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救其惡”,“匡”,正;“救”,止。“匡救”就是正和止的意思,也就是說“君有過惡則正而止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國君也不例外,他有過惡,過是過失,惡是不好的行爲。過和惡怎麼來分?《弟子規》上講“無心非,名爲錯;有心非,名爲惡”,看有心還是無心犯的這些過失。如果是不小心、不經意的情況下,可能是習性使然,犯的這些過錯,那就叫錯誤;如果是蓄意策劃,有心犯了錯誤,而且經人勸告不肯改的,就是“有心非”,有心做的錯事,那就叫惡。
君王走偏了,做臣子的“正而止之”,“正”就是扶正,要幫助他走回到正道上來。“止”是止他的過惡,臣子要幫助他停止犯錯誤,哪怕是忠言相諫會導致國君憤怒,可能會被治罪,甚至被殺頭,也要去勸諫。不忍心看到國君繼續犯過惡,使人民因此而受苦,這種忠心跟孝心是一樣的。
《弟子規》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父母有過失,我們要勸諫,勸諫的時候要注意形式、方法。“怡吾色,柔吾聲”,善巧方便,用輕柔的方式,讓父母能夠接受。“諫不入,悅復諫”,如果勸諫了,他不聽,就等他高興的時候繼續勸。“號泣隨,撻無怨”,他實在不肯聽,自己痛哭流涕,真心至誠去感化,哪怕懲罰、治罪甚至殺頭,也沒有怨恨,“撻無怨”。這是孝!對父母能盡孝,對國君就能盡忠,能夠這樣就是君臣有義。
三、君義臣忠上下相親
經文:【故上下能相親也。】
“上下”是指君臣,君臣之義就好像父母跟兒女,心中沒有隔閡。《尚書》上講“居上克明,爲下克忠”。“居上克明”,在上位的人明白你是忠臣,哪怕你講的話忠言逆耳,他明白你的苦心,他能理解、接受;“爲下克忠”,在下位的人忠心耿耿服務領導,上下之間如父子一樣,所以君臣跟父子,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實際上那一顆孝心、忠心是一樣的。
唐玄宗註解:“下以忠事上,上以義接下,君臣同德,故能相親。”在下位的以忠來事奉長上;長上用義來對待下級,上下級之間忠義相待。“君臣同德”,“德”,隨順着道叫德,能夠隨順自性的就叫德,隨順本善的就叫德。君臣之間的忠義實際上與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慈孝是同樣的,都是同一個愛心、同一個本善。只是這顆愛心、這個本善,在不同關係上有不同的體現,表現在父子之間就是慈孝,表現在君臣之間就是忠義,“故能相親”,“相親”就是愛心在彰顯,君臣之間情同父子。
◎李善乳主忠義千秋
歷史上有個很著名的“下以忠事上”的例子,即“李善乳主”的故事。
漢朝有位男子李善,忠厚老實,是李姓富貴人家的當家。有一年,李家大人不幸全都染上了瘟疫,接二連三的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剛剛出生不到十天的嬰兒,以及萬貫的家財。李家的族人、家丁趁火打劫,把金銀財寶都搶奪一空,甚至還想把李家唯一的香火,這個小嬰兒殺掉、滅口。李善平日侍奉主人忠心耿耿,此刻想到主人對自己的愛護、厚義,覺得一定要幫李家留下後代,爲了避免危險,就抱着這個嬰兒偷偷的出去逃生。
李善逃到深山隱居,自己採野果子吃,飢一頓飽一頓,可是嬰兒需要吃奶,自己是個男人沒有奶水,深山中又從哪裡找奶?他就跪在地上痛哭,仰天長嘆,難道天真的要絕李家之後?後來他靈機一動,把自己的送到了嬰兒的嘴裡,驚奇的發現,居然有乳汁流出來,於是他用自己的乳汁養活了李家嬌弱的小生命。他們在山裡隱居生活了十年,李善自己耕種、採集、煮飯、洗衣服,又當爹又當娘,對自己的小主人、李家唯一的命脈,既教導又恭敬,希望他能夠德才兼備、重振李家門風。這個孩子在李善的撫育、培養、教導之下,秉承了厚道善良的品格,慢慢長大。孩子長到十歲,李善決心爲主人恢復家業,於是他就領着小主人到官府擊鼓申冤,討一個公道。縣令聽了李善的忠義節操,深受感動,就爲李家平反了冤情,收回了財產,把當時謀害李家的這些人全部都懲治了。
縣令非常感佩李善的忠義,就把他的事蹟呈報了皇帝。光武帝聽到後,也非常的感動,於是就聘請李善擔任太子舍人的要職。太子舍人,就是教導太子的老師。因爲古來的皇帝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有後,能夠繼承國家社稷,延續千秋家業,所以對太子的培養非常非常的注重,一定是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來做太子的老師。太子能夠有聖賢的德行,才能夠使天下太平。李善原來是李家的一個僕人,現在的榮耀,是他自己的厚德感應到的福分。
皇帝也非常器重李善,讓他做太守。李善上任經過李家的墳墓時,卸下官服,換上粗布的衣裳,走到墓園,親自爲墳墓鋤草清理,思慕主人,百感交集。他跪在主人墓前,悲痛難抑,放聲大哭,聞者無不爲之動容。
所謂“上下能相親”,做君主的跟做臣子的,真的是情同父子。如孔子所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下位的人能夠得到上位的以禮相待,爲下的感念主人的厚愛,真的會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忠貞守義。
四、事君之道盡忠爲國
本章經文最後也是引用《詩經》做結:
【《詩》雲:“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這段文字出自《詩經·小雅》,用來總結事君之道,作爲臣子如何事君,如何服務祖國、熱愛人民、忠誠領導。
“心乎愛矣”,內心真的愛領導、愛祖國、愛人民、愛自己的事業,這種愛心,跟對自己父母的愛心是一樣的。所以聖人教人,千言萬語實際上就是要把我們的愛心顯發出來,從孝入手,顯發愛心,能夠愛敬父母,對領導也會有同樣的愛心,能夠移孝作忠,心也真正愛領導,忠誠於領導。
“遐不謂矣”,“遐”,遠,即使在很遠的地方,沒有在領導身邊,沒有機會跟領導說明自己心中對領導的忠誠,但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自己心裡藏着的忠誠,有哪一天忘懷?“謂”,說的意思;“何日忘之”,“之”就是心中的愛,仁愛、忠誠。
唐玄宗《御注》:“遐,遠也。”在很遠的地方,都沒有辦法親自報告自己的忠誠,這是“義取臣心愛君,雖離左右,不謂爲遠。”是講做臣子的心愛着自己的君王,我們現在說愛祖國、愛人民。“雖離左右”,即使不在身邊,譬如一個在海外留學的遊子,心裡想着祖國;或者是在外國工作的一個官員、大使、參贊,他內心想的仍是自己的國家;企業的員工出差,能夠常常想着領導,“雖離左右,不謂爲遠”。其實不用對領導訴說,真正有忠心,自然行動上就有這樣的表現,不必言語,而心心相印。
下面“愛君之志,恆藏心中,無日暫忘也”。“愛君”,現在講,就是愛國、愛民、愛領導,這個志向永恆的藏在心裡,沒有一刻忘記。極言心中完全是忠誠,完全是孝悌,這是愛心、本善的顯露。如果盡其一生保持孝悌忠誠不變,也就成就了聖賢的品格。
事君章就講到此地,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