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楊府貴客

時間又過去一年半,元慶已經五歲,此時是開皇十四年,新年剛過,空氣中還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元慶和妞妞已經學完《論語》,準備開始學《孟子》,他們兩人都學了幾千字在腹中,以他們現在的學識,族學內的大孩子都比不上他們。

正月初七上午,沈秋娘上街買菜去了,妞妞跑去找廚房管事劉二嬸的小女兒玩耍踢毽子,而元慶一個人在院子裡劈柴,他是正月初一滿四歲整,虛歲已五歲,但他個頭卻相當於七八歲孩子,長得十分健壯。

其實他們家裡不用劈柴,楊家大廚房中就有現成的柴禾,但元慶就喜歡劈柴,這是他在練武,自從一年半前他開始學一刀刀法以來,他每天都要用一把小鈍刀砍樹五百下,住處周圍的幾十棵樹都被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雖然他還沒有學到築基的辦法,但他練刀卻頗有效果,他出手非常快,而且小胳膊很有力氣,打架兇狠出了名,楊府中的同齡孩童沒有誰不怕他。

沈秋娘原以爲他是一時好玩,卻沒想到他居然堅持了一年半,也不由佩服他的毅力,雖然她有心指點元慶,但她的武功不適合男孩子,而且她看出元慶很有一種霸氣,他應該由名師來教習。

元慶砍柴很有意思,他喜歡把幾十根柴禾圍住自己一大圈,就當是一羣突厥騎兵將自己圍困,然後他大喊一聲,就像趙雲再世,一手拿鍋蓋,一手拿柴刀,左劈右砍,勇不可擋,片刻,他便所有的柴禾一劈爲二。

然後得意洋洋欣賞自己戰果,被他腳踢翻的柴禾,就當中刀未死的騎兵,再補一刀。

就在他尋找未死者時,只聽見哭聲傳來,妞妞哭着跑進院子,小辮子被抓散了,粉嫩的小臉上像被打了,毽子也只剩一根羽毛。

“妞妞,怎麼回事,誰欺負你了?”

元慶十分惱火地問,妞妞像被打了一拳,左眼都有點烏青,讓元慶又是心疼,又是憤怒。

妞妞抽抽噎噎道:“是胖三郎他們打我,搶我們毽子.....他們六個人打我一個,要抓我當壓寨夫人,還罵我是野漢子生的。”

元慶拳頭捏緊,眼中怒火燃燒,胖三郎就是當年那個胖孩子楊巍,今年七歲,也長得高高大大,他母親是潑婦,罵人下流,他也學會了。

“你去洗個臉,我去教訓他們。”

元慶和楊巍在除夕夜搶賞錢時纔打過一架,那幫楊家子弟根本不是他對手,他們打不過自己,便來欺負妞妞,而且他們竟然辱罵嬸孃,這肯定是他們的父母所教,元慶早已視沈秋娘爲母,他絕不能容忍任何人辱罵他嬸孃。

元慶一路奔跑,他知道在什麼地方能找到他們,中庭有一株老杏樹,已有上百歲,四周用青石鋪成一座三尺高花壇,方圓一丈,楊巍就佔山爲王,佔據這座花壇做他老巢,在花壇上插一面旗幡,上寫‘楊家寨’,他自封北威大王,他長得高胖,又有五六個同齡的楊家庶孫跟隨他當嘍囉,在府中稱王稱霸,專門欺負家僕奴婢的孩子。

元慶早就看他們不順眼,只是他不想惹事,但今天這渾蛋敢欺負妞妞,還辱罵他嬸孃,不狠狠揍他們一頓,他決不罷休。

隋朝和後世不同,武風盛行,民風強悍,是一個信奉強者爲王的時代,忍氣吞聲者永遠被人欺,尤其在楊素府上,更是隻相信實力,元慶身份低微,楊家上下幾乎都瞧不起他。

如果他這一次忍氣吞聲,膽小懦弱,那麼欺負他的孩子就會蜂擁而至,甚至包括一些管家的孩子,也會照打他不誤,沒有人會可憐他,也沒有人會講道理,自己不反抗,那就是活該。

這不是闖禍的問題,而是他事關他生存地位,就算事後被大人責打,但小孩子卻被他打怕,以後不敢再欺負他和妞妞,不敢辱罵嬸孃。

元慶已經深深體會到在這個弱肉強食時代的生存之道,他要想不被人欺,只有他更狠,更兇悍,沒有第二條路。

他從側門衝進中庭,一眼便看見了楊巍幾個小孩,一個個身着鮮亮的錦袍,頭戴小金冠,而元慶卻身着布衣,父親楊玄感早就把他忘記,而祖父楊素也兩年未見,他們生活清貧,都是嬸孃買布給他做衣。

五六個小孩都站在花壇上,手中拿着木刀木槍,表情兇狠,頗像土匪的模樣。

“他來了!”

一個小孩先看見他,喊一聲,楊巍跳下來,他比元慶要高半個頭,又胖又大,手中拿一把木劍,他用木劍一指元慶:“野小子,跪地投降,爺爺饒你一命!”

元慶冷笑一聲,這幫小屁孩!

他走上前,六個小孩一下子將他圍住,在元慶看來,他們就是六根柴禾,他從腰間拔出一根一尺長的柴棒,趁六人想擺出劫匪的架子,他突然發動。

他動作極快,力氣又大,瞬間便將六個孩子手中兵器擊飛,他拳打腳踢,像猛虎一般,兇悍無比,下手毫不留情,既然打了,就要把他們徹底打怕,他將六個孩子打得哭爹叫娘,滿地打滾,金冠打癟,錦衣撕爛,最慘是楊巍,被元慶一棒打在腦門上,頭破血流。

“停手!”

有人大喊一聲,“你快住手!”

元慶見有人干涉,才慢慢停下手,他拍拍手,扔掉柴棒,只見從庭院外出現兩人,前面一人氣急敗壞跑進來,他認識,是祖父楊素的心腹幕僚封德彝,二十四五歲,身材削瘦,目光奸詐,顯得十分精明能幹。

後面一人他卻沒見過,年約五十歲,身材很高大,此人皮膚白淨,留着三縷長鬚,眼睛細長,目光深邃而明亮,他身着大科綾羅紫色袍衫,頭戴黑紗方帽,腳穿烏皮六合靴,雖然他打扮是文官模樣,但元慶憑感覺便知,此人也練過武,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嚴氣勢。

中年男子老遠便見元慶發威,將六個孩子打滿地打滾哭喊,心中有些驚異元慶的兇悍。

封德彝是奉命領引前來拜訪楊素的貴客,正一路上誇讚楊家家風嚴謹、兄弟和睦、妯娌間親如姐妹,沒想到一進中庭便遇到了小孩打架,而且打很慘烈,居然見血了,讓封德彝大丟面子,他又氣又惱,衝上前大喊住手。

他見過元慶,不由恨聲斥他:“怎麼又是你,你怎麼總是欺負人?”

元慶見他不問青紅皁白便將責任推在自己身上,便冷哼一聲,“君子不平則鳴,有何不可?”

“說得不錯!”

隋風欣賞強者,後面的中年男子見元慶一個人能打六人,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走上前笑道:“你是楊相國孫子?很會說話嘛!”

封德彝搖搖頭道:“高相有所不知,他是玄感之子,是個最沒用的庶子,除了打架厲害外,別的一無是處,你看,今天是初七,他便開始惹禍。”

元慶聽封德彝稱這個中年爲高相,他心念一轉,此人不會是大隋的第一相國高熲吧!

在隋文帝時代,高熲排位權臣第一,楊素只是第二,元慶久聞大名,他立刻想到可以在高熲面前表現一下,說不定自己又有機會。

封德彝見他傻呆站立,一點靈性沒有,剛纔他還誇讚楊家子弟個個聰穎,偏偏遇到這個闖禍的小孩,他只覺一陣頭疼。

“我一定要讓你父親好好管教你!”

元慶瞥了他一眼,他早就知道這個封德彝兩面三刀,見風使舵,尤其喜歡在後面告狀,他今天教訓這幫野小子,不怕被處罰,頂多打一頓,但封德彝如果去添油加醋,問題就會變嚴重,他擔心鄭夫人會處罰嬸孃,元慶見名相高熲對自己頗爲讚賞,他眼珠一轉,便有了對付封德彝的辦法。

他上前向高熲深施一禮,“小子頑皮,打擾大人雅興,小子向大人賠罪!”

中年人正是相國高熲,隋朝第一權臣,今天正月初七,他來找楊素商量修建仁壽宮之事,正好遇到元慶和孩童打架,他見元慶頗爲知禮,而且個子雖高,但眉眼間卻是幼童,不由好奇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

“回稟大人,小子楊元慶,今年五歲。”

“五歲!”

高熲更是驚訝,被他打倒的六個孩子都是七八歲的樣子,他才五歲,這孩子很強悍啊!

他指了指已經站成一排六個孩子,豎起拇指誇讚他,“你有祖父遺風,很厲害!”

元慶卻不屑地瞥了六人一眼,冷然道:“若連幾個紈絝子弟都打不過,將來何以滅突厥!”

這句話不僅讓高熲目瞪口呆,連封德彝也忍不住心生佩服,他一向自詡八面玲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可他覺得自己和這個小孩比起來,還是自愧不如。

高熲哈哈大笑,“好!說得到好。”

他又對封德彝嘆道:“今天讓我見識到了楊相國的家風,有其祖必有其孫,果然是非一般人能比。”

封德彝見高熲誇讚元慶,他便去了輕賤之心,立刻轉變口風,“呵呵!這孩子雖身份低微,但頗有奇異之處,高相,楊相國等候已久,請隨我來!”

高熲又深深看了元慶一眼,記住他的相貌,便點點頭,跟着封德彝穿過中庭,向楊素書房方向走去。

高熲一走,六個小孩立刻指着元慶,大哭大鬧地叫罵,“你欺負人,我們要去告你!”

元慶慢慢拾起柴棍,目光斜掃,對他們冷冷一笑,六個小孩頓時嚇得膽顫心寒,連滾帶爬跑了。

.........

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9章 南下清河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9章 祖孫會談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0章 釜底抽薪第41章 不惹小人第6章 瓦崗分家第3章 黑臉魏刀第52章 南遷定襄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章 佳夕如夢第4章 以小欺老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0章 捉兇逼宮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章 宇文義子第42章 被迫求援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章 烽燧血戰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5章 深藏不露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2章 帝王心思第8章 元慶抉擇第30章 倒齊暗流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6章 駕臨江夏第6章 王府夜話第5章 路遇貴人第8章 趁亂突圍第96章 舉國兵策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6章 嚴厲警告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4章 京城來信第25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9章 妥協援兵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69章 一觸即發第8章 合縱抗隋第43章 丹陽公主第47章 雁門初戰第19章 虎牢之危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1章 船中飛箭第7章 幽州之憂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2章 裴閥老謀第12章 兵部調令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8章 意外消息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章 落魄高才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1章 雙雄火併第50章 縣衙對質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1章 生俘雄信第6章 陰山可汗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9章 請君入套第20章 高熲事件第77章 楊氏希望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3章 事態蔓延第11章 瀚海奇兵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0章 倉曹參軍
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9章 南下清河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9章 祖孫會談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0章 釜底抽薪第41章 不惹小人第6章 瓦崗分家第3章 黑臉魏刀第52章 南遷定襄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章 佳夕如夢第4章 以小欺老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0章 捉兇逼宮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章 宇文義子第42章 被迫求援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章 烽燧血戰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5章 深藏不露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2章 帝王心思第8章 元慶抉擇第30章 倒齊暗流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6章 駕臨江夏第6章 王府夜話第5章 路遇貴人第8章 趁亂突圍第96章 舉國兵策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6章 嚴厲警告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4章 京城來信第25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9章 妥協援兵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69章 一觸即發第8章 合縱抗隋第43章 丹陽公主第47章 雁門初戰第19章 虎牢之危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1章 船中飛箭第7章 幽州之憂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2章 裴閥老謀第12章 兵部調令第30章 酒樓遇故第28章 意外消息第42章 違禁生意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章 落魄高才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1章 雙雄火併第50章 縣衙對質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1章 生俘雄信第6章 陰山可汗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9章 請君入套第20章 高熲事件第77章 楊氏希望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3章 事態蔓延第11章 瀚海奇兵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7章 路遇李淵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0章 倉曹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