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密之思

李密一席話令周圍人勃然大怒,離他的最近的賈雄大吼一聲,拔刀向他砍來,刀只到一半便停住了,王伯當的弓箭已拉開,銳利的長箭冷冷對準了他的額頭。

“不得無禮!”

翟讓一聲厲喝,周圍人紛紛退下,賈雄狠狠盯一眼王伯當,哼了一聲,將刀收回鞘,退了下去,王伯當也將弓箭收了回去,李密卻談笑自若,賈雄的刀要砍到他脖子時,他的眼睛也一眨不眨,令翟讓不得不佩服他的冷靜。

翟讓注視着李密的眼睛道:“楊大將軍的條件未免苛刻,我放人再談,那我還有什麼本錢?”

“翟壯士以爲現在就有本錢嗎?”李密的語氣裡充滿了不屑。

翟讓一怔,緩緩道:“宇文皛和二百侍衛可都在我手中。”

李密仰頭呵呵笑了起來,“宇文皛算什麼,翟壯士可知齊王之事否?”

翟讓默默低下頭,良久,他嘆了口氣,“好吧!我這就放人。”

李密起身告辭:“既然如此,我們就靜候翟壯士的決定,我再次提醒,只有一個時辰。”

李密轉身便走,翟讓沒有下令,周圍沒有人敢阻攔他,一直眼睜睜望着他離開大寨遠去。

翟讓嘆息一聲,對徐世勣道:“把宇文皛和其他兩百侍衛都放了。”

徐世勣答應一聲,轉身便走,賈雄急道:“將軍,若把這些人質放了,我們將無以爲憑!”

翟讓苦笑一下,“賈軍師,那個李密說得對,對於楊元慶,這些人質沒有任何意義,他連齊王都敢碰,還在乎一個小小的紈絝侍衛,他只給一個時辰,我們沒有時間轉移。”

翟讓又看了一眼單雄信,對衆人道:“大家都下去吧!單都尉留下。”

衆人紛紛退下了,大帳內只剩下單雄信一人,翟讓笑了笑道:“楊元慶說的舊人,應該就是你吧!”

單雄信見翟讓已經看出,只得承認,“仁壽四年,我進京參加武舉,由此認識了他,那時他不過是一名小小的大利城鎮將,一晃七年過去,他現在成了左驍衛大將軍,他對我有恩,我卻一直未能報答。”

翟讓沉吟一下道:“你如果想投靠他,我不攔你。”

單雄信搖了搖頭,單膝跪下,“我大哥就是被官兵所殺,我怎麼可能再投靠官兵?就算他對我有恩,我也不會,請將軍不要疑我。”

“好吧!你替我去一趟隋營,和楊元慶談談條件。”

“卑職遵命!”

這時,徐世勣走進大帳稟報,“將軍,人已經放走!”

單雄信笑道:“將軍,不如讓徐都尉和我去吧!”

翟讓看了單雄信一眼,點了點頭,“可以!”

單雄信拍了拍徐世勣的肩膀笑道:“跟我去一趟隋營,認識一下楊元慶。”

.........

李密騎馬離開了瓦崗寨,在一座土崗上他勒住戰馬,回頭遠眺瓦崗寨,眼中充滿讚許之色,旁邊王伯當也笑道:“大哥,這瓦崗寨雖然簡陋,裡面還是有幾個人物。”

“不錯,小小瓦崗寨藏龍臥虎,那個姓徐的年輕人我很喜歡,還有他們首領翟讓,審時度勢,極有眼光,如果天下大亂,此處必成風雲聚會之地,可惜啊!”

“大哥可惜什麼?”

李密長嘆一聲,“隋失其鹿,得天下者可會是草莽乎?”

王伯當了解李密心思,便笑道:“大哥取而代之,瓦崗就不再是草莽。“

李密仰頭哈哈一笑,他猛抽一鞭戰馬,策馬疾奔而去。

........

隋軍大營便紮在衛水對岸,已在河上搭建了一座臨時橋樑,四周空曠,方圓數十里荒無人煙。

大帳內,楊元慶獨自坐在地圖前沉思着,他眼前的地圖並不是東郡,而是幽州地圖,楊廣雖然封他爲幽州總管,但此時的幽州並不容易掌控,大軍匯聚,楊廣親征高麗,可以說,幽州實際上是在楊廣的掌控之下,還有元弘嗣經營幽州多年,幽州主要將領幾乎都是他的心腹,若元氏造反,幽州必首當其衝。

還有他父親楊玄感,若真被罷官免職,這隻會堅定他造反的決心,楊元慶站起身揹着手在大帳內慢慢踱步,明年楊廣將首徵高麗,一旦失敗,各種矛盾都將會同時爆發,楊玄感很可能會趁勢而起,如果那時楊廣正好在涿郡,那自己就危險了。

‘索性讓他徹底消失!’

這個念頭在楊元慶腦海裡一閃而過,但隨即又被他否定了,這種事情不可輕易而爲,一旦敗露,他必被天下人唾棄,而且楊玄感造反未必是壞事,關鍵是要向有利於自己的一面引導。

這時,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有親兵稟報:“大將軍,李先生回來了!”

“請進!”

片刻,李密快步走進大帳,拱手對楊元慶施禮笑道:“幸不如命!”

“他們答應放人了?”

李密點點頭,“應該已經放了,只是宇文皛他們無馬,步行要慢很多。”

楊元慶立刻抽出一支令箭,交給一名親兵,“你率五百騎兵,去把宇文皛等人接回來!”

親兵領令去了,楊元慶對李密笑道:“這次李先生深入敵寨,辛苦了。”

“小事一樁,大將軍不用放在心上。”

其實李密更關心的是楊元慶對楊玄感的支持,如果玄感起事,楊元慶能在幽州呼應,那麼進可以取洛陽,退可以守幽州,以幽州之利玄感足以抗衡朝廷。

李密昨晚已經試探着和楊元慶談過一次,至少他已經知道,楊元慶很瞭解他父親的意圖,卻不肯表態,讓他琢磨不透楊元慶的心思。

李密見帳內無人,便低聲道:“大將軍,我昨晚所說的事,大將軍可有了想法?”

李密始終希望能得到楊元慶一個明確的答覆,楊元慶知道他是想勸自己擁戴父親起事,便笑了笑反問:“我昨天拜託先生之事,先生可先答覆我?”

李密拱手道:“大將軍請放心,我必會勸服你父親審時度勢,隱忍等待,勿做林秀之木。”

李密說完,他滿懷期待地望着楊元慶,等待他的答覆,他希望楊元慶的答覆是,‘上陣父子兵,父親造反,兒子豈能置身事外’。

不料楊元慶卻搖了搖頭,“可能要讓先生失望了。”

李密儼如一腳踏空,墜入寒窟,心都凝凍起來,楊元慶居然拒絕了,他還不是不甘心,又勸道:“骨肉親倫,不管大將軍再做什麼姿態,都會被皇帝所忌,大將軍又怎能置身事外?不如應允,我們共圖大事。”

楊元慶卻不肯再回答他了,笑了笑,轉開了話題,“我身邊就缺先生這樣的高明之士,先生可願意留下輔佐元慶?”

楊元慶注視着他,臉上已沒有一點笑意,李密心中暗歎一口氣,他勸楊元慶助父,楊元慶卻勸他留下,這叫他怎麼回答?李密低頭沉思良久,便婉拒了楊元慶:“我已許玄感,又豈能背之,如果大將軍肯助父,那我自然會輔佐大將軍,若大將軍不肯助父,那我也只能抱歉。”

“是麼?那真是遺憾了。”

楊元慶銳利的眼光使李密覺得對方已經看透自己的心思,他心中一陣發慌,無法再呆下去,李密拱拱手,“大將軍,如果沒有別的事情,我就告辭了。”

“多謝先生今天助我,先生一路保重!”

楊元慶也不留他,注視着他上馬向營外而去,楊元慶不由冷笑一聲,李密的過分熱心,讓他感覺到李密有些居心叵測。

這時,帳外響起一陣奔跑聲,楊元慶立刻將思緒收回,只聽副將宋老生在帳外對親兵激動道:“快去稟報大將軍,宇文皛他們回來了。”

楊元慶走出大帳笑道:“那就煩請宋副將好好安置他們,此人我就不用見了。”

大營門口,宇文皛和二百侍衛被騎兵們帶了回來,二百侍衛被囚禁了一個月,個個狼狽不堪,他們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不少人都失聲痛哭起來。

宇文皛也滿臉羞愧,他不知自己回去後該怎麼向聖上交代,宋老生理解他心情,便笑着安撫他道:“宇文將軍先好好休息,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楊將軍呢?我要親自去謝他。”

“大將軍正在商議對付瓦崗寨之事,暫時無暇見將軍,將軍先回去休息吧!”

宇文皛聽楊元慶不肯見他,他心中無奈,只得悻悻地跟着士兵去了。

此時,李密已經走出一里之外,他又回頭看了看隋營,輕輕嘆了口氣。

王伯當勸他道:“大哥,其實做楊元慶要幕僚更好一點,他畢竟是幽州總管,更有前途,大哥爲何要拒絕呢?”

李密看了王伯當一眼,冷笑一聲道:“楊元慶是真正梟雄,我如果助他,豈有我的機會?”

王伯當愕然,“那大哥爲何還要勸楊元慶助父?”

李密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容,有些話他不會告訴王伯當,在他心中,楊玄感不過一豚犬耳,楊元慶庶出之子,玄感豈能容他爲嗣,父子反目,兄弟相爭,他們必殺元慶,以楊玄感之愚蠢,元慶根基,楊氏家業,遲早歸他李密所有。

李密又想起楊元慶始終不肯答應助父,令他心中無限遺憾,只得催馬向京城而去。

.........

第10章 反間之計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1章 軍機決策第22章 獨孤暗線第66章 碎葉求救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章 意外相逢第49章 趙郡小村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4章 反客爲主第29章 出爾反爾第2章 出兵風波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4章 河邊誤認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6章 三股勢力第39章 齊府隱憂第56章 下婿催妝第9章 底線突破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章 聖旨東至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4章 兩面三刀第6章 陰山可汗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1章 發現主力第27章 義成公主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0章 三管齊下第38章 知微見着第45章 唐相之危第38章 微服私訪第7章 世情冷暖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章 家法伺候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1章 夜襲倉城第47章 意外潰營第94章 紫河鬼谷第31章 軍機決策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5章 不爲我用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2章 銀甲小將第20章 奇恥大辱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7章 東山再起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0章 蛇打三寸第12章 平亂奪權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章 路遇貴人第37章 內衛情報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章 家法伺候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章 假途滅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9章 貿易之利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3章 都市賣豹第6章 夜襲柔遠第83章 事態嚴重第39章 妥協援兵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2章 被迫求援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1章 月圓之夜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34章 卿卿我我
第10章 反間之計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1章 軍機決策第22章 獨孤暗線第66章 碎葉求救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章 意外相逢第49章 趙郡小村第50章 心結難解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4章 反客爲主第29章 出爾反爾第2章 出兵風波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4章 河邊誤認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6章 三股勢力第39章 齊府隱憂第56章 下婿催妝第9章 底線突破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章 聖旨東至第15章 更深之秘第34章 兩面三刀第6章 陰山可汗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1章 發現主力第27章 義成公主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0章 三管齊下第38章 知微見着第45章 唐相之危第38章 微服私訪第7章 世情冷暖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章 家法伺候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2章 雪夜離京第11章 夜襲倉城第47章 意外潰營第94章 紫河鬼谷第31章 軍機決策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5章 不爲我用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6章 夜探胡營第22章 銀甲小將第20章 奇恥大辱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7章 東山再起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0章 蛇打三寸第12章 平亂奪權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章 路遇貴人第37章 內衛情報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章 家法伺候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章 假途滅虢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9章 貿易之利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3章 都市賣豹第6章 夜襲柔遠第83章 事態嚴重第39章 妥協援兵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2章 被迫求援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1章 月圓之夜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34章 卿卿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