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退讓一步

“相國,長安到了!”一名隨從指着遠處一段巍峨的城牆大聲喊道。

楊師道搭上手簾,遮住略略刺眼的陽光,透過一片枯枝向西望去,他也看見了,一段黑黝黝的城牆橫亙在數裡之外。

“又回來了!”楊師道也長長嘆息一聲,他也記不得離開長安多久了,十年還是八年?

望着這座他出生乃至長大的城池,楊師道心中無限感概,什麼時候隋軍能再攻下長安?

這次楊師道奉命出使長安,就是爲了安撫唐朝,向他們講清楚隋朝發行銀錢不會傷害到唐朝的利益。

他身上帶着一封楊元慶寫給李淵的親筆信,信中承諾將嚴禁銀錢流向唐朝。

這就是楊元慶的讓步,或者叫示弱也可以,其實態度並不重要,重要是的要穩住唐朝。

必須在解決突厥危機之前避免和唐朝交戰,銀錢會成爲隋唐之爭的導火線,楊師道出使的任務,就是掐掉這根導火線。

衆人又向前走了數里路,離長安春明門越來越近了,這時,一隊騎兵從城內飛馳而出。

隊伍中,爲首是一名年近四十歲的官員,長得方面大耳,目光沉靜,頜下飄着一縷長鬚,氣度不凡,他正是唐朝的禮部尚書楊恭仁,也是楊師道的大哥。

他是奉李淵的旨意前來迎接楊師道一行,在他身邊還有另一人,鷹鼻細眼,目光奸詐。他便是唐朝的內史侍郎封德彝。

封德彝是主動請纓一同前來迎接隋使,這裡面還藏着一絲深意,李淵其實並不是很相信楊恭仁。

“大哥!”楊師道看見了楊恭仁,頓時驚喜地大喊一聲,揮揮手,催馬迎了上來。

楊恭仁看見了兄弟,一直嚴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心中涌起一種難以言述的親情,他們身邊流着同樣的血液,有着一種常人沒有的默契。

“三弟。一路辛苦了。”

儘管心中有一種想和兄弟擁抱的衝動,但楊恭仁還是剋制住了,他知道封德彝就在他身後。

此人是個小人。他會把自己和兄弟見面的過程詳細地告訴聖上,楊恭仁明白李淵的心思,他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只拱拱手,淡淡地笑了笑。

楊師道的目光越過兄長的肩膀,看見封德彝一臉奸詐的笑容,他忽然明白了兄長心中的苦衷,也剋制住了自己的激動,拱手笑道:“大哥好像長胖了一點。”

“那當然,養尊處優。也不像從前那樣常騎馬下鄉探視民情,自然就胖了。”

楊恭仁臉上帶着笑容,又看了看楊師道的副使張亮,他卻不認識,便笑問:“這位是?”

“這是我此行的副使。張參軍,任楚王記室參軍。”楊師道笑着給他介紹道。

楊恭仁肅然起敬,連忙施一禮,“原來是張參軍,久聞大名了!”

張亮見他居然知道自己,心中不免有些得意。連忙深施一禮道:“張亮位卑職小,不敢受楊尚書之禮,久聞楊尚書文武雙全,是當世罕有儒將,請受張亮一禮。”

楊恭仁是楊雄長子,不僅學識淵博,而且也熟讀兵書,年輕時,一杆亮銀槍在長安頗有名氣,加之他是出了名的美男子,所以被稱爲‘銀槍俏郎君’,傾慕他的美女不計其數。

後來楊恭仁出任張掖太守,政績卓著,又調入朝任戶部侍郎,楊玄感造反時,楊廣調了四路大軍剿滅楊玄感,第一路宇文述,第二路屈突通,第三路來護兒,第四路便是楊恭仁,他帶兵有方。

從前他在隋軍攻伐吐谷渾時也是勝多敗少,被譽爲儒將,在大隋極爲有名。

楊恭仁見張亮對自己恭敬有加,不由捋須一笑,“不浪費時間了,我們進長安吧……武德殿御書房內,李淵陰沉着臉,一言不發地聽着封德彝的稟報,他只關心兩件事情,一是隋使到來的目的是什麼,這是國事。

但另一方面,他又想知道楊恭仁對楊師道的態度,這卻是一種難以言述的心思。

儘管李淵和楊恭仁從前的私交極好,可以說無話不談,但那是同爲大臣,雙方地位平等時的交往,而現在角色變了,李淵變成了君主,心態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他也照顧過去的交情,重用楊恭仁,甚至任命他爲禮部尚書,但另一方面李淵對楊恭仁也有一絲顧忌,始終不肯讓他入相,而且李淵明知楊恭仁帶兵有方,文武全才,卻堅決不肯給他帶兵。

說到底,就是因爲楊恭仁之弟楊師道在隋朝爲相國,而且還有一個妹妹是楊元慶側妃,想到這兩個人,李淵心中就彷彿被刺了一下。

表面上李淵是很寬容,他也儘量表現出了他的帝王心胸,似乎很寬容大量。

但實際上,李淵卻是一個眼睛裡揉不得半點砂子之人,心胸極爲狹窄,總會在不經意之時,流露出他內心陰暗的一面,比如這次,他讓楊恭仁卻接待楊師道。

“他們是什麼表現?”李淵冷冷淡淡問道。

“陛下,可以用‘微妙’二字來形容他們今天的見面。”

封德彝恭敬敬敬地站在御案前,他極善於揣摩李淵的心思,他最擅長之事,便是揣摩帝王之心.

以前是討好楊廣,現在則是討好李淵,因此他來唐朝的時間並不長,便成了李淵的心腹,李淵對他的信任,甚至超過了裴寂。

封德彝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兩面派,一方面他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因此暗中了投降楊元慶,在一些關鍵事情上他會幫助隋朝。

而另一方面,他又要表現出對唐朝的忠心,所以他對楊元慶也不肯盡心,在兩邊左右搖擺,爲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封德彝很清楚李淵對楊恭仁的猜忌,他投李淵所好,按照李淵的想法去描述楊氏兄弟見面的情形。

“陛下,看得出他們兩人見面時很激動,但雙方又似乎顧及什麼,所以表現得很平淡,不過從一些細節上臣就看出來,他們肯定會私下見面。”

“什麼細節?”

李淵坐直了身子,目光緊緊注視着封德彝,“快說!是什麼細節?”

封德彝想了想道:“應該是在進城門時,他們在前面,臣在後面,只聽楊師道在問,長安有多少災民?這時候他們正好出了城門洞,他們在明處,臣在暗處,臣清清楚楚看見楊恭仁向楊師道使了一個眼色,楊師道便不再問了。”

李淵重重哼了一聲,眼中露出一絲兇光,咬牙切齒道:“他若膽敢背叛朕,就休怪朕。。。。。”

但這種無意中流露出的兇態在一瞬間便消失了,李淵也不願意被封德彝看到他陰暗的一面,他的神情立刻變得平淡,又問:“這次楊師道出使是爲了什麼事?”

“臣問他了,聽他的意思,好像是特地來解釋發行銀錢一事。”

封德彝話音剛落,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啓稟陛下,楊尚書求見!”

李淵也很急着想知道楊師道出使的目的,楊恭仁便來了,也是來得正好,便隨即吩咐道:“宣他覲見!”

“聖上有旨,宣禮部楊尚書覲見……聖上有旨,宣禮部楊尚書覲見!”

宣召一聲聲傳下去了,這時,封德彝連忙小聲道:“臣在這裡不妥,先回避吧!”

李淵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封德彝施一禮,連忙匆匆退下去了,片刻,楊恭仁快步走進御書房,躬身施一禮,“臣楊恭仁參見殿下!”

“楊愛卿辛苦了。”

李淵笑眯眯道:“兄弟見面,應該很高興吧!”

“回稟陛下,臣和兄弟有兩年未見了,確實很高興,感謝陛下對臣的信任。”

“呵呵!這是人之常情嘛!楊愛卿儘管去和兄弟敘手足之情,只要別誤了國事,朕不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多謝陛下!”

既然李淵提到了國事,楊恭仁便取出了楊元慶的親筆信,雙手呈給李淵,“這是隋朝楚王給陛下的親筆信,師道帶來,讓臣轉給陛下!”

李淵聽說是楊元慶的親筆信,立刻接過,匆匆取出信紙展開,果然是楊元慶的筆跡。

信中用詞和語調都很客氣,表示隋發行銀錢也只是少量,而且承諾卻不讓銀錢流入唐朝境內,不會給唐朝造成損失。

李淵眉頭一皺,楊元慶怎麼知道唐朝很在意銀錢之事,是誰把消息泄露出去了?他眼皮微微一擡,目光銳利地看了一眼楊恭仁。

隨即他又不露聲色把信交給了楊恭仁,笑道:“原來是爲銀錢之事,隋朝有點小題大作了,這樣吧!這件事朕就交給你和太子,把這封信交給太子,你們自己商量一下,該如何應對。”

“臣遵旨!”

楊恭仁接過信,又躬身道:“啓稟陛下,臣想設家宴招待師道,不知陛下是否同意?”

李淵寬容地笑了起來,笑得就像一個寬厚的長者,“朕不是說過了嗎?你和兄弟見面,這是人倫常情,手足之誼,朕怎麼會不同意?你儘管去和兄弟敘舊,朕不會放在心上。”

“謝陛下寬容,臣告辭!”

“去吧!先做好國事。”

楊恭仁施一禮退下去了,他剛退出御書房,李淵臉色立刻大變,眼中兇光迸射。

“立刻宣秦王來見朕……”()

第43章 西秦內訌第49章 蕭家試探第6章 梳理上谷第36章 鬥智鬥狠第9章 一名小兵第19章 誘敵之計第40章 痛苦抉擇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章 落魄高才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1章 新的靠山第46章 棋輸一着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9章 蕭後召見第29章 危機漸至第66章 羅家有喜第35章 軟硬兼施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3章 事態蔓延第6章 小事化大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8章 皇后之勸第42章 局勢混亂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5章 唐相之危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9章 蕭後召見第64章 予民厚禮第7章 國事家事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章 水火楊家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5章 反奪虎牢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章 計取飛狐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7章 西征情報第67章 當即立斷第6章 一劍之情第40章 南方來人第52章 南遷定襄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章 威逼利誘第42章 長安科舉第7章 幽州之憂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5章 軟硬兼施第12章 練武第22章 蕭後來臨第8章 臨戰前夜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3章 隱形力量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28章 捉姦在牀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1章 風險悄至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0章 李密抉擇第27章 元家之慾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2章 河內對策第3章 南華之會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4章 龍鳳美玉
第43章 西秦內訌第49章 蕭家試探第6章 梳理上谷第36章 鬥智鬥狠第9章 一名小兵第19章 誘敵之計第40章 痛苦抉擇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章 落魄高才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1章 新的靠山第46章 棋輸一着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9章 蕭後召見第29章 危機漸至第66章 羅家有喜第35章 軟硬兼施第23章 遼城之殤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3章 事態蔓延第6章 小事化大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8章 皇后之勸第42章 局勢混亂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5章 唐相之危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9章 蕭後召見第64章 予民厚禮第7章 國事家事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章 水火楊家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5章 反奪虎牢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章 計取飛狐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7章 西征情報第67章 當即立斷第6章 一劍之情第40章 南方來人第52章 南遷定襄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章 意外收穫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章 威逼利誘第42章 長安科舉第7章 幽州之憂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5章 軟硬兼施第12章 練武第22章 蕭後來臨第8章 臨戰前夜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3章 隱形力量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28章 捉姦在牀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1章 風險悄至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0章 李密抉擇第27章 元家之慾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2章 河內對策第3章 南華之會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4章 龍鳳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