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隋胡大戰(下)

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從遠處席捲而來,使天地間也爲變色,巨大的馬蹄聲彷彿是烏雲中夾雜的悶雷,大地都在顫抖起來,十幾萬突厥騎兵制造出的聲勢足以摧毀一切。

戰馬感覺到了大戰來臨的恐懼,‘稀溜溜!’一聲暴叫,前蹄高高揚起,楊元慶也看到了,遠處一根長約十餘里的黑線出現在草原盡頭。

“尉遲!”

楊元慶大喊一聲,尉遲綰慌忙吹響了鷹笛,鷹笛發出尖利刺耳的聲音,獵鷹一聲清脆的長鳴,振翅而飛,向南方盤旋飛去。

衆人已經沒有時間談論,紛紛調轉馬頭,跟着楊元慶向西狂奔而去,他們幾個人,在十幾萬的突厥大軍中,渺小得儼如螻蟻一般。

遠處楊素的十八鐵衛也駭然變色,調轉馬頭向西疾奔,迅速離開戰場。

.......

此時楊素已經在第一軍中,他憑着自己的感覺,敵軍已經在不遠之處,他凝視着遠處,感覺一股凜冽的殺氣出現在草原盡頭。

“大帥,我們的鷹!”

楊素仰頭,只見一隻獵鷹盤旋飛來,紅色的鷹腿,那是他們斥候獵鷹的標誌,獵鷹在空中鳴叫,飛出一個弧形路線,斥候偏將趙勇看懂了這個飛行姿態的含義,他大喊:“大帥,鷹是來報信,前方發現敵情!”

楊素一舉手,“全軍列陣!”

八萬大軍在茫茫的草原分爲四軍排開,中軍、左右兩翼及駐旗軍,橫延數裡,這時所有人都感受到大地在顫抖,這是突厥人殺來了,戰馬開始不安,噴着響鼻,士兵們緊握長矛的手心攥出汗。

一條黑線在草原盡頭出現了,毫不停滯,鋪天蓋地,以勢不可擋之勢向隋軍席捲而來,楊素嘴角露出冷酷的笑意,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弓弩手準備!”他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一萬弩兵和五千弓兵同時上前列隊,弩兵在前,弓兵在後,弩兵是遠射,弓兵是近射,遠近交錯結合。

一萬弩兵排成三排,前後相隔一丈,第一排半蹲下,三千支擘張弩刷地平端而起,冷冷地對準了排山倒海奔襲而來突厥大軍。

突厥騎兵越來越近,滔天的殺氣彷彿將天地間的一切都摧毀,金色狼頭大旗下,達頭可汗舉刀大喊:“無畏的草原勇士們,殺盡中原敵人,中原的女人、財寶,一切都屬於你們,殺!”

“殺啊!”

突厥騎兵瞬間衝進了隋軍的弩箭射程,楊素冷冷一揮手,“射擊!”

“咚!咚!咚!”的巨鼓聲敲響,三千支箭驟然發射,形成一片烏黑的箭雲,向突厥騎兵呼嘯撲來,霎時間,突厥騎兵陣一片人仰馬翻,近千人被射倒,緊接着隋軍的第二排弩箭射來,不斷有突厥士兵在衝鋒中慘叫着倒地,第三排箭雲又呼嘯而至,密集的弩箭如疾風驟雨,射穿突厥人的盾牌和皮甲,一片一片的突厥騎兵從馬上翻滾落地,被密集的戰馬踏成肉泥。

一萬三排隋軍弩兵動作熟練,上弩、進弩、發弩輪番發射,僅僅只射出三輪,突厥騎兵便損失了一萬餘人,慘重的損失使突厥騎兵的殺氣迅速消退,陣腳開始凌亂,而這時,前鋒已經衝到了六十步外。

隋軍弩兵如潮水般撤退,等候多時的弓兵開始勁射,弓兵使用長弓兵箭,箭長兩尺三寸,鋼簇銳利,以仰角射出,五千支箭密如急雨,力道強勁,可連人帶馬射穿,衝過最前面的一萬突厥騎兵和戰馬紛紛中箭倒地,死屍堆積,隋軍箭速極快,使突厥騎兵衝上前便被射翻,加上弩兵配合發射,突厥騎兵始終衝不進四十步內,死傷慘重,突厥騎兵開始陣腳大亂。

第一軍主將周羅睺見有機可趁,他立刻向楊素請命,“卑職願爲前鋒!”

楊素冷冷道:“你率四千重騎兵衝擊突厥中軍,若敗,提頭來見!”

“遵令!”

隋軍進攻的鼓聲大作,藍旗揮動,四千最精銳的重騎兵發動,人披重鎧、馬披重甲,揮動鐵戟,跟隨藍色戰旗殺向突厥騎兵,這是大隋王朝耗二十年心血打造出來甲騎具裝,以最好的戰馬、最強悍的士卒、最兇猛的武器。

這支軍隊極少出戰,用來捍衛京師,但楊素卻在第一戰中便將他們投入了戰鬥,他要用最強大的重甲騎兵來沖毀突厥人的士氣。

此時經過慘烈的弓箭戰,突厥騎兵最初的滔天殺氣已經消亡得不到一成,他們本來就是各部落的牧民,沒有隋軍那種鋼鐵般的意志,全靠一鼓作氣擊潰敵軍,他的士氣高昂得快,消退得也快,當掠奪敵軍財產的美夢破滅,他們便開始猶豫,開始思念家中妻兒和羔羊,現在是初春,正是母羊下崽的時刻,妻子老父難以照顧過來.....

四千重甲騎兵如一隻無堅不摧的鐵拳,所過之處,突厥騎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將突厥騎兵們殺得心膽俱裂,開始有部落率先調頭逃跑。

楊素見時機已成熟,立刻下令,“給我全軍壓上,後退者斬!”

鼓聲大作,戰旗飛揚,蓄勢已久的八萬隋軍全軍出擊,鋪天蓋地殺向突厥騎兵,突厥前軍瞬間分崩離析,掉頭奔逃,而後軍茫然不知原因,也跟着被席捲而逃,十餘萬突厥騎兵徹底崩潰了,被殺得哭聲震天、哀嚎慘叫.....

楊元慶率領自己的部下,和數千其他斥候一樣在外圍攔截,他們奔馳突騎,箭矢強勁,將一個個奔逃的突厥騎兵射翻在地。

楊元慶他們在中軍外圍遊射,這時,胖魚在他身後忽然大喊:“那是宇文大太保!”

楊元慶也遠遠看見了,宇文成都揮舞着鳳翅鎏金鏜,在敵羣中縱馬奔馳,儼如猛虎入羊羣,突厥騎兵挨着便死,碰着就亡,殺得血肉橫飛,身邊橫屍累累,血流成河。

但楊元慶目光卻被另一樣東西吸引住了,突厥可汗的金色狼頭大旗,在不遠處的亂軍中奔逃,宇文成都就是衝着它而來。

男兒競功的熱血在他胸中沸騰,楊元慶大喝一聲,“弟兄們,隨我殺胡酋立功!”

他揮舞長槊,帶領手下向突厥騎兵羣中殺去,此時突厥騎兵已如驚弓之鳥,他們丟盔卸甲,在茫茫的草原上漫天逃命,已經沒有任何抵抗的意志,楊元慶馬槊翻飛,橫刀出鞘,槊挑刀劈,率領同伴殺開一條血路,楊素的十八鐵衛不知不覺出現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並肩作戰,殺得突厥騎兵人頭滾滾,屍橫遍野。

楊元慶殺透重圍,已經超過宇文成都,他清晰地看見了身着金盔金甲的達頭可汗,在數百鐵甲親衛的護衛下,亡命奔逃,但他的鐵甲騎兵保衛得太密集,他們這樣殺進去,同伴必然會有死傷。

楊元慶心念一轉,他掛上長槊,張弓取箭,從斜刺疾衝,六十步外拉弓一箭射向達頭可汗,他的弓力極爲強勁,達頭可汗沒有防備,被一箭射透後背鎧甲,血光迸濺,達頭一聲慘叫,翻身落馬。

楊元慶大喜,揮舞長槊猛撲而去,“胡賊,拿頭來!”

達頭可汗的親兵見可汗中箭落馬,均嚇得魂飛魄散,幾名親兵拖起他便逃,另外十幾人大吼一聲,向楊元慶殺來,楊元慶揮槊迎戰,神勇無比,霎時間,便將六人挑翻下馬,其他人嚇得心裂膽寒,調頭便逃,而這時,重傷的達頭可汗卻已逃遠,追趕莫及。

楊元慶眼角目光閃過,達頭可汗身邊的親衛千夫長騎着一匹神駿戰馬奔回,那匹火紅色戰馬似乎就是達頭可汗的坐騎,千夫長是爲了取回落地的金狼頭大旗,他胯下戰馬神駿,馬速極快,一個漂亮的鐵板橋,刷地抄起大旗,疾奔而歸。

這時楊元慶再張弓搭箭已經來不及,他不假思索,揮臂將手中長槊奮力投擲而去,長槊在空中劃過一道黑色弧線,穿透了突厥千夫長的後心,千夫長慘叫一聲,竟被釘死在地上。

楊元慶藉着馬勢疾衝,他一躍而起,在空中抓住了尚未落地的大旗旗杆,穩穩落坐在千夫長馬上,他拔出馬槊,仰天長嘯,高舉着突厥可汗的金狼頭大旗迎風飛馳。

......

開皇十九年春天,西路軍主將楊素率十萬隋軍在五原以北迎戰西突厥達頭可汗的十三萬大軍,楊素放棄傳統戰法,以騎兵對騎兵,大敗西突厥十餘萬大軍,前後斬敵近四萬人,活俘一萬,西突厥軍哀嚎痛哭而去,達頭可汗在亂軍中身受重傷而逃,金狼頭可汗大旗被奪,這是西突厥大軍的第一次慘敗。

......

【歷史上,達頭是重傷在某個小兵手上,另外,大家可以去度娘一下開皇十九年的對突厥戰爭,其實楊素就是這麼簡單幹淨地殺敗突厥大軍】

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章 江淮伏威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4章 小男養家第9章 我想學武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章 咬金練箭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8章 時機成熟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章 聖旨東至第7章 大利望族第43章 戰船立威第7章 秋風至楊第7章 楊府貴客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2章 河內對策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章 兩猛相鬥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8章 人贓俱獲第50章 心結難解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7章 東山再起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3章 投鼠忌器第4章 露出破綻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7章 兩強對陣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2章 鄭家春水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8章 趁亂突圍第8章 夜襲敵哨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7章 留條後路第2章 齊郡召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1章 爭鋒相對第63章 擺酒請客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7章 羽翼已成第53章 脣槍舌劍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8章 風雨欲來第30章 西路隋軍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4章 朝堂對質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章 冤家路窄第19章 離別之酒第33章 猛將須陀第2章 齊郡召將第5章 敦煌布棋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6章 漸束袋口第18章 垂死掙扎第6章 發現端倪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4章 龍鳳美玉第16章 重大隱憂第6章 瓦崗分家第71章 北市試錢第8章 違規賣酒第33章 攻城前夕第86章 最後通牒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1章 李密之思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3章 猛將須陀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章 小妹何名第31章 楊素教孫第24章 目光深遠第21章 危機重重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7章 隋胡大戰(上)
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章 江淮伏威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4章 小男養家第9章 我想學武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章 咬金練箭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8章 時機成熟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毒心李淵第2章 聖旨東至第7章 大利望族第43章 戰船立威第7章 秋風至楊第7章 楊府貴客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2章 河內對策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章 兩猛相鬥第41章 不惹小人第18章 人贓俱獲第50章 心結難解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7章 東山再起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3章 投鼠忌器第4章 露出破綻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7章 兩強對陣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2章 鄭家春水第38章 皇后之勸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8章 趁亂突圍第8章 夜襲敵哨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7章 留條後路第2章 齊郡召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1章 爭鋒相對第63章 擺酒請客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7章 羽翼已成第53章 脣槍舌劍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8章 風雨欲來第30章 西路隋軍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4章 朝堂對質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章 冤家路窄第19章 離別之酒第33章 猛將須陀第2章 齊郡召將第5章 敦煌布棋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40章 痛苦抉擇第42章 暗流洶涌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6章 漸束袋口第18章 垂死掙扎第6章 發現端倪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4章 龍鳳美玉第16章 重大隱憂第6章 瓦崗分家第71章 北市試錢第8章 違規賣酒第33章 攻城前夕第86章 最後通牒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1章 李密之思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3章 猛將須陀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章 小妹何名第31章 楊素教孫第24章 目光深遠第21章 危機重重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7章 隋胡大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