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波詭雲譎

李沙陀離開沈家,騎馬返回了客棧,他心中對李珠的變化十分驚疑,李沙陀並不知道李珠的真實身份,蘇定方只是告訴他,這個李珠可以信賴,但李珠的所作所爲讓他有點疑惑了,用沈侗仁的話說,就是爲虎作倀,成爲他們奪取敦煌郡的大敵。

或許這只是李珠的假象,或許是人心已改變,李沙陀心中拿不定主意,他不敢冒然去找李珠。

回到客棧,李沙陀立刻寫了一封短信,叫來一名手下,將信遞給他吩咐道:“你和嚮導再去一趟玉門關,將這封信交給蘇將軍,情況有變,要儘快交給他。”

士兵答應一聲,立刻去找嚮導,兩人匆匆離去,此時天已經漸漸黑了,商販們收攤回家,敦煌城內又安靜下來。

沈侗仁一直等到天黑,他便急不可耐地出門了,乘馬車來到了陸府,陸府也是江南名門陸氏之後,陳朝被滅後,參加起義反抗隋朝的一部分陸氏家族成員也被流放到了敦煌,成爲敦煌的大戶,現在敦煌城內的南方士族只剩下三家,餘杭陸氏、吳興沈氏和丹陽謝氏。

原本是南郡蕭氏是江南士族之首,但自從蕭茵茵率領家族遷回南郡後,陸家便漸漸成了敦煌城江南士族的領袖,一方面陸家子弟人數最多,更重要是敦煌郡司馬陸淳興成了江南士族在官場中的唯一代表,維護着他們三家的利益。

沈侗仁被陸氏兄弟請進書房,他們關係極好,而且還是親家,沈侗仁的長子沈賢便是娶了陸氏家主陸淳和的女兒,親家之間,很多話都可以坦誠相告。

沈侗仁便將下午李沙陀來找它,隋軍準備奪取敦煌郡之事一一告訴了陸氏兄弟,他興奮道:“如果隋軍能夠剿滅李兆錦,那就是我們江南士族翻身之曰,這兩年的窩囊氣我們實在是受夠了。”

陸氏兄弟也是極爲憎恨李兆錦,陸淳和嘆了口氣道:“這兩年我也真是受夠了,若隋軍再不來,我們也準備遷回餘杭郡了。”

停一下,陸淳和又問道:“那我們怎麼幫助隋軍?”

沈侗仁瞥了一眼一直沉默不語的陸淳興,意思是說,這位郡司馬就坐在這裡,還用問嗎?

陸淳興苦笑了一聲道:“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簡單,唐朝早已把敦煌並進了它的版圖,現在隋軍要強奪敦煌郡,唐朝會答應嗎?兩軍之間遲早有一場惡戰,而我們肯定會被波及,我擔心我們三家都會毀在這場惡戰之中。”

沈侗仁沉默了,陸淳興確實說得不錯,以敦煌這麼重要的戰略位置,唐朝焉肯輕易放棄,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他們三家是否保得住,就算躲過戰爭,一但唐朝最後奪取了敦煌郡,他們會不會被清算?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可是…”

沈侗仁又想到了他的兒子沈春,他忍不住嘆了口氣道:“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盡力幫助隋軍,你們認爲呢?”

陸淳和明白沈侗仁的心思,雖然他本人不是很願意參與到隋唐對敦煌的爭奪中去,但沈侗仁是他的親家,這個面子他得給,陸淳和笑了笑道:“親家翁放心吧!我們陸家一定會盡力相助。”

……

沈侗仁告辭走了,陸氏兄弟繼續商量這件大事,陸淳興臉色陰沉,有些不滿地對兄長道:“你爲何要答應他?”

“畢竟是親家,他親自上門來求,我能不給他一個面子嗎?只是我沒有想到,隋軍居然要攻敦煌,這可麻煩了。”

陸淳興冷笑一聲道:“有什麼麻煩的,要立刻派人去長安向朝廷彙報,否則隋軍拿下敦煌郡,太守就姓沈,我們陸家的希望就完蛋了。”

陸淳和猶豫一下,臉上露出難色,“可是…這有點不太好吧!沈侗仁畢竟是我的親家,二十幾年的交情,這樣做…我們有點不太仁義。”

“大哥!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還講仁義!”

陸淳興急道:“他沈侗仁又考慮過我們的利益沒有,沈春要做敦煌太守,楊元慶又是他沈家的女婿,那我們呢?我們有什麼,當初淮安王派人找到大哥時,大哥可是一口答應,我也秘密投降了唐朝,現在沈侗仁又要把隋軍引進來,讓我們怎麼向唐朝交代?大哥別忘了,舟兒可是在長安爲人質啊!”

一句話提醒了陸淳和,他兒子陸乘舟在長安經商,成爲敦煌陸氏和唐朝之間的牽線人,如果自己背叛唐朝,轉而投向隋朝,唐朝不會饒過自己的兒子。

他嘆了口氣道:“那好吧!這件事我們保持沉默,就當沈侗仁沒有來找過我們。”

“這個我沒有意見,但我們要馬上派人去長安通報這個消息,現在就去,連夜出發!”

陸淳興目光很陰冷,唐朝可是答應讓他爲敦煌太守,他怎麼能讓沈家得逞。

……

敦煌王李兆錦的王府是一座佔地三十畝的大宅,也就是原來的蕭府,位於敦煌城的中樞要害,隨着夜幕降臨,王府也安靜下來,王府四周佈滿了侍衛,這時,一輛馬車在王府大門前停下,陸淳興從馬車內走出來,快步走上臺階,幾名侍衛攔住了他。

“王爺已經休息了,陸司馬請回去吧!”

陸淳興有些着急道:“我有緊急大事要向王爺稟報,請你們替我通報。”

這時,王府內走出一名軍官,此人名叫索荃,出身敦煌望族索氏家族,目前是李兆錦的四名駕前都尉之一,今天正好輪到他當值。

索氏家族百餘年來一直是敦煌望族,二十幾年前,隋文帝楊堅把一部分江南士族流放到敦煌,也是有將這些江南士族充實敦煌的意思,以鞏固隋朝對敦煌郡的統治。

以索氏家族爲首的敦煌舊族敵不過財力雄厚的江南士族,紛紛偃旗息鼓,等待機會東山再起,當李軌建立涼國後,開始大力扶持曾和河西李氏關係極好的索、曹兩家,敦煌舊族再次興起,開始強力反擊江南士族,奪走他們的土地,截斷他們商路,打砸他們的店鋪,先後把蕭氏和陳氏逼離了敦煌。

不過隨着涼國被唐朝所滅,敦煌舊族又一次失去了靠山,他們開始有點惶惶不安,他們都知道李兆錦難以對抗唐朝,那麼,唐朝能否容得下他們這些曾全力支持涼國的敦煌舊族?

索荃走出王府大門,拱拱手笑道:“陸司馬請回吧!王爺喝醉酒,你也知道,這時候很難把他叫醒。”

李兆錦以貪杯而出名,敦煌城人人知曉,經常喝得酩酊大醉,陸淳興急了,“我確實有重要事情,如果拖到明天上午,恐怕就來不及了。”

索荃有些好奇,上前笑問道:“什麼事情?不妨告訴我,說不定我能幫幫忙。”

陸淳興低聲道:“緊急情報,隋軍探子進城了。”

……

平安客棧,李沙陀的手下們都已早早睡了,在風沙中跋涉了數天,他們早已疲憊不堪,李沙陀也用滾水洗了腳,準備上牀睡覺,就在這時,忽然有人砰砰敲他的門,緊接着傳來掌櫃的聲音,“李先生,有人找你有急事。”

李沙陀一怔,他立刻想到這或許是沈侗仁找自己了,他穿上鞋開了門,凜冽的寒風迎面撲來,使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卻見門口站着一名黑衣人,居然是蒙着面,掌櫃已經遠遠躲開了,李沙陀後退一步,本能地拔出匕首喝道:“你是何人?”

黑衣人冷笑一聲,悶聲悶氣道:“有人已經把你們告了,快走吧!再不走軍隊將馬上來抓捕你們。”

李沙陀吃了一驚,他還想再問,黑衣人已經轉身跑遠了,李沙陀心中驚疑,難道是沈家把他出賣了嗎?

掌櫃慌忙上前道:“你們快走吧!城門現在已經關了,但你們可以用幾兩黃金賄賂出城,商人們都是這樣乾的,快走吧!”

李沙陀來不及細想,他轉身去拍手下的房門,急聲喊道:“你們都快起來!”

一刻鐘後,李沙陀和他的手下牽着駱駝衝出了平安客棧,向黑暗籠罩下的城門奔去。

……

半個時辰後,大隊士兵奔上了街道,迅速將平安客棧團團圍住,有軍官大喊:“弟兄們,眼睛放亮點,不能放走唐軍探子!”

與此同時,另一支數百人的軍隊則包圍陸府,士兵們手執火把,將陸府大門前照如白晝,陸氏兄弟驚疑萬分地走了出來,陸淳興怒喝道:“你們這是幹什麼?”

爲首軍官冷冷道:“陸司馬,有人告發你們勾結唐朝,圖謀不軌,欲出賣王爺!”

他一揮手,“給我抓起來!”

數十名士兵一擁而上,將陸氏兄弟按到在地,不理睬陸淳興的大喊大叫,用繩子將他們捆綁起來,並把他們嘴堵上,將兄弟二人扔進一輛馬車,數百士兵迅速離開了陸府。

……

李沙陀帶着手下混出了城門,一路向北奔逃,嚮導已經先一步離開了,黑夜中寒風凜冽,風沙遮天蔽地,他們根本辨不清道路,只能憑着風沙稍小時天空露出的一點模糊星光指引,向北而逃,衆人又冷又累,大約跑出三四里,忽然發現前方有一片胡楊林,李沙陀大喜,連忙令道:“進樹林休息!”

二十餘人牽着駱駝,頂着風沙,艱難地向樹林走去,就在這時,身邊忽然傳來一片馬蹄聲,一支騎兵從胡楊林內衝出,大約有數百人,將他們團團圍住,數百把弩箭一齊舉起,對準了他們,一名大將催馬從林內出來,對他們冷笑道:“不要反抗,反抗你們必死無疑!”

()

第46章 攻克平壤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章 一言九鼎第65章 北市買珠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71章 北市試錢第5章 突厥野心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章 緊鑼部署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4章 暗流涌動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章 利益之爭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2章 最壞結果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3章 河口反擊第8章 違規賣酒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章 露出破綻第14章 內部奸細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3章 走私線索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6章 牽制荊襄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0章 關中應對第6章 王府夜話第3章 南華之會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章 兵臨城下第85章 最大讓步第6章 養虎生患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3章 跨境剿匪第50章 潼關內訌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8章 血腥鎮壓第13章 齊王軍師第7章 秋風至楊第4章 假手於賀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4章 京城來信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6章 牽制荊襄第86章 最後通牒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章 意外相逢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6章 館驛見賢第5章 路遇貴人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39章 重要情報第9章 帝心生嫌第33章 緣定三生第7章 賀若之怒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3章 奸佞之計第74章 難得一致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4章 枕戈以待第61章 動之以情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5章 關鍵人物第7章 賀若之怒第31章 新的靠山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5章 衛南漁翁第20章 世充密使第6章 陰山可汗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陰山夜襲第99章 意外收穫第47章 雨夜追擊
第46章 攻克平壤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章 一言九鼎第65章 北市買珠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71章 北市試錢第5章 突厥野心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章 緊鑼部署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4章 暗流涌動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章 利益之爭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2章 最壞結果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4章 以信立身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3章 河口反擊第8章 違規賣酒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章 露出破綻第14章 內部奸細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3章 走私線索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6章 牽制荊襄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0章 關中應對第6章 王府夜話第3章 南華之會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章 兵臨城下第85章 最大讓步第6章 養虎生患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3章 跨境剿匪第50章 潼關內訌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7章 拜訪沈家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8章 血腥鎮壓第13章 齊王軍師第7章 秋風至楊第4章 假手於賀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4章 京城來信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6章 牽制荊襄第86章 最後通牒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章 意外相逢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6章 館驛見賢第5章 路遇貴人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39章 重要情報第9章 帝心生嫌第33章 緣定三生第7章 賀若之怒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3章 奸佞之計第74章 難得一致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4章 枕戈以待第61章 動之以情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5章 關鍵人物第7章 賀若之怒第31章 新的靠山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5章 衛南漁翁第20章 世充密使第6章 陰山可汗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陰山夜襲第99章 意外收穫第47章 雨夜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