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史蜀之毒

儘管阿努麗認爲父汗準備嫁給契苾王子的女兒不是阿思朵,而是另外一個妹妹阿迷,但阿思朵依然不放心,因爲那天全家聚在一起吃晚飯時,父親說這件事是對着她說的,她必須要把這件事問清楚。

阿努麗剛離開大帳,阿思朵便站起身向父汗的大帳奔去,阿思朵的紫花營帳也是位於牙帳的王族區內,和父汗的大帳不遠,她一路小跑,很快來到王帳,剛要進去,兩名可汗侍衛卻攔住了她。

“公主殿下,可汗正在會見軍師,你等會再來吧!”

“那我在外帳等一等,父汗商談結束後,我再進去。”

突厥王帳是一頂巨大無比的帳篷,佔地足足有三畝,裡面被分隔爲很多功能區,也不是單帳,而是雙層複合帳,分爲內外兩層,兩層之間有一條丈許寬的過道,一般突厥大臣等待接見都會站在過道內。

侍衛不敢爲難可汗最心愛的公主,便將她放了進去,阿思朵快步走進外帳,她準備到旁邊的別帳等候,可就在這時,她忽然聽見帳內隱隱傳來‘楊元慶’的名字,阿思朵一怔,便迅速向過道里面走去,找到了一個無人的角落.....

突厥王帳內,染干正揹着手來回踱步,眉頭皺成一團,他着實下不了這個決心。

在他身旁站着他的軍師史蜀胡悉,他給染干出了一條絕妙之計,他見染干依然下不了決心,又勸他道:“可汗想拉攏薛延陀。甚至還答應給他們一百萬頭羊作爲補償,這是給他們雪中送炭。可爲什麼薛延陀還一直不肯表態,原因就在於哈利湖之戰,我們殲滅他們兩萬人,還殺死了薛乞羅,這個仇乙失鉢一直記着。”

“可是那是楊元慶所爲,和突厥何干?”染干有些不悅道。

“可汗,乙失鉢可不會這樣想,哈利湖之戰,主帥是楊元慶不錯。但兵卻是我們的戰士,關鍵是可汗沒有和這件事撇清。”

“那照你的建議。殺了楊元慶,把他的人頭交給乙失鉢,這件事我們就算撇清了嗎?”

“卑職認爲是這樣,楊元慶殺了他的兩個兒子,乙失鉢已經對楊元慶恨之入骨,他必然會報復,這也是楊元慶冒着冰雪來可汗這裡的真正原因,以薛延陀的強大。他不是對手。而隋王朝也不會相信薛延陀會進攻豐州,所以他只能寄希望於可汗,希望可汗能出兵助他。這恰恰就是我們的機會,把他的人頭送給薛延陀,乙失鉢必將對可汗感激不盡,同時也化解了我們和薛延陀哈利湖之戰的恩怨,如果這個時候可汗再給薛延陀一點支持,那麼卑職認爲,薛延陀一定就會答應和我們結盟,共同對付契苾,可汗,這個機會不可失去啊!”

染干揹着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他下不了決心的原因是楊元慶代表了大隋皇帝,是大隋的使者,他還沒有殺隋使的膽量。

但拉攏薛延陀卻是染干重大的戰略決策,拉攏薛延陀最終的目的是爲了收服鐵勒各部,無論是東方突厥,還是西突厥,都對鐵勒各部虎視眈眈,誰能得到鐵勒各部,誰就能稱霸草原。

鐵勒各部中以契苾和薛延陀最爲強大,其他鐵勒各部都是以他們二者馬首是瞻,可以說,只要收服了契苾和薛延陀,那其他鐵勒各部自然會歸降。

染干爲這個戰略目標整整考慮了大半年,其實他第一個想吞掉的並不是薛延陀,而是契苾,薛延陀在金山一帶,位置較遠,而契苾就在他們的西南面,緊靠東方突厥,漢人有遠交近攻的戰略,當年先帝楊堅給他說過,這條戰略他牢牢記住了。

染干並不敢輕易對契苾用兵,他怕鐵勒各部聯合起來對付他,他想到了聯姻,可契苾大酋長契苾歌楞的五個兒子中,四個已經成婚,還有一個小兒子年紀尚少,只有九歲,這個聯姻的策略沒有實施的契機。

就在這個時候,鐵勒各部落舉行大會推舉契苾歌楞爲鐵勒大可汗,推舉乙失鉢爲鐵勒小可汗,染干忽然意識到,一隻刀鞘不可能同時插進兩把刀,果然,他派出的人傳來消息,契苾和薛延陀爲了鐵勒首領之爭,已經反目爲仇。

染干明白他的機會來了,可他還是缺少最後一個契機,薛延陀位置較遠,他無法施展反間之計,挑起他們之間的內鬥。

染干覺得是他的苦心感動了騰格里,一場暴風雪襲擊了薛延陀,迫使薛延陀不得不南遷,正好和契苾爲鄰,就在染干絞盡腦汁如何收買薛延陀時,他得到一個消息,楊元慶殺死了乙失鉢的小兒子刺鐸,而彷彿是冥冥中註定,楊元慶又作爲隋使來到了他的牙帳。

這個是騰格里的安排嗎?這是上天的旨意嗎?

按照史蜀胡悉的計策,殺死楊元慶,把他人頭獻給乙失鉢,薛延陀必然會和突厥結盟,兩家發兵夾攻契苾,一旦滅了契苾,薛延陀又必然會被其他鐵勒各部孤立,他再反過來吃掉薛延陀,這樣,鐵勒各部只能臣服於他染干,使他霸業終成。

現在最核心的問題是先和薛延陀結盟,而和薛延陀結盟的關鍵人物就是楊元慶。

染干已經動心了,道義不是問題,儘管他曾稱楊元慶是他最尊貴的客人,可是和他稱霸草原的野心相比,這個‘最尊貴的客人’實在是不值一提。

今年以來,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在開始走下坡路,他活不了幾年,這是每個突厥可汗必然的歸宿,他必須在自己離世之前完成統一草原的霸業,在突厥史冊上留下他光輝的名字。

此時,他唯一忌憚的是隋朝,楊元慶是隋使,殺死隋使。他怎麼也無法向隋帝交代,他和隋朝的關係就徹底完了。這個代價太沉重,這中間的利弊,他不得不再三掂量。

史蜀胡悉明白染干的猶豫,他沉吟一下又建議道:“或者把楊元慶的歸途路線告訴乙失鉢,讓他自己在半路伏擊楊元慶,這樣也可以表示我們誠意,也可以撇清可汗的嫌疑,不至於得罪隋朝,不過楊元慶若改道。沒有伏擊成功,乙失鉢反而會怪我們。卑職認爲還是直接殺了他最好、最可靠。”

“可汗,不要猶豫了!”史蜀胡悉再一次鼓動。

這時躲在外帳偷聽的阿思朵聽到一句直接殺了他,嚇得她花容失色,再也聽不下去了,轉身便悄悄溜走。

大帳內,染干還在權衡,他最終在強大的隋朝面前臣服,他嘆了口氣道:“殺了楊元慶。得罪隋王朝。我們得不償失,我決定採用你的第二個計策,把把楊元慶的歸途路線告訴乙失鉢。讓他們自己去部署如何截殺?”

史蜀胡悉心中暗恨,早知道他就不說第二個計策了,直接鼓動可汗殺了楊元慶該多好,儘管染干已經決定了,但他心中還是不甘心,便躬身道:“可汗,那卑職就告辭了!”

“去吧!我自會派人去告訴乙失鉢!”

走兩步,染干又囑咐他道:“此事只有你我知道,不得告訴第三人,你明白嗎?”

“是,卑職明白。”

史蜀胡悉行一禮,便退出去了。

染干背手望着大帳頂,沉默良久。

.........

史蜀胡悉並不是突厥人,他是史國粟特人,是一名商人,對突厥他並沒有什麼感情上的忠誠,他只認利益,他心裡很清楚,如果他親手把楊元慶的人頭送給乙失鉢,他會得到什麼樣酬謝?

同時,史蜀胡悉和楊元慶之間也有私仇,他們的私仇還是在哈利湖時結下,當時達頭可汗許諾他,如果東西突厥聯合,便會重謝他等同於一匹戰馬重量的黃金,但最後因爲楊元慶夜襲達頭,使他的黃金夢破滅。

從此,史蜀胡悉將楊元慶恨之入骨,他一直在等待機會報仇,這次楊元慶出使突厥,便讓史蜀胡悉找到了報仇的機會。

儘管染干命令他不準泄露這個秘密,但對史蜀胡悉來說,這會使他失去從薛延陀那裡得到重謝的機會,在利益面前,染干的命令一錢不值。

史蜀胡悉立刻找到了染干的長子咄吉,咄吉是突厥可汗的合法繼承人,也就是突厥的儲君,他知道父汗的身體開始日漸衰老,而他快要走上突厥的汗位,他甚至已經想好了自己將來的汗名,始畢可汗。

咄吉沒有父親那樣對隋朝的感恩和忠誠,卻有着他父親不具備的果斷和狠辣,當他聽完史蜀胡悉的局勢分析和計策,他幾乎是毫不猶豫道:“殺了楊元慶,今晚就殺了他!”

他決不能讓父親對隋朝的愚忠毀了這次稱霸草原的機會。

史蜀胡悉心中大喜,他要親手殺了楊元慶,以報哈利湖畔黃金夢破滅之仇,同時要搶到楊元慶的首級,直接送去薛延陀,他連忙道:“這件事今晚就讓我來做,我會親自宰了他,懇請殿下給我人馬。”

咄吉點了點頭,“我給你一千戰士,今晚偷襲楊元慶的營帳,務必殺了他!”

..........

從義成公主的大帳回來,楊元慶正坐在帳中看書,他已經把茶葉給了染干,請他分給各大酋長,他算了一筆帳,如果茶葉能成爲草原人每天必須的生活消費品,那每年他賣茶所獲得利潤就將以百萬頭牲畜來計量,這絕對是一項利國利己的買賣。

現在他的誘餌已經灑出去了,就等明天春天魚兒上鉤,他很自信,以他的介紹的喝茶方法,一個冬天,突厥上層就將離不開茶葉。

楊元慶準備休整兩天,便返回大利城,這時,帳簾忽然一掀,阿思朵驚恐萬分地跑了進來,急道:“楊將軍,你快走,我父汗要殺你!”

第33章 京城讖語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4章 突破之口第5章 元家造反第81章 老孃不幹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5章 隔牆有耳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章 戍堡聞警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9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8章 假途滅虢第30章 蛇打三寸第9章 綠茶疑蹤第22章 井陘遇警第94章 新朝開啓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6章 館驛見賢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李淵之憂第52章 北平船所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2章 雪夜離京第8章 暗鬥不息第51章 八百壯士第5章 兩個使者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0章 意外之禮第4章 以小欺老第25章 悲情男人第26章 另有深意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72章 闊綽請客第8章 分配不公第6章 北地天鵝第13章 世充評榜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4章 目光深遠第7章 士信發威第28章 遷都試探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4章 殺雞儆猴第34章 斷然拒絕第4章 苛刻條件第4章 秦母教子第8章 假途滅虢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9章 陰山夜襲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0章 李密抉擇第5章 路遇貴人第36章 太原之變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8章 李淵出事第6章 王府夜話第3章 神秘使臣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0章 西路隋軍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8章 上元燈會第37章 致命一箭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章 神秘使臣第3章 神秘使臣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8章 洛陽來使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8章 新婚回門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3章 北邙祭祖第47章 雨夜追擊第3章 勸降建德第23章 斷絕利益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4章 裴矩之策
第33章 京城讖語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4章 突破之口第5章 元家造反第81章 老孃不幹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5章 隔牆有耳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章 戍堡聞警第19章 家族利益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9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2章 河內對策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8章 假途滅虢第30章 蛇打三寸第9章 綠茶疑蹤第22章 井陘遇警第94章 新朝開啓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6章 館驛見賢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4章 李淵之憂第52章 北平船所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2章 雪夜離京第8章 暗鬥不息第51章 八百壯士第5章 兩個使者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0章 意外之禮第4章 以小欺老第25章 悲情男人第26章 另有深意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72章 闊綽請客第8章 分配不公第6章 北地天鵝第13章 世充評榜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4章 目光深遠第7章 士信發威第28章 遷都試探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4章 殺雞儆猴第34章 斷然拒絕第4章 苛刻條件第4章 秦母教子第8章 假途滅虢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9章 陰山夜襲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0章 李密抉擇第5章 路遇貴人第36章 太原之變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8章 李淵出事第6章 王府夜話第3章 神秘使臣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9章 誘敵之計第30章 西路隋軍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8章 上元燈會第37章 致命一箭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章 神秘使臣第3章 神秘使臣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8章 洛陽來使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8章 新婚回門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3章 北邙祭祖第47章 雨夜追擊第3章 勸降建德第23章 斷絕利益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4章 裴矩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