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家族利益

“爲什麼?”

裴矩敏感地捕捉到了這個孫子的情緒波動,他心中有些奇怪,做得好好的,怎麼會忽然不想幹了?

“發生了什麼事?你告訴我。”

裴青松的嘴脣輕輕哆嗦着,在家主炯炯目光的注視下,他膽怯地低下了頭,小聲道:“孫兒擔任這個職務,引起了家族內部的不和,孫兒不想成爲裴家的罪人。”

“你怎麼會成爲裴家的罪人?”

裴矩目光愈加嚴厲,他心中的不滿和怒火在蔓延,但他還是剋制住了這種惱怒,他異常重視這個族孫的情緒波動,這不是他的長孫或次孫不想參加科舉考試那麼簡單,這個族孫所擔任的職務是如此重要,關係到裴家的未來,他不敢有半點掉以輕心。

在家主的嚴厲逼問下,裴青松無法迴避,他額頭上的冷汗不斷滲出,他很後悔自己的失言,但話已經說出來,他無法再停止,裴青松深深低下頭,用一種只有他和裴矩才能聽到的聲調說:“事實是這樣,應該讓嫡長孫、次孫來擔任這個職務,我不過是裴家的偏房子孫,卻身居要職,裴家焉能不亂?”

‘砰!’裴矩重重一拍桌子,一股怒火在他心中驀地騰起,他再也剋制不住心中的惱火,大聲喝斥道:“這是誰告訴你的,是蕭璡嗎?”

“此事和蕭蔘軍無關,他只是看孫兒心情不好,才帶我去喝酒。”

“那是誰告訴你的,你給我說!”

裴矩聲音很大,門外人都聽見了,劉管家就站在門外,他心中一顫,已經很久沒有聽見老爺這樣發怒了,他不敢再呆在門口,轉身匆匆而去。

剛轉過小門,卻迎面遇到了匆匆走來的長孫裴晉,連忙抓住裴晉的胳膊,小聲道:“老家主在發怒,長公子千萬別去。”

“爲什麼?”裴晉奇怪地問。

“我也不知道,老家主急着要見青松公子,我去把他找來,嗯!或許是青松公子喝了酒的緣故。”

裴晉眉頭微微一皺,祖父急找裴青松,難道朝中發生什麼大事了嗎?

“我知道了!”

裴晉放慢腳步,慢慢向祖父的書房走去,他很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劉管家見長公子還是向書房走去,他不放心,又轉身跟了回來。

……

書房裡,裴矩儼如一隻年邁的老豹,雖然年邁,但發怒之威卻不容輕視,他站起身,目光嚴厲地注視着裴青松,家主的威嚴從四面八方籠罩在裴青松這個別房子弟的身上。

裴青松心中一橫,他也豁出去了,鼓足勇氣道:“沒有誰告訴我,這是明擺着的事,我擔任這個記室參軍以來,朝中大臣議論紛紛,說我沒有資歷,只是依仗家族之勢,王相國每次遇到我,都要找各種理由把我訓斥一番,甚至連我走路太快也說我有失君子之儀,外人說也就罷了,可是家族內人人都對我橫眉冷對,不予理睬,甚至和我同住的族弟也搬出去了,視我爲瘟神,祖父,你知道這種巨大壓力的痛苦嗎?”

說到這裡,裴青松終於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裴矩的目光卻柔和下來,他確實沒有想到裴青松竟然承受着這麼大的壓力,裴矩又坐了下來,柔聲對他道:“你只管安心做你的記室參軍,不要有任何想法,也不要考慮辭職,你只要記住一點,我是堅決支持你,至少朝廷對你的議論,大多是出於嫉妒,等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沒人敢輕易得罪你了。”

裴青松抹去淚水,點點頭,“孫兒記住了。”

裴矩又笑了笑問他,“上次你不是回去把妻兒接來太原,怎麼最後還是單身回來?”

裴青松低下頭,半晌道:“孫兒沒有地方安置他們母子,想攢一筆錢後,買一座宅子。”

裴矩沉思片刻,便起身走到書櫃裡摸出一塊玉牌,遞給裴青松,“在城西王屋巷有一座佔地三畝的小宅,也是裴家的產業,你拿這塊玉牌去賬房領取鑰匙,再領一千兩銀子把宅子收拾一下,你的妻兒我明天會派人把他們接來,楚王對你很信任,你不要辜負他這份信任,少去喝酒,努力做事,每天要等他走了以後,你才能回家,明白了嗎?”

裴青松的淚水又涌出了出來,他磕了三個頭,顫聲道:“家主愛護,孫兒銘記於心。”

……

裴青松走了,裴矩揹着手站在窗前,靜靜注視着夜空中的漫天星斗,此時他的心中思緒萬千,往事的情形彷彿又回到他眼前,歷歷在目。

仁壽四年,當他第一次發現楊元慶身上隱藏着巨大的價值後,他便漸漸將家族的命運押在他身上,事實證明,自己當年的押注完全正確,楊元慶已經主導了隋朝,他遲早還會掌控整個天下。

但隨着新隋建立,裴矩又慢慢感覺到了,楊元慶和裴家有了隔閡,開始利用王家來抑制裴家,儘管裴矩也發現楊元慶並不喜歡王家,但王家依然得重用,這就反過來說明了楊元慶對裴家一家獨大的警惕。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他當初和裴蘊爭論的焦點所在,他主張的裴楊一體,把楊元慶的利益和裴氏的利益融爲一體,而裴蘊主張楊元慶是楊元慶,裴氏是裴氏,要保持距離。

現在看來,裴矩不得不承認裴蘊是對的,自古以來,任何一個上位者都不可能容忍一家獨大,何況楊元慶的崛起,也並沒有依靠多少裴家之力。

裴矩的思路又回到了裴青松身上,這是一顆微妙的棋子,其實裴矩也知道,楊元慶任命裴青松爲記室參軍,是一種變相打壓裴家的舉動,一方面他會繼續重用裴家,但另一方面他又不願裴家太強勢,便從重用裴家的偏房子弟入手,這讓裴矩很無可奈何。

但楊元慶的這個舉動同時也提醒了他,楊元慶這是採取一種比較溫和的手段,是在暗示自己要收斂,如果裴家還不知好歹,還要繼續強勢坐大,楊元慶現在或許不會動自己,但以後他就會收拾裴家了,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廢后。

裴家和王家的最大不同,就是在於裴家有裴矩這樣深謀遠慮的政治老手,他的目光長遠,考慮家族百年的利益,不在謀一時一局,對裴家來說,最重要的資本是王妃和楊元慶的嫡長子,只要把這個資本保住,那麼裴家就有四十年興盛,至於他個人的利益,確實不重要了,他必須要爲裴家長遠打算。

想到這,裴矩高聲道:“把劉管家叫來!”

片刻,劉管家匆匆走進書房,躬身道:“老爺叫我嗎?”

“嗯!”

裴矩點點頭,“你明早出發去一趟聞喜,把青松的妻兒接來,要用嫡長孫的待遇,不可有半點冷遇。”

劉管家心中嚇了一跳,怎麼老爺吼罵了幾句後,就變成了嫡長孫的待遇?他不敢多問,答應一聲轉身要走,裴矩卻叫住他,“順便把長孫和三郎一起叫來。”

劉管家轉身離開了書房,其實長孫裴晉就在書房附近,剛纔裴青松出來時躲開了,他剛靠近書房,劉管家走出書房,迎面看見了裴晉,便道:“老家主讓你進去。”

裴晉嚇了一跳,“家主知道我在外面?”

“不是,估計是正好要找你,還要找你三叔,你快進去吧!”

劉管家走了,裴晉躊躇良久,才慢慢走進了祖父的書房,深深行禮,“祖父找我嗎?”

裴矩瞥了他一眼,這個長孫無論文才和人品都是上佳,從沒有發生在青樓瓢記或者喝得爛醉如泥這樣的醜聞,爲官多年,也有很好的官譽,但他身上的缺點也有,就是有點清高,或者說傲慢,這是很多名門子弟的共通毛病,不過隨着年紀漸長,閱歷增加,這個毛病會慢慢消失。

“晉兒,你今年已經三十出頭了吧!”

裴晉不知祖父的意思,恭恭敬敬道:“孫兒今年三十二歲。”

“嗯!三十二歲,還出任大理寺少卿,前途無量啊!”

裴矩嘆息一聲,語氣陡然變得嚴厲起來,“不過你怎麼還像商人子弟一樣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裴晉嚇得渾身一震,跪了下來,“祖父,孫兒沒有!”

“哼!如果你不是小肚雞腸,那你就是鼠目寸光,根本沒有一個家族長孫應有的氣度和眼光,你太讓我失望了。”

裴晉深深低下頭,一句話不敢說,裴矩又看了他一眼,這才把氣壓下來,語重心長道:“關於青松被任命爲記室參軍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其實這裡面有很深的政治含義,我不會告訴你爲什麼?你必須自己去琢磨,你做官十二年了,如果連這一點都看不透,那你就是官場白癡,我只告訴你一點,楚王任命青松爲記室參軍,那就意味着我必須要辭去相位了,你懂嗎?”

裴晉心中顫抖,他大概已經隱隱看到了一點,“孫兒有點明白了,讓孫兒再想想。”

這時,裴矩的三子裴文舉走進房間,裴矩看了他一眼,又對裴晉道:“你自己去想吧!想通了,你就知道作爲一個嫡長孫,你該怎麼對待青松。”

“是!孫兒告退。”

一直望着長孫走了,裴矩這纔回頭對裴文舉道:“爲父有件重要之事要你去做。”

裴矩共有三子四女,三個兒子都不是很出色,裴矩長子裴文靖原來是南陽郡太守,現任河東郡長史,能力一般;次子裴文意,就是裴敏秋的父親,因身體不好,一直沒有出仕;眼前的裴文舉就是第三子,四十餘歲,原任太府寺丞,因爲楊廣之死而棄官回家,現主管裴氏家族的錢財和貿易,很有實權。

他躬身道:“請父親吩咐。”

裴矩沉吟一下對他道:“我打算讓你去主管江南一帶的裴氏產業。”

裴文舉心中一驚,父親這是在削自己族權呢!他不敢頂撞,只得低聲答應,‘是!孩兒遵命。’

裴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別以爲父親是在削你的權,事實上,你肩負重任,你並不是去管理產業,你的重任是要替我留心吳興沈氏。”

裴矩眼睛眯了起來,“你明白爲父的意思嗎?”

()

第52章 南遷定襄第52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章 世充登基第17章 雄信之災第8章 欲速不達第55章 談婚論嫁第43章 關鍵人物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0章 緊急受命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5章 上兵伐謀第56章 遲到樑使第1章 中元新夜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8章 人贓俱獲第6章 北地天鵝第8章 怒極生誓第38章 楊廣之怒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章 營州之變第6章 一劍之情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1章 秘密協議第6章 牽制荊襄第3章 黑臉魏刀第19章 去功贖罪第6章 發現端倪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6章 重大隱憂第2章 誰是兇手第61章 聯盟分裂第27章 拜訪沈家第44章 爾虞我詐第36章 楚王親書第9章 貿易之利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9章 朝局悄變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25章 悲情男人第53章 暗通消息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2章 最後攤牌第32章 圍魏救趙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章 冤家路窄第3章 兵臨城下第4章 入伍斥候第38章 拋出誘餌第21章 北原謀生第98章 兩線危機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7章 匪亂再起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3章 都市賣豹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章 綠茶疑蹤第14章 意外之箭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0章 西路隋軍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1章 新官上任第20章 君心似虎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6章 夜探胡營第57章 藥到病除第5章 動之以情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5章 狹路相逢第8章 夜襲敵哨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1章 將星隕落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30章 西路隋軍第14章 意外之箭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3章 李密特使第5章 公主請客第53章 暗通消息
第52章 南遷定襄第52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計賺敵降第2章 世充登基第17章 雄信之災第8章 欲速不達第55章 談婚論嫁第43章 關鍵人物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7章 西征情報第20章 緊急受命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5章 上兵伐謀第56章 遲到樑使第1章 中元新夜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8章 人贓俱獲第6章 北地天鵝第8章 怒極生誓第38章 楊廣之怒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章 營州之變第6章 一劍之情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1章 秘密協議第6章 牽制荊襄第3章 黑臉魏刀第19章 去功贖罪第6章 發現端倪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6章 重大隱憂第2章 誰是兇手第61章 聯盟分裂第27章 拜訪沈家第44章 爾虞我詐第36章 楚王親書第9章 貿易之利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9章 朝局悄變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25章 悲情男人第53章 暗通消息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2章 最後攤牌第32章 圍魏救趙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章 冤家路窄第3章 兵臨城下第4章 入伍斥候第38章 拋出誘餌第21章 北原謀生第98章 兩線危機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7章 匪亂再起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3章 都市賣豹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章 綠茶疑蹤第14章 意外之箭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0章 西路隋軍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1章 新官上任第20章 君心似虎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6章 夜探胡營第57章 藥到病除第5章 動之以情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8章 爾虞我詐第25章 狹路相逢第8章 夜襲敵哨第62章 交換條件第51章 將星隕落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30章 西路隋軍第14章 意外之箭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13章 李密特使第5章 公主請客第53章 暗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