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是大山到外界的唯一出口。朱空相第二次進了城,跟着他進城的雷生身體還是顯得瘦瘦的,朱空相卻知道雷生身體已經強壯起來了,和城裡其它的成人比也只強不弱。雷生又一次看到了父親指給他看過的那個家,他知道這是城主府,當年爺爺父親就在這裡面爲奴。剛走過城主府,只見府門大開從裡面出來一隊人馬,一個三十來歲精幹漢子領着三十幾個壯漢,有的騎馬有的步行身上帶着武器和雷生他們背道而馳。
山林小路,鄉間小道,大大小小的村鎮,朱空相和雷生一路步行,朱空相教了一種配合呼吸的行走方法,雷生花了兩天邊走邊練終於熟練,速度快了四成還不累。最快的一天之間能走上兩百里,已經快過大半的奔馬。餓了邊走邊吃,累了含截朱空相給的草藥,汗出如漿渾身難受時,朱空相給他貼上一張除穢符,瞬間一身乾淨輕鬆。困了找個平地倒頭就睡。慢慢地身體打熬得越來越強。
這一路兩人想到哪走到哪,朱空相併沒有向着天炎派的方向走,因爲就算走反了,只要到可以使用法力的時候,駕起飛舟多走的一點距離根本不算什麼,最主要的是朱空相也有意在石頭城附近看看。
連續走過幾個村子都是人煙全無,只有一些來不及垵埋的屍體,兩人不顧屍臭,默默的挖坑垵埋。有的地方會只剩下零散白骨,屍體已經被野狗啃噬。雷生會撿起拳頭大小的石頭,狠狠扔向那些正在刨墳地裡屍體的野狗。朱空相發現雷生扔得準極了,幾乎是百發百中。只是力量不夠,野狗們被打得亂叫跑開,然後在邊上轉着,這時朱空相就會幫着也扔出石頭將野狗一一擊殺。
附近一些有人的地方,朱空相有意打聽,默默的計算着。
一路上經常是雷生對着地圖看好久,然後在地圖上指出想去的地方,然後說師父我們從這裡走到那個城市看看吧,就算指錯了路,朱空相都欣然同意。一個多月後才終於走出了石頭城附近的災難地區。又過了一個多月,不知不覺經過了六七個城市幾十個小鎮,離開了石頭城所在的國度,進入了一個叫盂蘭國的地方。
朱空相想起了幾千年前和法印師父的同行,只是這一次教導的人換成了他,一路上他教雷生認字,教他禮儀,像當年法印教他一樣的講解佛家的慈悲之道。朱空相成爲金丹時收過幾個入室弟子,但從來沒有和他們講過這些。雷生在朱空相的眼裡:他堅強,聰慧當然是比他知道的那些回洛人聰慧百倍,竟然認字無障礙,還有他特別善良。朱空相越來越喜歡,只是覺得雷生心事有點重,不過想想雷生一家人才經歷的事情,覺得也正常。
這天朱空相和雷生講了一下修行之中靈脈的幾種分類。雷生問:“師父,這三靈脈是不是說體內有三根靈脈啊。”
“一個可以修行的人,在修行一開始要感應天地靈氣引天地靈氣入體,靈氣會自然進入靈脈之中。”朱空相從路邊摘了三根草說:“初次入體的靈氣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像一根細線一般流動,稱爲一脈,慢慢的靈氣越來越多,三脈弟子就是這樣最多可以並排三條靈氣通過。”朱空相把三根草並在一起給雷生看。“但最好的經脈在體內是圓的,所以三脈修真之人最多可以通行九道靈力,八道靈力圍繞中間的一道。有的經脈達不到最佳就容納更多的靈力了,但體內靈力是可以凝實的,有些人的五六道靈力,要比九道靈力要強大得多,一些強大的三靈脈比六靈脈修士還要厲害。”
雷生哦了一聲,一下就明白了,三脈天賦練到極境,可能比六脈中的某些要強,但和九脈是沒法比的。要不師父爲什麼只是選六脈的提了一下,雷生也知道了九靈脈資質的經脈裡多的可以容納一百多條靈氣,而天脈弟子就更加恐怖可以容納三百到五百條靈氣。
雷生在心裡算了算說:“不對啊?六靈脈是不是應該有三十多道靈力啊?”
朱空相噫了一聲:“你竟然還會算數?”
“我爺爺教的,他還誇我學得快呢。”
“修行的事怎麼能算得出來,不是說三三得九,六六三十六的。”朱空相說完暗想看來這一支回洛人從雷生的爺爺就開始了變異,回洛人不但能認字,竟然回算數了。
和朱空相相處兩個多月來,雷生有朱空相的教導,再一路經過城鎮加上和各種人羣.交流,成長飛快。雷生在一個小鎮邊上還和幾個小混混打了一架,竟然慘勝。當時那幾個混混發現兩個外地人要進鎮子,有意爲難,想訛些錢,不知怎麼的雷生主動和他們爭執起來。朱空相當時遠遠站着,見雷生盯着領頭的打,期間自己被打倒幾次,但總能很快躲開糾纏,飛快爬起繼續追打領頭的。幾個混混年齡比雷生大得多,但雷生和他們身高差不多,明顯力量也比混混強。而且雷生明顯的會拳腳發力方法,躲避和被打中後卸力方法經過練習。最後領頭混混被打得暈到在地,其它三個混混突然力氣掉了一半,一下就被打倒兩個,竟不敢爬起,第三個跪下求饒也讓雷生一腳踢在頭上差點暈去。打完架的雷生在以後的路上明顯放鬆了很多,眉頭不再緊鎖。
慢慢的雷生從一個山谷裡萬事不知的少年,已經變成初通世事。
雷生經過打聽,知道了在天炎派裡有三種人,一種是築基後的修行者,這一類算是精英弟子,可以向門派通告後到外面遊歷,遊歷回來後可以用在外面的收穫換取門派的修行資源。一種是門派的內門弟子,這些人被稱爲煉氣境弟子,後來才知道這一類人在凡人眼裡已經是神仙一流,這一類弟子可以修行門派各種功法,可以到門派任務閣裡領取任務,完成後得到一些貢獻,當然這些任務基本上都在離門派不遠的地方。第三種是外門弟子,外門弟子分成兩類,一類人爲是天炎選來的天賦好的凡人,經過修行成爲真氣境弟子。還有一類雖然也是外門弟子但相當於雜役,大多跟着內門弟子,還有的跟着外門弟子,幫這些弟子管理起居上的事務。他們不能修行天炎派的功法,但可以學一些各山主遊歷時帶回的雜學,相比之下這些功法就差得太多。在天炎高深的功法經過門派鑑別後,都會上交到門派裡成爲門派的傳承。而雜學的修煉一般最多修到煉氣階段。修煉雜學的弟子就算成爲了煉氣士,一般壽命也就不到兩百年,而修煉傳承之學的天炎煉氣修士,因爲功法精純差的也有二百四五十,好的近三百壽元。
讓朱空相萬萬沒想到的是,雷生竟然願意先做雜役。他要確認父母有了另一個兒子後才肯加入天炎派成爲入門弟子。雷生的想法是就是雜役弟子因爲沒有學過天炎功法,可以離開門派回家的。
雷生是朱空相見到的第一個,對修行不是很嚮往的孩子。在凡人世界裡,每個孩子從小就聽過父母長輩誇張的講述仙人的故事,對成爲仙人是從小的夢想。不過朱空相相信到門派中,看到其它的弟子,其它的修行者後,雷生說不定會愛上修行,從而改變想法。
忽一日,朱空相深吸一口氣,自己感覺了一下體內,發現了心頭之血有了變化,火蜥蜴傳的密術果然有效,三個月一到自己的心頭血變異了,只是這個代價太大,要是可以重新來過朱空相絕對不會選擇。
朱空相看了一眼差不多一樣高的雷生,這二個月時日肉食不斷還有朱空相拿出的藥材服用,雷生長了一大截。算算日子,雷生應該過十一歲了。
朱空相取出核桃大小法器,船型法器迎風變大浮在半空,朱空相招手將法器落在雷生腳下說:“上去,後面的路我們飛回去。’
法器輕閃,在空中不斷跳躍着向上,每次跳躍都在瞬間升高數百米,雷生在法器中竟然沒有感覺法器在動,也沒有因爲法器的突然向上移動出現身體變化。只是從透明的外罩發現,法器在不斷變化位置,只變化了幾下就看到了雲層,然後再向上跳了多次才按着一個方向飛去。耳朵邊上朱空相的聲音:“我們修行中人飛行時都要飛到極高的地方,不讓凡人看見,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在凡人面前露出自己修行者的身份,凡人和修行世界是兩人不同的世界”
朱空相說完暗想,目前這也只有天炎派才刻守了吧,就算天炎派中也有好些人不太遵守規矩了。
雷生點頭哦了聲,四下打量,發現法器可真夠大的,除活動區域外還有三間臥室,對着法器外面的天空新奇的看了好一陣,除了前面下方的雲層,什麼也沒有,法器裡聽不到外面的聲音,一會兒就感到無聊了:“師父,我們大概要飛行多久纔可以到啊。”
“要飛差不多九天,如果用的高等晶石,應該三天半就到了。但高等晶石比較珍貴一般不用。”在雷生的注視之下朱空相一邊補充晶石一邊說。只見一塊塊銀白色的石頭被朱空相壓進艙裡的卡槽中,出另一個口裡一堆白灰被取出,朱空相將白灰收了說:“這靈氣用光的白灰還有用,門派裡種靈藥的靈土就是用它和其它一些物資合成的,靈藥沒有靈土只能長出凡草沒法煉丹。到時候你就在我門下做個控火弟子吧,這是一本煉丹入門的書你在飛行中可以看,這樣不會無聊,不懂的字問我。”朱空相沒有言明在他門下爲弟子,也就是天炎派裡只有高階修士纔會收的私人弟子。私人弟子可是不算爲天炎派的弟子,不過因爲師父的原因地位不但不低,而且很高。
雷生接過來一看是一本煉丹的控火篇,雷生雖然聰慧,但才學字兩月,好多字還是不認識,不時向朱空相請教,一直飛到天炎門派中才看到大半,少少的明白了一點點。但就算這樣已經讓朱空相很是驚訝,因爲回洛人天生有認字困難症,雷生竟然能比大部分凡人輕鬆的學習,這無疑是一個奇蹟,朱空相只能把這一切歸結於古藤的神奇,還有雷生爺爺那一代的變異。
這天雷生正在想一個書中問題的時候,朱空相打斷了他的思考。原來飛舟降落在一個院子裡,已經到了。
首先是吸進肺裡的一口氣是那麼的舒服,雷生不知這口氣是滿含靈氣的空氣,這裡靈氣濃郁,凡人在這生活都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然後就看到眼前站着一排人恭敬的等候朱空相。朱空相收了飛舟,回頭對雷生說了一句跟着走,雷生這纔打量了四周,首先細看的是那排人,男多女少,一個個仙風道骨,鸞姿鳳態。這裡應該是一坐高山的半山腰處,被開闢出數千平米平地,平地上長着古老的高大樹木,每顆大樹好像都發着淡淡的瑩光,樹林中有一排院子。朱空相沒走向那排院子,而是帶着雷生向山壁走去。
朱空相來到山壁前取出一個令牌按在虛空中,只見山壁的景緻大變,空蕩蕩的山壁露出一座洞府來,進了洞府才發現裡面空間極大,好像挖空了整座山一樣。洞裡還有一座大殿,洞府頂上不知道鑲什麼石頭髮出亮光,光線明亮柔和,讓人舒服。
------------------
張三平是天炎三大外門弟子首領之一,朱空相回山不到一刻便得到消息。扔開手裡的其它事物,急趕着飛身上了一匹龍駒就向玉珠峰的洞府飛奔。十幾年來每當各山有些風吹草動張三平都會到。從外門到距離最遠的仙山,最快的龍駒也要急奔一天。經常是張三平趕來時已是事後幾個時辰,到了地方只不過給管事弟子說上一句,張三平願意效力。在得到一份張三平送上的禮物後管事弟子大多會說,下次有需要一定讓你辦。