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

末學原來是在昆士蘭大學教書,得到了終身教授的職位後,又辭掉工作,很多人不理解。一次,末學跟恩師路過新加坡,拜訪新加坡的中國大使,張大使就很好奇的問末學,現在工作辭掉了,將來生活、日後經濟來源,有沒有考慮怎麼辦?末學回答:“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所從事的職業,真正能夠爲社會、爲大衆帶來最真實的利益,我們就沒什麼可憂慮的了。“天會助我”,要有這樣的決心,要有這樣的信心,這是夫子講的,也是君子應該做的。

君子要教孝道,現在媒體很發達不用挨家挨戶的去講,就在攝影棚裡面,通過遠程教學的工具,能夠跟有緣的大衆來分享,把自己對於行孝、學習孝道這方面的心得體會,供養給大衆。自己三十多年如何學習孝道,現在學習《孝經》又有什麼樣的心得,雖然是很粗淺,但是願意跟大衆來分享。

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這真的是“不亦說乎”的事情。

二、孝心廣被諸父己父

經文:【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爲人父者也。】

我們從事傳統文化的教學,非常歡喜。教以孝,用孝道來教導大衆,這就是“敬天下之爲人父者”。這個“父”,包含父母。天下爲人父母的,最希望兒女孝順,我們現在講孝道,演述《孝經》,啓發大衆的孝心,勸勉大衆行孝,這是“敬天下之爲人父母者”,這是爲人父母最歡喜的事情。所以很多的父母也曾經跟末學提到,很希望末學多做一點孝道方面的教學,甚至還有的父母,要把自己的兒女送過來給末學教,做父母的都希望兒女孝順,向善向德,所以能夠教育好天下的兒女,是最令爲人父母感到安慰的事情。

三、教以悌道諸兄己兄

經文:【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兄者也。】

我們能夠教悌道,教人如何恭順兄長,這就是對天下兄長的尊敬。爲人兄長,這個兄也包括姐姐,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夠恭順他,這是一種和諧之道。所以教悌道,就是對天下爲人兄的、爲人姐的尊重,讓他們生起喜悅。

唐玄宗註解:“舉孝悌以爲教,則天下之爲人子弟者,無不敬其父兄也。”所以教育就是給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事業。這個教育,是指教導人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是舉出孝、悌兩條來講,孝悌是根本,《論語》講得好:“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它是仁之本,這個“仁”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仁愛的仁,即仁愛、仁道;另外一個是做人的人。所以它是仁德之本,也是做人之本。用這個根本來教化大衆,天下爲人子弟的人,就能夠尊敬自己的父兄。教他孝道,他就能恭敬父母;教他悌道,他就能夠恭順兄長。所以教以孝悌會給人類帶來福祉。

古人在《禮記·學記》中講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一個國家政權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教學,教學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教孝悌,所以“孝”是“教之所由生也”。教孝悌,就使得天下爲人子、爲人弟的,能夠孝敬自己的父兄。有了孝悌之心,他對一切人,自然厚道存心、仁愛存心,他對國家就有忠誠,社會自然和睦和諧。因此,“教學爲先”,教孝悌爲先。

四、教臣忠孝以敬人君

經文:【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爲人君者也。】

這是講把爲臣之道,教導給大衆,使他們懂得忠君、愛國,尊敬天下之爲人君者。君是領導,這個領導可以是國家領導。假如我們教學,把忠誠的道理爲大衆說明,大家自然生起那種忠誠國家、忠誠人民、忠誠於領導的心,做領導的也就身心安穩,國家也就安定,人民也就和睦,這豈不是對國家領導的最大恭敬?所以要真正培養忠誠的人民,就需要去教學。從哪裡教起?從孝道教起,因爲忠以孝爲根基。

企業的領導也是君,他們很多人也意識到教忠的重要性。現在企業員工跳槽、換老闆很頻繁,好像兩三年就要換一次。老闆也很頭痛,因爲培養員工很不容易,兩三年把員工培養起來了,剛剛熟悉了技術,能夠正式上軌道了,結果他走了,心血白費了。所以很多的企業領導,他們都開始重視《弟子規》的教育,因爲《弟子規》教人孝道,有了孝心就有忠心。不少的企業以《弟子規》作爲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專門請老師們去講課。我們自己認真學習《弟子規》,有機會別人請我們去講課,我們把爲臣之道,做員工如何奉事領導的這些禮義分享給大家,這就是對企業領導的尊敬。

我們能夠在攝影棚,通過網絡來講這個道理,也是“敬天下之爲人君者也”,尊敬做領導的。企業願意把傳統文化引入企業文化當中,願意接受這方面的教學,員工也會產生思想的改變,領導當然就很歡喜。

唐玄宗註解:“舉臣道以爲教,則天下之爲人臣者,無不敬其君也。”這是教忠,爲臣之道最重要的是忠,所謂君仁臣忠。能夠教忠,大家懂得對自己領導要有這一份道義、恩義、情義,天下爲人臣的,就是下屬,都能夠聽了這個教化,而尊敬領導,這是講到君子教學。一個從事聖賢教育的人,教道德,教孝、教悌、教忠。實際上八德都要教,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做人的根本。

五、君行有德民之父母

引用《詩經》總結:【《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唐玄宗《御注》:“愷,樂也;悌,易也。義取君以樂易之道化人,則爲天下蒼生之父母也。”

“愷”就是樂,君子之樂,因爲君子心中有道,所以內心有這份喜悅,不亦說乎!不亦樂乎!“悌”易也,“易”是平易近人的意思。君子即使是很有聲望、地位很高的,甚至做到天子,他有真實的德行,仍然會對每個人都恭敬,做到平易近人,大衆就喜歡、愛戴他,不會覺得他這個人高不可及。所以“義取君以樂易之道化人”,這是講的君,就是天子、領導的“樂、易之道”。樂,是喜悅,以歡歡喜喜的方式、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教化人、感化人。那麼做天子、做領導的“則爲天下蒼生之父母也”,“天下蒼生”,就是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因爲都愛戴這個領導,就都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這是引用《詩經·大雅》的詩文。

“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這是能夠做到以樂易之道化人而樂,他總是那樣歡歡喜喜、快樂無憂,總是那樣平易近人,那樣恭敬人,沒有一點驕慢之心,這種人是至德,有至高無上的品德。如果沒有至高無上的品德,他做不出來。很多處在上位的人,有了名望、富貴,眼睛就長到了頭頂,看不起別人,別人覺得他高不可攀,距離遙遠,朋友愈來愈少,他愈來愈寂寞、孤獨,自己也不快樂。君子的樂是什麼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真正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常常跟我們一起交流、交心,這確實是一種樂事,這需要我們有謙卑、恭敬別人的態度。如果目中無人,瞧不起別人,誰敢跟我們做朋友?所以要有謙卑、恭敬這種“至德”,才能夠“順民如此其大”。“大”是廣大,“順”是和順,“民”是民心,讓民心和順。所以大衆都愛戴這位君子,都能夠聽這個君子的教化。因此君子是“民之父母”,他有這份至德,能夠使天下人和順。“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這句話是倒裝,“孰”就是誰,不是有至德的君子,有誰能夠和順民心到如此廣的程度?就是開宗明義章所講的,“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和諧世界,需要有至德的人才能去實現。不僅要自己有至德,而且要推廣聖賢教育,使之順民廣大。聖賢教育講的是性德、是本善,人人本來具有的本善,所以用本善啓發民心,就使得民心和順。

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73章 五刑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章 本經概要第96章 庶人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80章 廣要道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章 孝經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16章 三才(2)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
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73章 五刑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75章 修齊治平 德本做起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2章 本經概要第96章 庶人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80章 廣要道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章 孝經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76章 三罪致亂 殺身之禍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227章 君有過惡 正而止之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46章 如如無我 精神永恆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36章 生全歸全 不毀有終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6章 和諧之道 以孝貫通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07章 地球興亡 匹夫有責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16章 三才(2)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