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報暗戰

九月的五原郡已經到了收穫的季節,麥子成熟,原野上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儼如覆蓋上一面金黃色的地毯,又像金色的大海,厚實的麥穗將麥稈壓得彎了下來,偶然一陣風吹過,麥浪翻滾,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麥田裡,隨處可見收割的農人、士兵、士子和官員,幾乎整個五原郡都動員起來。

在九原縣以南的官道上,一支從河東來的商隊正緩緩而行,幾百匹騾馬上滿載着從中原過來的貨物,茶葉、糖、紙、文具和油漆,這些是五原郡賣得最好的貨物,看得出,這支商隊很瞭解五原郡的行情。

自從關北六郡成爲豐州軍的勢力範圍後,朝廷對五原郡的貿易禁令基本上便名存實亡,商人爲了謀取利潤,絡繹不絕地從關中,從河東組隊來五原郡做生意,他們運來五原郡各種急需的貨物,包括各種軍用物資,卻帶走五原郡鑄造的銅錢,這是上好的開皇五株錢,在中原內極受歡迎。

商隊首領是一個三十餘男子,濃眉重目,身材健壯,他騎着一匹馬上,遠遠打量農田裡的收割忙碌,在他身旁是一個年輕的夥計,他則滿眼羨慕地望着這一幕誘人的豐收場景,這種一望無際的麥田在中原已經不多見了。

“李大哥,要是天下都像五原郡這樣,那該多好!”夥計低聲嘆道。

“你不要想得太多,這次我們來五原郡,不是來讓你感嘆的。”姓李的男子目光嚴峻地盯了夥計一眼,夥計嚇得不敢再吭聲了。

商隊走過最後一塊麥田,來到了九原縣城前,立刻被守城門的士兵攔住了,一名軍官問道:“從哪裡來?”

男子連忙拱手陪笑道:“我們是從河東過來,販運貨物來豐州。”

“可攜帶有兵器軍資?”

五原郡對商人也有嚴格規定,不準攜帶任何兵器進城,倒不是說不準販運兵器軍資,完全可以。只是進城前要詳細登記,存放在城外倉庫內,然後會有專門的官員來接待,但不準外來的商人隨身攜帶兵器進城。

男子連忙道:“只有隨身攜帶的防身兵器,你也知道,一路上很不安全。”

“我們五原郡很安全,你們不能帶進城!”

一名士兵拿來一隻木箱子,“把兵器都放進來吧!走的時候還給你們。”

男子無奈。只得對隨從們吩咐一聲。大家紛紛解下腰間的刀劍和弓箭,放進木箱內,軍官冷冷道:“匕首也要放進來!”

幾名隨從只得從靴裡拔出匕首。扔進箱子裡,軍官又對衆人道:“如果沒有的話,我就要封箱了。我要提醒你們,封箱後再有兵器,那就是違禁,一旦查獲,可是要吃官司的,還有沒有了,趕緊放進來!”

軍官再三確認幾遍,見沒有迴應,便一揮手。“封箱!”

士兵將箱子封好,軍官清點了人數,便把一塊方形銅牌遞給男子,“憑這塊銅牌取兵器,記住了,三天!”

他又對士兵吩咐一聲,“搜身檢查貨物!”

幾十名士兵奔上前。開始搜身,並檢查商人們的貨物,確認沒有軍品和兵器後,軍官一揮手,放他們進城了。

城門口的盤查足足進行了半個時辰。年輕夥計一咋舌道:“去年來可沒有這麼嚴格啊!”

“不要多嘴!”

男子又瞪了他一眼,衆人一路前行。走到一家賣雜貨的店鋪前,男子看了一眼招牌,‘韓記雜貨鋪’,就是這裡了。

店裡的掌櫃早迎了出來,笑呵呵道:“怎麼現在纔來,以爲你們昨天就該到了。”

“路上遇到風沙,耽誤了。”

男子翻身下馬,招呼夥計們把貨物送進店鋪,店鋪裡也跑出幾名夥計幫忙。

掌櫃則將男子帶進了內院,在一間屋子裡坐下,掌櫃姓韓,叫韓昶,來五原郡已有一年多,這座雜貨鋪就是他的產業,生意很不錯,這名遠道而來的男子名叫李守重,名義上是一名商人,但實際上,他是李淵府的家將頭目。

這家李記雜貨鋪自然也是李淵設在豐州的一個情報點,專門收集五原郡和豐州軍的各種情報,掌握楊元慶的動向。

自從大業九年楊元慶在豐州擁隋自立後,李淵便知道,楊元慶遲早會成爲他的勁敵,從那時起,他便開始關注豐州,目前,李淵一共設立了兩個情報點,一個在長安,另一個便是在豐州,由長子李建成全權負責,無論掌櫃韓昶,還是商人李守重,都是李建成的心腹。

兩人坐下,李守重疑惑道:“今天進城,士兵盤查得格外嚴格,上次還不是這樣,出了什麼事嗎?”

“也沒出什麼事,雁門之戰後,豐州開始全面進行嚴控,本地居民,其實家家戶戶都有刀矛弓箭,但這要在官府進行編號,像我們這種非本地居民,則不能擁有兵器,,甚至連造兵器的物資也不能有,一旦被發現就要坐牢,上個月大利城一名開酒肆的掌櫃,我還認識此人,被搜出藏有幾十件各種兵器,結果就被認定爲突厥探子殺掉了,現在可是動真格的,大家都不敢私藏兵器。”

李守重沉吟一下道:“你是說,主要是查突厥探子?”

“差不多,陰山那邊有隋軍巡邏兵,從北方過來的人都會被嚴格盤查,現在有很多投靠突厥的漢人,防不勝防,我已經在五原郡居住滿兩年,已達到資格,前幾天申請了五原郡戶籍,昨天有官府過來審查了,估計過兩天就能拿到戶籍,這樣,我就能升爲甲類人,以後就不會有什麼軍隊來搜查,也有擁有兵器,我們就更加便利。”

“什麼甲類人?”李守重有些糊塗。

韓昶微微一笑,“甲類人就是擁有五原郡戶籍之人,可擁有兵器,也最自由,沒什麼特別情況也不會被檢查,乙類人就是在五原郡生活,但沒有戶籍之人,不能擁有兵器,每隔十天要去縣衙點個卯,經常被盤查,像我現在就是乙類人,而像你這樣的遊商就是丙類人,你進城時應該有一塊銅牌吧!”

李守重摸出銅牌遞給他,韓昶看了看銅牌背面,便笑道:“看見沒有,這上面有個‘三’字,也就是說,你只能在城內呆三天,超過三天,你就會有麻煩了,先要被官府訊問,訊問不過關,就要拘押移交軍方,那就是有敵探嫌疑了。”

李守重這才明白,難怪那名軍官強調只有三天,原來是這個意思,他不解地問:“那你們呢,進出城有標識嗎?”

“當然有!”

韓昶從腰間取出一塊圓形銅牌,放在桌上笑道:“這是我的圓牌,出入城時要出示,要被搜身,等我的戶籍申請到後,就可以換魚牌,自由出城入城,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比如住在城內或者城外,都不一樣,城外戶籍人進城,一兩天沒有問題,如果超過三天,就要去縣衙備案,非常嚴格,說到底就是一句話,防內應,防探子。”

李守重微微嘆了口氣,如果是這樣,他的一個任務可能就完不成了。

“這次我奉命大公子之命來五原郡,除了把你收集的情報帶回太原,另外還有兩個任務。”

“你說,什麼任務?”

“一個任務是讓我在五原募集一支軍隊,兩三百人左右,潛伏在大利縣和九原縣中.....”

他話沒有說完,韓昶便立刻搖頭道:“這絕對不可能,豐州軍對這種多人聚集控制得非常嚴格,五十人以上入境,全程都會有軍士跟隨監視,十人以上不準入城,商人開店,聘用的非本地戶籍夥計不準超過五人,夥計總人數超過二十人,則就會有軍士駐店監視,所以九原縣城內的各家店鋪沒有一傢伙計超過二十人,就算開分店也不行,你想募兩三百人,去哪裡募?當地人的家小都在這裡,根本就不會幹這種事,反而會舉報你獲重獎。”

李守重無奈道:“那好吧!這個任務先不提,我回去向長公子稟報,另一個任務就要你想辦法了。”

“什麼任務?”

“豐州軍有一支非常厲害的重甲步兵,長公子要求我們不惜花高價搞到一套重甲步兵的裝備,不是立刻要,但至少一年內要搞到。”

韓昶半晌沒有吭聲,他走進裡屋取出一隻扁木盒,遞給李守重,“這是我收集的一些情報,你回去交給長公子,至於重甲步兵的裝備,我會想辦法,這個很難,風險也很大,我儘量吧!”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喧鬧,一名夥計慌慌張張跑來,“掌櫃,外面來了一隊內衛兵。”

韓昶聽說是內衛兵,他心中一驚,急忙問道:“出了什麼事?”

夥計看了李守重一眼,小聲道:“好像是這位李爺有什麼事情違規了,外面內衛兵讓李爺立刻出去答話,否則他們就進來抓人了。”

韓昶和李守重面面相覷,韓昶急道:“李爺先去應對吧!內衛兵權力很大,一旦被他們盯上就麻煩了。”

李守重也不知道自己哪裡出問題了,他只得硬着頭皮走出店鋪,店鋪外站着二十幾名士兵,與衆不同的是,他們頭盔是紅色的,這是豐州軍的內衛士兵,一共五千人,分駐五原郡各地,他們頭盔都是紅色,所以又叫做赤盔兵。

旁邊則站着一名軍官,正是剛纔守城門的軍官,他見李守重走出來,便指着他道:“就是此人!”

一名內衛軍官上前,打量李守重一眼,“跟我們走一趟!”

.........

衝擊前十!】

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7章 秦王求援第7章 金剛引狼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章 返回太原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章 初入楊府第6章 借兵突厥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5章 初有收穫第48章 集中民力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8章 少童何人?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章 如期而至第87章 建成態度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2章 銀甲小將第34章 裴矩之策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0章 月夜之戰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章 兩猛相鬥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13章 御房嘉獎第99章 意外收穫第7章 初遇敵情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章 宇文義子第4章 以小欺老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3章 大軍壓境第67章 當即立斷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9章 回馬一槍第70章 漢中內訌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8章 拋出誘餌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2章 最後攤牌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7章 接受密旨第30章 丹陽來客第55章 談婚論嫁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4章 略施小計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章 老奸巨猾第40章 意外之禮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章 趁亂突圍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章 家法伺候第27章 京城家信第61章 聯盟分裂第97章 僞漢毒計第9章 朝局悄變第47章 線娘進京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4章 添把小亂第23章 奸佞之計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9章 夜攻河內第40章 權貴施壓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1章 軍機決策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53章 窮途末路第45章 援軍到來第2章 帝王失信第26章 楊素歸來第6章 出乎意料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4章 海寺之戰第20章 聲先奪勢第29章 風過雁門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7章 奪取河陽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章 世情冷暖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4章 內部奸細
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7章 秦王求援第7章 金剛引狼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章 返回太原第44章 拖延三天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章 初入楊府第6章 借兵突厥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5章 初有收穫第48章 集中民力第22章 北突求援第18章 少童何人?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章 如期而至第87章 建成態度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2章 銀甲小將第34章 裴矩之策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0章 月夜之戰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章 兩猛相鬥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13章 御房嘉獎第99章 意外收穫第7章 初遇敵情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章 宇文義子第4章 以小欺老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3章 大軍壓境第67章 當即立斷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9章 回馬一槍第70章 漢中內訌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8章 拋出誘餌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2章 最後攤牌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7章 接受密旨第30章 丹陽來客第55章 談婚論嫁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4章 略施小計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章 老奸巨猾第40章 意外之禮第41章 爭鋒相對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章 趁亂突圍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章 家法伺候第27章 京城家信第61章 聯盟分裂第97章 僞漢毒計第9章 朝局悄變第47章 線娘進京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4章 添把小亂第23章 奸佞之計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9章 夜攻河內第40章 權貴施壓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1章 軍機決策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53章 窮途末路第45章 援軍到來第2章 帝王失信第26章 楊素歸來第6章 出乎意料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4章 海寺之戰第20章 聲先奪勢第29章 風過雁門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4章 真假使者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7章 奪取河陽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章 世情冷暖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4章 內部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