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浴血建宋國
劉裕,是南北朝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他出身寒門,文化不高,卻英勇善戰,謀略過人,憑藉武力執掌大權,最終代晉建宋,開闢南朝,被譽爲“南朝第一帝”。
劉裕戎馬一生,征戰四方,身經百戰,通過自己的浴血奮戰,登上皇位。劉裕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印證了“亂世出英雄”的格言。
《宋書》記載,劉裕是劉邦弟弟劉交的後代,原籍在彭城,後來遷到江蘇鎮江。劉裕雖然祖上顯赫,但到他這一代的時候,已經不幸淪落成窮人了。
公元363年4月16日夜裡,劉裕呱呱落地,一位英雄降生到人間。可是很不幸,劉裕一生下來,母親就產後患病死了。他的父親望着這個嗷嗷待哺的苦命嬰兒,又看看家徒四壁,愁眉不展,傷心流淚。家裡實在太窮了,沒有錢請乳母,父親狠狠心,想把嬰兒扔掉。
在劉裕面臨生死關頭,一位救星出現了。鄰居劉懷敬的母親十分善良,不忍心看到這個小生命夭折,於是用乳汁哺育嬰兒,才使劉裕活了下來。後來,劉裕爲了報恩,讓劉懷敬做了金紫光祿大夫的高官。
由於家裡窮,劉裕很小的時候,就去砍柴、種地、打漁、賣草鞋,什麼苦都吃過。劉裕有時候也去賭博,想碰運氣賺點錢,不料卻總是輸。有一次,他輸給刁逵三萬錢,無力償還。刁逵是東晉大臣刁協的孫子,富而不仁,他把劉裕吊在馬樁上,當衆鞭打和羞辱。
劉裕咬緊牙關,並不求饒。恰巧有個叫王謐的人,從此地路過,見此情景,於心不忍,替劉裕還了賭債,劉裕才被放了下來。王謐是東晉賢相王導的孫子。後來,王謐做了劉裕的高官,刁逵則被滅了族。
劉裕的小名叫“寄奴”,有寄人籬下、猶如奴隸的意思,一聽就知道是個苦命人。劉裕從小受苦,飽受磨難,養成了堅強剛毅、恩怨分明的性格,這是他日後能夠成功的寶貴財富。不過,由於他從小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所以,在他的身上,始終充溢着一股暴戾之氣,而且這種戾氣,影響了整個南朝宋。
劉裕長大以後,身高七尺六寸,相當於現在的一米七五左右。他體魄健壯,爲人雄傑,很想改變自己的貧困狀況,便毅然投軍,加入了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北府兵”,是東晉名將謝玄在京口組建和訓練的一支精銳部隊,幾乎戰無不勝,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以少勝多,建立奇功。因爲京口當時稱“北府”,所以,這支軍隊被稱爲“北府兵”。謝玄死後,“北府兵”由著名戰將劉牢之統領。
劉裕入伍後,作戰勇敢,不懼生死,衝鋒在前,退卻在後,屢立戰功,得到上司欣賞,受到士兵擁護,因而升遷很快。幾年時間,劉裕就從一名普通士兵,升遷至司馬,得到統領劉牢之的信任和賞識。
東晉末年,朝廷一片混亂。當時的皇帝,名叫司馬德宗,是個十足的白癡,分不清春夏秋冬,生活不能自理。而執掌朝廷大權的司馬道子,又是一個大奸臣,只知道自己吃喝玩樂,根本不管百姓死活。這樣,皇帝癡傻,奸臣當道,朝廷黑暗,社會動盪,老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公元399年,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席捲東晉大地。起義軍領袖名叫孫恩,他利用五斗米道的形式,號召飢寒交迫的人們起來造反,聚集起數十萬人。起義軍攻城略地,多次打敗官軍。天下大亂,這給了劉裕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朝廷命劉牢之率“北府兵”鎮壓起義軍。劉牢之很器重劉裕,常常派他獨領一軍,與起義軍作戰。劉裕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屢戰屢勝。在著名的京口之戰中,劉裕率數千兵馬,長途奔襲,把十幾萬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經過幾年戰鬥,農民起義被鎮壓下去了,而劉裕卻充分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成爲赫赫有名的戰將。
趁着孫恩起義之際,東晉大臣桓玄反叛朝廷,策反了劉牢之。桓玄依靠兇悍的“北府兵”,殺了執政的司馬道子,廢了傻皇帝,自己登基稱帝,改國號爲楚,史稱桓楚。這樣,東晉一度滅亡了。
桓玄當了皇帝以後,卻過河拆橋,他忌憚劉牢之和他率領的“北府兵”,於是奪了劉牢之的兵權,迫害“北府兵”將領,結果劉牢之被逼自殺,多名將領被殺。
劉裕義憤填膺,秘密聯絡了二十七名“北府兵”將領,在京口起兵,打着恢復晉朝的大旗,討伐桓玄。“北府兵”英勇善戰,桓玄對付不了,兵敗被殺。劉裕恢復了東晉朝廷,重新扶立傻皇帝上臺。劉裕對晉朝有再造之功,與此同時,他也獲得了執政地位,控制了朝廷。
劉裕執掌大權以後,勵精圖治,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劉裕首先加強中央集權,削減了地方政府的權力,改變了東晉長期存在的朝廷勢弱而諸侯強大的局面。劉裕果斷改革官吏制度,拋棄東晉長期形成的門閥制度,大力提拔寒門出身的人,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劉裕重視發展經濟和百姓生活,輕徭薄賦,解放奴隸,打擊豪強,訪貧問苦,他自己帶頭節儉,反對侈奢。在劉裕的治理下,東晉出現了一派新氣象。
劉裕識字不多,書法也很差。爲了掩飾這個缺陷,劉裕改寫大字,一張紙只寫四五個字就滿了,顯得“雄逸”。劉裕自知文化程度不高,因而特別重視教育和文化,專門下詔說:“古之建國,教學爲先”。劉裕在全國各地大建學校,推崇儒學,提拔大批知識分子入仕做官。劉裕還廣泛收集遺散的書籍,對漢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做出了重大貢獻。
劉裕執政期間,東晉國力逐漸強盛,於是四處用兵,並取得輝煌勝利。對內,劉裕徹底剿滅了農民起義,平定了各地叛亂,使南方出現了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滅掉了北方南燕、後秦兩個國家,降服仇池和林邑國,攻佔洛陽、長安兩座都城,收復了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大片土地,劉裕因此也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劉裕執政十幾年,東晉大治,民衆安居樂業,人心歸服。於是,公元420年,劉裕順理成章地取代了晉朝,建立宋國。因爲劉裕家族世居彭城,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舊地,所以國號爲“宋”。
劉裕“奮起寒微”,靠着浴血奮戰,開闢了南朝。後人對他評價很高,稱他爲“蓋代雄才”,“氣吞萬里如虎”,是“定亂代興之君”。
不過,劉裕身上有一股戾氣,特別是他首開殺害禪位皇帝的惡例,爲人們所詬病。劉裕的這股戾氣,對後世產生了極其不好的影響,使得南朝宋始終充滿着暴戾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