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大都督的信,方平祉的心情不可不謂之複雜,他既痛恨地方鄉民的野蠻愚昧:毆打礦師,聽信謠言,可無論如何都是說不過去的。這件事肯定,不知在哪一個環節上走了樣,才激起鄉民的憤恨。
“天子之怒,浮屍百萬,流血千里!”
沒來由的,看着信上的內容,方平祉這位曾經的布衣秀才,現任的應城知縣,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唐睢不辱使命》這句話來,對於他來說,更令其懊惱的是,這件事如果不處置好,將會對他的前途造成極大的影響。
對於秀才出身的方平祉來說,他之所以會投身“義軍”,爲的正是謀一個出身,那是因爲晉身無望之下的迫不得已的選擇。
從逆,按《大清律》來說,這是不赦之罪,可對於無從選擇的方平祉而言,這反而是他唯一的選擇,既然走上了這條路,那就要一條路走下去。
現在怎麼辦?
“大人,大都督在信上怎麼說?”
縣丞於一旁輕聲詢問道,相比於做官的方平祉,張力臣做爲他的縣丞,反倒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這個位置,就像螻蟻一般,不爲人所注意,縱是將來這城爲朝廷奪去了,他這個芝麻官兒,也沒有放在眼裡,頂多也就是責罰一般。
“絕不放過一人,按律事之!”
看着桌上的信,方平祉的嘆了口氣。
“當時局面那麼混亂,又如何不放過一人!”
“大人,既然大都督如此吩咐,那斷不能讓大都督失望,以下官之見,大人可立即派衙役往潘家集捕人,先抓出幾人來,然後互相指認之下,自然,能夠將其悉數捕出……”
“可……”
沉吟着,方平祉又不無擔心的說道。
“張縣丞,這若是加以嚴刑,難免其會攀咬,攀咬之下,難免有人冤枉,到時候你我又當如何?”
“大人,”
張力臣微微一笑,笑道。
“你怎麼又不知道,大都督這次之所以欲嚴加辦理此事,不是爲了殺雞給猴看!畢竟,現如今這各府新付,雖說有那武昌的幾千個腦袋掛着,可畢竟那被殺的不過只是湘省客勇,而大都督治民素來寬宏,現既然有人忘了大都督是什麼的,那不妨便用人頭提醒一下,又有何妨?畢竟,眼瞧着再過幾個月,可就要交夏稅了,到時候百姓萬一不交納的話,這潘家集的人頭,便是前車之鑑啊!”
若是朱宜鋒聽到張力臣的這番話,定會大讚其是是知已,不過,這知己也僅只是某種程度上的知己,相比於張力臣的“殺雞給猴看”用於彈壓百姓,督促即將徵收的夏稅,而朱宜鋒所看重的卻是將來,看重的是將來於湖北理政能否順利。
“將來,咱們要在這湖北辦鐵礦、煤礦、絲廠,船廠以及機器廠,兵工廠,這些東西都是恆古所未有事務,到時候,勢必將會遭遇士紳百姓反對,動輒以壞風水等理由加以牴觸,到時候,我等又當如何?”
什麼是未雨籌謀,對於朱宜鋒而言,這正是未雨籌謀因爲他比誰都清楚,清末那些愚昧無知的百姓是如何牴觸新生事物,他們曾經以風水之說燒過工廠、扒過鐵路,也曾以電報靠燒祖宗牌位傳信之說,砍電報杆、斷電報線,甚至就連同洋布,都有人言道是用死人骨灰漂白,總之,對於幾乎任何新生事物,他們都一一加以牴觸。
朱宜鋒沒有精力像晚清的那些大員們一樣,去一一遊說,或者靜待他們接受新生事物,對於他來說,他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用殺雞給猴看的方式,迫使這些愚昧無知鄉野村夫們接受現實——至於煽動者,自然要嚴懲。
“可是大都督,這般嚴懲之下,難免到時候會有攀咬之舉!”
李子淵於一旁輕聲提醒道,這纔是他擔心的地方。
“攀咬?”
冷笑一聲,朱宜鋒慢慢的端起茶杯說道。
“說實話,我還真害怕他們不攀咬,縱是攀咬又如何?他們想試試我的刀利不利,那便讓他們試試又有何妨!”
這一聲冷言冷語,若是擱在幾個月前,朱宜鋒斷然不會覺得會是自己所說,但是現在,他卻輕易的道出了這麼一句話來,對於他來說,一切就是如此的簡單,畢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是大都督,一意如此,恐怕將來……”
“將來之事,再說將來,眼下,咱們沒有時間耗,也耗不起!”
斷然阻止李子淵的遊說,朱宜鋒冷冷一笑,面帶寒意的說道。
“這一次,非得再借他們幾個人頭不可!”
借人頭立威,若是說現在朱宜鋒最大的體會就是什麼,就是用人頭立威,其效果遠好過其它,就像現在的義軍一般,雖說用的是火槍,但是其軍法隊依然配着大刀,用大刀當衆砍頭的威懾力,遠好過排槍隊槍斃。
若是世間有後悔藥的話,陳義順一定會後悔自己的選擇。此時,身陷牢籠的他終於知道什麼將是“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不過只是幾日子功夫,這官府非但捕了幾十名參與毆打礦局官員的百姓,就連同他也一併作爲主謀給抓了起來。
“告訴大人,小人願意捐輸、小人願意捐輸……”
又一次,陳義順衝着牢外大聲呼喊着,試圖通過捐輸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可他喊破了嗓子,也不過只是換來牢頭的一聲嘆息。
“哎,你小子是吃熊心豹子膽了,居然敢給大都督添亂,不殺你焉能平大都督之怒!”
牢頭的一句話,讓陳義順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已經絕望的坐在牢中,喃喃道。
“小,小人,罪,罪不致死……”
是罪不致死!
可若是有人想借人頭一用的時候,即便是罪不致死之人,也就成了必死之人,當幾名參與民亂的主謀被斬首,幾十名參與民亂的百姓被處以三至十年勞役之後,這應城的石膏礦附近的初時還因爲官府“坦護”而抱怨連天的百姓,抱怨聲頓時爲之一止,只是眼睜睜的看着那膏洞被封。
對於膏洞附近的百姓來說,封洞並不意味着是件壞事,也就是在劉全新這位礦業工程師參照歐洲煤礦設計老屋灣鹽礦井,借鑑石膏和煤田的開採經驗採用礦井旱採,計劃直接開採地下岩鹽的同時,對舊膏洞封洞蓄水以及採膏廢棄的藍板亦採用浸水制滷的方式,建起起官辦的鹽廠,建起了簡易的熬鹽爐,平鍋熬鹽的方式製取食鹽,不過只是短短十數日的功夫,得益於舊石膏礦洞一帶堆積如山的“藍板”原料,這僱用着數千名附近鄉民的鹽廠便生產出了上萬擔精鹽,而鹽廠的建立,更是讓湖北大地了第一次出現了真正的工人,對於鄉民們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壞事,而對於武昌的大都督府而言,鹽廠的建成,終於讓其從“淡食”的邊緣挽救回來。
“這就是應城鹽廠制的鹽?”
看着手中微微泛黃的鹽粒,朱宜鋒的神情中顯得有些得意,這個鹽礦就是在他的指導下發現的,實際上,他並不知道應城有鹽礦湖北,但是在學校制粉筆時,用的卻是應城出的石膏,而岩鹽往往與石膏礦伴生,所以有石膏必然會有岩鹽,若不是之前的鹽荒,他還真想不起這個最基本的礦業知識。
“正是應城鹽廠所出之鹽!”
親自押運一萬擔鹽返回武昌的陳端面對大帥時,神情同樣顯得頗是得意,僅僅只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作爲礦局總辦的他,便辦起了鹽礦、建起了鹽廠,並製出了一萬擔鹽,一解府下淡食之困,他又如何能不得意,單就是憑藉此功,便讓他這位礦務局總辦一舉進入大都督的視線之中。
“現在咱們的產量是多少?”
握着那粗糙的鹽粒,朱宜鋒全是一副若有所思之狀。
“回大都督,目下礦區有膏洞105對,雖說其中有鹽洞55對,不過要封洞蓄水,浸泡年餘,方可汲滷製鹽,現在鹽廠主要以礦上之前廢棄的藍板爲原料,對其進行粉碎後滲泡製滷,每月可出鹽萬擔……”
若是說十幾天前,陳端對製鹽還是一個外行,那麼現在他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大都督府內最擅長製鹽的官員。
“萬擔……也就是一百萬斤……”
唸叨着這個產量,朱宜鋒的眉頭微微一皺,似乎還有些不足。
“大都督,這應城之鹽,以在下觀來,其質量不遜四川所出井鹽,遠非苦澀淮鹽所能相比,百姓自然喜食,以職下看來,目前鹽價雖說高至數十文一斤,這應城之鹽質優,自不必降價,如此,督府每月可得鹽利必不下數萬兩……”
說白了,鹽政就是銀子,從古至今官府辦鹽,爲的正是斂財,同樣在陳端看來也是如此,只不過他並沒有想到的是,眼前的大都督想到的卻不僅僅只是銀子。
“少廳,鹽利固然重要,可你想過沒有,除了能掙到銀子之外,這鹽啊……”
將手中的鹽扔回袋中,朱宜鋒笑說道。
“有時候,並不僅僅只是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