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突發事件

博陵崔氏從漢到現在,經歷了數百年而不倒,歷經無數王朝,依然是五姓七望之首,對於崔家,各朝各代的朝廷利益都是浮雲,只有家族利益纔是永恆,這也是各大名‘門’世家的共同特點,他們經歷了太多了王朝,對朝廷利益已經看得很淡,就像一個‘女’人經歷無數次婚姻後,會更看重自己一樣

正因爲這樣,楊元慶相信崔弘升真是幫助自己,因爲自己身上有着崔氏家族的利益。

此時,崔弘升的懷疑也使楊元慶心中有點犯疑了,崔弘升的分析確實有道理,楊廣既然要自己來清除元家勢力,那趙元眳這麼明顯的阻礙爲什麼不調走,難道僅僅是想留下他穩定幽州的局勢嗎?

楊元慶本來是這樣想的,但崔弘升的提醒卻讓他意識到,這不符合楊廣的做事風格,既然有了李景,又何必再留趙元眳,這裡面確實有點蹊蹺。

“明公以爲這其中的蹊蹺在哪裡?”

崔弘升輕捋鬍鬚,眯眼道:“我以爲這個趙元眳其實是聖上安‘插’在幽州的一根眼線。”

楊元慶沉默了,崔弘升的這句話使幽州的水陡然間深了十丈,半晌他緩緩道:“據說這個趙元眳是竇家的人。”

“你是說竇抗?”

崔弘升搖搖頭道:“那是何時的陳年老賬了,怎麼可能還和竇抗還有關係,雖然趙元眳是竇抗提拔,也和竇家有姻親關係,但竇家對幽州的影響已微乎其微,本來竇抗就只做了兩年的幽州總管,現在又時隔七年,趙元眳還有什麼必要再效忠竇抗?”

崔弘升看了楊元慶一眼,又道:“皇帝的心機不是我們能度測,他其實早就開始監視元弘嗣了,我一直在找監視元弘嗣的人到底是誰?現在我明白了,十有八九就是趙元眳。”

楊元慶的心有點發寒,他想起楊廣給他看過一份報告,獨孤氏控制京城的米市的報告,幾年前他就關注獨孤氏,那麼元氏呢?楊廣一直在打壓關隴貴族,既然如此,難道他會對元弘嗣不加關注?

楊元慶也回過味來,楊廣肯定在幽州安有探子,那麼這個暗探是誰,真是的趙元眳嗎?

.........

離開太守府,楊元慶騎馬在大街上緩緩而行,八名親衛手執巨盾,警惕地注視着周圍的情形,此時天已黑盡了,嚴寒籠罩着幽州城,大街上行人稀少,偶然從某個角落裡傳來野狗的哀鳴。

楊元慶還在考慮崔弘升的話,他早已不是人云亦云的年齡,崔弘升說得話雖有幾分道理,但他也只是推測,並沒有證據,而且楊元慶也知道關隴貴族各有勢力,如果竇家在幽州建立勢力,也完全正常。

更重要是人心之複雜,趙元眳可能是楊廣的眼線,但他也可能同時效忠竇家,或許他還可能再效忠元弘嗣,做一個三面人,來謀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他楊元慶不就這樣嗎?幫楊廣打壓關隴貴族,又爲山東士族效力,但根本卻是爲了自己,他楊元慶能這樣做,爲什麼趙元眳就不能?

楊元慶在綜合了羅藝和崔弘升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的觀點,他的思路便漸漸清晰起來,趙元眳極可能就是一個三面效忠之人。

楊元慶思路豁然貫通,他擡起頭,可就在這時,他的眼角餘光感到一線光芒閃過,伴隨着‘咔!’的一聲,這是弩機聲,在寂靜的黑夜中格外清晰。

一種在戰場上千錘百鍊出來的第六感覺,使楊元慶忽然意識到了危險來臨,他幾乎是一種本能,猛的一低頭,整個人趴在馬上,頭部向下降低了半尺,只見一支藍汪汪的毒箭強勁地從他盔纓上穿過。

“有刺客!”

他的八名手下同時拔刀,兩邊圍牆上跳下三十幾名黑影,有人大喊一聲,“楊元慶,把命留下!”

三十幾名黑影猛撲上來,楊元慶勃然大怒,他拔出戰刀,催馬衝上去,迎面一刀劈下,刀勢凌厲,‘喀嚓!’一名刺客的人頭被一刀劈飛。

他反手又是一刀,刀速快如閃電,另一名刺客措不及防,被他迎面一刀劈開腦‘門’,鮮血四濺,慘叫聲在夜空回‘蕩’。

“點子硬!一起幹掉他。”

竟然是一個‘女’人的聲音,聲音從牆頭方向傳來,楊元慶目光一掃,迅速找到此人,蹲在屋頂,身子嬌小,手中端一把弩。

十幾名刺客纏住八名親衛,其餘二十幾名刺客從四面八面向楊元慶撲來,楊元慶一催戰馬,左右劈死兩名攔路的刺客,衝出一條血路,戰馬疾奔,奔出二十幾步,他腦後有破空之聲,楊元慶反手一刀劈去,將一支毒箭劈飛。

他已奔出三十餘步,將刀‘插’回鞘,摘下弓箭,‘抽’出兩支箭,回頭拉弓‘射’去,兩支箭強勁無比,‘射’穿了兩名已追至七八步外的刺客的‘胸’膛,他箭如流星,又連續拉四弓,霎時間八支箭‘射’出,箭無虛發,八名刺客慘叫倒下,八名親衛也奮力殺敵,殺掉了六人,向楊元慶衝來。

一切都發生在兔起鶻落間,三十幾名刺客被殺掉二十人,屋頂上的刺客‘女’頭領見勢不妙,大喊一聲:“速撤!”

剩下的十幾名刺客跳上牆要逃,楊元慶冷笑一聲,‘抽’出一支鐵箭,拉弓如滿月,箭去似閃電,‘射’向刺客‘女’頭領的後心,時間只在一眨眼,‘女’刺客也一樣武藝高強,她聽見了身後的破空聲,她驚得臉‘色’慘白,猛地向左邊一撲,企圖躲過這一箭。

但箭速太快,她還是慢了一拍,鐵箭‘噗!’地從她右後心‘射’入,箭尖從前‘胸’透出,她哀叫一聲,翻身從屋頂滾落,其他刺客都嚇魂飛魄散,分頭向黑暗中逃去。

楊元慶並沒有追趕,他收了弓箭,回頭問八名親衛,“弟兄們情況如何?”

八名親衛都心有餘悸道:“大將軍,我們沒事。”

“看看刺客還沒有活口!”

八名親衛分頭上前查看刺客情況,楊元慶催馬來到屋檐下,他翻身下馬,將滾翻在地上的‘女’刺客揪了起來,鐵箭‘射’穿她的身體,鮮血將她後背和前‘胸’都染透了。

楊元慶扯掉她臉上的面巾,是一個臉頰十分削瘦的年輕‘女’子,眉眼間有一種戾氣,他從未見過這個‘女’人,‘女’人臉‘色’烏黑,嘴角流出一縷血,‘胸’前除了楊元慶的鐵箭外,還‘插’着一支她自己的毒箭,她一隻手緊握箭桿,看樣子她摔下來並沒有死,但也自知逃不了,便用毒箭自盡了,楊元慶‘摸’了‘摸’她的鼻息,已經沒有了氣息。

刺殺就發生在總管府衙‘門’旁,相隔軍官不足百步,這時駐紮在總管府後面的士兵紛紛趕到了,竟然是總管被刺,士兵們迅速將整條街道封鎖起來,楊元慶的親衛也聞訊趕來。

“大將軍,都死了,沒有活口!”

楊元慶有些惱火地將‘女’人屍體扔到一旁,今天他是第一天來幽州,便遇到了行刺,親兵首領張勝更是自責不已,大將軍竟然只帶八名‘侍’衛出‘門’,這是他的失職,主要是他們已經好幾年沒有遭遇刺客了,人已變得有些麻痹。

鷹揚郎將韓馳匆匆趕來,他聽說總管在軍營附近遇刺,而衙‘門’周圍百步範圍內,包括幾座官宅,都是他的安全責任區,現在總管竟然在他的責任區內遇刺,他難辭其咎。

韓馳頓時臉‘色’刷地變得慘白,慌忙上前請罪,“卑職保護不周,請總管降罪!”

楊元慶臉‘色’鐵青,一言不發,這時,長史趙元眳也聞訊趕來了,他看了一眼滿地的屍體,眼中有一點複雜,上前問:“總管,沒有傷着吧?”

楊元慶冷哼一聲,“堂堂的幽州城內,就在總管府前,兩千軍隊的眼皮底下,我竟然被刺殺,若不是我還學過幾天武藝,現在躺在地上的就是我了,趙長史,你怎麼給聖上‘交’代?”

趙元眳半晌道:“這個.....確實只是一次意外!”

“可是人的‘性’命卻沒有第二次。”

楊元慶冷冷瞥了一眼韓馳,又對趙元眳道:“趙長史,這件事是你來處理,還是我來處理?”

趙元眳心中一跳,不會是楊元慶準備拿這件事來對韓馳發難吧!他慌忙道:“總管剛來幽州,情況不熟悉,這件事就由卑職來處理,卑職一定會追查到兇手!”

“那責任呢?誰爲這件事承擔責任?趙長史該不會把責任推給縣衙吧!”楊元慶似笑非笑道。

趙元眳看了一眼韓馳,忽然一聲呵斥道:“韓將軍,今天是誰當值?”

韓馳明白趙元眳的意思,他回頭怒視一名校尉,“張校尉,今天是你當值吧!”

校尉嚇得魂不附體,撲通一聲跪倒,顫抖着聲音道:“卑職....有罪。”

“來人!”

韓馳一聲厲喝,幾名軍漢上前一步,“在!”

這時楊元慶卻擺了擺手,“算了,這件事的責任我就暫不追究了。”

雖然這是一個罷免韓馳的很好藉口,但楊元慶卻不想用這種藉口來立威,他目光又投向趙元眳,淡淡道:“雖然我不追究,但我要知道這件事究竟是誰幹的,既然趙長史主動要調查這件事,那麼我希望三天後,趙長史給我一個答覆。”

楊元慶又嘆了口氣,對趙元眳道:“刺殺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我能逃過第一劫,卻未必能逃過第二劫,所以我決定,我還是搬到軍營去住。”

..........

目標兩千張月票,還差四十五張,七個小時內,能否最後突破兩千張月票!!

――――

……

第10章 米酒事件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章 中元新夜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7章 各有心思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4章 臨榆關下第8章 斬斷後路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8章 人贓俱獲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4章 臨戰增帥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1章 軍機決策第4章 客棧新友第44章 當局者迷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2章 練武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1章 屈突中計第35章 軟硬兼施第19章 嚴厲警告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1章 弟高一籌第6章 發現端倪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7章 李思楊慮第70章 突破缺口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章 中元前夕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30章 巡視考場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8章 垂死掙扎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7章 壟斷漕運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8章 兩個時辰第13章 引導消費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7章 金榜題名第8章 暗鬥不息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1章 河北梟雄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8章 初遇建德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4章 新的兵器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2章 帝王心思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章 兩個使者第35章 爭奪人口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3章 南華梟雄第34章 兩面三刀第7章 賀若之怒第16章 三千奇兵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4章 假手於賀第22章 河東紳商第5章 路遇貴人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3章 南華梟雄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2章 是功是過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9章 虎牢之危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3章 遼城之殤
第10章 米酒事件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章 中元新夜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7章 各有心思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4章 臨榆關下第8章 斬斷後路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8章 人贓俱獲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4章 臨戰增帥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1章 軍機決策第4章 客棧新友第44章 當局者迷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2章 收官之棋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12章 練武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5章 搶人事件第41章 屈突中計第35章 軟硬兼施第19章 嚴厲警告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6章 返回太原第24章 朝堂對質第41章 弟高一籌第6章 發現端倪第45章 明智決定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7章 李思楊慮第70章 突破缺口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章 中元前夕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30章 巡視考場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8章 垂死掙扎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7章 壟斷漕運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8章 兩個時辰第13章 引導消費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7章 金榜題名第8章 暗鬥不息第14章 武周示弱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1章 河北梟雄第33章 第一回合第28章 初遇建德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4章 新的兵器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2章 帝王心思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章 兩個使者第35章 爭奪人口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2章 暗流洶涌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3章 南華梟雄第34章 兩面三刀第7章 賀若之怒第16章 三千奇兵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4章 假手於賀第22章 河東紳商第5章 路遇貴人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3章 南華梟雄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2章 是功是過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9章 虎牢之危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3章 遼城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