡說八道!”

楊暕眼中迸『射』出殺機,他忽然從靴中拔出匕首,向那名宦官猛撲而去,“我宰了你這個『混』蛋!”

突來的變故使內殿裡一片驚呼,覲見皇帝,只有直系皇室不用搜身,可誰也沒有想到,齊王身上竟然帶有一把匕首,幾名『侍』衛想撲上去,但已經來不及了,就在楊暕撲經楊元慶身邊時,被楊元慶一把抱住,將他的匕首奪下。

楊暕忽然清醒過來,心中頓時驚恐萬分,楊廣鐵青着臉走到他面前,擡手便是狠狠一記耳光,把楊暕打翻在地。

“逆子,竟敢在朕的面前殺人!”

楊暕倒在地上瑟瑟發抖,楊廣又走到楊昭面前,冷冷問:“除了人證,還有什麼別的證據嗎?”

楊昭從懷中取出幾張紙條,“這是在這個宦官房中搜到,是二弟寫給他的命令,原本是讓他燒燬,但他偷偷保留下來了。”

楊廣打開看了看,憤怒地目光『射』向楊暕,牙齒咬得咯咯直響。

楊暕徹底呆住了,他眼中『露』出了恐懼之『色』,他忽然放聲大哭起來,跪在地上,頭磕得砰砰直響,“父皇,兒臣有罪,兒臣不該欺瞞父皇,兒臣該死!兒臣該死!”

他忽然又跪爬到母親面前,抱住母親的『腿』大哭道:“娘,孩兒有罪,你救救孩兒吧!”

“那麼說,你承認是自己刺殺了?”

蕭後眼中閃爍着淚光,“其實就只是一件小事,你爲什麼非要恨到殺楊將軍的程度?你去給楊將軍賠罪吧!”

楊暕轉過身,向楊元慶磕頭賠罪,“楊將軍,我不該嫉妒你得到父皇的劍,是我心『胸』狹窄,我向你賠罪!”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楊元慶望來,包括楊廣,都在等待他的態度,楊元慶看了一眼楊昭,見他眼中閃過一絲祈求之『色』,他明白楊昭在祈求什麼?

緩緩地,楊元慶嘆了口氣道:“我只是一個臣子,怎麼敢記恨殿下,我希望六十年後,我依然能陪同殿下去郊外行獵。”

誰也不明白楊元慶這句話的意思,只有楊廣聽懂,他心中如同被鐵錘重重一擊,他忽然覺得自己疲憊不堪,轉身慢慢走到窗前,良久,他嘆了口氣,向後擺擺手,“你們都退下吧!朕想一個人靜一靜。”

........

關於楊暕,老高說明一點,從資治通鑑的記載來看,他確實就是這麼一個人,楊昭死後,他就是楊廣唯一的兒子,東宮非他莫屬,可他的所作所爲,使他最後連齊王都當不成,我知道還有幾章盟主債沒還,但身體實在不行了,肝疼得厲害,容老高喘一口氣,晚幾天還債,明天三更,大家投我幾張推薦票吧!

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章 雙瞳之將第8章 弔孝風波第25章 宇文父子第94章 紫河鬼谷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3章 逃兵危機第5章 元慶回京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6章 柴紹心機第57章 兩個要求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63章 一支冷箭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章 老奸巨猾第50章 縣衙對質第23章 智取霍邑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8章 二次談判第34章 緊急應對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章 佳夕如夢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58章 李淵出事第14章 內部奸細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0章 三個條件第41章 弟高一籌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3章 猛將須陀第21章 長孫又至第27章 線娘夜奔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3章 御房嘉獎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3章 突厥消息第7章 幽州之憂第25章 野心泄露第52章 人心難測第8章 斬斷後路第2章 出兵風波第30章 禍福相倚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4章 汾陽宮監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6章 嚴厲警告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識破敵計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7章 參軍之謎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章 初入楊府第41章 盧氏橋樑第9章 一名小兵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章 以小欺老第5章 深藏不露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70章 突破缺口第59章 兄弟分權第7章 幽州之憂第33章 大軍壓境第92章 李靖初戰第39章 妥協援兵第3章 微妙來訪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章 齊郡大戰第38章 親情如水第97章 僞漢毒計第22章 南壓李淵第7章 幽州之憂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1章 興風作浪第5章 突厥野心第46章 漸束袋口第3章 神秘使臣第3章 兩猛相鬥第30章 蘄縣奇案
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章 雙瞳之將第8章 弔孝風波第25章 宇文父子第94章 紫河鬼谷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3章 逃兵危機第5章 元慶回京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6章 柴紹心機第57章 兩個要求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63章 一支冷箭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章 老奸巨猾第50章 縣衙對質第23章 智取霍邑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9章 雙女初見第28章 二次談判第34章 緊急應對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章 佳夕如夢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58章 李淵出事第14章 內部奸細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0章 三個條件第41章 弟高一籌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3章 猛將須陀第21章 長孫又至第27章 線娘夜奔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3章 御房嘉獎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3章 突厥消息第7章 幽州之憂第25章 野心泄露第52章 人心難測第8章 斬斷後路第2章 出兵風波第30章 禍福相倚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4章 汾陽宮監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6章 嚴厲警告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6章 識破敵計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7章 參軍之謎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章 初入楊府第41章 盧氏橋樑第9章 一名小兵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章 以小欺老第5章 深藏不露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70章 突破缺口第59章 兄弟分權第7章 幽州之憂第33章 大軍壓境第92章 李靖初戰第39章 妥協援兵第3章 微妙來訪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章 齊郡大戰第38章 親情如水第97章 僞漢毒計第22章 南壓李淵第7章 幽州之憂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1章 興風作浪第5章 突厥野心第46章 漸束袋口第3章 神秘使臣第3章 兩猛相鬥第30章 蘄縣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