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在2005年元月,中國評出了“十大孝子”,其中有一位叫李世同,他是河南省杞縣的政協副主席,一個地方的領導。
◎愛心功臣敬老孝老
這位政協副主席是一位孝子,對父母愛敬,而且能夠對全縣的老人都盡到愛心和孝心。多年來他深入到本縣的五十多個行政村進行調查,瞭解老人們的生活狀況。他發現村裡的老人,生活愉快的佔百分之二十,一般情況的佔百分之二十,而受委屈、遭嫌棄的有百分之四十,受虐待、受遺棄的有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老人心情都不愉快,都遭到委屈、嫌棄,甚至虐待。而這些老人家們,百分之七十的都是靠自己勞動養活自己的;一半靠自己、一半靠子女供養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完全由子女養活的只有百分之十。這種情況說明大家愛親、敬親做得不夠,李世同決心要改變這種狀況。他就在縣裡面發起組織成立了“敬老孝老志願者活動協會”,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敬老愛老活動。比如說,親自做敬老愛老的教育報告會六十多場,聽衆達到七萬多人。這是“德教加於百姓”,在他直接關懷、幫助下解決的老人和子女的糾紛案件,達到兩百多件;他還發動開展“敬老愛老思想教育進萬家”的活動。通過辦這些活動,啓發大衆的孝心,達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大家稱讚他是“老年人的貼心人”。
他是愛心功臣,是敬老孝老的楷模。
◎孝心廣大重在落實
孔子在《孝經》中說:“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真正用廣大的孝心、愛心對待一切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姓看到他這麼做,也紛紛效法,也就不會嫌棄、不會虐待自己的父母。“陳之於德義”,是講教學,自己做好還不夠,還要去講、去教學,推廣、宣傳德義忠孝的道理,民衆學到了,就能夠自然的行孝。
因此,李世同也是在行“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的工作。
每個人都應該、也都能夠行天子之孝、行諸侯之孝,都能做到五孝,這才叫活學活用。只有用到生活中,聖賢之教對我們纔有真實的益處,否則學到最後,只是增長一些皮毛常識,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靈性的提升,沒有太大的用處。恩師說的“學儒”和“儒學”,區別在此。我們學這些儒學典籍,學儒,學得跟聖人一樣,學得跟孔子一樣,落實了德行,這是學儒。我們不是單純搞儒學研究。單純做學問,搞研究,寫報告,寫論文,“長浮華”,對人民百姓,對真正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沒有什麼真實利益。我們學習儒學典籍,學儒,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重在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